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慢性肾脏病现状令人担忧
全国慢性肾脏病现状令人担忧
中国的CKD患者约有1.195亿。一项横断面、全国性的中国成人代表性样本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的CKD患病率差异较大,总患病率为10.8%。尽管中国CKD的估计患病率与美国(13.0%)和挪威(10.2%)等发达国家相近,但却存在病因学上的差异。
据对透析患者进行登记的一个国家级系统——中国肾脏数据系统——数据显示,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57.4%)的最常见病因,其次为糖尿病肾病(16.4%)、高血压性肾损害(10.5%)和囊性肾脏病(3.5%)。这些数据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不同,导致这些国家ESRD的主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图1)。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报告显示,中国肾脏病的流行病学正发生着转变。在中国老年患者中,导致CKD的主要病因是糖尿病和高血压,而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此外,鉴于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中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有可能将继续增长。实际上,在香港和台湾等中国比较发达的地区,糖尿病肾病如今已分别占ESRD病例的46.2%和43.2%。
中国大多数大型医院的肾内科均常规进行肾活检,为流行病学数据提供组织学证据。根据这些数据,61.7%~68.6%的肾活检样本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5.3%~54.3%,其他病因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1%~25.6%)、膜性肾病(9.9%~15.0%)、微小病变(10.9%)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75%)。
肾病莫漏诊感冒过劳易诱发
日前,广东首次慢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布,专家对广州800多万常住人口进行了分层分级的抽样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在抽取的6311名18岁以上普通人群中,肾病发病率高达10.9%,而让人惊讶的是,在患病的慢性肾病者中,仅有9.4%的人知道自己患有肾病。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特别提醒说:“慢性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国际肾脏病学会推测,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病。我国慢性肾病防治形势严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患病率也在10%左右,40岁以上人群高达18.7%,但知晓率不足10%。”
专家呼吁,要想有效防治慢性肾脏病,必须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慢性肾病为什么容易漏诊
肾脏没有像心脏般跳动的状态,也不像胃会因吃得过饱而有胀痛的感觉,慢性肾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加上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的慢性肾病病人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这时才会去医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该去看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因此,很多肾衰病人都走过误诊、漏诊的弯路,等到肾内科就诊时,往往肾脏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专家指出,尽管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如果用心去“感觉”,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的,如小便红、小便时泡沫较多且泡沫持续时间长;四肢、脸上、身上的皮肤发出较多的红点或红斑;四肢关节酸痛;发烧等,另外,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感冒过劳易诱发肾病
有关专家指出,从临床接诊的急慢性肾炎患者的情况来看,约有70%的肾炎病人发病与长期过度劳累有关。这是因为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感染,引发肾脏损害,出现腰酸腰痛,下肢、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等现象。最令人担忧的是,上述表现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人不以为然,自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往往拖到出现严重的浮肿、血尿、血压高时才前往医院看病。
另外,专家还提醒,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为对感冒不“慎”而致“肾”损,最终会发展成尿毒症的恶果。
春季由于皮肤排出的汗液和毒素减少,肾脏负担开始加大,在此基础上若出现感冒,肾脏就更易受损。此外,反复感冒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在人体内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而这些抗体都需要肾脏来进行清除。一两次的清除没有关系,少量的清除也没太大影响。但如果长期反复感冒,将使免疫复合物大量蓄积在肾脏中,反复清除必然会损伤肾血管,导致炎性细胞浸润并促生出致肾毒性的一系列因子。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肾脏纤维化,再发展就会出现肾炎。几年到十年不等的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因而不慎感冒后,一定要引起重视,若症状持续存在,并有各类明显不适的表现,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切忌随意买药服用。特别值得提醒的是,若感冒后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血等症状,更要赶紧去医院检查,万不可掉以轻心,按一般感冒处理。而成人,尤其是平时自觉紧张劳累或容易疲倦的人群,一年感冒超过6次更要引起警惕。
培养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
引起肾病的原因有很多,除原发性肾炎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劳累过度、滥用药物、不健
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也是导致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对预防肾病极为重要。
不要憋尿。有些人因工作忙会长时间憋尿,或干脆整天不喝水,这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反复发作会导致慢性感染,还可能发展为尿毒症。而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也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慎用药物。专家指出,药物滥用引起的肾脏损害近年来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约25%的肾衰患者与用肾毒性药物有关。如常用药中的消炎止痛药(包括一些感冒药,医学上称为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炎痛喜康、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长期或大量服用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定期检查。肾脏位于我们的腹部深处,它们的工作就是从身体的血液中不断清除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肾脏一天能滤过和清洁200升的血液,相当于10 桶饮用水之多。此外,肾脏还具有控制血压、刺激红细胞生成、保持骨骼健康等重要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失去功能,即患上慢性肾病,一开始往往症状不明显,这时候要想发现问题,必须通过化验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测、B超、测血压等。
