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冻疮可以吃什么
小孩冻疮可以吃什么
小孩子如果是长冻疮的话,那么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吃点维生素A和C的摄入,并且可以口服烟酰胺片0.1克,每天3次,钙片0.5克,每天3次,这类药物都是能有效的帮助预防冻疮的出现,冻疮的话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以防复发。
冻疮吃什么好呢
1,鲜山楂泥:
[原料]鲜山楂150 g。
[制法]将鲜山楂洗干净,其中100 g用微火煮熟,捣烂,趁热摊在布上,外敷患处;另50 g用清水煮熟后,放入少许白糖,去渣饮汤。
[功效]调和营卫,补血益气。能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患者。
[用法]患处每日更换1次。去渣饮汤,1次/d。
2,柿子油膏:
[原料]柿子皮60 g,熟菜子油适量。
[制法]将柿子皮晒干,烧灰存性,研成细末即可。
[功效]敛疮生肌,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血亏虚、已溃的冻疮患者效果显著。
[用法]将油膏涂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3,蛋黄油膏:
[原料]鸡蛋黄2个,麻油少许。
[制法]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在铁勺上,用文火煎熬,使蛋黄油析出,去掉蛋黄渣,将油冷却备用。用鸡蛋黄油掺与麻油少许,外敷治疗溃烂冻疮。
[功效]生肌祛腐,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溃破者。
[用法]先将茶叶水清洗冻疮处,然后搽上鸡蛋黄麻油,外用纱布包扎好,3~5日冻疮伤口即可愈合。
4,橘皮萝卜液:
[原料]萝卜汁250 g,橘皮100 g。
[制法]将2味药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入铁锅内,加水1 000 mL,煎熬20分钟,待汤温后洗患处即可。
[功效]理气润肤,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早期、未溃破者。
[用法]每晚临睡前用温汤洗1次,一般连用3~5次后冻疮即可痊愈。
5,紫皮大蒜泥:
[原料]初秋独头紫皮蒜5~8个。
[制法]将蒜晒干后,捣烂如泥,再在阳光下晒热,涂在易生冻疮处即可。
[功效]祛腐生肌,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未破冻疮患者。
[用法]每晚临睡前涂1次,一般3~4次即可痊愈。
得了冻疮吃什么水果呢
冻疮常发生在冬季,但是预防应从秋末开始,越早预防效果就越好。那么得了冻疮吃什么水果呢?
苹果、梨、香蕉、桔子等一类水果。
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之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
香蕉香糯可口,含丰富的维生素、食物纤维和钾、镁、钠等矿物质。
橘子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以上就是得了冻疮吃什么水果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得了冻疮吃什么好
1、豆腐炒菠菜
材料:豆腐300克,菠菜250克,油盐适量。
做法:豆腐切片,菠菜切段沸水烫出备用。滑锅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豆腐两煎稍硬至浅黄色,取出豆腐;余油加葱丝烹锅,放入菠菜,加盐、味精煸炒,随加豆腐一起炒匀,炒熟即成。
2、火腿木耳炒虾仁
材料:虾仁100克,鸡蛋一个,清汤30克,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笋、精盐、淀粉、猪油、黄酒适量。
做法:虾仁淘洗干净,去掉黑线,控净水分,用刀碾成泥,加入精盐、鸡蛋清、淀粉和成糊,均匀地摊在一个抹有少量猪油的瓷盘上,以2.5毫米厚为宜,入笼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揭下,切成丝。将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笋以及木耳切丝;精盐同清汤30克对成汤汁;炒锅加熟猪油,中火烧至四成热,将虾丝下锅,待虾线漂起时捞出沥油;炒锅内留油,把虾丝连同配料一起下锅,倒入对好的汤汁,迅速颠翻几下,装盘即成。
3、黄豆红枣猪脚筋汤
材料:黄豆120克,红枣10枚,陈皮10克,猪脚筋120克,痩猪肉120克,生姜、精盐少许。
做法:黄豆、陈皮分别用清水浸透,洗干净,备用。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先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刮去姜皮,切1片,备用。猪脚筋用滚水浸透,洗干净,切成段,备用。痩猪肉用清水洗干净,备用。将以上材料全部一齐放入瓦煲内,加入适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 后改用中火,继续煲4小时左右,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饮用。
4、熟附煨姜狗肉煲
材料:熟附片6克,生姜100克(煨熟切片),桂枝3克,狗肉200克,佐料适量。
做法:先将狗肉用油微炒,待皮色转黄,加水适量,以武火烧开后,放入熟附片、桂枝、生姜,改用文火把狗肉熬烂,调味即可食用。
5、杜仲枸杞丹参雀肉汤
材料:麻雀4只,杜仲9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丹参15克,葱、姜、蒜、黄酒等佐料适量。
做法:将麻雀宰杀干净,把杜仲、枸杞、菟丝子、丹参放入麻雀腹中,将麻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去药,加葱、姜、蒜、黄酒、食盐,再用小火煮片刻,即可。不过此方孕妇慎用。
6、当归四逆汤
做法: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通草、甘草各6克,大枣8枚煎服。
得了冻疮吃什么好
冻疮的病理病因:
