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症状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运动缓慢(bradykinesia)和运动不能(akinesia)是PD常见症状之一。起病缓慢,多从单肢或一侧肢体开始,表现为动作减少和动作缓慢,患肢笨拙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协同动作减少,影响日常生活。如吃饭用筷不能;书写时可出现书写缓慢、字越写越小(称“小写症”);久坐后起立困难,卧床翻身困难。行走起步困难,上肢协同摆动减少,且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行进中停步呈前冲步态,转弯不灵活或转弯动作分解。早期多无语言障碍,吞咽活动多不受影响,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口齿不清、流涎,病情加重出现说话不清、构音吞咽障碍。

(2)肌强直、僵硬(rigidity)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障碍PD也是常见症状。与锥体束病变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不同,PD是锥体外肌张力增强,屈肌和伸肌均受侵犯。PD的肌强直呈僵直状态,这是由于伸肌顽固对抗使伸肌和屈肌张力均增高,使肌肉僵直不能松弛。临床表现动作减少、运动缓慢。由于伸屈肌张力不平衡和不协调,检查发现肢体被动活动时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阻抗感,被动肢体呈现“铅管样”强直。面颊肌强直导致面部表情减少、呆板,呈特有的“面具脸”。全身肌肉强直导致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障碍。严重肌强直使头稍向前倾,躯干俯屈,前臂内收,肘关节屈曲,使身体失去正常直立姿势,呈弯曲前倾姿势,成为PD特有的姿势。行走时可见步态慌张、体位不稳,严重时发生动作僵住。

(3)震颤(tremor)也是PD三主征之一,最为常见。约有1/3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约有70%~80%的病人有此症状。震颤是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收缩不协调导致交替收缩,使肢体呈4~6次/s的节律性震颤。该症状在临床上多缓慢发生,从单肢或一侧肢体开始,以上肢远端、特别是手的震颤最具特征性。它与共济失调的意向性震颤相反,多在安静时出现,称为静止性震颤。手指震颤明显,呈“搓丸样”或“捻珠样”。在主动的随意动作如拿取物品时则震颤减轻或消失,睡眠时震颤消失,情绪激动时震颤加重。在一般情况下,起病由一侧上肢手震颤开始,随病情发展扩展至下肢和对侧肢体。病情加重时亦可累及下颌、口唇、舌及头部等震颤。

(4)其他症状和体征:PD病人多无主观感觉异常,但随病情进展有些病人可出现强直肌群疼痛,如肩背部呈胀痛、刺痛等不适。PD少数病人可见到下肢尤其小腿肌肉疼痛不适,多在安静或睡眠时出现小腿肌肉蠕动样疼痛伴有不规则的小腿活动,呈不安腿综合征表现,影响睡眠和休息。

PD病人腱反射多不受累。偶有腱反射活跃和亢进者。当肌强直严重时腱反射引出困难,但无病理反射。一旦引出病理征时则应考虑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如多系统萎缩或考虑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可见到锥体束征和锥体外束征同时存在,应注意鉴别。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是PD病人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多汗、面部潮红、流涎、肢体皮温过低、顽固性便秘和膀胱排空不全,也有些病人面部皮脂溢出过多或脂溢性皮炎等。

2.精神心理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是PD病人中相当常见的症状。同时可伴有动作减少、言语缓慢、情绪低沉等。有些病人注意力涣散,出现生理错觉乃至视空间感知障碍。

少数病人主动活动减少,出现人格改变。表现欣快、行为幼稚、性格孤僻、胆怯、萎靡、犹豫、多疑、易激惹、以自我为中心等。不愿参加社会活动,甚少探亲访友。抑郁焦虑等多为患病后心理障碍所致,2%的患者可发展成抑郁焦虑症。

幻听、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联想障碍少见,有些是继发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

抑郁状态女性患者多见。表现为反应迟缓、情绪低落、焦虑,严重者可有自杀企图。抑郁程度与神经病变相关,表现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焦虑,自杀企图常是来精神科治疗的主要原因。抑郁也可以是本病的首发症状,以女性多见。

