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查前能性生活吗 为什么医院不做男性HPV检测
HPV检查前能性生活吗 为什么医院不做男性HPV检测
男性生殖器周围比较干燥,取样困难,容易漏诊,因此男性检测HPV的阳性几率较低。
按照HPV的感染方式来讲,如果女方感染了HPV,男性检测是否夹带HPV病毒是应该的,但目前临床上检测男性HPV还不够普遍,所以很多医院都不会做这项检查。
性生活出血做什么检查 HPV DNA检测
HPV DNA检测是是一种基因检测方式,根据HPV的分型来预测宫颈癌发生的风险系。方法:用特制小毛刷在宫颈处采集细胞,患者无损伤和痛苦。该方法的准确率相当高,但因费用较高,通常只在高危人群中使用。
宫颈癌筛查
只要女性开始有性生活后就有感染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的可能,所以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怎么做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应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确诊依据为组织学诊断。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是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诊断的必需步骤,相对于高危HPV检测,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开始,或21岁以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2、高危型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检查。
3、阴道镜检查
若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并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应作阴道镜检查。
4、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任何肉眼可见病灶,均应作单点或多点活检。若需要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应行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
宫颈癌能预防吗
宫颈的癌前病变和早期都没有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所以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很有帮助。医学界公认宫颈癌的成熟检查方式是TCT(液基细胞学检测)以及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都是在宫颈管提取分泌物进行的,收集细胞比宫颈刮片更多,两者结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90%以上。
宫颈癌的预防重在检查,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可能得宫颈癌,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安全套可以预防宫颈癌
性生活是主要传播途径
26岁的晓琳(化名)与男友同居两年多了,因为男友在过性生活的时候不喜欢使用安全套,晓琳就一直靠吃避孕药来避孕。前段时间,晓琳发现性生活后有出血,慌乱之中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早期宫颈癌,检查后不得已采取了宫颈切除以防癌细胞扩散。
专家介绍,hpv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因为病毒在自然环境里是非常脆弱的,不会在空气里传播。只有hpv被带入生殖道,才有可能因为hpv感染引起癌变。
专家任说,由于宫颈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女性都是宫颈出现病变时,才到医院做检查。有的则是在计划生育的例行检查中发现有肿块,但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而实际上,目前比较有效的筛查宫颈病变的办法除了做宫颈刮片外,hpv检测也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另外,从肿瘤发生角度讲,其他癌瘤可以由病毒、遗传和其他因素所致,但子宫颈癌却完全能够证明系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除了性生活外,公共场所的毛巾、浴盆、坐厕等也可能使得hpv被带入生殖道引起感染。对此,毛主任提醒道,常出差的人,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最好采取淋浴的方式。
35岁已婚女性要定期检查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很多大医院都开展了hpv检测项目,但主动前来要求检测的人则寥寥无几,只有前几年香港名歌星梅艳芳死于此病后,有一阵前来要求检测的女性大增。专家认为这主要是意识的问题,且276元的检测费让很多女性难以接受,“但与发现病变,获得及早治疗价值相比,这费用还是值得的”!“35岁以上的已婚妇女一定要定期检查。”尽管有专家认为,hpv检测对30岁以上的女人更有意义,但现实是,很多20多岁的女孩子患上宫颈癌而前来求治,她们均被检测出有hpv病毒感染。
预防宫颈癌的几种常见方法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肿瘤知识通过各级医疗预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宫颈癌知识,使适龄妇女积极参加防癌普查,发现症状及早就医。同时也要解除恐癌心理,树立战胜癌瘤的信心。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早期宫颈癌的警惕和认识水平;加强责任心,避免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病人。
2、积极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宫颈糜烂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据宫颈癌普查统计,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者高5~10倍。可见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
3、做好宫颈癌的预防需要加强围产期保健,推广新法接生,正确处理难产,防止子宫颈裂伤。手术助产后及时进行阴道检查,发现宫颈裂伤达1cm以上者,应及时缝合修补。
4、切除过长的阴茎包皮。对阴茎包皮过长者,应劝告手术环切,不仅能预防阴茎癌,并且可以减少配偶宫颈癌的发病。提倡新生儿包皮环切术。宫颈癌的预防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提倡适龄结婚,科学避孕,计划生育和注意性器官及性生活的卫生,对增进妇女健康,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其一定的重要性。
