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处暑吃什么好 处暑养生不宜吃姜

处暑吃什么好 处暑养生不宜吃姜

处暑时节已经进入了秋天,要少吃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吃鸭子:吃鸭子是处暑节气的习俗,老鸭味甘性凉,健脾养胃,所以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鸭子吃法和做法也有很多种。

2.莲藕:莲藕有美容养颜,缓解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处暑人们会选择吃糖醋莲藕。

3.凉茶:凉茶可清热去火,消食祛湿,化痰止咳的效果,所以人们选择在处暑喝凉茶来缓解口干舌燥。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处暑吃什么

大枣

大枣中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芦丁、蛋白质、有机酸、糖类物质、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

处暑正是大枣当季的时候,有句俗语叫“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说的就是处暑吃红枣的典故,这个时候的大枣味道最为鲜美、营养价值最高,食用后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作用。

处暑时节老年人要提早入睡

处暑时节,早晚气温稍加降低,感觉比较舒服。山西省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杨飞在衣物、睡眠、饮食方面,为大家开出了“处方”。

老人要及时添加衣物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要注意增加衣服。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处暑时节,要提早入睡,因为这个时候,老人和小孩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一定要开窗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晚上早点睡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节气,天气渐渐转凉,大自然将阳气渐渐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之变换。所以,人们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杨飞表示,每天多睡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也对身体有好处。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乏”。

少吃姜多喝蜜

处暑过后,要多喝蜜少吃姜。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吃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另外,经常给自己“补水”,多喝水也是对付“秋燥”的必要手段。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其他食俗

在其他地区还有处暑吃梨、葡萄、石榴等食物的饮食传统,主要是取自食物应季,秋天是食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在处暑节气时,吃一些应季水果,无疑是有享受美味和滋补身体的双重好处。

处暑养生早睡早起

天文含义

太阳黄经150度,夏季的暑热即将结束。“处”,有散、藏之意,处暑,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季节特点

白天热,早晚凉。民俗意义上一般认为立秋之后就是秋天,而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北半球在秋分之后才正式进入秋季。而处暑恰巧处于这两个“秋季”中间,自然也就具有双重特点。

一方面,处暑仍具有“暑气”。由于从地理意义上还没有进入正式的秋季,所以处暑还有夏季“热”的特点。

另一方面,处暑已有秋燥。处暑代表暑气的结束,紧接着就要迎来秋燥,所以处暑也兼备秋季“燥”的特点。

中医调护

《黄帝内经》认为,处暑后阳消阴长,也就是阳气减弱、阴气增长。这种特征与人们的饮食起居都有密切联系。

中医认为,处暑占有“暑”和“燥”两种外邪。所以,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收敛阴气;早起可以舒展阳气。此时,穿衣宜秋冻,散掉夏季在体内蕴结的湿热之气。

饮食养生

处暑属于长夏,这个季节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虽然已经立秋,但是此时不宜“贴秋膘”。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因为这个季节仍有暑气,脾胃功能较弱,过食辛辣、油腻容易造成食积。

而且,因为处暑也有“燥”的特点,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会助长肺气,肺气旺则会伤肝,所以处暑时节的饮食应该“少辛多酸”。

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同时满足了处暑季节的“暑邪”和“燥邪”。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

水果:梨、葡萄蔬菜:百合、菠菜、莲藕、银耳

禽类:鸭子、鸭蛋粮食:粳米、薏米、红小豆

药材:西洋参饮品:水、牛奶

代表药膳:西芹百合+红小豆粥

红小豆粥功效:红小豆有清热利湿的作用,粳米可以滋阴益气,两者一起煮粥既能祛暑湿又能润秋燥。

西芹百合功效:西芹可以清热祛暑,百合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处暑,正是指暑气即将消散,天气要凉快下来了,处暑代表什么?处暑吃什么?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处暑运动宜登高

登高的在我们平常的时候是作为民间爬山的活动,一般都是自己聚集好友一起去的运动活动。它作为我们平常的锻炼身体的好的运动方式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例如能使人体的肺活量增大,还可以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等等。

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处暑过后还热吗 处暑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茄子是凉性食物,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食用后具有清热凉血、宽肠利气的作用。

处暑节气时秋燥严重,宜吃凉性食物,帮助身体清火,茄子性凉,可以润秋燥,立秋后收获的茄子叫“秋茄”,“秋茄”口感细嫩,具有独特的清香,比普通的茄子味道更佳。

黄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糖类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等,是秋季常见的食物之一,食用后有清热解毒、消肿排水的作用。

黄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食用后能给身体补水分和营养成分,秋天天气燥热,黄瓜性凉,吃一些黄瓜可以帮助身体清热润燥。