PD病人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也是与动作缓慢、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关。对这些病人检查如给予足够的时间,其记忆力、计算力和定向力等仍属正常。但PD病人约有15%~20%发展成全面认知障碍,智能衰退。临床表现记忆力丧失,计算力、定向力和判断力丧失发展成痴呆。随病程进展,智力亦逐渐降低,呈现皮质下痴呆特点。

本病呈缓慢进展,逐年加重,影响整个社会功能,最后导致痴呆。死亡多由躯体疾病或并发感染所致。

1.中老年缓慢起病,慢性病程。

2.精神症状出现在神经系统症状之后。

3.神经系统具有典型三大主征——运动减少且缓慢,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神经检查无锥体束征,排除各种原因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即可诊断。

4.严重者出现痴呆。

帕金森病性痴呆不能吃什么

帕金森病性痴呆除了送往医院,给予专业治疗外,当然还是有一些食疗的方法的,一般来说吃一些补脑的食品,和益脑的补药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帕金森病性痴呆不能吃什么东西呢?下面就来了解。

帕金森病饮食原则及要求:①限制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0.8g为宜。帕金森病人的症状睡眠后减轻,全天蛋白质分配应白天少,晚餐适量增多。②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65%是有益处的。③供给充足水,以补充水分消耗,也减少药物副作用。④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⑤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禁烟酒。⑥营养治疗仅有辅助作用。此外,帕金森病患者选择饮食时,应考虑到老年病人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 病、糖尿病等,应结合本病及老年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总热量。正常成人24h基础代谢约需热量5857.6~7531.2kJ(1400~1800kcal),卧床病人一般需供给热量6276~8368kJ(1500~2000kcal),下床活动的病人一般需供给热量8368~9623.2kJ(2000~2300kcal),仍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轻症患者,需供给热量10041~12552kJ(2400~3000kcal)。以上数据,在为具体病人选择饮食时可作参考。

帕金森病性痴呆要注意饮食的摄入,对于一些高蛋白的还是要少吃,多吃一些补脑的食品,像是鱼头汤,核桃等都是不错的。帕金森病性痴呆对于神经的影响很大,所以要保持愉悦的心情,种种花看看书都是可以尝试的。

帕金森病性痴呆不能吃什么



帕金森病性痴呆除了送往医院,给予专业治疗外,当然还是有一些食疗的方法的,一般来说吃一些补脑的食品,和益脑的补药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帕金森病性痴呆不能吃什么东西呢?下面就来了解。

帕金森病饮食原则及要求:①限制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0.8g为宜。帕金森病人的症状睡眠后减轻,全天蛋白质分配应白天少,晚餐适量增多。②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65%是有益处的。③供给充足水,以补充水分消耗,也减少药物副作用。④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⑤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禁烟酒。⑥营养治疗仅有辅助作用。此外,帕金森病患者选择饮食时,应考虑到老年病人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 病、糖尿病等,应结合本病及老年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总热量。正常成人24h基础代谢约需热量5857.6~7531.2kJ(1400~1800kcal),卧床病人一般需供给热量6276~8368kJ(1500~2000kcal),下床活动的病人一般需供给热量8368~9623.2kJ(2000~2300kcal),仍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轻症患者,需供给热量10041~12552kJ(2400~3000kcal)。以上数据,在为具体病人选择饮食时可作参考。

帕金森病性痴呆要注意饮食的摄入,对于一些高蛋白的还是要少吃,多吃一些补脑的食品,像是鱼头汤,核桃等都是不错的。帕金森病性痴呆对于神经的影响很大,所以要保持愉悦的心情,种种花看看书都是可以尝试的。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相应的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从而会导致一切健康的人们,得一些这样那样的疾病,其实有一种病为帕金森病性痴呆,那么帕金森病性痴呆的注意事项 有那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饮食保健

1、天麻炖猪脑。取天麻10克、猪脑花100克,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炖1小时左右,调味后喝汤食猪脑花,每日服用一次或隔日服用一次。

