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鲜红中医处方
便血鲜红中医处方
1.肠道湿热
【主症】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槐角丸以槐角、地榆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利气活血。两方相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补气活血,可酌情选用。
2.脾胃虚寒
【主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汗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血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阿胶、地黄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
大便发黑怎么回事
大便发黑是怎么回事 怎么治疗
黑便一般是指外观呈乌黑色的大便,由于与柏油(沥青)性状相似,故也称“柏油样便”。黑便通常是由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出血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和胆道等器官。当血中的红细胞在肠道内分解时,红细胞中所含的铁在胃酸和肠道大肠杆菌的作用下,与粪便中的硫化物结合成为黑色的硫化铁,使粪便变黑;而且硫化铁会刺激肠壁,使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大便因此呈现出柏油似的油性光泽。
但是,出现黑便,并不意味着消化道一定有出血。某些食物或药物也会使大便颜色变黑,例如某些中草药、活性炭、碳酸亚铁,以及一些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如胃必治、次碳酸铋、枸橼酸铋等,另外,食用过多的猪肝、动物血(如猪血、羊血、兔血等)之后,大便也可呈暗红色,甚至出现柏油样便,因此需要鉴别。
要想明确黑便是否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应做大便潜血检查。如果患者排黑便前曾进食猪肝、动物血及上述药物,可以先素食3日并停止服药,再接受检查。如果确诊消化道出血,建议及早中医中药治疗。
消化道出血:
1、气血衰脱证
主症:吐血或便血,盈碗倾盆,面色唇甲苍白,心悸眩晕,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尿少色黄,神恍或昏迷,舌质淡红,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厥。
治则:益气摄血,固脱回阳。
处方:独参汤,参附汤,生脉饮加减。
2、脾虚不摄证
主症:吐血暗淡,绵绵不断,时轻时重,体倦神疲,形色惟淬,心悸,头晕,大便色黑,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处方:归脾汤加减。
3、胃中积热证
主症:胃脘热作痛,恶心泛呕吐血量多,色泽鲜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而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处方:泻心汤加味。
4、肠道湿热证
主症:下血鲜红,肛门疼痛,先血后便,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处方:槐花散合地榆散加减。
5、肝火犯胃证
主症: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处方:丹桅逍遥散加减。
腹痛便血是怎么回事呢
疼痛性便血是疾病,并非上火!
1、混合痔出血:血鲜红、量多,肛门疼痛,肛门外有肉团脱出。
2、外痔出血:血鲜红、量少,排便肛门疼痛,肛门外有赘生物。
3、肛裂出血:血鲜红、量少,肛门多为撕裂般疼痛。
4、肠炎出血:间歇性便血,量少含有脓血或黏液,伴有腹痛、腹泻。
5、肛瘘出血:量较少,肛门疼痛
大便出血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通过便血的颜色初步判断引起便血的原因:
鲜血便:血液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鲜血便常见的疾病有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
脓血便: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脓血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癌、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柏油样便(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表现为黑便,往往伴有呕血、心悸、乏力、贫血等其他症状体征。多见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道出血、胃癌等。
长期大便异常会引起哪些疾病
1、痔疮:排便时会增加腹内压力,导致血压增高,再加上粪便的摩擦,就会导致痔疮破裂出血。
2、肛裂:排便时干燥的粪块磨擦肛门皮肤导致撕裂,引起鲜红便血,肛裂在排便时或者排便后会出现肛门痛疼的情况。
3、肛瘘:便血与粪便相混,量少,呈鲜红色,有里急后重感和左下腹压痛,并且会出现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4、肠息肉:便血鲜红、无痛、血不与粪便混合,有时会有息肉从肛门脱出。
5、直肠癌:便血滴于粪便表面;血色呈鲜红或暗红,晚期便血呈脓性,并且会出现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对中老年人来说,便血可能是直肠癌或其他疾病的信号,须引起足够重视。
大便出血不痛是怎么回事呢
大便出血鲜红不疼的这种情况要考虑痔疮、肛裂的可能,建议肛肠科检查确诊。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
大便出血鲜红不疼是怎么回事?肛肠专家表示,大便出血鲜红不疼是痔疮的主要症状之一,但是不能一见便血就以为是痔疮出血,因为消化道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像以下几种病都有可能引起大便带血:痔疮,肛裂,息肉,肿瘤和直肠癌等。便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少人一生中或多或少有过便血的经历。人们对于呕血和咯血都比较重视,对于便血却往往掉以轻心。有些人在便血自行停止以后,就认为没事了,而不到医院去查查为什么便血。这样是比较严重的。
1、 痔疮: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2、直肠、结肠息肉:此类大便出血鲜红不疼、血与大便不混合。
3、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4、肛裂:肛裂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5、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便血鲜红无痛是怎么回事
专家指出,判定引起便血鲜红无痛的疾病:
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无痛,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小大由之。
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新鲜肛裂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
消化道疾病: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直肠癌:便血呈鲜红色,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等症状。
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便血的伴随,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
传统观念:便血是上火、痔疮所引起,一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便血鲜红检查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少于500ml)时,可很快被机体代偿而不引起明显症状;当出血量超过800~1000ml以上时,尤其是在较短期内丢失者,均可有头昏、乏力、心悸、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表现,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的表现。有上述表现时均提示为大出血。