拒绝高蛋白。高蛋白饮食对肾脏是一种负担,对肾病患者尤其如此。很多人觉得肾脏漏蛋白了,该多吃大鱼大肉“补身体”。其实,肾脏病人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只要0.3—1克/公斤体重。如果摄入过多,其代谢废物———尿酸和尿素氮等都需要由肾脏过滤排泄,对身体非但无益,只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年轻人请注意保护你的肾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肾内科 王成
病例:患者23岁,×高校体院学院大学生,因“面色苍白伴伴恶心、呕吐3月”入院,患者3月前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及呕吐,未予注意,2周前入职体检发现血清肌酐2200umol/L,尿常规:蛋白3+, 血红蛋白82g/L。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国每个肾脏科医师都会碰到的患者。患者年轻的大学生,本该有大好前途,可平时不注意,从未体检,出现尿毒症后才明确诊断,不得不面临透析或者肾移植。
二十一世纪以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据2007年2月20日国际肾脏病学会的新闻公告,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有超过百万人死于与肾脏病相关的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0%左右,据此估计我们慢性肾脏病患者1.3亿以上。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慢性肾炎是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而该病好发与青壮年,对社会发展和人生规划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我们人体有2个肾脏,肾脏有很强大的代偿功能,肾脏功能破坏接近一半时抽血检查才会发现异常。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肾衰竭的发生的关键。而像这位年轻的患者出现明显贫血和胃肠道症状时,通常到了肾衰竭很严重的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了,面临的透析或肾移植,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果他能平时多注意一些,早些发现肾病,或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但是没有如果,我们每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强烈呼吁年轻人,请注意保护你的肾脏。那么,有哪些症状提示你可能得了肾炎呢?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啊肾脏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可能提示肾脏病的症状:
1. 水肿: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早晨起床后发现眼眶周围、面部肿胀或午后双下肢踝部出现水肿。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然而也有极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始终不出现水肿,往往容易被忽视。
2. 泡沫尿:出现泡沫尿主要还有因为尿中有蛋白,与蛋白流失有关系,应为尿中有蛋白增大液体表面涨力,所有,肾炎肾病患者会出现泡沫尿,特点是泡沫长时间不消。
3. 乏力:肾功能不好时,很多废物难以从尿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没劲儿的感觉。有些患者会以为是过于劳累,或是其他原因,而忽视肾脏问题。
4. 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的高发性心血管慢性疾病之一,对于有的年轻人来讲会出现不明原因血压高,其发病也需就与肾脏有关系,主要是因为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
5. 贫血: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去血液科就诊。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有分泌造血激素的功能,也是肾功能损害的一大信号,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
6. 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会首先去消化科就诊,会被当作慢性胃炎来治疗。当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时,血中尿素氮增高,肠道中细菌的尿素酶会将尿素分解为氨,氨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加之此时的肾脏对尿的浓缩功能减退,就会增加患者的夜尿量,而人体水分在夜间会大量丢失、血液浓缩,晨起血尿素氮水平相对升高。所以,晨起时容易恶心、呕吐加重。
当你出现上述症状时,特别持续时间较长,常规处理无效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做个尿液化验,很可能就能真相大白了。
国人心理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这几年,有关心理健康、抑郁症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话题一次次地被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有关专家在谈及这一问题时,都深有忧虑地指出,中国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人堪忧。其实,不用专家说话,很多人的心理素质不好,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科院院士、心理学专家王极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有36.7%的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使他们难以承受。他在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后发现,32%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不仅中学生如此,大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北京市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专门课题组,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依据心理量表调查结果,北京市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6.51%,11%的学生自我评价心理素质较差或很差。与国内正常人群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各种心理症状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与国内大学生群体比较,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尚属较轻,可见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更为严重。