南瓜中含有维生素、矿质元素、果胶、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是秋天的应季食物,而且性质温和,食用后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作用。

进入秋天后,天气变得干燥起来,身体上经常会觉得缺水,南瓜具有润燥的作用,水分也多,可以改善秋日干燥带来的不适感,为身体补水,而且此时秋燥,吃些南瓜可以润润燥。

西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秋天常见的水果之一,食用后有生津止渴、解暑解烦的作用。

处暑后秋老虎快速降临,带来阵阵暑热,此时应该吃一些性凉食物帮助解暑,西瓜是性凉食物,处暑吃西瓜除了解暑还可以缓解秋燥。

处暑吃什么好 处暑注意清补

处暑滋补需清补,考虑选用一些有清热袪湿功效的食材和药材,坊间有一种名为清补凉的药方,材料一般有绿豆、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等,有清热利湿健脾之效,可加入适量瘦肉作汤食用。

相关推荐

夏季怎样能够防暑养生

夏季防暑养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了,尽管有很多女性对生有些排斥,但是的各种好处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许你还不了解它,那么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生的妙处。 生好处一:夏季防暑养生 到了夏季,人们都喜欢凉爽的感觉,尤其是喜欢长时间按地吹空调和电扇,这样是很容易引起感冒的。为了避免感冒,可以立即喝一杯糖水,可以将身体里的寒气驱出。在中医上认为,生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夏季容易让人感到昏昏沉沉的,在这时只要喝一杯汤立马就可以恢复精神。 生好处二:杀菌消炎 夏季是细菌滋生最为活跃的季节,

处暑养生食谱 沙参粥

食材: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适宜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属阴虚者。

处暑是什么季节 处暑节气相关谚语

1、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2、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3、热熟谷,粒实鼓。 4、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5、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6、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7、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8、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9、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10、处暑高粱遍地红。 11、处暑高粱遍拿镰。 12、处暑高粱白露谷。 13、处暑三日割黄谷。 14、处暑十日忙割谷。 15、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16、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17、收秋一马虎,鸟雀

处暑如何调神 处暑需静心凝神

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处暑时节的凝神敛思可保持思想清静,与吕洞宾道长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处暑调神的关键,可避免秋燥。

2022年处暑是哪天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处暑,已到了高温天气“三暑”之“末暑”,气温不会异峰突起,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处暑时节,秋老虎猖狂,天气炎热,这段时间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朱红提醒,此时饮食要注意卫生,因为这个季节仍有暑气,脾胃功能较弱,过于辛辣、油腻、甜会加重湿邪,容易造成食积。而且,因为处暑也有“燥”的特点,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会助长肺气,肺气旺则会伤肝,所以处暑时节的饮食应该“少辛多酸”。 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同时满足了处暑季节的“暑邪”和“燥邪”,因而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如山药、米仁,去暑湿的话,可以些绿豆、红枣等。

薏米绿豆粥如何做

一、做法 配方: 薏米30克,绿豆30克。 用法: 每日1次,分2次服完。 1.先将薏米淘净后用清水浸泡一夜 2.与淘净的绿豆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烹煮,直至烂熟加入蜂蜜或冰糖即可食用 二、烹饪小技巧 1、薏米比较难烂须浸泡,绿豆无需。 2、食用时加蜂蜜味道更佳,冰镇后再食也不错。 3、淘洗时一定要细心挑出沙粒以免咯牙哟。 三、营养价值 夏季末到真正秋天到来,还有一个“长夏”。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还需要防暑。养生角度来说长夏最需消热利湿,湿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潮湿,湿邪侵入人体常见脘腹胀满、食欲不

处暑养生食谱 五彩菠菜

食材:菠菜150克,鸡蛋丁100克,香肠丁、冬笋丁、水发木耳丁各5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 1.菠菜、黑木耳、冬笋用沸水炒熟,捞出,将菠菜切段。 2.将菠菜段、鸡蛋丁、黑木耳丁、冬笋丁、香肠丁放入打完,加盐、末,拌匀即可。 功效:敛阴润燥、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护眼、抗衰老。

处暑养生五个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即将到来的处暑天气由原来的炎热渐渐转凉了,这个节气就是交替的时候,大自然将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人体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着变换而变换。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 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据媒体报道,现代

白露下雨有什么说法 白露勿露身是什么意思

在民间有句俗语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说的是白露节气后快速变化的天气情况。 处暑之后依然可以用凉水洗澡,不会引起不适,处暑节气后的十八天,也就是白露节气时就不宜用凉水洗澡了,以免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