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传统针灸之放血疗法
认识传统针灸之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临床证明,本疗法有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针具的选择
1.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2.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3.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缝衣针、注射针头、瓷片、刮脸刀片等代替。
施术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按语
本疗法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临床证明,本疗法有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拔罐针灸放血好不好 拔罐针灸放血需注意
虽然放血疗法简单,便于操作,但对于疾病了解不多的普通人来说,很难明确判断是否适宜用该疗法,故不宜自己盲目操作,以免造成危险。
放血疗法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如情况紧急又缺乏消毒措施时,最好将针具或刀具置火中烧灼后使用。
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切不可割断血管;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一般拔罐针灸放血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血瘀可以喝藏红花吗 血瘀可以放血治疗吗
气滞血瘀的患者是可以通过刺络放血来改善症状的。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泻热祛瘀、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对于血瘀的人,如对症适宜放血治疗的,可以采用放血疗法来调和气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症状。
但放血疗法并不是简单的出血,且并非适合每个人,一定要在正规的医师指导下,才能够使用,如气血虚弱、妇女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此法。
怀孕长妊娠斑怎么办呢
中医治疗妊娠斑,主要是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方法。
1、中草药祛斑:遵循中医原理,服用具有相应功能的中草药制剂,外加敷中草药面膜,可由内而外治愈色斑。
2、针炙祛斑:针灸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给予一定的刺激,起到对经络的良性调节作用。针灸可通过经络的转输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斑祛斑的目的。耳针疗法,以及耳尖放血疗法均属针灸疗法。
针刺放血疗法的方法
1、中医针刺放血疗法
这种治疗方式是用针状或者刀具划破人的表面皮肤放血,来达到通经活血的效果,最早的时候在古籍《黄帝内经》上也有类似的 记载。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用在很多病症上,如果用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就有可能会用这种方法放一些血,病情可能会有好转。这种放血治疗也是有度量的,一般在用这种方法之前最好要跟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说明治疗过程,减少疑虑。
2、放血疗法的作用
如果身体发热是因为阳火太旺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放血,减弱体内邪火的热气,让身体正常。有些人会有头痛或者身体不舒服,但又有些说不上来具体的疼痛症状,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明显,可以在正规的医师指导下适当的放血治疗。一般性如果血液方面有问题,比如说有血友病或者血小板的数量比常人的少,甚至是有晕血症,都要和医生及时沟通,防止产生其他病情。
3、针灸放血疗法的危害
针灸放血疗法是在古代就开始使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应用的症状还是比较多的,在人突然昏迷或者急救方面是有显著的效果的。但是在恢复清醒之后,最好要到医院里去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种方法不能滥用,有些江湖郎中会用这种方法给人治病,大多是为了赚取钱财,最好要在正规的医院或者专业的医生检查下进行治疗。做这种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
4、放血疗法能治什么病
放血能治很多病,但大多数都是跟火气有关,由上火引起的疾病可以用这种方式,但不能够说完全包治百病。放血的位置也是有特殊性的,最好不要在动脉处割伤口,这样伤口比较不容易愈合。如果本身的血小板比较低,而且有糖尿病或者血瘤之类的疾病,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方式。关节扭伤后有些人也会有血肿,血流不通畅,这时可以用这种方法。
5、拔罐放血疗法的作用
拔罐放血主要是针对热症的,如果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偏寒性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式治病。这种方式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通过罐子让一部分空间呈负压状态,人的血液就会局部的集中在一处,通过这个集中点来划破皮肤放血,让身体循环新的血液,通过这样来排毒泻火,平衡身体。拔罐放血的量相对于针灸放血的量还是比较偏大的,所以要注意止血工作。
中医治中风针药都有效
放血疗法适用部分病人
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刺破穴位局部皮肤,挤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如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剧中女医在病人耳垂、手指尖(十宣穴)、人中穴、脚趾尖(气端穴)放血,使病情缓解,确有依据。
十宣穴、气端穴均为经外奇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的尖端,而气端穴位于十个脚趾的尖端,具有疏通经络、醒神开窍的作用。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中上1/3的交界处,属督脉,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急救穴位之一。对于中风病,在上述穴位放血,有时确可起到启闭苏厥、醒神开窍的作用。但是,放血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其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禁忌证。
