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刺灸操作手法
气海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刺灸操作手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斜刺向下进针2-3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外生殖器放射。艾炷灸3-7壮,艾条温和灸15-30分钟。
注意:孕妇不宜针刺;膀胱充溢时,不宜向下斜刺过深。
中庭的作用 中庭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缘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北侧吗直刺,与腹前臂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胸部两侧。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降逆止呕,主治胸胁胀满,饮食不化,呕吐反胃,小儿吐乳。
女性阳虚按摩什么穴位
1.1、神阙
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1.2、关元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1.3、气海
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阳气,延年益寿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
天泉的作用与功效 天泉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仰卧垂臂仰掌,在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肌腹中取穴。
深度:针0.5-0.7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活络舒筋。
主治:心痛,痹痛,胸胁支满。
食窦怎么找 食窦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平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不宜深刺,以免造成肺组织损伤,引起气胸。
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
主治:胸胁支满,腹胀肠鸣,噫气翻胃,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气管炎诸症。
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取穴:足背最高点,动脉搏动处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0.5寸,避开血管;可灸。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牙痛,胃痛,足痿无力,癫痫,消化不良,眩晕。
配穴:配丰隆治癫痫;配条口,绝骨治疗足痿无力;配颧髎治疗面肿。
阳虚体质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第一,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第二,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第三,气海: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阳气,延年益寿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
下脘的作用与好处 下脘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7-9壮,或温和灸15-20分钟。
功能:和胃健脾,消积化滞。
主治:腹痛肠鸣,食物不化,呕吐反胃。
足通谷的功效与作用 足通谷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卧位取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疏通经气,安神益智。
主治:头像痛,目眩,鼻衄,癫病。
配伍:配攒竹,眉冲治疗目眩,头痛;配少商,隐白,申脉治疗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