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治疗有用吗
盆底肌康复治疗有用吗
女性朋友在妊娠和分娩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损伤。支持盆底的组织结构主要有肌肉、筋膜、韧带等。当其中一项有损伤时,则会影响女性产后的恢复,甚至影响女性的生理机能。所以为了女性朋友产后更好的恢复,应该及早得进行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得预防疾病发生。
由于妊娠和分娩,使妇女泌尿生殖系统和盆底肌肉神经解剖学及生理学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多在产后7~8周恢复至孕前状态。如产后不能及时修复,日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生殖器官脱垂和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等。因此产后及时复查盆底肌力,发现肌力下降及时治疗。
盆底肌康复治疗哪些人可以使用
盆底肌康复治疗适应的人群有以下情况,第一个是适合刚刚生孩子的妇女来进行盆地肌肉的锻炼,第二个是可以缓解女性的阴道松弛和阴道痉挛的情况,调节性生活的质量。还有女性的子宫脱垂的情况也可以缓解,还有帮助治疗尿路感染,尿路失禁,还有其他的泌尿系统的疾病,盆底肌康复治疗还有可以缓解下肢的水肿,静脉回流的障碍和手术之后疤痕出现疼痛感的情况。
“网”往女性健康的盆底肌
核心提示:
①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下降,与盆底肌肉薄弱大有关系。
②怀孕和分娩,会让盆底肌肉大受损伤。
③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
漏“网”之忧:尿失禁、子宫脱垂
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腹压增大(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表现。经常漏尿使内裤有一种洗不去的难闻气味,更严重的可能需要用护垫,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吊力”不足,还可以表现为盆底脏器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大便失禁。常有中老年人是因发现外阴有肿物脱出,才到医院就诊的。但由于就诊太晚,脱垂程度较严重,往往错过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等,是盆底肌薄弱远期的影响,而性生活质量下降,则是近期的主要影响。这在产后妇女中尤为多见。有相当部分产妇出现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等,加上产后激素变化,阴道黏膜干涩和菲薄,会阴伤口恢复欠佳,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
可以说,女人要健康、幸福,必须有一个强健的“网”。
孕产,盆底肌薄弱的主因
怀孕和分娩,是造成盆底肌薄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十月怀胎,随着胎儿逐渐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的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分娩时,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
另外,如果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多,例如超过20千克(一般建议控制在12。5千克以下),以及多次生育、胎儿巨大、分娩时出现难产、使用产钳等,更容易造成盆底肌受损。
盆底肌自我保健操
早在1948年,美国性学家凯格尔就提出妇女要进行盆底肌训练,即有意识、有节律地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
和其他保健操一样,盆底肌训练也可以分为徒手与器具两种。
徒手训练 ①紧缩肛门,开始时以收缩3秒为一次(若坚持不到3秒可以缩短时间),随着锻炼效果加强,逐渐延长到10~15秒。②放松肛门,和收缩保持一样长的时间。如此重复,每天2~3次,每次以10分钟为宜。
器具训练 即“阴道哑铃”。在阴道塞入“哑铃”样的小器械,让阴道收紧以免其脱出。每天坚持一小段时间(约10分钟)锻炼,从坐位、站立位到慢步、快步走,小器械则从轻至重,逐渐增加难度。这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器具选择不当造成感染或损伤。
游戏般的盆底肌康复训练
可是,由于盆底肌“看不见摸不着”,大概有10%的女性完全不懂得如何收缩盆底肌肉,更多的女性则是上述训练做得不正确。有些女性在收缩盆底肌肉的时候,屏住呼吸、“肚皮紧紧的”,无法做到自然呼吸;也有的同时收缩腹部和大腿的肌肉,这些错误的训练是无法达到锻炼效果的。
现在,有一种更专业、更直观的手段,就是“盆底肌康复训练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刺激和反馈系统两部分。
“网”往女性健康的盆底肌
①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下降,与盆底肌肉薄弱大有关系。
②怀孕和分娩,会让盆底肌肉大受损伤。
③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
漏“网”之忧:尿失禁、子宫脱垂
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腹压增大(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表现。经常漏尿使内裤有一种洗不去的难闻气味,更严重的可能需要用护垫,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吊力”不足,还可以表现为盆底脏器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大便失禁。常有中老年人是因发现外阴有肿物脱出,才到医院就诊的。但由于就诊太晚,脱垂程度较严重,往往错过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等,是盆底肌薄弱远期的影响,而性生活质量下降,则是近期的主要影响。这在产后妇女中尤为多见。有相当部分产妇出现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等,加上产后激素变化,阴道黏膜干涩和菲薄,会阴伤口恢复欠佳,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
可以说,女人要健康、幸福,必须有一个强健的“网”。
孕产,盆底肌薄弱的主因
怀孕和分娩,是造成盆底肌薄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十月怀胎,随着胎儿逐渐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的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分娩时,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
另外,如果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多,例如超过20千克(一般建议控制在12。5千克以下),以及多次生育、胎儿巨大、分娩时出现难产、使用产钳等,更容易造成盆底肌受损。
盆底肌自我保健操
早在1948年,美国性学家凯格尔就提出妇女要进行盆底肌训练,即有意识、有节律地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
和其他保健操一样,盆底肌训练也可以分为徒手与器具两种。
徒手训练 ①紧缩肛门,开始时以收缩3秒为一次(若坚持不到3秒可以缩短时间),随着锻炼效果加强,逐渐延长到10~15秒。②放松肛门,和收缩保持一样长的时间。如此重复,每天2~3次,每次以10分钟为宜。
器具训练 即“阴道哑铃”。在阴道塞入“哑铃”样的小器械,让阴道收紧以免其脱出。每天坚持一小段时间(约10分钟)锻炼,从坐位、站立位到慢步、快步走,小器械则从轻至重,逐渐增加难度。这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器具选择不当造成感染或损伤。
游戏般的盆底肌康复训练
可是,由于盆底肌“看不见摸不着”,大概有10%的女性完全不懂得如何收缩盆底肌肉,更多的女性则是上述训练做得不正确。有些女性在收缩盆底肌肉的时候,屏住呼吸、“肚皮紧紧的”,无法做到自然呼吸;也有的同时收缩腹部和大腿的肌肉,这些错误的训练是无法达到锻炼效果的。
