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的临床诊断
肾虚的临床诊断
男性自测
(1)将少许尿液倒入一杯清水中,如果水仍很清净,表示身体健康;如果变得混浊或有油质浮于水面,绝大多数是肾虚。
(2)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3次以上。
(3)小便无力,滴滴答答,淋漓不尽。
(4)早晨起床,眼睛浮肿。
(5)不提重物,走到三楼就两腿无力。
(6)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就感到腰酸。
(7)在厨房做饭,站立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感到两腿发软。
(8)总想闭目养神,不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9)洗头时,头发大量脱落。
(10)总感到有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
若同时出现以上情况中的3种情况,就很可能是肾虚。
女性自测
对照下面症状,你可以测出自己是不是肾虚。如果你有2个以上方面出现问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1.全身方面:全身倦怠、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典型表现
2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上司已明显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3无精打采。上班仅仅1个小时,就胸闷气短,盼望早早回家休息,但上床后又睡不着。
4记忆力下降。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
5.神经肌肉方面: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腰酸背痛、下肢乏力等。
典型表现
6经常感到很困倦,却无法熟睡,多梦、易惊醒。
7体重有明显的增加或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苍白无血色。
8没有风湿或外伤,却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
9不提重物,走到3楼就两腿无力;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就感到腰酸。
心血管方面:心悸气喘、胸闷、浮肿等。
典型表现
1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2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部串痛。
胃肠道方面:食欲不振、恶心、胃疼、腹痛腹泻、便秘等。
典型表现
1尿频,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3次以上;小便无力,淋漓不尽,大便粘滞不畅。
2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
3一日三餐,进食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也感觉无味。
五官方面:视疲劳、鼻塞、眩晕、耳鸣、咽喉不舒服等。
典型表现
1容易感冒,感冒后就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喉咙有紧缩感等症状。
2坐、蹲的时间稍微长些,直立后会感到两眼发黑、头晕耳鸣。
3用电脑办公或看书二、三十分钟就感到眼睛干涩、胀痛。
其他方面:“性趣”减退、抑郁、焦虑、恐惧等。
典型表现
1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
2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
3月经不调、性欲降低,过性生活时感到疲惫不堪。
肾病的临床诊断
一、肾病的常规化验项目
1、及时正确地收集尿标本送检:尿常规化验是方便、灵敏、准确的诊断与病情及疗效判断的指标,必须重视。
2、对浮肿及急性肾炎患者要准确地记录每日小时的出入量。浮肿患者应每周测体重一次,对腹水患者应增加每周测体重一次,对腹水患者应增加每周测腹围一次。
3、对高血压的患者应定时测血压。
4、合并严重的胸水、腹水、尿毒症性心包炎及心力衰竭的患者,常会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患者的卧位。
5、补液时应精确计算每小时及每分钟输入量,严格控制滴速,防止心衰和肺水肿。
6、对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警惕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7、对浮肿患者做肌肉注射时宜深部注射,拔针后用棉球压迫针孔约2-3分钟,以防药液溢出。
8、具体问题对症处理,观察肾功能早期损害表现,并注意采取保护肾功能措施,防止疾病发展、恶化。
二、肾病的诊断依据
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是肾脏病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6、多尿: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9、其它:如食欲不佳、乏力、面色苍白等。
10、各种肾脏病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
11、男性性功能障碍(阳蒌、遗精、滑精、早泄、不孕);女性不孕;各种性病等也属于肾病范畴。
肾炎的患者常常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但是水肿的轻重程度和肾病的轻重程度不成正比,水肿特别重不一定是肾病特别重,水肿特别轻也不一定是肾病特别轻。所以说水肿并不是诊断肾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肾病水肿的特别在于:一般发生在细胞比较疏松的部位,肾病水肿的性质比较软,移动性也比较大,也就是今天起来,眼皮可能水肿的厉害,可是到了中午、下午可能脸肿的厉害,并肾病水肿具有指凹性,用手按压会出现坑,这是肾病水肿的三个特点。当然要诊断肾脏病除了水肿外还应有肾脏病应具有的一些病症。建议水肿的朋友,如果水肿的原因还不清楚,如果已经确诊为肾脏病,希望你尽快到肾病专科医院进行一个正规的治疗,否则肾病到达晚期或者到尿毒症期,不但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而且在经济上要造成一个很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您的治疗要带来个很大的难度。所以,最后还是要提醒患有水肿的朋友,应该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肾结石在临床上如何诊断
肾结石是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对于与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很多的肾结石的朋友一般都不会感到身体有明显的不适而容易忽略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肾结石究竟应该如何诊断呢?