大出血患者,当其头昏、冷汗、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消失,脉搏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则提示出血已经停止。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3、出血量的判断 血便的次数与量,根据血便的次数与数量来估计便血的失血量不甚准确,但血便次数多,每次的量也多,无疑是出血量大的指标。此外,如果患者排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甚至排出凝血块也是出血量大的佐证。患者每次血便量少、次数少,甚至数天才解1次者,提示出血量较小;若红细胞在肠道内破坏,血红蛋白与硫化物结合而形成硫化亚铁时,粪便可呈黑色或称柏油样便。
4、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血便的次数与量明显减少,提示出血减轻,当患者数天不排便或排出黄色便时,常提示出血已经停止。
5、便血诊断的确立 诊断便血时应尽可能地排除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而言,根据病史、体征与出血的特点可作出初步判断。有溃疡病或肝硬化病史者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而有炎症性肠病史者则提示便血可能性大。柏油样便或黑便伴呕血者,一般均为上消化道出血;而仅有便血者,便血的可能性稍大,但不少十二指肠溃疡者可仅表现为便血,此时,需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以及血便的特点等进行分析,以判断是上消化道、抑或便血。虽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因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也可经肛门排出暗红或鲜红色血便,但此时患者一般会有呕血并存,故鉴别常无困难。有发热、白细胞升高、血尿素氮显著升高者,常提示出血部位较高,即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较大。鉴别有困难时,可插入鼻胃管至胃内,如抽吸出含咖啡渣样或暗红色胃液,则提示为上消化道出血;如抽吸出无血液而含胆汁的胃液,则可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如抽吸出无胆汁、且清亮的胃液时,则只能排除食管与胃出血,尚不能完全排除十二指肠出血。最可靠的鉴别方法是胃镜检查术,可立即确立或排除上消化道出血(胃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仍未见有出血时,基本可排除上消化道病变)。
6、便血的病因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与体征,部分便血患者,其病因可作出初步诊断,例如,患者有痔核史,每次都表现为大便后滴血或血与粪便不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外),血液呈鲜红时,应考虑痔核出血。年轻患者,当血液附着在粪便的外面,与粪便不相混时,还应考虑有左半结肠息肉的可能;当患者有排出黏液、脓血便时应考虑肠道炎症、溃疡性病变,如同时还伴有里急后重者,还应考虑有直肠癌的可能。但是确诊仍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大便检查如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血吸虫卵,则有利于阿米巴痢疾或血吸虫病的诊断;大便常规发现有红细胞、脓细胞时,则提示肠道有炎症性病变,大便培养有利于发现致病菌;如考虑系血液病导致的便血,则应作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等检查,必要时应作骨髓象检查。
(2)肛门指检:对便血患者应作为常规检查。肛诊可发现内痔、息肉或直肠癌及狭窄等病灶。
大便是黑色的几种治疗方法
1、气血衰脱证
主症:吐血或便血,盈碗倾盆,面色唇甲苍白,心悸眩晕,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尿少色黄,神恍或昏迷,舌质淡红,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厥。
治则:益气摄血,固脱回阳。
处方:独参汤,参附汤,生脉饮加减。
2、脾虚不摄证
主症:吐血暗淡,绵绵不断,时轻时重,体倦神疲,形色惟淬,心悸,头晕,大便色黑,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处方:归脾汤加减。
3、胃中积热证
主症:胃脘热作痛,恶心泛呕吐血量多,色泽鲜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而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处方:泻心汤加味。
4、肠道湿热证
主症:下血鲜红,肛门疼痛,先血后便,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处方:槐花散合地榆散加减。
5、肝火犯胃证
主症: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处方:丹桅逍遥散加减。
尿血的治疗偏方
处方1、大蒜适量,捣醉后,用双足心,3小时后取出,可治愈,如子宫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处方2、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如泥敷肚脐、百会2穴。日换1次。主治月经过多形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处方3、苦参6克,黄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黄赤,尿血鲜红,心烦失眠等下焦热盛的尿血者。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方法大盘点
方1、清化止血汤:
{处方组成}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痰热壅肺型)。咳嗽气急,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或有腥味,咯血,口干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方法大盘点,快点收藏。
{处方来源}摘自《陕西中医药》杂志,1997,(4)
方2、清肝泻肺止血汤:
{处方组成}牡丹皮8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紫菀10克、仙鹤草15克、钟乳石3克、小蓟12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肝泻火,止血镇咳。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肝火犯肺型)。咳嗽气逆,咯血鲜红,肋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来源}摘自《陕西中医药》杂志,1997,(4)
方3、滋阴降火止血汤:
{处方组成}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泽泻10克、黄芩炭6克、山茱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潜阳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便血鲜红无痛常见疾病
便血通常认为认为是火气,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一次便血鲜红无痛的患者可能会害怕,等到症状消失了便不以为然了,直到反反复复的出现便血,才引起人们的恐慌。那么便血鲜红无痛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介绍。
便血鲜红无痛常见疾病:
一、内痔--特点是血色鲜红呈滴沥状或喷射状.
二、肛裂-- 一般是便后搽手纸的时候带血,大部分都伴有疼痛,也有少部分肛裂无痛,有时也滴血.
三、直肠炎--特点是血色暗红,常混有黏液或脓液附在大便表面,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等症状.因此,便血的患者首先做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排除直肠炎.
四、直肠息肉--常见于未成年人,血色鲜红,附于大便表面.成人的直肠息肉可以无任何症状,在息肉直径超过1.5厘米时容易发生恶变.
以上就是对“便血鲜红无痛是怎么回事”的回答,专家提示,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引起的便血量很小,常常用肉眼不能发现,而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是早期结肠癌的重要症征,如能尽早发现便血,对确诊疾病及取得治疗的良好时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便血鲜红是痔疮吗
便血指的是肛门排出血液,具体表现在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血液的颜色根据出血部门的不同而不一样。很多人认为便血是痔疮所致,其实则不然,便血有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的症状。
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