养生健康

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刺灸操作手法

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刺灸操作手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斜刺向下进针2-3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外生殖器放射。艾炷灸3-7壮,艾条温和灸15-30分钟。

注意:孕妇不宜针刺;膀胱充溢时,不宜向下斜刺过深。


中庭的作用 中庭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缘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北侧吗直刺,与腹前臂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胸部两侧。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降逆止呕,主治胸胁胀满,饮食不化,呕吐反胃,小儿吐乳。


女性阳虚按摩什么穴位

1.1、神阙

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1.2、关元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1.3、气海

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阳气,延年益寿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

天泉的作用与功效 天泉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仰卧垂臂仰掌,在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肌腹中取穴。

深度:针0.5-0.7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活络舒筋。

主治:心痛,痹痛,胸胁支满。


食窦怎么找 食窦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平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不宜深刺,以免造成肺组织损伤,引起气胸。

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

主治:胸胁支满,腹胀肠鸣,噫气翻胃,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气管炎诸症。


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取穴:足背最高点,动脉搏动处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0.5寸,避开血管;可灸。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牙痛,胃痛,足痿无力,癫痫,消化不良,眩晕。

配穴:配丰隆治癫痫;配条口,绝骨治疗足痿无力;配颧髎治疗面肿。


阳虚体质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第一,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第二,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第三,气海: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阳气,延年益寿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

下脘的作用与好处 下脘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7-9壮,或温和灸15-20分钟。

功能:和胃健脾,消积化滞。

主治:腹痛肠鸣,食物不化,呕吐反胃。


足通谷的功效与作用 足通谷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卧位取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疏通经气,安神益智。

主治:头像痛,目眩,鼻衄,癫病。

配伍:配攒竹,眉冲治疗目眩,头痛;配少商,隐白,申脉治疗癫病。


相关推荐

阳虚体质的艾灸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我们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神奇,不需要现代化的设备,只要“望,闻,问,切”,就能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还有像针灸,穴位,悬线诊脉,拔火罐,刮痧等疗法,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在中医上阳虚体质可以通过艾灸穴位而缓解。第一,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然谷怎么找最简单 然谷刺灸操作手法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后,直刺0.5-0.8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艾炷就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腕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腕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微握拳,在第5掌骨尺侧后下方取穴。进针方向:从尺侧刺向第5掌骨基底与手背侧面成45°。深度:针0.-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以酸感向第5指端放射为宜。功能主治:疏散风邪,清利湿热,主治热病,肩臂疼痛,腕痛,手指挛急,黄疸,头项强痛。配穴:配天宗,臑俞,小海治疗肩臂疼痛;配阳谷,阳溪治疗腕痛。

清冷渊的位置 清冷渊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臂外侧,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处取穴。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功能:温经活络,散寒止痛。主治:头痛,肩臂痛。配百会,上星,风府治疗头痛;配肩髎治疗肩臂痛。

上髎的位置图 上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俯卧,第1骶椎水平,背中线外侧1.1寸(第1骶后孔位首)。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与背面成90°。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0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功能:补益下焦,清热利湿。主治:腰骶疼,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尿,尿潴留,痔疮,外阴湿疹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筋缩的位置图作用 筋缩穴刺灸操作手法

取穴:俯卧,背正中线,第9与第10胸椎棘突之间。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面成90°。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功能:舒筋活络,醒脑安神。主治: 癫痫,胃痛,脊强,胁痛,腰背肌劳损,胃炎,癔症,亦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于足跗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进针方向:从外侧刺向内,与外侧面成90°。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酸痛,向周围。功能:清热散风,宁心安神。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腿疼。

缓解痛经按摩方法 按压气海

按压气海穴对于缓解痛经有很好的疗效。位置: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方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功效气海穴有益气助阳、调经固经的功效

气海作用功效

气海即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较好的补益元气之功,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就是说气海有强壮全身的作用,可以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防卫功能,常刺激气海有温养益气,补益回阳,益肾固精,强壮全身,延年益寿的作用,能够治疗脏器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

居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居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臀中肌-臀小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臀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臀上神经。取穴法:俯卧位,髂前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点。进针方向:直刺,与外侧面成90°。深度:针0.8-1.5寸,留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觉向深部。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强健腰腿。主治腰痛,疝气,下肢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