1、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或输尿管内下降时,可出现肾绞痛,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刀割样疼痛,疼痛剧烈难忍,病人辗转不安,疼痛从腰部或侧腹部向下放射至膀胱区,外阴部及大腿内侧,有时有大汗、恶心呕吐。这就属于肾结石的诊断依据。
2、由于结石对粘膜损伤较重,故常有肉眼血尿。疼痛和血尿常在病人活动较多时诱发。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有尿频、尿痛症状。这些肾结石的诊断依据较为重要。
3、临床表现个别差异很大,决定于结石的病因、成份、大小、数目、位置、活动度、有无梗阻感染以及肾实质病理损害的程度。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无尿、肾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以及死亡。这也是肾结石的诊断依据之一。
以上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在临床上肾结石的一些常见的诊断依据,一般来说,早期的肾结石对于身体的危害不大,但是如何解释生长过快,是对健康有着一定的威胁的,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治,祝你健康!
腰腿痛临床诊断
腰腿痛临床诊断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初起时,腰骶部或臀部疼痛,症状典型时,疼痛沿股后向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和足底放射。为钝痛、刺痛、锥痛或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行走、弯腰常使疼痛加重,常以手持腰、身体前倾而减轻疼痛。坐骨神经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压膝试验、足背屈试验、伸膝弯腰试验均阳性。
2.椎间盘脱出:外伤后即出现腰骶部疼痛,弯腰、咳嗽、喷嚏使疼痛加剧;侧突者以腰骶神经根刺激症状或下肢麻痹症状为主;后突者呈脊髓半横贯或横贯性损伤,位置觉、震动觉障碍、截瘫。正常腰弓消失,腰部脊柱向患侧弯曲,骶棘肌痉挛,患外椎旁压痛。许多椎间盘脱出患者外伤史不明显,常致误诊,ct可证实。
3.腰骶部脊髓肿瘤:起病缓慢,先后出现双侧坐骨神经痛症状,以后神经根受累逐渐增多并加重,有大小便失禁和椎管梗阻。
烫伤的临床诊断
1、烧烫伤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酸烧伤后,表层蛋白凝固变性,色深且质地硬,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时,有使组织脱水和脂肪皂化作用,组织损伤进一步加深,如不反复观察核实,容易估计偏浅。电烧伤常常偏深。低热长时间烧烫伤,可能外观上仅表现为水疱型二度烧烫伤,但常深达深筋膜以下。
2、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不同,其厚度不一。同一致伤条件下烧烫伤深度不同,如对小儿及女性往往将其深度估计偏浅。
3、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如足底和背部三度烧烫伤发生率较四肢为少。含毛发丰富部位如头部、腋部及会阴烧烫伤后常表现为自行愈合能力较强。
唇炎的临床诊断
1、 诊断依据
1.1 上下唇可同时发病,但以下唇多见。
1.2 干燥脱屑型唇炎:唇红部以干燥、脱屑为主,并可出现纵裂沟,严重者裂沟向皮肤延伸。浅沟如裂纹状,深沟则有出血,出血后有血痂,纵裂沟可经久不愈。
1.3 湿疹糜烂型唇炎:唇红糜烂,局部有淡黄色渗出液。有疼痛感,甚痒,以致用力揉擦,而使疼痛加重。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也以糜烂、溃疡为主,自觉干燥,疼痛、肿胀,不同程度瘙痒,活检可确诊。
1.4 腺性唇炎:唇肿胀,唇红部较平滑。唇黏膜触诊时有粗糙感,如散在的小结节,表面可见唇腺导管口有透明的黏性液溢出。仅有肿胀感。
1.5 肉芽肿性唇炎:上下唇肿胀,以上唇多见。一般较软,也有较硬而压之轻度疼痛者。极易复发,缓解后多不易恢复正常,也可波及唇周皮肤、颊、眶下区等。
2、 容易误诊的疾病:应与梅-罗二氏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相鉴别。
临床上诊断狼疮肾炎的方法
诊断要点
狼疮肾炎(LN) 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明确诊断,典型的SLE诊断并不困难,常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但不典型或早期的SLE,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
目前,SLE的诊断标准多采用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表1),11项标准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分别为93.1%和96.4%。
该标准对一些早期,轻型或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为了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国内1982年也提出了一个诊断标准,即在美国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皮肤LBT检查和血清补体实验,血清补体如低于正常者有助于诊断SLE,其敏感性达97.5%,特异性为93.6%。
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要注意两点,第一,凡诊断为SLE者,要注意有无肾脏病变存在,有条件者应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第二,由于约6%的SLE患者,以肾脏损害为最先出现和唯一的临床表现,故凡有肾小球疾病表现者,均应注意是否为SLE所致,根据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对比SLE 的诊断标准,常能作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SLE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共同的免疫学基础,狼疮性肾炎既可作为SLE的首发表现,又可作为SLE的主要或唯一表现,故临床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特提出以下几项鉴别要点: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不发热,除非合并感染。
2.肾炎伴肾外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尤其是青年女性,应高度怀疑狼疮性肾炎。
3.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前,有条件者应常规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以免误诊。
4.必要时行免疫病理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和肾活检),亦有助于鉴别。
胃疼的临床诊断
要作出诊断,还需要你其他的病情。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诱因,其他症状,有无恶心,呕吐,嗳气,有无呕血,便血等。
1.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胃窦部为最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变平坦,由于胃粘膜变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见呈紫蓝色,病变可弥漫或主要胃窦部。
2.胃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较简单的诊断方法,在胃镜直视下,胃内可疑处刷取细胞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X线胃钡餐检查大多数慢性胃炎无异常发