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患严重抑郁症的比例高达3‰,情节较轻的一般占10%至15%。
如何从尿检看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病人数量呈逐年增多态势。然而,公众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却很低。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患病率为10%,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病,而知晓率不足10%。
“近几年,肾病病人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各家医院肾病病人就诊量都在快速增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增多,而继发于上述疾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也随之日渐升高。可从临床就诊情况看,大部分患者对自己早期患病并不知晓,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到中晚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肾脏一旦受损,很可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许多肾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
虽然肾脏病发病隐匿,但是要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并不困难,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就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即可发现。因为肾的代偿能力很强,在疾病的初期,无声无息,一般无临床症状,等到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才会出现临床表现,但此时大多已到晚期,有许多病人一检查就是尿毒症。因此定期尿检很重要,健康人群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检查。出现症状,也应该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
血压高与肾病二者关系大盘点
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但它与慢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却因隐蔽性较高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肾脏是由许多微小血管组成的一个脏器,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原因。这种损害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剧,发展到最后就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直至发展成尿毒症。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验尿,每年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肾脏检查。
然而,慢性肾病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就是“肾性高血压”。这种继发性的高血压一般多发在青壮年身上,临床观察发现,肾功能减退越严重,血压会越高,到了肾功能衰竭后期,有80%以上的患者伴有明显的高血压。
可见,高血压与慢性肾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治疗和控制不利,都可造成恶性循环。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种病都是常见的高发病——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达到约1.6亿人;而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8%~9%。正因如此,一个人既患有高血压又有慢性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如何预防和治疗呢?降压护肾都要兼顾。
无论是高血压肾病患者还是肾性高血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定期评估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考虑血压控制,做到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肾脏病患者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特别要指出的是,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因为过低血压会导致脏器组织灌注不足,变生他病。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虽说高血压肾病一般在早中期都无明显症状,但有些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尿液较清的现象,这说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已经下降;另外,早上起床若出现眼睑、下肢水肿的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已有损害。而一般发展到胃口差、恶心呕吐、贫血、易疲劳甚至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时,基本已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做的肾脏检查一般分为形态和功能两大方面:形态检查可通过B超、静脉肾盂造影、CT、MRI等进行,而功能检查一般只需验血验尿,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检查一次,以及早掌握肾脏的健康状况。若在验尿时发现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且见到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改变,或验血时发现肾小球过滤下降、血肌酐升高,则说明肾脏已开始病变,必须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肾内科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超过百万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国内数个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为10%~13%,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 亿人。预计我国尿毒症患者大概有100~200 万。
2010 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开展的1 万余例慢性肾脏病住院病人的流行病调查工作,初步明确了我国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和诊治现状。在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然是主要病因占半数以上,继发性肾病中前两位的是糖尿病肾脏病和狼疮性肾炎。CKD 常见的伴随疾病(>45%)依次为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低白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高尿酸血症等是肾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慢性肾炎会得尿毒症吗
肾脏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患病率为10.8%,约有1.3亿人患有此类疾病。而慢性肾炎(绝大多数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大概占到了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30%~40%左右,约合4000万人。
