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满月发汗的好处 疏通经络

满月发汗的好处 疏通经络

由于产后处于“开骨缝”的特殊阶段,产后发汗除了解除在肌表的风寒湿等邪气外,还可驱除深在经络、关节的邪气,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


中药喝热的好还是冷的好 什么病服中药须热服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属于脾胃虚寒,风寒感冒,寒凝痛经,阴萎阳缩等症服中药需要热服,即用旺火煎药,煮沸后五分钟取其汁,稍停,趁热服药。热服可助发汗,疏散风寒,温通经络。


满月发汗的好处和坏处 满月发汗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生理期,高低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不能发汗。

2、发汗后不能立刻出门,要休息一会。

3、发汗后6小时内不能洗澡,不能碰凉水不能吃寒凉的水果。


疏通经络的方法

经常梳头,不仅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气,调理血脉,还能解除疲劳,改善神经功能,帮助睡眠。梳头时从一侧鬓角开始,逐渐过渡到头顶,再到另一侧鬓角。其中,鬓角和额顶是易生白发之地,要多梳几次。梳子不要太尖利,以木梳和牛角梳最佳;动作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刺激头屑产生。

很多人时常感觉“累从眼入”。的确,眼睛周围有多条脏腑的经脉,它们要是累了,人很容易觉得疲惫不堪。“熨目法”:双手搓热后,用掌心轻捂眼睛。两眼自然闭合,眼球先顺时针慢慢转动几周,再相应地逆时针转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掌心的温热,再加上眼球的转动伸拉,会使眼部代谢加快,气血充足,视力改善。但要注意,熨目转睛时需保证手部和眼部的清洁;且手法要轻柔,按得太紧会使眼球受压,导致视力突然模糊。

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通过。但是,此处“路窄车多”,气血很容易淤滞。仙鹤饮水:脖颈扬起、挺胸抬头,下颚向前探出;接着收回下颚、微微低头,再抬头挺胸重复上面动作。练习时越慢越好,每次8~10次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患颈椎病的人,动作要更轻柔,量力而行。

肩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此处为身体的门轴,经常转动,肩关节才不会僵硬。龙首凤翼是有效的保健方法,“龙首”形容身体昂头竖颈,“凤翼”比喻双臂像鸟儿翅膀一样开合。练习时将两手自然放于肩上,向左转腰,右臂前摆绕肩关节转动、左臂后摆转动,两肘前后拉开成一字,然后反方向练习。经常锻炼还有助于消除背痛。开始做时动作可能不标准,此时不要心急,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手部长期呈一种姿势容易积劳成疾,出现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用电脑工作、娱乐之余,有意识地做旋转腕关节的动作是简单有效的缓解办法。通过充分旋腕,可刺激心经的神门穴,肺经的太渊穴等重要穴位,在舒筋活血的同时还能保健心肺。

胸部是人体的保健重地。膻中穴,又称“气会穴”,是指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滞、气虚等都可以在这个部位调制。膻中如果气机瘀滞,很容易产生憋闷、酸痛等感觉。保健胸部讲究“扩”,双手握拳,直臂合于胸前,再向两侧打开。整个过程手臂不要弯曲,这样一开一合扩展20~30次,让整个胸腔随之开合。经常练习不仅保健膻中穴,还可以刺激任脉,间接调节人体脾经、心包经等阴经,缓解虚劳体弱。

摆髋又叫“摆尾闾”,尾闾就是人类退化了的“尾巴骨”,藏在髋部。尾骨尖和肛门连线的中点是尾闾穴,别名长强穴,人体阳气就是从这里开始生发的。久坐会导致人早衰,原因之一就是久坐会导致尾闾处劳损,损伤奇神经节,从而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开步轻松站立,先向左摆动髋关节,再向右摆动,然后逆时针绕一圈,再顺时针绕动。如此循环十几次,不仅可以保护髋关节和股骨头,还可通调气血。老年人初练时可以减低次数,动作尽量缓慢。另外,不要在刚吃饱饭后马上练习。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利用办公、乘车、休闲聊天、看电视等“碎片时间”锻炼,对保健也功不可没。抬腿就是值得推荐的一个动作,身体抬头挺胸坐直,收紧小腹,慢慢抬起一条腿,使之与端坐着的身体尽可能地保持直角,坚持5~10秒后换另一条腿。


