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口腔溃疡和口腔癌
如何辨别口腔溃疡和口腔癌
口腔溃疡和口腔癌都是我们的生活中多见的口腔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将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而要想更好的治疗这些口腔疾病还需要大家能对其有一个很好的鉴别,那么如何辨别口腔溃疡和口腔癌呢?下面专家来给大家分析。
很多患者口腔溃疡发生溃烂后,本来是要到医院治疗口腔溃疡,结果被确诊为口腔癌。这是由于口腔溃疡和口腔癌的症状相似,很多患者对此分辨不清,严重拖延病情。
口腔溃疡的鉴别:口腔溃疡一般七天到十天的时间就会好,但发生癌变的话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以上还不见好;口腔溃疡属于表层溃烂,而口腔癌溃烂面积比较大,一般在0.5厘米以上,周围有白膜。而且,口腔溃疡发病部位比较稳定,但口腔癌患者溃烂部位周围会出现隆起,并不断向周围扩散,这些都是癌变的征兆。
除了口腔有溃烂,如果发现舌、颊、牙齿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嘴巴里面有肿块,而且用常规手段久治不愈时,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颌面外科检查。
一些患者在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后也非常紧张,以为得了癌症,潘主任认为大可不必。这类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般一个月发作一次或者是新旧病变交替出现,发病较短,10天左右即可自愈。
目前口腔癌病因不明,但临床经验证实,那些口腔卫生条件差、牙齿修复不当的人群,是口腔癌患病主体。戒烟戒酒,经常对口腔进行自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现在,大家可以清楚的了解如何辨别口腔溃疡和口腔癌这个问题了吧,不过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不管是口腔溃疡还是口腔癌都需要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口腔与健康的生活。
口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口腔性
引起口臭的主要口腔疾病有:一、牙周疾病。二、龋齿。三、口腔念珠菌病。四、口腔干燥症。五、口腔溃疡、口腔癌等病。六、义齿。
如何辨别口腔癌
由于生活饮食的不当,很多人都会患者有口腔癌,它是出现在口腔里的疾病,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所以说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口腔癌发病时,口腔黏膜上皮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初期往往不会直接侵犯神经,因此大部分都不会疼痛;但当肿瘤过大压迫神经 组织,或是肿瘤呈现往深部组织侵犯到神经时,疼痛就会产生。除了疼痛之外,口腔癌的肿瘤很容易流血,稍微不小心接触到就特别容易流血。
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一般而言,口腔溃疡伤口只要不继续给予外在创伤,适 当治疗后,通常在两三个星期之内应该会愈合。若是同一处口腔溃疡,伤口未愈超过三周以上仍 未改善,则要注意这类难愈合的溃疡或突出的溃疡伤口极有可能会是口腔癌的警讯。
颈部肿块也是口腔癌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患者会提出疑问:“口腔癌为何会与脖子的肿块 有关系?”根据目前的理论,口腔癌早期时,癌细胞局限在原发肿瘤的区域,若未及时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细胞会随着淋巴的流动而移动,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时,则会形成质地坚硬且固定 于颈部周遭软组织的肿块。
怎样辨别口腔溃疡是否是癌变
1、根据口腔溃疡面的形态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呈圆形、椭圆形或线条形,边缘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溃疡面的基底部较平滑,触之柔软,疼痛明显。恶性口腔溃疡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触之硬韧,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疼痛不明显。
2、根据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仅需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
3、根据口腔溃疡病程规律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经常反复发生。恶性口腔溃疡常不会复发,而一旦发病就迟迟不愈合。
4、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虽肿大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可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
5、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在应用消炎防腐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明显,愈合较快。恶性口腔溃疡患者若应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常不明显。
鉴别口腔溃疡有效的好方法
口腔溃疡良性与恶性的辨认
发生溃疡之前,有没有口腔粘膜的创伤史,例如,有没有被动物性食物的骨头刺伤、过热的食物烫伤、进食时咬伤等。
一、有没有生过各种口腔粘膜疾病。
二、有没有出现口腔局部肿胀、功能受限等情况。
三、了解上述情况对辨别口腔溃疡的性质很有帮助。
鉴别口腔溃疡是良性还是恶性,还可通过看、摸、扪的方法:
一、看溃疡的形态特征,若溃疡表浅、表面光滑、边缘不高出粘膜、颜色鲜红,呈圆形或椭圆形,这种溃疡则良性的可能性大。反之,则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二、摸溃疡的质地痛感。用手指摸一下溃疡及其周围部位,比较两者在硬度上的差异,尤其是溃疡底部是否有硬结。溃疡的硬度越大,则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扪淋巴结,仔细的扪摸一下耳后、下颌角及颏部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这些部位的淋巴结是摸不到的,在有炎症或肿瘤时,可以扪到黄豆或蚕豆大肿大的淋巴结。良性溃疡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其表面光滑,淋巴结的活动度大。如扪到肿大的淋巴结,表面疙疙瘩瘩且不易活动,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
鉴别口腔溃疡有效的好方法!根据自身病症,选择正规的口腔科医院进行治疗。
容易引起口臭口腔疾病
很多人误以为口臭就是不刷牙造成的,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口腔的一些疾病也是造成口臭的重要原因。哪些口腔疾病容易引起口臭?
