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症状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症状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1.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2.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3、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

以上介绍了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有哪,对于特发性震颤这种残害患者健康的高发疾病,一旦发现了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那样才能恢复原来的健康生活。

怎么对特发性震颤进行诊断呢

1、询问病程,因为特发性震颤病情进展很快,而特发性震颤病程发展很慢,可以在十年二十年里,病情变化都不大。

2、排除其他病变。进行一些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有没有其他的症状,必要时抽血化验来排除其他病变。如排除甲亢引起的震颤,要抽血做甲状腺素测查;年轻些的病人要抽血化验铜氧化酶吸光度,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3、还要做脑部CT或是核磁检查,排除脑部的一些其他器质性病变。

4、特发性震颤患者没有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反射障碍,自主性联合运动以及身体姿势和稳定没有障碍,没有辨距不良、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

5、特发性震颤常有语音颤抖,但没有语音下降。

6、特发性震颤在饮酒后2-4小时或者缓解,但第二天症状更重。

经常流口水是特发性震颤的表现吗

特发性震颤患者除了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走路不稳四大主要症状外,部分患者还存在一些特殊症状

1.流涎有很多特发性震颤病的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严重者需要别人拿着手帕不停地为他擦拭。

2.油脂面特发性震颤病病人的前额总是油光发亮。

3.膀胱刺激症状部分特发性震颤病患者往往一天中要上洗手间数次,尤其是晚上夜尿的次数多,并因此导致失眠。尿意有时是不可遏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动缓慢,很容易导致尿湿裤子。

4.疼痛经常遇到特发性震颤患者口述有疼痛感,表现为肩颈部痛、头痛、腰痛,出现最多的症状是手臂或腿的酸痛,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的肌肉长时间处于僵直状态导致。

5.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语言不清、说话音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单调等等。

哪些原因诱发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原因1、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特发性震颤的原因2、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特发性震颤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特发性震颤的原因3、年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还有特发性震颤的人就越来越多。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大脑能力衰退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人中。

手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帕金森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多发的精神科疾病,帕金森症状明显,其中最为人们所知的帕金森症状就是手抖。但是引起老年人手抖的因素很多,并不是手抖就是患上帕金森。那么如何诊断帕金森症状出现的手抖,就成为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帕金森病高发于中老年人,尤其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加,虽然现在帕金森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从临床观察来说还是以50岁以上为主。

帕金森病症状的手抖是在静止时加重或出现,拿东西时手抖减轻或消失。而其他原因引起的手抖常在静止、安静时减轻,或者激动、拿东西时出现。如肌萎缩无力性的手抖在拿重物时比较明显,生理性的手抖常在情绪激动时出现,而大多时候手抖症状会消失。特发性震颤多为姿势性震颤。

帕金森症状手抖的频率有一定规律,每秒钟4~6次震颤,有的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而特发性震颤和其他的震颤常无明显的规律性。

帕金森症状出现的手抖会伴随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特发性震颤的手抖常无明显其他伴随症状。甲亢引起的手抖同时常伴明显的精神紧张、突眼、出汗、三多一少的症状。

以上就是鉴别帕金森症状手抖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果诊断帕金森除了在注意手抖的性质以外,还是要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才能更好地预防帕金森

如何确认特发性震颤还是帕金森呢

临床表现上的区分

特发性震颤(ET)主要累及手、也可累及头、躯干、咽喉和腿等身体部位的紫水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震颤有时也包含静止性震颤成分。

帕金森病则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某些帕金森病患者可表现有姿势性震颤。

发病率与遗传特性上区分

帕金森病的发病65岁以上的患病率达到1%,男多于女,起病年龄50~60岁,有报道家族性帕金森病约占15%,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分布有种族差异性,白种人患病率高,黄种人低,黑种人最低。

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很难确定,因为大多数患者并不因此而就医,只有当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采取医院就诊。分布一般认为没有种族和性别差异性,目前认为散发性ET与遗传性ET为同一疾病实体。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比例约为60%,并发现某些变异基因。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区分

特发性震颤的姿势性震颤频率在4~12HZ;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频率在4~6HZ。

特发性震颤患者纹状体多巴胺摄取正常,脑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也没有减少。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细胞的减少,产生多巴胺的量减少,运动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从这点来看,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药物治疗上的区分

轻症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不需要治疗,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给予药物治疗,对心得安、阿罗洛尔反应灵敏,有效果。

帕金森病对美多芭、安坦、息宁、金刚烷胺、泰舒达、森福罗等有良好的反应效果。

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有哪些

特发性震颤其实往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的了。而且其实要知道的,一旦病人有特发性震颤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症状的了。而且这时候往往比较容易有不同程度的一个锥体外系疾病的症状的了。而且其实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百分之六十的病人有家族史。需要积极的去治疗一下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有哪些?