冻疮是由于寒冷潮湿引起局部小动脉痉挛性收缩所致。患处血流受阻,组织缺氧,以致组织细胞受损,随后小静脉痉挛,导致小动、静脉间的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并有灼热和瘙痒感,重者出现水泡、溃疡,是冬季常见病之一。
冬令时节或寒冷潮湿环境,加之平素气血虚弱,或因饥饿,或因病后,或因静坐少动,寒邪侵袭过久,耗伤阳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而成冻疮,重则肌肤腐烂。此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也可致气血瘀滞腐烂成疮。若寒邪太重,耗伤阳气太过,则可因阳气耗竭而亡。
得了冻疮吃什么好?
1、豆腐炒菠菜
材料:豆腐300克,菠菜250克,油盐适量。
做法:豆腐切片,菠菜切段沸水烫出备用。滑锅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豆腐两煎稍硬至浅黄色,取出豆腐;余油加葱丝烹锅,放入菠菜,加盐、味精煸炒,随加豆腐一起炒匀,炒熟即成。
2、火腿木耳炒虾仁
材料:虾仁100克,鸡蛋一个,清汤30克,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笋、精盐、淀粉、猪油、黄酒适量。
做法:虾仁淘洗干净,去掉黑线,控净水分,用刀碾成泥,加入精盐、鸡蛋清、淀粉和成糊,均匀地摊在一个抹有少量猪油的瓷盘上,以2.5毫米厚为宜,入笼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揭下,切成丝。将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笋以及木耳切丝;精盐同清汤30克对成汤汁;炒锅加熟猪油,中火烧至四成热,将虾丝下锅,待虾线漂起时捞出沥油;炒锅内留油,把虾丝连同配料一起下锅,倒入对好的汤汁,迅速颠翻几下,装盘即成。
什么人容易得冻疮
冻疮由寒冷而导致的皮肤病,所以像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在冬天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工作的话就很容易发生冻疮。
局部血液循环不好的人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四肢手脚冰凉,因为手足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比较差,所以血液流经此处时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在冬天,手足部位经常就会处在比较不温的状态,这样就会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
小孩子相比于中青年人来说会更容易发生冻疮,因为小孩子接受寒冷刺激之后,皮下血管的收缩反应会比中青年人以及老年人要强的多,在寒冷刺激下,小孩子的皮下血管就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导致血液淤滞,使得局部组织营养不良从而容易发生损伤出现冻疮。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免受冻疮折磨
时值严冬,气候寒冷,一些小孩儿不慎得了冻疮。更有甚者,冻疮年年发作。
家长们又急又疼,为什么孩子总得冻疮呢?原来,小儿的体表面积与公斤体重之比相对成年人来讲较大,这决定了小儿皮肤散热快、耗热多。同时,小儿皮肤的血管系统相当发达,特别是颜面、双手部位的血管异常丰富,血管网贴近表皮,皮肤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中的液体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局部水肿,导致小儿冻疮的发生。此外,小儿皮肤组织的含水量较成人高,这也是小儿容易发生冻疮的一个原因。
至于有些小儿冻疮年年发作,原因在于这些孩子的皮肤表面温度低于常人,肢端微循环比常人差,而且他们的血液中冷球蛋白含量较高,一旦遇到寒冷刺激便迅速发生凝结,从而加重末梢循环障碍。一般来讲,冻疮好发于手背、手指、耳垂、耳廓、趾背、足跟等暴露部位。病变开始为暗红色边界不太清楚的局限性充血性斑块,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等,有时还会有发麻或烧灼样感觉,遇热更为明显。如果病变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斑块颜色会由暗红逐渐变成暗紫,严重者还会出现水疱、溃疡,这时疼痛就更加明显了。为了使孩子不发生冻疮,最重要的是积极预防。由于小儿冻疮的发生与寒冷和潮湿关系密切,因此小儿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寒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另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热量散失。
2.防潮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同时还应注意鞋袜的大小要松紧适宜,不要过紧、过小,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防静适当增加小儿的户外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给小儿做局部(好发冻疮之处)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
此外,当小儿从户外回到户内时,不要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家长平时应给小儿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这样能增强暴露部位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预防小儿冻疮的发生。
怎样预防冻疮
由于小儿冻疮的发生与寒冷和潮湿关系密切,因此小孩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另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热量散失。
