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值
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值
男 6~23IU/L (6~23μg/L) 女 卵泡期5~30IU/L (5~30μg/L) 排卵期75~150IU/L (75~150μg/L) 黄女:卵泡期 血清0.66~2.20μg/L(0.66~2.20ng/ml)24h尿5~20u/24h 血清浆5~30u/l(50-30mu/ml ) 24h尿 7.2u/24h 排卵期 血清1.38~3.8μg/L(1.38~3.8ng/ml) 24h尿 15~16u/24h 血清浆75~150u/l(75~150mu/ml) 黄体期 血清0.14~2.10μg/L(0.14~2.10ng/ml) 24h尿 5~15u/24h 血清浆3~30u/l(3~30mu/ml) 月经期 血清0.50~2.50μg/L(0.50~2.50ng/ml) 24h尿 50~100u/24h 男:24h尿5~25u/24h 血清浆6~23u/l(6-23mu/ml ) 24h尿 13~60u/24h
性早熟诊断
1、内分泌激素检查
包括测定卵泡刺激素和垂体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17-羟孕酮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到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基础值可以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以确定其性腺轴已经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也叫做LHRH兴奋试验,其原理是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和垂体黄体生成素分泌,从而评价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储备功能,这个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对鉴别中枢性与外周性性早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采用静脉内注射戈那瑞林,按2.5μg/kg(最大剂量≤100μg),注射0min、30min、60min时采血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和垂体黄体生成素。正常青春期或真性性早熟的孩子,垂体黄体生成素峰值出现时间在15-30分钟,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垂体黄体生成素峰值>12.0IU/L、垂体黄体生成素峰/卵泡刺激素峰>0.6-1.0时可以认为其性腺轴功能已经启动;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时,垂体黄体生成素峰值>5.0IU/L、垂体黄体生成素峰/卵泡刺激素峰>0.6可以认为其性腺轴功能已经启动。
3、骨龄测定
可以拍摄左手和腕部X线正位片,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岁以上可以视为提前,发育越早,则骨龄超前越多。
4、B超检查
子宫、卵巢和睾丸B超可以观察子宫卵巢大小、卵巢内卵泡数目和大小、卵巢有无囊肿及肿瘤、睾丸有无肿瘤。
5、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
对确诊中枢性性早熟的小年龄女孩和所有男孩应该做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女性生殖密切相关的6个激素
很多做过检查的不孕不育夫妇,对“女性生殖激素6项检查”都不陌生,这6项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素,它们是衡量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
促卵泡激素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的激素,血液中促卵泡激素正常值分3个不同时期:排卵期前约为1.5~10U/L,排卵期则增加为8~20U/L,排卵后期回落为2~10U/L。
如果检查值比正常值高,可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功能衰竭及闭经、两侧卵巢切除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正在用药、原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前期等。
反之,测量值低于正常值时,可见于雌激素、黄体酮的治疗期,继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晚期等。
黄体生成素是促进排卵和形成黄体分泌的激素,血液中的浓度也是随女性排卵周期而变化。排卵前期为2~15U/L,排卵期为20~100U/L,排卵后期为4~10U/L。
如果检查值低于5U/L,可提示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无生殖力综合征、性功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两性畸形)等。
若是检查值高于正常值时,可见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均高,则可以肯定卵巢功能已经出现衰竭;如果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的比值超过3,则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催乳素顾名思义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是随着昼夜有节律地发生变化的,一般夜间睡眠时浓度高,清晨降至基础水平。在非哺乳期,催乳素血液浓度正常值为0.08~0.92nmol/L,如果血液浓度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其增加可预示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素瘤等问题,而高催乳素血症也是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
雌二醇具有使子宫内膜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其血液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pmol/L,排卵期为370~1835pmol/L,排卵后期为272~793pmol/L。雌二醇检查如果低于正常值可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
孕酮孕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它是了解卵巢功能和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在黄体期最高,在卵泡期最低。排卵前期孕酮浓度的正常值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
排卵后期孕酮血浓度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睾酮睾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阴蒂、阴唇、阴阜的发育,对雄性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液中睾酮水平在0.7~2.1nmol/L,睾酮高于正常值时,可提示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女性血液中睾酮含量高可引起女性不孕。
Tip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肥胖,检查可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持续无排卵。
黄体生成素影响女性正常生育
黄体生成素又称促黄体素,在有卵泡刺激素存在下,与其协同作用,刺激卵巢雌激素分泌,使卵泡成熟与排卵,使破裂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那么,黄体生成素会影响怀孕吗?