2、天麻炖鹌鹑。鹌鹑一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后将天麻15克填入其体内,用线捆住,加适量水炖熟,以食盐、味精调后,取出天麻,吃肉喝汤,隔日一次。

3、天麻鱼头汤。天麻15克,川芎10克,鲜鲤鱼头1个。将天麻、川芎泡软后切薄片放入鱼头中,置盘内,加葱姜,再加适量清水上笼约30分钟。食鱼肉喝汤,隔日一次。

4、枸杞蒸羊脑。将枸杞250克、羊脑花1个,放入容器,加水适量,加料酒、葱姜、食盐等调料,隔水蒸熟后即可食用,每日分2次吃。

5、枸杞血藤饮。枸杞子20克,鸡血藤15克,红花5克。取上述材料,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将药液倒入碗中,放黄酒30克。早晚分两次饮服,每日一剂。

6、核桃黄酒泥。核桃仁5个、白糖50克,捣成泥状,放入锅中,加黄酒50毫升,以文火煎煮10分钟,每日食用2次。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了,帕金森病性痴呆的注意事项中的饮食方面的注意,希望人们能全面的了解帕金森病性痴呆,并做好相应的预防,跟保护工作,从而致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什么是帕金森病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是指在帕金森病晚期(通常在出现帕金森病症状 1 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一组综合表现。帕金森病患者发展为痴呆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大约 21%~31%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发展为痴呆。

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同时有虚构、错构和计算力下降。

如何检查帕金森可以最终确诊

一、症状诊断:帕金森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帕金森的神经症状还包括油脂面、便秘、出汗异常,口水过多、流涎,近半数患者有抑郁或睡眠障碍,通过对症状诊断的检查帕金森可以最终确诊。

二、区别诊断:区别诊断是检查帕金森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常被误认为是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人中有30%-40%的患者,早期并不出现手颤抖。仅仅表现为动作迟缓、手脚不灵活、肢体僵硬、面部无表情等,经常被人误说为“痴呆”、“发呆病”等,由于这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会伴发紧张、担心、坐卧不安、失眠等所谓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他们早期有时被医生和家属当作老年痴呆症治疗。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检查帕金森可以最终确诊的一部分,帕金森病的诊断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四、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帕金森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经常和其它疾病混淆起来。帕金森病的诊断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同时,还要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病氏综合症,只有将帕金森病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才可以最终确诊。

焦虑抑郁患者易得老年痴呆

一般来说,如果帕金森患者的寿命够长,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走向痴呆,不过这也不绝对,从临床来看,相对而言,运动笨拙的人,以及伴有明显的情绪方面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较容易出现痴呆,反而天天手抖的人不容易痴呆。

常说人老了,要当小孩养。每次老人犯糊涂,作为子女都觉得是在发小孩脾气,然而对于患帕金森病的老人,家人要注意所谓的“老糊涂”,或许是真糊涂。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丽娟介绍,在帕金森病出现早期,大约有10%的患者会合并出现痴呆,发病越往后痴呆的几率越高。

易与帕金森病痴呆混淆的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ad)即老年性痴呆:通常认为ad属于“皮质痴呆”,主要临床特征为以记忆损害(信息贮存障碍)为主的全面高级皮层功能障碍,包括失语、失用、失读、失认等,可以有淡漠、易激惹、缺乏主动性活动等表现,晚期可出现帕金森样症状。与帕金森痴呆比较,老年痴呆记忆损害与语言功能障碍更加突出,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损害较轻。而帕金森痴呆属于“皮质下痴呆”,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减退、记忆力障碍、视空间能力及执行能力下降,以视空间能力及执行力下降更突出。帕金森痴呆的记忆障碍为回忆困难,而非信息存贮困难,经过提示往往可以准确回答。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因素致脑组织损伤而引起认知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应包括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为核心表现的痴呆症状和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证据的脑血管病,且两者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认知功能障碍急剧恶化或呈阶梯样进展是其特点。诊断pdd时应首先排除血管性痴呆的可能。