满月发汗有必要吗 满月发汗功效

1. 将内邪、寒毒从体内彻底排出体外,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药性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人体,从而达到清洁腠理,舒展机体,促进人体气血运行。

2. 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通风寒,温通经络,迅速阻断发病环节,对月子病(产后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麻、疼痛、畏寒怕冷等诸多病症)具有独特.良好的疗效。

3. 促进血液循环,活跃新陈代谢,使细胞的吞噬机能加强,起到平衡人体机能,以达到补气血,疏风寒、通络下乳、彻底排毒、燃烧脂肪、美化肌肤、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满月发汗的坏处

伤津耗液。

产后过度发汗,可致津伤液耗,极易导致排尿异常、大便难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多种疾病,特别是酷暑盛夏,产后强行发汗,极易引起虚脱、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满月发汗前后注意事项 补充水分

满月发汗前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在进行发汗前先饮用两杯温开水,发汗过程中,可以自己准备淡盐水,感到口渴就可以补充,以防发汗过多引起虚脱。


怎样疏通经络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4、针灸按摩

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5、莲花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6、5字调息通五脏

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满月发汗的坏处 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学认为,产后发汗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而且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通过满月发汗不但可以将杀死的细菌病毒排出体外,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细胞的吞噬机能加强,起到平衡人体机能,以达到补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满月发汗的最佳时间 满月发汗要做几次

如果月子坐的非常好的话,做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有一些受风寒症状表现的话,最好做三到四次,时间安排分别是产后30、42、60、100天:

1、30天。祛除产妇体内风寒湿邪,为产妇身体恢复打下基础,预防月子病。

2、42天。刚过产褥期,调理修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经络损伤,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3、60天。彻底排出体内淤积毒素,维持产妇体内健康微环境,增强免疫力!

4、100天。固本巩固,巩固前三次发汗取得产后恢复成效,将体内残留余毒排出体外,确保在合骨缝时,将体内风寒湿邪、垃圾余毒排出体外!


满月发汗有必要吗 为什么要满月发汗

1.女人分娩消耗元气:女人经历了分娩这一紧张而痛苦并且消耗体力的过程,筋骨表里大开,又因出血较多和体力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下降。

2. 产妇抵抗能力差:月子期间到家里探访的人比较多,产妇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细菌或病毒的侵入。这时如果不注意风寒暑湿等外邪便会乘机侵入人体,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逐步闭合,使风寒包入体内,难以排出,这时因而出现头痛、腰痛及关节痛等产后风的诸类病症。

3. 产妇运动量小: 产妇朋友在整个月子活动量都很小,大多数人也都不敢洗头、洗澡,使得一些新陈代谢物附在皮肤表面,细菌容易入侵体内。

4. 产妇褥汗多易受风寒:产妇在月子里会出大量褥汗,无论怎样小心,都会或多或少地感染风寒。中医研究认为,风寒是百病之源。产妇在月子内感染风寒后,就会诱发多种疾病并留下终身的后遗症。例如,妇女进入中年后常见的偏头痛、头痛、背项强直、腰酸腿软、关节炎、咳嗽、哮喘等。

5. 月子饮食油腻多为酸性:由于月子期间一般都会摄入大量的营养食物,而这些食物大部分都为酸性食物,会在体内储存毒素、危害身体健康。


满月发汗有什么好处 疏通全身经络

满月发汗,可使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通风寒,温通经络,迅速阻断发病环节,对月子病(产后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团、麻、疼痛、畏寒怕冷等诸多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月子发汗治疗月子病吗 满月发汗治什么病

满月发汗法,能祛风除湿、疏通风寒,温通经络,迅速阻断发病环节,对产后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麻、疼痛、畏寒怕冷等诸多病症具有独特良好的疗效。


满月发汗能治月子病吗

满月发汗对月子病有效果。

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血小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产后通过发汗不但可以将细菌病毒排出,还可将体内贮存的寒气彻底排除,有效缓解月子病。


满月发汗是不是先洗澡 满月发汗的正确步骤

为了防止褥子湿了不好洗,要提前在褥子上面铺好隔水层,然后再铺一层厚一些的吸水性好的床单或者毛巾被,准备吸水性强的被单或毛巾被一床发汗的时候贴身盖,还有被子两床,捂汗的时候盖。

