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生长分布生长特性
沙枣生长分布生长特性
沙枣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天然沙枣只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与浅的地下水位相关,地下水位低于4米,则生长不良。沙枣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积温低于2500℃时,结实较少。活动积温大于5℃时才开始萌动,10℃以上时,生长进入旺季,16℃以上时进入花期。果实则主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上的盛夏高温期内形成。耐盐碱能力也较强,但随盐分种类不同而异,对硫酸盐土适应性较强,对氯化物则抗性较弱。在硫酸盐土全盐量1.5%以下时可以生长,而在氯化盐土上全盐量超过0.4%时则不适于生长。
沙枣侧根发达,根幅很大,在疏松的土壤中,能生出很多根瘤,其中的固氮根瘤菌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侧枝萌发力强,顶芽长势弱。枝条茂密,常形成稠密株丛。枝条被沙埋后,易生长不定根,有防风固沙作用。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沙枣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底至6月初进入花期,花期为3周左右,7月上旬见幼果,8月下旬果实成型,10月份果实成熟,果期100天左右。
产地分布
原产亚洲西部。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少量的也分布到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大致在北纬34度以北地区。天然沙枣林集中在新疆塔里木河、玛纳斯河,甘肃疏勒河,内蒙古的额济纳河两岸。内蒙古境内黄河的一些大三角洲(如李化中滩、大中滩)也有分布。内陆河岸的沙枣林,多呈疏林状态,面积较大,仅额济纳河林区就有沙枣林69000多亩。人工沙枣林则广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尤其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卫、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陕西的榆林等地,都有用沙枣营造的大面积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20世纪以来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区,也在沙荒地和盐碱地引种栽培;沙枣在国外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亚洲西部、前苏联和印度。
芦苇的生长特点
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 (8)米,直径1-4厘米,具20多节,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 (40)厘米,节下被腊粉。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多数,长5-20厘米,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12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长约12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 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穗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糙;雄蕊 3,花药长1.5-2毫米,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染色体2n=36(Tischler 1942,Labadie 1976 a)44,46,48(Hunter 1934,Vachova 1976),49,50,51,52,54(Avdolov 1928,1931),84(Tarnavschi 1948),96(Gorenflot et al.1972)。为高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的植物。
芦苇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
叶
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
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
芦苇 多成白色,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长约15~25公分,小穗长1.4公分,为白绿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为雄,其余均雌雄同花,花期为8~12月。
果
芦苇的果实为颖果,披针形,顶端有宿存花柱。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或干枯的水塘里,芦苇常会和寒芒搞混,区别是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处可见,芦苇是傍水而生。
藕的生长特点
1.萌芽生长期:从种藕萌发开始到立叶发生为止,中晚熟品种需15-30d。春季当温度上升达15℃左右时,土中的种藕开始萌芽生长。立叶抽生前的营养主要靠种藕贮藏的养分,种藕较肥大,土壤肥沃,水位较浅,土温较高,可促进早生立叶,为旺盛生长打下基础。
2.旺盛生长期:从植株抽生出第1张立叶到出现后把叶为止,中晚熟品种历时40-60d。温度逐渐升高,营养生长逐渐加快,一般长出2张立叶后,主茎开始分枝,根、茎、叶等器官全面旺盛生长,立叶逐渐高大,主茎上抽生6-7张立叶后,开始出现花蕾。此期营养生长达到高峰,既要求根、莲鞭旺盛生长,建成强大的营养系统,又要防止植株疯长贪青,延迟结藕。
3.结藕期:从后把叶出现到新藕充分膨大为止,需50-90d。后把叶的出现,标志着地下茎的先端已开始由水平向斜下方伸展,节间逐节缩短和膨大,积累养分,形成新藕。每一支藕从开始膨大到全藕膨大定型约需30d。但此时新藕内水分含量多,淀粉和蛋白质等干物质含量少,一般还需经30d左右,才能使新藕内含水量逐渐减少,干物质含量增多,最后达到内部充实,进入休眠越冬。地上部叶片也逐渐黄化,经霜后全部枯死。在地下部主茎和分枝陆续结藕的同时,地上部也相应陆续开花结果。每一朵花从开花、授粉、受精到莲子成熟,需30-40d。
番茄的生长特性
番茄喜温暖,不耐炎热。其生育周期可分为: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发芽的最低温度11℃,适温20-30℃,最高35℃。
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序现蕾。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适宜昼温20-25℃,夜温13-17℃。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营养完全等条件下,可培育出适龄壮苗。开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果实采收完毕。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一花序座果。开花结果盛期——从第一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2-26℃,30℃时光合强度明显降低,35℃生长停滞,引起落花落果。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幼苗2-3片真叶时顶芽生长点肥厚隆起,停止分化叶子,随之分化出第一花序的第一花芽,并相继分化其他的花芽。在第一花序原始体基部的新生长点 分化1-3片叶子后,进行第二花序的分化。如此循序分化出以后的叶子和花序 。若茎端在花芽分化时不再分化叶子,即呈有限生长类型。花芽分化适宜昼温24℃左右,夜温17℃左右。低夜温和强光照,第一花序节位较低,花器官的分化和发芽良好。高夜温和弱光照,第一花序节位升高,花器官分化和发育不良,花数减少。8℃以下低温易形成多心皮子房,成为畸形花 、果。
番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除受环境条件影响外,与植株体内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积累占优势,C/N比率升高,营养生长适当,则开花结实良好。
菜豆生长特征
菜豆性喜温暖,不耐霜冻。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8℃以下或35℃以上发芽受阻。幼苗生长适温为18-20℃,8℃时受冷害。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高于27℃或低于15℃容易出现不完全花,而导致落花落荚。
菜豆属短日性蔬菜,但多数品种对日长短要求不严格,四季都能栽培,故有"四季豆"之称。南北各地均可相互引种。
菜豆对土质的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壤土中。菜豆对肥料的要求以磷、钾较多,氮也需要。在幼苗期和孕蕾期要有适量氮肥供应,才能保证丰产。
菜豆在整个生长期间要求湿润状态,由于根系发达,所以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但开花结荚时对缺水或积水尤敏感,水分过多,会引起烂根。
菊花脑的生长特性