路易体痴呆(dlb):进行性痴呆合并波动性认知障碍、反复发作的视幻觉和自发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是dlb临床表现的三主征。

帕金森不等于老年痴呆

在神经内科门诊上经常有患者家属误认为“帕金森病"就是老年痴呆症。这究竟对吗?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误解,甚至把它当成衰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因为对它的发病机理不是很明白。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原名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发病是由于脑内被称为“黑质”的部位的递质多巴胺神经细胞退化、变性,不能分泌足够的多巴胺引起的。

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负责神经讯息传递。多巴胺数目下降可直接影响肌肉活动,导致运动不协调,从而大大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帕金森不等于老年痴呆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晚期会出现痴呆等表现,所以很多人误把它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

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虽然问题都出在“头脑”中,但帕金森病是由脑部“黑质”的递质多巴胺神经细胞病变造成,而老年痴呆症则是脑部颞叶海马病变引起的。另外,老年痴呆症的问题常常出在智力、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的缺陷上,冒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住在哪儿?”等问题,而帕金森患者一般只表现出动作与话语上的迟缓。所以广大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属不要有此误解。

帕金森综合症前兆

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原因(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

病因

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帕金森病,该病因黑质纹状体变性、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约占帕金森综合征的80%。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表现类似帕金森病,但程度重,病变广,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包括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路易体痴呆(DLB)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是由药物、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病因所致。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安定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Fahr病、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等。

临床表现

1.帕金森病

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包括起动缓慢,冻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一般姿势不稳是晚发的症状。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临床表现除了具备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外,尚有突出的锥体束征、小脑萎缩、认知损害等,受累部位范围较广,症状较重,对抗帕金森病药物反应不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多系统萎缩(MSA) 目前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MSA-P和MSA-C型,其中MSA-P型表现为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综合征症状,MSA-c有突出的小脑损害,但无论何种类型,MSA首发症状多为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或膀胱残余尿增加),男性有勃起障碍等,可在出现帕金森综合征之前数年即存在。

(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以假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障碍和轻度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比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较早出现步态不稳、跌跤现象。

(3)皮质基底节变性(CBD) 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减少、肌阵挛、姿势障碍、肢体肌张力增高(上肢多不对称)、皮层复合觉缺失、失用,异己肢感现象等。晚期可出现痴呆、步态不稳和平衡障碍。

(4)路易体痴呆(LBD) 主要症状为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样表现和幻觉。进行性加重的皮质性痴呆是其特征性症状,可伴发失语、失认、失用和空间定向障碍。部分以肌僵直、运动减少、姿势障碍、步态异常和震颤等帕金森病样表现为首发症状。

帕金森病并不等于老年痴呆症

问题虽都在“头脑”帕金森非老年痴呆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晚期会出现痴呆等表现,所以很多人误把它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虽然问题都出在“头脑”中,但帕金森病是由脑部“黑质”的递质多巴胺神经细胞病变造成,而老年痴呆症则是脑部颞叶海马病变引起的。另外,老年痴呆症的问题常常出在智力、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的缺陷上,冒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住在哪儿?”等问题,而帕金森患者一般只表现出动作与话语上的迟缓。

已成老年人常见病患者已超过200万

既然不是常见的老年痴呆症,那么帕金森病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据中国脑病康复网特效药专家组介绍,帕金森病已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对北京、西安、广州、济南等大城市的流行病群调查结果显示,在55-65岁的老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左右,而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为2.1%左右。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

在我们所熟悉的名人中,巴金在晚年就曾饱受帕金森病的折磨。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症状

(1)运动缓慢(bradykinesia)和运动不能(akinesia)是PD常见症状之一。起病缓慢,多从单肢或一侧肢体开始,表现为动作减少和动作缓慢患肢笨拙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协同动作减少影响日常生活健康搜索。如吃饭用筷不能;书写时可出现书写缓慢、字越写越小(称"小写症");久坐后起立困难,卧床翻身困难行走起步困难健康搜索,上肢协同摆动减少,且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行进中停步呈前冲步态鶒转弯不灵活或转弯动作分解。早期多无语言障碍,吞咽活动多不受影响,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口齿不清流涎,病情加重出现说话不清、构音吞咽障碍。