4.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最严重。
5.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脚气临床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鳞屑角化型
好发于足跟、足缘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
临床诊断的临床诊断
痔多由饮食炙煿,饮酒过量,外感六淫,内伤情志,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本虚,气血亏损。所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漏则由“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因疮穿脓汁不尽,复感七情四气而成。”
痔漏据其形状特征,即可诊断。
1、痔:从其证来说,古分为七,即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乳,时出脓血的为牡痔。肛边肿痛,生疮突出,肿五六日自溃,出脓血的为牝痔。肛边生疮,颗颗发瘑,痒而复痛,更衣出血的为脉痔。肠内结核,痛而有血,寒热往来,时而脱肛的为肠痔。因便而清血随下不止的为血痔。每遇饮酒发动,疮痛流血为酒痔。忧恐郁怒,立见肿痛,大便艰难,强力肛出而不收的为气痔。现临床分外痔和内痔两种。 外痔:肛门前后方有皱皮下垂,具有异物感,肛门部湿润及瘙痒。 内痔:痔核小的不脱出肛门,便时滴血或粪外带血。痔核增大,则出血量增多,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自行收入肛门。若继续发展,痔核于排便或久站均可脱出肛门,且难收回。
2、漏:以流出脓水为主症。因管道多少,浅深,可分单纯、复杂、低位、高位。单纯的外口一个,管道寡居,或直或弯。复杂的外口多个,管道数生,行径弯曲。低位者,多能触得硬索通肛;高位者,只可触及外口部分硬结。不论单纯、复杂、低位、高位,肛内指诊时均可触及内口。
骨瘤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骨瘤的肿块,坚硬或韧硬,境界清楚,基底部与骨粘连而推之不移。(一)良性骨瘤瘤体发展缓慢,到一定年龄多能停止生长,一般无自觉症状。若肿块过大者,则出现畸型,或压迫邻近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但无远处转移。(二)恶性肿瘤瘤体增大迅速,甚至形成巨大肿块,坚硬高突.使局部皮肤青筋显露,除局部畸形、剧痛、功能障碍外,并有逐渐加重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不退、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等。多易发生脏器或它处转移。
发生部位好发于颅骨、颜面骨及下颌骨,一般无症状,病程经数年或数十年;若发生于颅骨内板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压迫症状,如头晕、头痛,甚至癫痫等;当肿瘤发生于颅骨外板时,可造成外貌畸形,若发生于下颌骨,口腔或鼻腔内常引起压迫症状;颅骨区外骨瘤有时可出现恶变。
辅助检查X线摄片,良性肿瘤见肿瘤界限清楚,与正常骨组织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一般无骨膜反应。恶性骨瘤见肿瘤边界不清,骨破坏,骨结构紊乱。
痔漏的临床诊断
痔漏据其形状特征,即可诊断。
1、痔:从其证来说,古分为七,即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乳,时出脓血的为牡痔。肛边肿痛,生疮突出,肿五六日自溃,出脓血的为牝痔。肛边生疮,颗颗发瘑,痒而复痛,更衣出血的为脉痔。肠内结核,痛而有血,寒热往来,时而脱肛的为肠痔。因便而清血随下不止的为血痔。每遇饮酒发动,疮痛流血为酒痔。忧恐郁怒,立见肿痛,大便艰难,强力肛出而不收的为气痔。现临床分外痔和内痔两种。 外痔:肛门前后方有皱皮下垂,具有异物感,肛门部湿润及瘙痒。 内痔:痔核小的不脱出肛门,便时滴血或粪外带血。痔核增大,则出血量增多,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自行收入肛门。若继续发展,痔核于排便或久站均可脱出肛门,且难收回。
2、漏:以流出脓水为主症。因管道多少,浅深,可分单纯、复杂、低位、高位。单纯的外口一个,管道寡居,或直或弯。复杂的外口多个,管道数生,行径弯曲。低位者,多能触得硬索通肛;高位者,只可触及外口部分硬结。不论单纯、复杂、低位、高位,肛内指诊时均可触及内口。
丙肝的临床诊断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轻微,亚临床型感染较多,但慢性化趋势较乙型肝炎严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该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发现丙肝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到医院诊断,及时治疗。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2临床表现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
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
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西安中关于肝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
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4肝硬化与HCC
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
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6肝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
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黄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2胆红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于17.0μmol/L或170μmol/L。
3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4意识障碍。
5起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紫癜的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发病多较急,出血为其主症。除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外,常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等血虚症状,甚则发生虚脱。
鉴别诊断
应注意鉴别本病是过敏性紫癜还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过敏性紫癜 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服食某些药物、食物等诱因。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可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等。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应注意定期复查尿常规,常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粘膜见瘀点、瘀斑。瘀点多为针头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并发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急性型一般低于20乘以10的9次/L,慢性型一般在30x10的9次/L-80X10的9次/L之间。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