2、保持衣服、鞋袜干燥,要穿吸汗的袜子,同时还应注意鞋袜的大小要松紧适宜,不要过紧、过小,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适当增加小孩的户外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给小孩做局部(好发冻疮之处)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也可以让小孩自己多做一些抓拳的动作,能让末梢血液循环好一点。
此外,当小孩从户外回到户内时,不要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家长平时应给小孩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这样能增强暴露部位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预防小儿冻疮的发生。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免受冻疮折磨
家长们又急又疼,为什么孩子总得冻疮呢?原来,小儿的体表面积与公斤体重之比相对成年人来讲较大,这决定了小儿皮肤散热快、耗热多。同时,小儿皮肤的血管系统相当发达,特别是颜面、双手部位的血管异常丰富,血管网贴近表皮,皮肤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中的液体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局部水肿,导致小儿冻疮的发生。此外,小儿皮肤组织的含水量较成人高,这也是小儿容易发生冻疮的一个原因。
至于有些小儿冻疮年年发作,原因在于这些孩子的皮肤表面温度低于常人,肢端微循环比常人差,而且他们的血液中冷球蛋白含量较高,一旦遇到寒冷刺激便迅速发生凝结,从而加重末梢循环障碍。一般来讲,冻疮好发于手背、手指、耳垂、耳廓、趾背、足跟等暴露部位。病变开始为暗红色边界不太清楚的局限性充血性斑块,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等,有时还会有发麻或烧灼样感觉,遇热更为明显。如果病变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斑块颜色会由暗红逐渐变成暗紫,严重者还会出现水疱、溃疡,这时疼痛就更加明显了。为了使孩子不发生冻疮,最重要的是积极预防。由于小儿冻疮的发生与寒冷和潮湿关系密切,因此小儿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寒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另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热量散失。
2.防潮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同时还应注意鞋袜的大小要松紧适宜,不要过紧、过小,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防静适当增加小儿的户外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给小儿做局部(好发冻疮之处)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
此外,当小儿从户外回到户内时,不要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家长平时应给小儿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这样能增强暴露部位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预防小儿冻疮的发生。
冻疮为何最爱纠缠妇儿
孩童、女人易发作冻疮。这是由于孩童承受冰冷影响以后,皮下小血管缩短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冰冷的影响下,孩童的皮下血管发作痉挛性缩短,血液淤滞,部分安排营养不良,容易发作损害,而老年人的皮下小血管对冰冷的影响则不灵敏,所以不易生冻疮。此外,女人对冰冷的适应性差,肌肤对冰冷的抵抗力低,因而女人也易生冻疮。
冻疮治好的关键是脱节湿冷环境,坚持冻疮部分温温暖枯燥。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部分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部分烫洗,有必定作用。已破溃构成溃疡时使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
在冰冷天外出必定要注意易发冻疮的肌肤露出部位,如手、足、耳等处的防寒保暖。血液循环不良是引起冻疮的主要原因。因而,切忌将御寒服装裹得太紧以致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不要认为用雪团搓弄冻疮部位能医治冻疮。雪球冲突肌肤只会增加部分的冰冷及湿润,使冻疮加剧。
小儿长冻疮饮食该注意什么
1小孩子长了冻疮的话,那么在平时的时候应该要多注意休息,而且在饮食上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最好就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就是油腻的煎炸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海鲜类的食物也少吃,容易诱发冻疮的发生。
2小孩子长了冻疮的话,那么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卫生,并且还要对已经破掉的创面进行消毒,像小孩子的话,一般情况下最好就在清洗创面之后给他涂上抗菌药物加以包扎,这样的话才不会交叉感染,也不容易越挠越破。
3平时的时候想要预防小孩子冻疮的话,那么在给宝宝选择鞋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小还有就是松紧都要合适的,一定要保持宝宝的鞋袜的干燥,如果受潮湿或者是湿水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更换,因为潮湿的话会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
得了冻疮吃什么水果呢
冻疮常发生在冬季,但是预防应从秋末开始,越早预防效果就越好。那么得了冻疮吃什么水果呢?