导致中风的因素有很多,如风、火、瘀、痰、气虚和阴虚阳亢等,其中因气虚和阴虚阳亢导致的中风便不能使用放血疗法。放血会耗伤阳气,气虚和阴虚阳亢而中风的患者,本来就很虚弱,使用放血疗法会让其虚上加虚,尤其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量较大的脑出血,放血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对于中风病人是否可做穴位放血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来判断、操作,不能盲目效仿。需要指出的是,针灸治疗中风有优势,越早介入治疗越好,中风康复阶段针灸治疗更有优势。
用药需辨别阴闭阳闭
对于中风病的辨证治疗,中医认为应首先辨别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对于中脏腑则应辨闭证和脱证,闭证又可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主要表现为瘀热痰火之象,如面红身热、气促鼻鼾、痰声如扯锯,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舌质绛干、脉弦滑而数;阴闭主要表现为寒湿痰浊之象,如面色发白,口唇青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从剧情展现的徐母症状,似乎应该是阴闭之证。
然而中医辨证远非如此简单,仅凭剧情的展示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徐母的病情。抛开徐母病情不说,女医所开药方主要为凉血镇肝熄风又兼养阴的作用,可用于中风阳闭之证。苏合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行气温中、芳香开窍的作用;涤痰汤则出自《证治准绳》,具有涤痰开窍的作用,二方可用于中风阴闭之证。
针灸拔罐放血疗法 拔罐针灸放血禁忌人群
1、体质差,饥饿、过劳、大汗、水泄等人不宜使用。
2、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3、孕妇及有习惯性流产史者,禁用刺血疗法。
拔罐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拔罐法被称为角法,现在 通常称为拔火罐或拔罐子。拔罐 法是一种借燃烧、温热或抽气等方式使罐内产生负压而直接吸着皮肤表面,造成痧 血现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并且经常与针灸,放血疗法配合使用。由于后来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 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 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物理疗法。
放血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针刺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在护理方面严格提示: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采用此法。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而不宜过猛,且放血不可过多。可见,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此处所列,仅作说明中医“放血” 是有讲究的。请勿佯装己知,擅自模仿!】 特别提示: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 对症状较重者,务必请医生处理!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针刺放血疗法的简介和起源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治疗疾病比较广泛,小到感冒发烧,头痛脑热,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疗,常常使用放血治疗会起到峰回路转的功效。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放血疗法能治什么病
1放血疗法治颈椎、颈椎增生、颈椎压迫肩周引起臂丛神经痛、椎体肩胛骨严重变形的患者.
2放血疗法治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膨出,变形.
3放血疗法治面瘫,口眼涡斜,面部麻木,颈部僵硬.
4放血疗法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对外宣布: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是唯一能够使高血压患者摆脱长期吃药的唯一方法“
5放血疗法治头晕、头痛、失眠、感冒。
6放血疗法治静脉曲张、脚手抽筋。
7放血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中风。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效果如何
放血疗法其实适合治疗很多疾病,包括牙疼牙龈肿痛,而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比较适合治疗牛皮癣疾病,其中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的效果和原理怎么样?一起看看。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牛皮癣的放血疗法一般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放血来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牛皮癣的目的。在治疗牛皮癣的放血疗法中有刺血疗法、割耳放血疗法、刺耳疗法等几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
治疗牛皮癣也可以适当应用放血疗法,但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刺血疗法手法宜轻、浅、快、准,深度以0.1~0.2寸为宜,一般出血量以数滴至数毫升为宜。割耳放血疗法是利用古瓷或者手术刀在耳朵上割出小口放血,原理跟刺血疗法相似。刺耳疗法是使用行针来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放血的目的,一般来说流血比较少,以几滴为宜。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现在知道效果了吧,放血疗法不像一般的药物治疗,很难去根,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当,是有可能彻底治愈皮肤病的,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定了解。