10--12月开花结籽,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项,花小、黄色;瘦果,种子小,灰褐色,千粒重仅0.16g。菊花脑耐寒耐热,地下部宿根能安全越冬,耐贫瘠和干旱,忌涝,强光照有利于其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其花芽形成和抽薹开花。菊花菜种子在4℃以上就能发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5~20℃,在20℃时生长旺盛,嫩茎叶品质最好,成株在高温季节也能生长。菊花脑为短日照植物,强光、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在弱光下植株生长缓慢;短日照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开花。
菊花脑可一次栽培多年多次采收,但每年换地种植可提高产量与品质。通常利用田边、隙地进行露地栽培,可采用直播或移栽等形式进行大面积栽培。在华南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迟播的种子易丧失发芽力,4月上旬定植,5月就可采收嫩茎叶上市。精细管理的可连续采收3年左右。
马兰头的生长分布
马兰头适应性广,喜温也较耐阴,抗寒耐热力很强,对光照要求不严,在32℃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10℃ 以下能安全越冬,当地温回升到10~12℃,气温在10~15℃时,嫩叶嫩茎就开始迅速生长。种子发芽温度在20℃左右,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
中国各地极为常见,以长江流域分布较广。江浙一带较为多见。生于山坡、田边、路旁,分布于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1] 在美国,马兰头只生长在夏威夷州。
鸡骨草的生长特性
广东相思子,攀援灌木,长达1m;小枝及叶柄被粗毛。其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2500px,直径约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
甘薯的生长分布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米2。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2%,中国甘薯产业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直辖市)。根据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整个中国生产分为五个生态区:[4]
①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②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③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
④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
⑤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岛屿属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日夜温差小,主要种植秋、冬薯。
松蘑的生长特性
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不亚于猴头、灵芝,欧美尤视之为珍品。
松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松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松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松蘑能在遭受过核污染的地区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么乐观。经常食用松蘑,有美颜健肤的功效。中医认为松蘑有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强身健体等功效。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状,长8-13.5cm,粗2-2.6cm,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有时稍膨大。菌环生在菌柄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
秋季在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
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安徽、台湾、四川、山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
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在西藏地区群众将此菌火烤后蘸盐吃,味道也很好,此菌在日本视为菇中之珍品,经济价值很高。
决明子的生长特性
草决明为一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1-2米。决明花黄色,荚果细长,四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荚果较短。生于山坡、路边和旷野等处,喜高温、湿润气候。适宜于砂质壤土、腐殖质土或肥分中等的土中生长。.
红枣和沙枣有区别吗
是一类,沙枣就是沙棘,多年生灌木味酸涩,用于医药,蒙药中的重要材料,个小、核大、营养丰富,色泽黄色为主,果形大多圆扁,现有人工品种样子更像枣。
红枣是常见水果之一,乔木,核果,味甜,含鼠李糖,品种多样,个较之沙枣大、红色为主,果形椭圆。
沙枣
植物学名】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来源与分布】
沙枣(别名桂香柳、香柳、银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少量的也分布到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大致在北纬34度以北地区。天然沙枣林集中在新疆塔里木河、玛纳斯河,甘肃疏勒河,内蒙古的额济纳河两岸。内蒙古境内黄河的一些大三角洲(如李化中滩、大中滩)也有分布。内陆河岸的沙枣林,多呈疏林状态,面积较大,仅额济纳河西河林区就有沙枣林69000多亩。人工沙枣林则广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尤其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卫、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陕西的榆林等地,都有用沙枣营造的大面积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近年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区,也在沙荒地和盐碱地引种栽培;沙枣在国外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亚洲西部、前苏联和印度。
植物形态】
沙枣为灌木或乔木,高3~10(15)米。树皮栗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树干常弯曲,枝条稠密,具枝刺,嫩枝、叶、花果均被银白色鳞片及星状毛;叶具柄,披针形,长4~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银灰绿色,下面银白色。花小,银白色,芳香,通常1~3朵生于小枝叶腋,花萼筒状钟形,顶端通常4裂。果实长圆状椭圆形,直径为1厘米,果肉粉质,果皮早期银白色,后期鳞片脱落,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植物特性】
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天然沙枣只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与浅的地下水位相关,地下水位低于4米,则生长不良。沙枣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积温低于2500℃时,结实较少。活动积温大于5℃时才开始萌动,10℃以上时,生长进入旺季,16℃以上时进入花期。果实则主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上的盛夏高温期内形成。耐盐碱能力也较强,但随盐分种类不同而异,对硫酸盐土适应性较强,对氯化物则抗性较弱。在硫酸盐土全盐量1.5%以下时可以生长,而在氯化盐土上全盐量超过0.4%时则不适于生长。沙枣侧根发达,根幅很大,在疏松的土壤中,能生出很多根瘤,其中的固氮根瘤菌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侧枝萌发力强,顶芽长势弱。枝条茂密,常形成稠密株丛。枝条被沙埋后,易生长不定根,有防风固沙作用。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沙枣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底至6月初进入花期,花期为3周左右,7月上旬见幼果,8月下旬果实成型,10月份果实成熟,果期100天左右。新疆、宁夏物候期与河西走廊相近,内蒙古中部地区物候期稍迟。沙枣经群众选育,已有不少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