1特发性震颤的病人,那么病人其实唯一的症状就是往往会有一些有语调方面的异常的症状,而且往往比较容易会有轻微步态异常的症状的了。而且往往比较容易发展到自己的头、面舌震颤的症状的了。

2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四需要积极的治疗的了。而且病人不要随随便便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不要随随便便吃一下发物的了。当然了一旦病人有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的时候,需要去大医院治疗。

3这时候往往比较容易有不同程度的一个锥体外系疾病的症状的了。而且其实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百分之六十的病人有家族史。需要积极的去治疗一下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要去大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病人不要随随便便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不要随随便便吃一下发物的了。当然了一旦病人有特发性震颤早期症状的时候,需要去大医院治疗。

特发性震颤有哪些危害

一、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

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健康搜索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现象

二、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健康搜索的影响无差异。

特发病震颤不是个小事情,而且随病龄的增加,情况越来越严重,由于这种疾病的出现, 成为了生活的无形障碍,无意识间地阻挡我们跟外界接触,但一个人患有某种疾病的时候,会有矮人一截的不好想法,对心理造成了极大危害。在这里我们是在强调特发性震颤对人产生多大危害,而不是在危言耸听,请患者多多谅解,只有正视疾病,我们才会有战胜它的信心。

糖尿病引起老年人手抖的原因

1、发生生理性震颤:震颤多见于肢体、头部及舌等部位,常在精神紧张、惊恐、情绪激动、疲劳时明显,一般不须治疗。2、老年性震颤:震颤初期多在运动时出现,以后也可在静止时出现,以手、头、唇多见。3 、特发性震颤:也称家族性震颤。多在25岁前发病,随年龄而增加,震颤多在双手、头部或发音时,尤以双手震颤为多见。4 、震颤麻痹:也称帕金森氏病,系脑锥体外系病变所致。震颤特点为静止性震颤,有节律性,手指震颤呈“搓丸样”,同时伴有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面部缺乏表情,走路呈“慌张”步态等,不难与其他震颤相区别。根据老人有手颤,不伴其他症状,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因此多考虑为老年性震颤,且伴有动脉硬化所致。随着各种糖尿病致病因素的增加,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积极预防糖尿病和并发症。老年人要合理的控制饮食,有效的锻炼身体,以防糖尿病引发其他的疾病症状。

特发性震颤与特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运动紊乱疾病。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又称为遗传性震颤或家族性震颤;因其进展缓慢呈良性病程,也称之为良性特发性震颤。rautakorpi和marsden(1984)指出,et常有以下临床特点:①有肢体和头的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无静止性震颤,即使有亦不明显;②没有与震颤有关的全身性和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无帕金森病或小脑功能紊乱的病征;③未使用过任何会引起震颤的药物;④震颤频率常为5~8hz;⑤乙醇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能控制震颤;⑥家族史可阳性。

鉴于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parkinsondisease,pd)时有震颤(主要为静止性震颤,但也可呈现动作性震颤)病征,故临床上需与et相鉴别,何况近年临床上屡有报告,有些病人早期表现为et,经过若干年后,渐渐出现pd的典型病征,因而出现了et可并发pd(combinationofetandpd,et-pd)的概念。

关于et与pd的相互关系,目前仍有争议。或认为et是pd的早期病征,或认为经典的et是pd的顿挫型,但也有认为就震颤而言,et和pd是具有相似发病机制的两类不同疾病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是什么

1、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q13,称为FET1,将致病基因定位于2p22~25,称为ETM或ET2,发现ETM可能是三联体重复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两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家系得到证实。

2、特发性震颤由中枢神经系统内散在的网状结构或核团异常振荡所致,起搏点定位迄今不清。骆驼蓬碱诱导的灵长类动物震颤模型与人类特发性震颤相似,是常用的特发性震颤动物模型;哈尔明碱是骆驼蓬碱β-咔啉类似物,可使人类产生震颤。

3、对于特发性震颤的原因还有最普遍假说是橄榄体-小脑节律性改变,下橄榄核-小脑神经通路振荡通过丘脑和皮质向脊髓传播,最终引起震颤。PET检测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无震颤时丘脑和延髓(主要是下橄榄核)糖代谢率增加,H215O血流测定双侧小脑血流量增加;震颤时下橄榄核和小脑代谢率和血流量进一步增加,丘脑、纹状体和运动皮质血流量也增加。