放血拔罐疗法的几大误区
听到放血可能不大了解,或者并不是很了解。也有着一些对此疗法的一些误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放血疗法”及他的一些误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刺破人的表层皮肤,放出一些血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分为点刺,散刺,刺络,挑刺等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灸的放血量不只是几滴
方先生称:“在中国历史上的放血疗法放血量很少,一般也就几滴”。事实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屡次提到,放血要放到“血变为止”。就是放血时开始放出来的血是暗红色或乌黑的,到后来血色就变红了,这时就可以停止放血了。有一点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方法,放血量不会只是几滴。中国古人采用大剂量放血的例子并不少,不是如方先生所言中医的大剂量放血是从传统西医那里学来的。
“恶血”是瘀滞在血管里的血液
方先生还称,中医的“出恶血”是“古人不懂血液循环的臆想。血液是在不停循环的,大约每20秒就跑遍全身一次。全身的血液是一体的,没有恶血和好血之分”。方先生对血液循环的了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国古人也知道血液是循环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两种血液循环理论,一种是十二经气血流注方式,另一种是气血向心循行的五输穴理论。人体体循环主干部分的血液确实是每几十秒可循环一次,但不是体循环中所有的血液成分都跑遍全身一次。例如,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速是极慢的,每秒只能流动0.41毫米,20 秒只能走8.2毫米,处在微循环障碍中的血液流动则更是缓慢。若血液都能每20秒就跑遍全身一次,则根本不会有静脉曲张和其他许多疾病的出现。
#p#副标题#e#
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理论认为,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血流速度缓慢,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不但使血管壁变厚,有时凝聚起来堵塞血管,导致血液运行更加不畅,形成恶性循环,局部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医所谓的“恶血”,正是指瘀滞在静脉中或微血管中的血液,其有毒成分含量高,称之为“恶血”又有何不可?所谓人体“没有恶血和好血之分”,只有在健康无病时才有可能,否则,我们经常可以在某处发现“恶血”。
放血疗法不是简单的放出瘀血
方先生称放血是危险的疗法,其依据是某医师为治疗某患者的多年寒症,竟然放了850毫升血。如果一次放血850毫升确实是够危险的,但该医师一般“每次放血量因人而异,少则100—200毫升,多则400毫升”,方先生也承认“献血200—400毫升对人体是无害的”。这是用极端的情况来否定整个疗法。
放血疗法不仅可祛除血脉中的瘀血,还有退热泻火、解毒止痛、治疗麻木、镇吐止泻、醒神救急等作用。我的病人和家人是深受放血疗法益处的,笔者日治病人超过百余人次,新病人已预约到一个月以后,其中放血疗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我的放血量一般不超过100毫升,毫无危险性可言。放血,不仅只是放出瘀血或毒血那么简单,同时也是对血管壁的刺激,而血管壁上有丰富的神经,有些部位还分布内分泌细胞,因此刺激血管也有可能调节了神经、内分泌系统。
高血压放血疗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主要指的是耳尖放血疗法,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里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通过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来治疗。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能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这个疗法的特点是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是有一些人群例如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都是不适合用这个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如果非要使用这种方法将会造成身体损伤。所以大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不能盲目选择。
没有一种降血压方法能完全治好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放血疗法也只是对某部分人有一定的疗效。
高血压放血疗法通过对合适的穴位进行放血,能够降低血压。但是高血压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通过放血疗法治疗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无法完全根治高血压。
中医放血疗法治什么病
中医放血疗法,以前也叫“刺络疗法”,“刺”就是使用专门的针具,如一次性的三棱针、梅花针,或者注射用针头,刺破皮肤;“络”就是常说的经络,主要就是采用针具点刺局部、远端及一些特定的穴位,或者阿是穴,来达到治病目的。
在放血操作上, 一般是循经、进行远端取穴,而不是直接对患病部位进行放血。比如喉咙肿痛,少商穴是足太阴肺经的井穴(也就是源头),完全可以点刺少商穴放血,从而达到清利咽喉的功效,既安全效果又好。除非病人的病情比较重,才会直接点刺病变部位进行放血。
另外医生在治疗时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讲究“见血即好”,通过点刺,出来一点血即可,以2~10毫升为宜,不宜太多;第二是尽量采用病人痛苦少、疗效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痛苦大、危险性高、技术操作难的方法。
放血疗法能治热症和淤症
中医放血疗法一般用来治疗两类病证,一类是热证,是通过清热解毒,达到治疗如发热、咽喉疼痛、癫狂、焦虑等痰扰心神、痰热雍盛的疾病。一类是瘀(郁)证,比如颈肩腰腿疼、风湿病、急性腰扭伤等瘀阻经络导致经络不通的疾病,进行放血除瘀。
通过刺络放血,一是针刺时刺激了经络,二是放出了一部分瘀血,使病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符合中医所说的“瘀血不除,新血不生”的道理,新血生出后,它的含氧量高,周身气血运行通畅,病人当然会感觉非常舒服。
放血疗法一般只有中医医院的针灸科才会去操作,别的科室因为没有专业的器具是不会实施放血疗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