5、最佳的宫颈癌的预防工作是坚持开展子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各级防癌组织,统一领导,定期、广泛深入地开展子宫颈癌的普查。各级医院的妇科门诊对30岁以上的妇女,常规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宫颈癌。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包皮环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症状可能不明显,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所幸,现行的体检方式已经能够查出癌前病变。医学界公认宫颈癌的成熟检查方式是TCT以及HPV检测,都是在宫颈管提取分泌物进行的,收集细胞比宫颈刮片更多,两者结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90%以上。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可能得宫颈癌,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HPV检查前能性生活吗
不建议性生活
1.HPV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1-8个月不等,平均为3个月左右,在HPV检查前并没有确定是否感染了HPV,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不建议在HPV检查前过性生活。
2.如果在HPV检查前进行性生活,也可能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HPV检查前应3天不要做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药物,避免硬性啊个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宫颈癌的诊断
宫颈癌筛查
只要女性开始有性生活后就有感染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的可能,所以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怎么做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应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确诊依据为组织学诊断。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是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诊断的必需步骤,相对于高危HPV检测,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开始,或21岁以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2、高危型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检查。
3、阴道镜检查
若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并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应作阴道镜检查。
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男性人乳头瘤吗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男性每次性生活坚持使用安全套,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危险性明显低于那些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进行保护的男性。
研究结果发表于7月22日在线出版的《传染病杂志》上,这一结果可能不会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在过去一些研究曾认为,使用安全套对男性感染HPV没什么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持续感染HPV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但HPV持续感染同样可以导致肛门癌和阴茎癌。预防男性感染HPV可能有助于降低他们发生这些癌症的风险,同时降低他们把这一病毒传播给性伴的机会---从而间接有助于预防一些子宫颈癌的发生。
虽然已经有研究表明,安全套使用可以降低一些性病的传播,但是有关安全套使用是否可以减少HPV传播风险方面一些研究得出的是矛盾的结果。其中的一项原因可能是HPV很容易传播,包括任何一种生殖器的接触都有可能造成传播。同时,一些地区开展的男性HPV检测研究中,男性并没有使用安全套进行保护,因此无法证明安全套是否可以降低HPV感染风险。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波特兰市的俄勒冈州立保健科学院的Carrie
M. Nielson博士等人对463名18到40岁男性人群中37种HPV进行了检测。检测样本通过采集阴茎拭子以及其他安全套不能保护区域的拭子获得(如阴囊、会阴和肛门)。
研究人员对所有调查男性的性生活史进行了调查,包括在过去三个月中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共有90名男性回答他们“总是”使用安全套,154名男性回答“从不使用”安全套,另外一些人报告不能持续使用安全套。
从群体角度讲,总是使用安全套的男性HPV检测阳性的可能性较小;这组人群中38%的人在至少身体的一个检测区域检出HPV,而相比之下,那些从不使用安全套的男性人群中HPV检出率为54%。
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男性感染癌症相关HPV病毒株的可能性也较小:只有17%检测癌症相关HPV病毒株阳性,而从不使用安全套男性该比例为36%。
当研究人员对数据仔细分析时发现,在过去三个月中性伴数超过1个的男性中,安全套显示出保护作用,而在自报为单一性伴的男性中未观测出安全套的保护作用。
在自报性伴数超过1个的男性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男性比从不或偶尔使用安全套的男性HPV检测阳性的可能性低78%。
Nielson博士等人指出,此外,如果那些自报总是使用安全套的男性说的是实话,这意味着安全套可以明显降低男性感染病毒的机会。
然而,尽管安全套可以降低男性感染HPV的风险,但是却不能清除病毒。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可以传播至安全套不能保护地区;Nielson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当对安全套不能保护体表检测HPV时,使用安全套的男性和不使用安全套的男性中HPV的检出率差别很小。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使用安全套可不可以预防男性人乳头瘤的相关文章了,希望大家在看了晚上之后都能对预防男性人乳头瘤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不管在生病还是不生病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哦。
同房后出血要警惕哪种病
46岁的林姨最近1年来月经量增多,不间断地出血,阴道流黄水。近日就诊时她告诉医生,早在一年前她就咨询过小诊所医生,说是更年期症状,因此一直都没在意。上月,她感觉腹部十分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宫颈癌4期。妇科医生告诉林姨,如今即使手术切除也回天乏术。