口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与口腔或者身体的其他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口臭是某些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口臭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和身体健康。那么,哪些口腔疾病容易引起口臭呢?
一、牙周疾病。在病变过程中细菌释放毒素、酶类等破坏牙周组织的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产物如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引发口臭。另外,食物嵌塞,牙周袋内食物碎屑、细菌产物及脓性物长期存在也可产生臭味。
二、龋齿。龋齿患者且龋坏严重,食物长期嵌入洞内与细菌代谢产物等混合存在会产生臭味,引发口臭。
三、口腔念珠菌病。病变区聚集念珠菌菌落、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食物碎屑、脱落细胞等因感染产生口
四、口腔溃疡、口腔癌等病。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癌等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而引发口臭。
五、义齿。在全口义齿佩戴者中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检出呈明显增高,从而容易引发口臭。
六、腮腺疾病。某些使唾液分泌减少的疾病,如肿瘤放疗后、化脓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等都可形成口臭。
如何自己辨别口腔溃疡
1找溃疡发生的原因 有无口腔创伤史,如被食物烫伤、扎伤、咬伤等;有无患过口腔粘膜病;有口腔创伤史、无口腔局部压迫、肿胀、功能受限以及肿块,多为复发性溃疡。
2观察溃疡面形状 面朝向窗口或光线充足的地方,用不锈钢汤匙柄拨开颊部,通过镜子找到溃疡部位仔细观察。如发现溃疡表浅,表面光滑,边缘不高出正常黏膜,颜色鲜红,呈圆形或椭圆形,且为多个溃疡,则良性的可能性大;反之,溃疡底部为较深的凹陷,表面高低不平,边缘隆起,呈暗红色,形态不规则,且为单个较大溃疡,则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3触摸溃疡面 洗净双手,用手指轻轻触摸溃疡面及其周围部位,良性溃疡摸起来柔软;如在溃疡的周围和基底都摸到硬块,硬度可以与鼻尖和额头的硬度来作对照,如与鼻尖硬度相似为中等硬度,与额头硬度相似为高度硬度。溃疡的硬度越高,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触摸时感觉溃疡面疼痛剧烈属良性溃疡,相反恶性溃疡疼痛就不很明显。
4触摸淋巴结 闭口,四指并拢,右侧面用左手,左侧面用右手,轻轻地触摸附近淋巴结。触摸顺序为:先摸耳廓前后方,然后到下颌角,最后沿着颈侧一直摸到锁骨,仔细辨别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如果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应仔细多摸几次辨别淋巴结肿大的情况。通常良性溃疡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面光滑,活动。如摸到的肿大淋巴结,表面高低不平、不活动,往往提示恶性。
别拿“口腔溃疡”不当病
满嘴溃疡,喝凉水都疼;严重上火,根本就张不开嘴……连着几天熬夜休息不好,或遇到着急的事,很多人嘴里会长出针眼甚至黄豆大小的溃疡。稍一碰就疼,甚至说话都不利索,那种痛真是只有长过溃疡的人才明白。
面对口腔溃疡这个难缠的“小病”,很多人煎熬几天也就过去了。但也有人口腔长溃疡总不好,还越来越严重。有专家指出,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反复口腔溃疡究竟预示了什么病?如何处理这个小麻烦?《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解答。
口腔溃疡和感冒一样难缠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口腔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学名称为“口腔黏膜溃疡”,它像伤风感冒一样多见。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过溃疡的经历。在人群中,其发病率为20%,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多见。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约为2:3。
从西医角度看,口腔溃疡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小如麦粒,大如黄豆,或圆或扁,形态各异。中医对口腔溃疡也早有记载,认为它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都有关系,常发于上述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时。
因此,口腔溃疡可以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溃疡,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结核、口腔鳞癌、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时,它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反映,如患糖尿病、胃病、血液病、结核病等。
临床上说到的口腔溃疡,多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给它总结了四大特点,即“红、黄、凹、痛”:溃疡周围会红肿,溃疡表面是黄色,中间凹陷,通常较痛。它往往会反复发作,有时一次能长出十几个,火烧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时候会“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显、边缘不清晰,而且老不愈合的口腔溃疡,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恶性的。这在老年人中较多见。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衰弱,免疫容易失衡,因此发生恶性疾病的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