现在,有一种更专业、更直观的手段,就是“盆底肌康复训练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刺激和反馈系统两部分。
刺激系统 针对有些产后妇女“找不到收缩的感觉”,通过仪器,用低频电刺激,使肌肉被动收缩,让她们体会收缩的肌肉的位置,逐渐掌握自主收缩方法。
反馈系统 这是与刺激系统相连的一个显示器,能够显示肌肉收缩的曲线。训练者像玩电子游戏一般,一边训练一边看自己运动的曲线。有趣的是,屏幕还会出现诸如“哎呀,自己肚皮用力了”、“这次收缩没坚持好哦”等人性化的提示语言。同时系统设有各种模块和场景模拟,以增强锻炼的趣味性。
在学会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后,可在家里每天坚持一小段时间的“阴道哑铃”锻炼,以保住“训练的战果”。
盆底肌康复训练,越早开始越好。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在法国,产后妇女都是常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最近这几年,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妇产科也已
广泛开展此训练。
没有生育过的女性,同样应该锻炼。把盆底肌训练好,终身受益。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原理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PFD、改善性生活质量。1940年,Arnold Kegal医生提出了Kegal训练法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技术,大大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盆底肌锻炼法 盆底肌肉锻炼(PFME),又称为Kegal运动。
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
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盆底肌肉松弛治疗注意事项
盆底肌肉松弛治疗注意事项
康复治疗叫一定要调整产妇处于最舒适的体位进行。康复初期产妇常于卧位或臀部下方放置枕头进行锻炼,这种模式下收缩无需对抗重力。临床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法国VIVALTIS的PHENIXUSE通过测定盆底肌和腹肌收缩时的电活动,以肌电图(EMG)的形式通过图像反映出来。EMG是肌肉生物电活动的记录,与运动单位活动相关,其本身并不反映肌肉收缩力,但肌肉收缩与电活动相关。康复过程中不要盲目于提高EMG的绝对参数值.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训练模式,在这一阶段,治疗师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对产妇进行耐心的指导,多鼓励,不应限定固定的康复次数或模式,避免产妇出现急躁或沮丧心理。
盆底肌肉松弛康复的要点
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产后屁股大怎么恢复 月子里使用绑腹带
产后42天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月子里就少不了使用绑腹带了,其主要作用就是固定骨盆,同时兼有收胯、防止骨盆错位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你回缩骨盆,还可以治疗产后骨盆松弛带来的疼痛症状。在专业的骨盆复位矫正下,最少可以回缩2-3厘米,这样屁股就不会大了。
盆底康复治疗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根据个人承受的程度,通过阴道治疗头给予合适的脉冲电流,来刺激本体感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锻炼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
生物反馈结合场景反射训练,可以让患者直观感受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信号,这样增强盆底的感受和自身功能状态的认识。
生物反馈强化了患者主动参与的意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训练,增强了对肌肉的控尿能力,恢复盆底肌肉的协调性,盆底肌力和弹性,恢复盆底功能,同时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阴道康复器(阴道哑铃)
盆底康复训练器是专为女性设计的,符合女性阴道生理结构特点,用于锻炼盆底肌肉收缩练习的辅助器,各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的患者,增强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血液循环,维持盆底康复的持久疗效。对于松弛的阴道更容易激发本体感觉。
kegel(提肛运动)
指有意识的提肛运动,反复进行收缩肛门的动作,一类肌训练方法: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最大持续3-5秒,缓慢放松持续3-5秒。
二类肌训练方法:最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3-5次后放松6-10秒。疗程: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天2-3次,6-8周一个疗程。原则上先锻炼一类肌,再锻炼二类肌。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最佳时间
分娩后42天应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盆底康复治疗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根据个人承受的程度,通过阴道治疗头给予合适的脉冲电流,来刺激本体感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锻炼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
生物反馈结合场景反射训练,可以让患者直观感受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信号,这样增强盆底的感受和自身功能状态的认识。
生物反馈强化了患者主动参与的意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训练,增强了对肌肉的控尿能力,恢复盆底肌肉的协调性,盆底肌力和弹性,恢复盆底功能,同时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训练器是专为女性设计的,符合女性阴道生理结构特点,用于锻炼盆底肌肉收缩练习的辅助器,各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的患者,增强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血液循环,维持盆底康复的持久疗效。对于松弛的阴道更容易激发本体感觉。
kegel(提肛运动)
指有意识的提肛运动,反复进行收缩肛门的动作,一类肌训练方法: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大持续3-5秒,缓慢放松持续3-5秒。
二类肌训练方法: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3-5次后放松6-10秒。疗程: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天2-3次,6-8周一个疗程。原则上先锻炼一类肌,再锻炼二类肌。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方法
女性在分娩时,盆底肌肉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在分娩后,几乎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做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那么如何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呢?