夏天穿薄款的短袖睡衣就可,春秋穿纯棉的春秋衣,冬季可以穿保暖内衣,加上纯棉的袜子,戴毛线帽子,脖子露出来了,还可以戴上了一条围巾。

将黄酒一瓶,姜一大块,枸杞十颗左右,红枣六七颗一起倒入砂锅内,煮开饮用。喝汤的时候要坐在被窝里面喝,喝完了就赶快躺下。

先盖上一层毛巾被,然后再盖上被子,夏天的时候可以适量少盖一些,冬天可以盖两床。规则是全身上下除了眼睛其他地方都要密实的盖起来,房间里门窗要关上,不能有风。保持20分钟左右。


相关推荐

满月发汗的方法 光波疗房发汗

现在比较科学的发汗是采用“光波疗房”进行发汗,产妇在室温40-60℃时全身各处均匀透彻发汗,享受20分钟的光疗相当于长跑10千米的出汗量。Tips:如果有条件可以尽量选择当地比较专业的月子中心做一个出月子发汗

产妇满月汗蒸好吗

很多人只注重怀孕期间的营养、运动,生孩子时选择正规的医院,孩子出生请一位专业月嫂,觉得这样就足够了,而恰恰忽略了坐月子相当于女人的第二次重生。多的女性在月子结束的时候都需要做满月汗蒸,也称为产后发汗,这是一种专属于产后女性的汗蒸,主要的作用在于排出月子期间进入体内的寒气,防止月子病的发生。坐月子最为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满月时产妇的排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满月发汗。因为汗水里面含有一种天然抗体,叫做皮西

让女人经络畅通的三种养生饮食

1、红枣生姜粥:清理毛孔操作:红枣、生姜加上大米或小米同煮。点评:热热地喝上一碗,让身体轻微发汗,把毛孔中的脏东西轻轻撮出去,达到调和气血,疏通体内外的通路。2、巧用老丝瓜:借食物的气导引经络操作: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调匀口服。点评:中医认为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所以借老丝瓜的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使经络通畅、气血通顺。3、薄荷茶:借食物的味疏通经络广告操

满月发汗有什么好处 瘦身

满月后,产妇通过发汗,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液,缓解水肿,而且发汗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分解脂肪,从而达到产后瘦身的目的。

疏通经络保健运动

平衡气血: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功效:降低血压,镇心安神。心平气和: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反复数次。功效:调整呼吸。舒筋活络: 自然站立,两臂慢慢向

满月发汗怎么发 中药熏蒸发汗

中药熏蒸也能发汗,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而被吸收,使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中药药力在热蒸汽的作用下,能很好地祛除产妇体内的各种风寒,发汗排毒活血祛瘀,从而有效防治月子病。

排除体内毒素最快的方法 发汗排毒

发汗排毒也是一种能够简单、直接、较快排毒的方法。发汗排毒可以用一切可行的方式让人出一身汗来帮助打开毛孔,疏通经络,加快血液循环以帮助毒素随着汗液排出。具体排毒方法:1.饮食发汗:在室温较高的环境内迅速喝上一两碗热汤或者是热粥能够很快引出一身透汗;2.沐浴发汗:洗澡水温较高的时候身体很容易发汗,应该及时的洗澡,进行温水浴帮助体内毒素通过汗腺和皮肤表面呼吸功能排出。一般洗澡水温度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关于满月发汗的好处

我国自古有这样的习俗,产妇生完孩子坐月子期间不能接触凉水或者受凉,如果月子做不好的话以后会出现头疼或者关节等疼痛等毛病,可能有些人没感觉,但是有些人感觉特别明显,甚至这些症状将有可能伴随女性朋友一生。中医学认为发汗法 ” 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 ,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因为汗水里面含有一种天然

满月发汗治什么病 满月发汗为什么治疗月子病

产后的妇女由于筋骨表里大开,又因出血较多和体力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这时风寒暑湿等外邪便会乘机侵入人体,通过发汗,可以通经活络,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帮助体内风寒暑湿排出,以达到补气血,疏风寒、通络下乳、排毒的作用,治疗月子病。

满月发汗有科学依据吗

产妇在满月时要进行发汗,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血小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产后通过发汗不但可以将细菌病毒排出,还可将体内贮存的寒气彻底排除,有效缓解月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