(2)肌强直、僵硬(rigidity)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障碍PD也是常见症状。与锥体束病变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不同,PD是锥体外肌张力增强,屈肌和伸肌均受侵犯PD的肌强直呈僵直状态,这是由于伸肌顽固对抗使伸肌和屈肌张力均增高使肌肉僵直不能松弛临床表现动作减少、运动缓慢。由于伸屈肌张力火罐网不平衡和不协调,检查发现肢体被动活动时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阻抗感,被动肢体呈现"铅管样"强直面颊肌强直导致面部表情减少、呆板,呈特有的"面具脸"鶒全身肌肉强直导致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障碍。严重肌强直使头稍向前倾躯干俯屈,前臂内收,肘关节屈曲健康搜索,使身体失去正常直立姿势,呈弯曲前倾姿势,成为PD特有火罐网的姿势。行走时可见步态慌张、体位健康搜索不稳,严重时发生动作僵住。

(3)震颤(tremor)也是PD三主征之一,最为常见。约有1/3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约有70%~80%的病人有此症状。震颤健康搜索是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收缩不协调导致交替收缩,使肢体呈4~6次/s的节律性震颤。该症状在临床上多缓慢发生,从单肢或一侧肢体开始,以上肢远端、特别是手火罐网的震颤最具特征性健康搜索它与共济失调的意向性震颤相反健康搜索,多在安静时出现,称为静止性震颤。手指震颤明显,呈"搓丸样"或"捻珠样"。在主动的随意动作如拿取物品时则震颤减轻或消失,睡眠时震颤消失,情绪激动时震颤加重。在健康搜索一般情况下健康搜索,起病由一侧上肢手震颤开始,随病情发展扩展至下肢和对侧肢体。病情加重时亦可累及下颌、口唇、舌及头部等震颤。

(4)其他症状和体征火罐网:PD病人多无主观感觉异常,但随病情进展有些病人可出现强直肌群疼痛,如肩背部呈胀痛、刺痛等不适。PD少数病人可见到下肢尤其小腿肌肉疼痛不适,多健康搜索在安静或睡眠时出现小腿肌肉蠕动样疼痛伴有不规则的小腿活动,呈不安腿综合征表现影响睡眠和休息。

PD病人腱反射多不受累。偶有腱反射活跃和亢进者。当肌强直严重时腱反射引出困难,但无病理反射一旦引出病理征时则应考虑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如多系统萎缩或考虑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可见到锥体束征和锥体外束征同时存在,应注意鉴别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是PD病人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多汗、面部潮红、流涎、肢体皮温过低顽固性便秘和膀胱排空不全也有些病人面部皮脂溢出过多或脂溢性皮炎等。

帕金森病不等于老年痴呆症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早期会出现一些十分典型的症状,所以老人的家属可以通过下面的检验方法来判断老人是否已经被这种病悄悄侵袭。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晚期会出现痴呆等表现,所以很多人误把它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虽然问题都出在“头脑”中,但帕金森病是由脑部“黑质”的递质多巴胺神经细胞病变造成,而老年痴呆症则是脑部颞叶海马病变引起的。另外,老年痴呆症的问题常常出在智力、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的缺陷上,冒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住在哪儿?”等问题,而帕金森患者一般只表现出动作与话语上的迟缓。

既然不是常见的老年痴呆症,那么帕金森病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据中国脑病康复网特效药专家组介绍,帕金森病已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对北京、西安、广州、济南等大城市的流行病群调查结果显示,在55-65岁的老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左右,而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为2.1%左右。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

帕金森病虽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由于患者的病情一般会逐渐加重,十分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例如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致残率比较高,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另外,帕金森病不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得病后常常不愿意外出及工作,怕见熟人,更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临床上出现抑郁、焦虑以致性格大变的症状,甚至可以说和以前判若两人。