孕妇和产妇在医生或专业瑜珈师的指导下,练习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可以打开骨盆,有利于顺利分娩;增强肌肉张力和身体的平衡感,提高整个肌肉组织的柔韧度和灵活度;同时刺激控制荷尔蒙分泌的腺体,增加血液循环,消除身体不适,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
但孕妇要注意在运动过程中不宜出现弯腰、屏气、腹部受压等动作,否则容易伤害胎儿。李主任为准妈妈们推荐以下几个经典的瑜珈姿势。
束角式:坐姿、膝盖弯曲打开,两手握住脚尖。伸展脊椎,脚掌对贴,双手协助脚跟尽量靠近身体,将两膝下压,靠近地面。注意动作时保持挺胸,肩膀打开。做的时候保持3-5个自然呼吸。这个姿势能增加下背部、腹部和骨盆的血液流通,每天练习,分娩时会减少痛苦。
椅子式膝盖和双脚并紧(或自然分开),向下半蹲,就像你要坐在椅子上似的。把你的双臂举过头顶,手掌相对。保持这个姿势,做3个深呼吸。这种姿势能强化身体功能,打开骨盆,有助于顺利分娩。
盆底肌康复治疗时间为多少及注意事项?
大部分女性朋友在生育以后,非常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即使发生,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检查,身体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但是盆底肌松弛以后,身体并不是完全没有按时,例如漏崩、尿频等,这些看似膀胱松弛的症状,可能都属于盆底肌松弛。那么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
首先想要修复盆底肌,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趁早,一般在生育以后半年内进行修复是最好的。虽然很多女性在生育过后,即使出现盆底肌松弛,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好转。但是如果超过半年以上,情况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就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治疗,此时是修复的最佳时机。如果女性朋友没有引起重视,而盲目的持续拖延,可能会造成情况进一步加重。
除此之外在盆底肌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不必感到紧张,只需要在生活中能一如平时一样生活,但是适当增大运动量,并且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即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朋友一定在生活中不要感到过分疲劳,并且尽量保持身体放松,不要造成肌肉紧张,这是帮助身体恢复的关键。另外在性生活的过程中切忌过于猛烈,性生活不要过频,这是保证盆底肌修复的关键问题。
除了以上“盆底肌修复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是什么”以外,女性朋友们一定要了解盆底肌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对部分女性认为产后一个月就应当进行盆底肌修复,但此时生育过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因此至少应当在生育过后三个月内进行修复锻炼,以确保身体快速恢复和保证身体健康。
盆底肌康复的介绍
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地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要遵循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可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肛法,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
盆底肌康复治疗哪些人可以使用
盆底肌康复治疗适应的人群有以下情况,
第一个是适合刚刚生孩子的妇女来进行盆地肌肉的锻炼,
第二个是可以缓解女性的阴道松弛和阴道痉挛的情况,调节性生活的质量。还有女性的子宫脱垂的情况也可以缓解,还有帮助治疗尿路感染,尿路失禁,还有其他的泌尿系统的疾病,盆底肌康复治疗还有可以缓解下肢的水肿,静脉回流的障碍和手术之后疤痕出现疼痛感的情况。
生完孩子屁股大怎么收 月子里使用腹带
产后42天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月子里就少不了使用绑腹带了,其主要作用就是固定骨盆,同时兼有收胯、防止骨盆错位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你回缩骨盆,还可以治疗产后骨盆松弛带来的疼痛症状。在专业的骨盆复位矫正下,最少可以回缩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