专家介绍,从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一般需要5~10年,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到出现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死亡率高。进入更年期出现月经紊乱,不少患者误以为是更年期引起的正常现象,但这很可能是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的早期征兆;此外,同房后反复出血也要警惕宫颈癌。
症状:同房后出血警惕宫颈癌
“林姨的例子值得大家借鉴,一年前是完全可以手术治疗的,拖到现在变成了绝症。”解放军458医院妇科主任万兰主任医师介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反复、持续感染而导致的,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病因明确,只要定期进行筛查就能有效避免悲剧发生。但她提醒,宫颈癌同时也是一个“隐性”杀手,由于从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自然演变一般需要5~10年,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此掉以轻心。
“不少年轻人感染病毒后到40岁左右才发病。以前40~50岁人群是高发年龄段,现在发病年龄提前到了30多岁,甚至20岁。”万兰说,对于年轻人而言,同房后反复出血,有可能是宫颈癌或其他妇科炎症的“信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查隐患。“值得注意的是,同房后出血也有可能出现在更年期妇女身上,这往往是宫颈癌的表征。”她提醒,更年期妇女,如果出现月经不调、滴滴答答出血,最好到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有妇女在绝经后即使没有性生活,亦出现突然来“月经”的情况,事实上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表现,也要高度警惕。
分期:宫颈癌前病变可不切除子宫
“宫颈上皮内瘤变”俗称“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在有性生活的女性中。万兰介绍说,宫颈上皮内瘤变并非癌症,“宫颈癌前病变”可不切子宫,进行局部治疗即可控制病情。癌前病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即原位癌)。中度和轻度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逆转。
如果发展到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就要切除子宫,同时进行淋巴清扫。万兰介绍,宫颈癌可分为1~4期。其中,第1~2期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术后病理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放、化疗,而晚期则是绝症。她提到,曾经有未育患者查出宫颈癌1期,通过手术治疗仍能保留生育功能。因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
检测:TCT和HPV双管齐下最有效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宫颈刮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HPV病毒检测、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活检。其中,TCT和HPV病毒检查双管齐下,能有效排查宫颈癌。万兰说,传统宫颈刮片由于假阴性率较高,近年逐渐被TCT所取代,TCT的有效率达到95%。TCT不但能检出宫颈癌细胞,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但由于取材、制片等因素,TCT仍存在漏诊的可能。
“HPV病毒虽然容易感染,但也容易消失,因此TCT检测提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PV感染。”万兰说,持续HPV感染的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因此,定期检测HPV,可以了解HPV病毒是否消失,还是持续感染或是再感染。
万兰说,有性生活的女性,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TCT和HPV病毒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可在3~5年后再进行筛查。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只允许选择其一,则最好每年进行1次TCT筛查,直到70岁。如果TCT和HPV检测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就要做阴道镜检查确定宫颈是否正常或存在癌前病变。如果阴道镜检测异常,则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活检来确诊。
宫颈癌的3种必要检查
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杂志刊登波士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宫颈癌筛查方面,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宫颈细胞学(Pap)涂片检测以及HPV与PAP联合检查3种方法都有必要。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丽贝卡·帕金斯博士和伊丽莎白·斯蒂尔博士表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批准了HPV检查。最初只是对PAP检查结果异常的30岁以上女性患者的补充检查。罗氏Cobas HPV检查试剂盒(占HPV检测市场1/4)于2014年4月批准为独立的子宫颈癌筛查法。这种方法可识别出14种高危类HPV病毒的DNA,其中包括与70%的宫颈癌有关的HPV16和HPV18。
与PAP检查相比,HPV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PV的癌前病变检测率可达95%,特异性达到94%。而PAP的癌前病变检测率为40%~70%,特异性为97% 。PAP+HPV联合检查比单项检查效果是PAP检查的两倍,查出病例也比HPV多处12%~16%。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不同筛查方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筛查,降低宫颈癌危险的重点应放在筛查率上。
现有的宫颈癌初筛主要是通过细胞学方法,检测结果受到很多主观因素影响。高危型HPV DNA检测,是基于病因学的分子水平检测方法,更加客观地评估受检女性是否已经有宫颈癌癌前病变或存在进展为癌前病变的高风险。
目前,亚洲尚未将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的一线初筛。”鼓励女性定期接受高危型HPV检测——特别是HPV 16和18检测—— 有助于早期发现风险,也是降低亚洲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高危型HPV DNA检测让医生可以自信地判断。阴性结果确实代表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较低,从而安全延长筛查间隔。女性可以在常规细胞学筛查的基础上,要求医生对其进行高危型HPV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