慢性肾炎是“隐形杀手”
专家指出,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不过以青壮年居多。多数人的慢性肾炎从开始多为隐匿性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炎症却缓慢发展。慢性肾炎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到最严重时即为尿毒症。迄今为止,慢性肾炎仍然是我国血液透析的第一位病因,而且人数还在逐年上升。因此,慢性肾炎常常被称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慢性肾炎有三个不一定
对于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有些人会产生一些误解,从而总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肾炎或尿毒症,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说明,总结来说有三个“不一定”。
1.引起腰痛的疾病不一定是慢性肾炎
王悦表示,其实绝大多数的腰痛与慢性肾炎没有关系。可引起腰痛的疾病非常多,慢性肾炎更多表现为腰酸。
2.泡沫尿不一定是慢性肾炎
尿液中的泡沫多不一定是慢性肾炎,尿中的有形成分,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增加也可以表现为泡沫多,因此不必过分紧张。
3.得了慢性肾炎不一定会得尿毒症
很多人会担心得了慢性肾炎就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实际上,尿毒症只是慢性肾炎的终末阶段,只有约2%~3%左右的慢性肾炎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比例还是很少的。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乳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令人担忧的植物人诱发因素有哪些
急性损伤:通常出现了在交通事故、枪伤及产伤等非创伤性损伤,还有术后创伤,这些是植物人最常见的原因。当然包括所有各种都是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绞死、溺水等;各地严重持续性低血压发作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中毒等。变性及代谢性疾病:一般的成年人有老年痴呆症病、多发性脑梗死、痴呆、Pick病等病,那么就要注意啦!这也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病情。在儿童感谢常见于神经节脂质沉积,病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病、灰质变性等疾病是诱发植物人的因素。3畸形:先天性的疾病,例如是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都会有机会诱发植物人的发生。4脑细胞严重缺血缺氧:有时候有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而忘了关煤气,就会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这样的话就会是由于脑组织极度缺氧,而导致一部分脑细胞迅速死亡,另一部分脑细胞由活跃状态退行到抑制状态,进而导致意识丧失,成为了植物人。这样的病人在刚中毒时马上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急救是十分有效的,目的是挽救那些濒临死亡的脑细胞。一旦脑细胞死亡,高压氧对其也无济于事。5脑内激素分泌失衡或停止:有时候脑内激素分泌骤停、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脑细胞失去活性!恢复分泌腺体的功能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予其适当的刺激。尤其是适当节律的电刺激,极易促使腺体恢复其功能。
慢性肾炎综合症很严重吗
肾脏虽然功能强大,但却是一个脆弱的器官。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患病率为10.6%,患者约1亿多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也达200余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好了,运动少了,加之工作压力增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了,肾脏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感染、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比例逐渐减少,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痛风肾、多囊肾、前列腺增生、肿瘤及医源性(造影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肿瘤化疗药、含马兜铃酸中草药等)肾损伤的比例逐年增多。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开始就医时就已经发展成为尿毒症。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肾脏健康,留意它发出的“维修”信号,一旦发现有下列症状就应及早就医。
1、排尿次数增加、尿急及尿痛
2、尿中带血
3、尿中泡沫增多
4、眼睑及下肢水肿
5、腰腹疼痛而无外伤
如果肾炎比较严重的朋友,你死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的去检查,因为肾脏出现了问题之后很有可能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高血脂等一些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监护下面,坚持的用药进行治疗,而且要进行合理的饮食。
怎样检查由肾炎引发的过劳
由肾炎引发的过劳患者中,约有70%的肾炎病人发病与长期过度劳累有关。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感染,引发肾脏损害,出现腰酸腰痛,下肢、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等现象。最令人担忧的是,上述表现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人不以为然,自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不去就医、不量血压,往往拖到出现严重的浮肿、血尿、血压高时才前往医院看病。
专家指出,由肾炎引发的过劳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但起病十分隐匿,不易觉察。这是因为:
1.人的肾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早期肾脏损害往往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
2.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方法是检查血肌酐水平的,而它不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害,因此导致慢性肾炎等患者早期不易被发现。
3.反映肾脏损害的一些简单的化验检查,如尿白蛋白、肾功能、肾脏B超等未被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一般人不会主动定期去做这些检查。
很多急慢性肾炎病人就诊时都很难说清自己的病是从何时开始的,大多数人都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劳累。因此对于工作紧张、易出现疲劳的人员来说,注意早期预防、合理安排生活非常重要,尤其是演艺界人士常常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工作,尤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要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