因为,女性黄体生成素过高容易使没太成熟的卵子提前排出,受精能力就差,还会导致多囊卵巢;男性黄体生成素过高会影响睾丸精曲管发育,引起精子生成障碍。因此,黄体生成素高是会影响怀孕的。
正常的女性激素是多少
女性正常性激素水平是随着生理周期在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还要结合身体所处在的生理周期时间考虑。女性体内的激素正常情况下的比例应该是雌性激素占70%,雄性激素占30%。
女性激素6项的正常值
卵泡刺激素:卵泡期2.5-10.2排卵期3.4-33.4黄体期1.5-9.1 ;黄体生成素:卵泡期1.9-12.5排卵期8.7-76.319黄体期0.5-16.9;雌二醇 E2-6II:卵泡期11-165排卵期140-526黄体期33-196;孕酮:卵泡期0.15-1.4排卵期3.34-25.56黄体期4.4-28.03;泌乳素;未姓娠期2.8-29.2 妊娠9.7-208.5;睾酮 :14-76。内分泌检查各院检查设备不同,月经不同时期检查,参考标准都是不同的。
怎么做促卵泡激素检查方法
能够形成和排除正常的卵子是女性完成生育大计的首要任务,而女性形成和排出正常的卵子则需要身体很多组织的协同合作来共同完成,一旦哪个环节或是部门出现了差错,就会使女性无法形成和排除正常而健康的卵子,从而引起不孕。促卵泡激素就是促进女性卵泡发育成熟的一种激素,而关于促卵泡激素的检查也是女性不孕检查中的重要一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为什么要做促卵泡激素检查:
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统称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作用,与黄体生成素一起促进雌激素分泌。
给做促卵泡激素检查的患者的参考:
男性促卵泡激素正常值:1.42~15.2U/L;
女性促卵泡激素正常值:卵泡期1.37~9.9U/L,排卵期6.17~17.2U/L,黄体期1.09~9.2U/L,绝经期19.3~100.6U/L。
检查促卵泡激素对不孕症治疗的意义:
促卵泡激素增高:
见于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而原发性闭经和原发性的性功能减退都有很大的可能导致不孕,尤其是闭经的女性,不排卵的可能性非常大;
促卵泡激素减低:
在临床中检查中,如果女性过多的服用口服避孕药就会导致促卵泡激素减低,这也是出现一些女性在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后导致不孕的病例的原因。另外,促卵泡激素减低还常见于见于雌激素或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晚期垂体功能低下,以及摄人性激素等药物。
促卵泡激素不正常是影响女性排出正常卵子的重要因素,而女性不能排出健康的卵子则是女性不孕最基础性的原因,所以有不孕表象的女性做促卵泡激素检查是很必要的。不过检查项目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不孕女性都适用一套检查方案,这需要医生的指导。
什么是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LH)由腺垂体嗜碱粒细胞分泌。在女性(LH)协同FSH共同作用维持卵巢的月经周期,导致排卵与黄体形成。LH的产生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的正、负反馈调控。LH与FSH联合检测,在女性主要鉴别原发性(卵巢性)或继发性(垂体性)闭经;在男性用于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同时可鉴别青春期前儿童真性或假性早熟。
在月经周期LH的释放高峰与卵巢排卵有着密切关系,LH高峰一经出现,预示24-36小时卵巢排卵,因此可以在月经周期中监测血清LH峰值,以确定最佳受孕时间。该检测结果以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表示。
什么是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
女性同志如果出现了突然肥胖的症状,或者是有月经方面有着异常等不正常现象而去医院就诊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听到医生描述到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刚接触到这两个单词的朋友肯定是完全不懂得是代表着怎样的含义,下面就分别来做下详细的介绍。
促黄体生成素是由垂体产生的一种激素。能在男性中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在女性中刺激卵巢分泌女性雌激素。而促卵泡生成素(FSH)又称卵泡刺激素,由脑垂体分泌,在男性,
其功能是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成熟和精子的生成;在女性,FSH的功能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及协同促黄体生成素(LH)促使发育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排卵,参与正常月经的形成。它的产生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雌性激素(E2)的反馈调控。FSH对男女两性的性、生殖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FSH的测定,就可以了解垂体内分泌功能,亦可间接的了解到下丘脑及卵巢的功能状态。这对垂体或下丘脑型闭经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有很大意义的一种测定。
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的介绍已经很详细了,医生通常都会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到病人出现的症状然后再具体的进行到相应的必要测定,找到最终的问题所在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早期的为患者进行专业的治疗。
男性不育的常规检查项目
男性不育的常规检查项目
分析染色体因素:当精子数目过少、活动能力过低、精子大量畸形或根本就没有精子存在时,就应当考虑到染色体方面存在着问题。男性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或性功能低下并有女性化表现、两侧睾丸平均体积小于10毫升、卵泡生成素高于正常者,或睾丸虽然发育、第二性征发育正常而精子极少或根本没有精子者,则应当进一步检查常染色体。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47,XXY型,一旦被检查证实,就没有必要进行治疗,因为治疗是不可能有效的。
检查促性腺激素:进行促性腺激素测定,对判断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状态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观测卵泡生成素值的高低,可了解睾丸发育或受到损害的程度。在正常情况之下,男子曲细精管的生精作用的发挥,主要是由脑垂体卵泡生成素的分泌来促进的。当然,这要在雄激素睾丸酮正常的情况下得到实现,因为血中睾丸酮不足,即使垂体分泌的卵泡生成素正常,其精液也会发生问题。就单纯睾丸发育不全来说,睾丸发育越差,生精障碍越明显,血清中的卵泡生成素值就越高。之外,黄体生成素及泌乳素的检测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当睾丸生精功能损害时,黄体生成素反应明显低于卵泡生成素。当染色体异常、睾丸萎缩时,黄体生成素也会明显高于染色体正常者。这对于黄体生成素偏高的男性不育者,提示应当考虑染色体是否正常。泌乳素升高,也会导致男性不育,常见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
做特殊项目检验:抗精子抗体检查。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往往还会同时伴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且有的还与这一阳性有密切关系。对于精子质量极差、精子数目少、畸形精子多的患者,尽管排除了染色体异常的可能,必须进行抗精子抗体的检查,因为抗精子抗体阳性本身就完全可以导致如此,抗精子抗体阳性还有可能伴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抗精子抗体阳性者中大约有70%左右的人同时感染解脲脲原体,这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