老年特发性震颤患者应注意什么

1、饮食护理:

特发性震颤患者应该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因为一天的饮食中食物应多种多样,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多样化食物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也使饮食本身富于乐趣。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愉快进餐。

2、家庭护理:

家属在生活中对特发性震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发性震颤的日常护理应多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扣钮扣、系鞋带、举筷进食,主动运动,平衡训练,尽可能增加独立性。

3、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特发性震颤的日常护理要鼓励或协助特发性震颤病人做主动运动,从完全被动至自己做一部分,做好安全防范,移开环境中的障碍物,地面平坦,协助特发性震颤病人移动,防止摔伤,保持口腔清洁。

4、预防并发症: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起病比较缓慢,特发性震颤若长期不治,很容易引起其它的疾病。因此,我们要预防特发性震颤的并发症,尽最大可能推迟病残时间。这是最主要的特发性震颤的日常护理方式。

相关推荐

震颤是不是意味着患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也叫良性震颤、遗传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现在主张称为特发性震颤。这种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病人三分之一左右都家族史,所以和遗传很大关系。 些老年人一出现震颤就是怀疑自己是帕金森病,非常紧张,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种病。虽然这两种病都震颤,但是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惟一症状,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还一些别的症状。如因肌肉强直起床翻身行走动作缓慢,面部表情不丰富而呈面具脸,写字越写越小等等。 怎样区别这两种病说到这两种病的区别,首先是发病部位不同。帕金森病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和躯干。先从一侧

具体引起特发性震颤的原因哪些

一、年龄:特发性震颤病是一种大脑能力衰退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人中,一些著名人物如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拳王阿里等都是特发性震颤病患者。 二、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特发性震颤病似乎家族聚集的倾向,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三、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特发性震颤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环境因素中目前认为主要是除草剂、杀虫剂、一氧化碳、汞、锰中毒等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能是引起特发性

特发性震颤的原因是什么

1、家族遗传性是主要的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特发性震颤病似乎家族聚集的倾向,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2、年龄老化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特发性震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3、环境因素也是引起特发性震颤的病

特发性震颤是如何造成的

一、发病原因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Gulcher等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q13,称为FET1,Higgins等将致病基因定位于2p22~25,称为ETM或ET2,发现ETM可能是三联体重复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两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家系得到证实。也报道本病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少数男患者出现XXY和XYY。家族性ET临床表现多样性提示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预示可能会发现新的基因位点。 然而特发性震颤许多散发病例,散发病例的临

常见的特发性震颤症状

1.流涎:很多特发性震颤病的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严重者需要别人拿着手帕不停地为他擦拭。 2.油脂面:特发性震颤病病人的前额总是油光发亮 3.膀胱刺激:部分特发性震颤病患者往往一天中要上洗手间数次,尤其是晚上夜尿的次数多,并因此导致失眠。尿意时是不可遏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动缓慢,很容易导致尿湿裤子。 4.疼痛:经常遇到特发性震颤患者口述疼痛感,表现为肩颈部痛、头痛、腰痛,出现最多的症状是手臂或腿的酸痛,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的肌肉长时间处于僵直状态导致。 5.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常

老年人需警惕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三分之一左右病人都家族史,所以和遗传很大关系。些老年人觉得震颤了就怀疑自己是帕金森病,实际上是两种病。这两种病都一个症状就是震颤,但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惟一症状,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还一些别的症状。震颤部位也不一样,帕金森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躯干,而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在手部、头部还下颌、舌,躯干和下肢不容易震颤。特发性震颤病人在做动作时,比如说夹菜,端水容易洒,这种情况为异向性震颤。而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是在静止状态出现震颤,严重的时候一清醒就开始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介绍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唯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老年中均可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本病的震颤常累及一只手或双手或头部,症状直到后来才逐渐变得明显。除了带来外表和社交尴尬,通常不引起残疾,的病例震颤可妨碍手完成精细动作如书写,喉肌受累时可影响发音,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

特发性震颤哪些护理方法

一、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 二、加强锻炼:患者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三、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四、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 五、预防并发症: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天

特发性震颤的严重危害

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言语障碍,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另外也伴恶性高热健康搜索的报道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

教你怎样效诊断特发性震颤

1、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此时期也是特发性震颤的多发年龄,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合并PD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PD患者亲属发生震颤至少是正常对照组2.5倍,PD合并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亲属发生震颤几率高达10倍,说明特发性震颤与PD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PD震颤以静止性为主,可合并动作性震颤,常伴动作迟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肾上腺功能亢进,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对肢体施加较大惯性负荷时,震颤频率可减少1次/s以上,特发性震颤无此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