由于帕金森病的确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所以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并且,由于帕金森病是慢性病,是脑细胞的功能性病变,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加之前期症状进展缓慢,且不易觉察(譬如10%左右的老年人会有良性震颤,而大部分老年人动作迟缓),所以,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有点困难。

得了老年痴呆怎么引起

1、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都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所以老年患者得了这种病后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2、遗传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以致中断其遗传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老年呆属非遗传性疾病,如血管性痴呆与遗传无直接关系。

3、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

4、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在老龄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很多人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误解,甚至把它当成衰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如果无法正确区分帕金森和老年痴呆症的区别就容易造成误诊出现,因此做好帕金森的自检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早期会出现一些十分典型的症状,所以老人的家属可以通过下面的检验方法来判断老人是否已经被这种病悄悄侵袭。震颤多是帕金森病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

帕金森一般多久会产生痴呆症状

在患帕金森病一年后出现的痴呆,我们才称为帕金森病痴呆。所以病人在患帕金森病一年后就可出现。不同的患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有些在帕金森病多年后才出现,也有不出现的患者。如果在患帕金森病一年内就出现痴呆,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是否是原发性帕金森病还是其他的疾病如路易体痴呆等。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VD的诊断标准很多,诊断要点为:1.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的认知功能明显减退,并有显著的社会功能下降。2.通过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各项辅助检查,证实有与痴呆发病有关的脑血管病依据。3.痴呆发生在脑血管病后3~6个月以内,痴呆症状可突然发生或缓慢进展,病程呈波动性或阶梯样加重。4.除外其他痴呆的病因。鉴别诊断1.阿尔茨海默病(AD)AD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突出,可有人格改变,神经影像学表

肢体震颤就是患有帕金森病吗

肢体震颤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由于公众对这个病认识不足,现在有40%-60%的帕金森病患者被误诊和漏诊,农村地区更是高达70%-90%,帕金森病有时会被误诊为脑梗死、颈椎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刘学东副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抖,手指像搓丸子一样运动;肌肉僵硬或发紧,出现“面具脸”,胳膊、腿活动困难;日常活动减慢,不能做精细动作;步态不稳,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

老年痴呆患者的病因有哪些

老年痴呆患者的致病因素是由于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

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多具有家族性。在日本较多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等是与此相符的,甚至弥漫性Lewy 小体病在家族中也有相同的病例。另外,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中也包括青少年发病的帕金森病。近年,有关这些疾病的神经病理学报告不断增加,关于它们的基因研究也不断获得进展。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应包括痴呆症状或小脑症状、明显的肌张

老年痴呆的类型

路易体痴呆路易体痴呆占痴呆病因的10%~20%,是以进行性痴呆合并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反复发作的精神症状(视幻觉)等第三种主要症状的痴呆。研究证实,路易体痴呆患者,脑内比较复杂原因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导致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调,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递质水平显著下降又导致许多神经元同路受损。病情发展急、进展快、具有波动性是路易体痴呆的特点。阿尔茨海默阿

帕金森与老年痴呆有何区别

一、帕金森与老年痴呆的病因不同帕金森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大脑中的黑质退化。黑质可分泌多巴胺,当黑质退化后,分泌的多巴胺数目就不够了。如果多巴胺的数目低于正常量的50%时,帕金森(震颤麻痹)的症状就会开始出现了。导致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症的患病部位也是在大脑中,但却是在大脑的聂叶。如果聂叶出现萎缩,就会出现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二、分清帕金森与老年痴呆症状的区别帕金森患者手脚颤抖、僵硬、

帕金森综合症常见哪些症状

1.帕金森病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包括起动缓慢,冻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一般姿势不稳是晚发的症状。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帕金森叠加综合症临床表现除了具备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外,尚有突出的锥体束征、小脑萎缩

五方面因素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老年人要想做好老年痴呆症预防方面工作,那么大家就要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发生,只有这样,预防老年痴呆症疾病才有针对性,效率才会高。1、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有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