苹果、梨、香蕉、桔子等一类水果。
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之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
香蕉香糯可口,含丰富的维生素、食物纤维和钾、镁、钠等矿物质。
橘子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冻疮吃什么好
俗话说,食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食疗治冻疮的好方法
食疗:熟附煨姜狗肉煲
材料:熟附片6克,生姜100克(煨熟切片),桂枝3克,狗肉200克,佐料适量。
制作:先将狗肉用油微炒,待皮色转黄,加水适量,以武火烧开后,放入熟附片、桂枝、生姜,改用文火把狗肉熬烂,调味即可食用。
杜仲枸杞丹参雀肉汤
材料:麻雀4只,杜仲9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丹参15克,葱、姜、蒜、黄酒等佐料适量。
制作:将麻雀宰杀干净,把杜仲、枸杞、菟丝子、丹参放入麻雀腹中,将麻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去药,加葱、姜、蒜、黄酒、食盐,再用小火煮片刻,即可。不过此方孕妇慎用。
多食热性食物防治冻疮
冻疮,不是大病,但发作起来让人痒痛难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冻疮多发生在冬季,但预防应从秋末开始,越早预防效果越好。那么冬季如何预防冻疮呢?预防冻疮吃什么好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预防冻疮的食疗偏方。
冻疮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寒凝血瘀而致。常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大法。
方药常选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通草、甘草各6克,大枣8枚)煎服。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则冻疮痊愈。除内服中药外,外用红灵酒(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川椒、干姜各30克,细辛、樟脑各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7天,外搽)或辣椒酊(鲜红辣椒3~5只放入75%酒精或高度白酒250毫升内,浸泡7天),有较好疗效。新发冻疮未溃破者,还可用麝香止痛膏贴患处,也可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搽。若冻疮瘙痒,不能用手搔抓,以免破溃感染。
手生冻疮吃什么好
冻疮多发生在冬季,但预防应从秋末开始,越早预防效果越好,如冻疮已发作,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冻疮,不是大病,但发作起来让人痒痛难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冻疮多发生在冬季,但预防应从秋末开始,越早预防效果越好,如冻疮已发作,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冻疮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寒凝血瘀而致。常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大法。方药常选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通草、甘草各6克,大枣8枚)煎服。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则冻疮痊愈。除内服中药外,外用红灵酒(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川椒、干姜各30克,细辛、樟脑各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7天,外搽)或辣椒酊(鲜红辣椒3~5只放入75%酒精或高度白酒250毫升内,浸泡7天),有较好疗效。新发冻疮未溃破者,还可用麝香止痛膏贴患处,也可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搽。若冻疮瘙痒,不能用手搔抓,以免破溃感染。
预防冻疮应注意全身及手足保暖;鞋袜宜宽松干燥;一旦发生冻疮,应当先用温水浸泡,不要立即烘烤或用热水烫洗,否则容易导致局部溃烂;伏案工作者,应注意久坐后适当起身活动。
平时可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生姜、胡椒、肉桂等热性食物,另外,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预防和治疗冻疮有较好疗效。久服可补血活血、温阳益气、强身健体。还可用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