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浆怎么熬才不会结晶

糖浆怎么熬才不会结晶

1、重新加热

糖浆如果被重新加热,已经结晶的小块就会溶解掉。当你把含有结晶的糖浆加热时,由于糖浆中含有水分,水分能吸收更多的糖分,所以糖结晶在被水分吸收后就溶解了。必须要将糖浆中的结晶全部溶解,否则一旦加热的糖浆冷却,就又会出现结晶的现象,一般这种情况被称为“返砂”现象。因为必须要将糖浆中所有的结晶都融化掉,所以最好用小炖锅在火上加热融化,而不是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融化。微波炉有可能会传热不均匀,因而导致部分结晶仍然存在糖浆中。

如果将糖浆在火上加热时,要不断地用木勺搅拌,直至糖浆中的每个小结晶都完全消失。一旦结晶完全溶解以后,就将糖浆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静置冷却后密封保存。

2、玉米糖浆

添加一些玉米糖浆有助于防止糖浆出现结晶。玉米糖浆中的糖是葡萄糖,而糖浆中一般含有的是蔗糖。虽然蔗糖一半是葡萄糖,一半是果糖,但是这两种单糖结合在一起就改变了单糖本身的化学本质。就如同钠和氯都是能够致命的化学物质,但是如果这两种化学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就是我们现在所食用的无害的食盐。就像食盐一样,糖中间也含有很多不多的单糖。

葡萄糖并不像蔗糖那样容易结晶,所以添加在蔗糖中用来防止蔗糖结晶。葡萄糖中含有液体溶液,可以被当作一种润滑剂,增加蔗糖分子间的润滑度,防止蔗糖分子粘黏在一起形成结晶。因此,可以在重新溶解的糖浆中加上适量的玉米糖浆来防止糖浆结晶。一般来说,每一杯的糖浆需要加一茶匙的玉米糖浆。

拔丝地瓜糖浆怎么熬

拔丝地瓜糖浆怎么熬?拔丝地瓜是道甜菜,深受百姓的喜爱,然而,它的做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非常考究,特别是表现在熬糖方面。那拔丝地瓜糖浆怎么熬呢?

拔丝地瓜糖浆熬制的技巧:

首先,将锅洗净,加入白糖,放入少许水,慢慢熬制。锅中放少许水,将冰糖(白糖)放入,慢慢熬煮至冰糖溶化,溶化后开始慢慢开始冒出大个的气泡。大泡慢慢转小泡,颜色渐渐变黄,途中要不停的搅拌。待糖慢慢变黄色,将火调小,用筷子试验是否达到要求。颜色变成浅棕黄色时,用筷子蘸过糖浆,迅速没入凉水中,取出,若糖凝固,嚼之脆硬,则熬制成功。

如何判断是否熬好:

取一根筷子,快速蘸糖水,再迅速投入凉水中过凉,通过品尝来了解糖熬的是否到位。一开始,糖会迅速溶解在水中,肯定不行;再过会,糖会凝固,但是品尝起来会拉丝,粘牙,这个时候也没有熬到位;再过一会,筷子插入水中捞出,糖稀迅速结晶,品尝有硬脆的感觉,那么,糖就熬好了!

熬糖的技巧:所谓拔丝就是指用糖调出来的菜果,吃起来味道特别的稠感觉很好。其中,拔丝地瓜的关键技术就是炒糖,拔丝大致二种:一种水炒糖,一种油炒糖。

水炒糖,就是指用水来调和糖,做法。锅洗净一定要干干净净,然后开火锅大约6成热时加入糖,最好是绵糖因为出来的效果比较好。炒时一定要控制好锅的温度,太热了就失败了。炒到糖差不多变成红色时加入少许的水,水和比例是按糖的比例加的。然后还是火的温度一定不要太高然后就开炒,一直炒到糖和水溶合并成粘稠状时关火就行了。

油炒糖,做法比水的难,这种炒法更考验功夫。锅洗净烧热。然后入油比例和糖差不多但也可以稍多些。油温6成左右。

怎么样的蜂蜜才是正宗的

颜色为浅白色的

一般真正的蜂蜜颜色用肉眼观察的话都是呈浅白色的,有些会呈淡黄色或者是琥珀色,一般是不会很透亮的。但如果是那种假冒的蜂蜜的话,色泽看起来就会十分的鲜艳,并且看起来十分的清澈透明。

会结晶的蜂蜜

一般品质较好的蜂蜜通常都会出现结晶的情况,因此我们在购买蜂蜜的时候尽量挑选这种。因为像那些用糖浆熬出来的劣质蜂蜜的话就不会出现结晶的情况。

会拉丝的蜂蜜

另外像那种品质比较好的蜂蜜的话由于其含水量比较低,质地比较粘稠的关系,往往就会出现拉丝的情况,且丝断了之后还会自动回缩。

蛇皮果果核能吃吗 蛇皮果怎么吃

食材:蛇皮果、盐、蜂蜜/柠檬汁

做法:

1、洗净将蛇皮果,剥去果皮和果核,将果肉清洗干净后用刀切成小块或是方便入口的大小;

2、将蛇皮果加入适量的盐稍微腌制五分钟,用盐腌制可以激发蛇皮果内的糖分,腌制好后用清水冲洗沥干;

3、再用蜂蜜或柠檬汁进行调味,制作好后放入冰箱冷藏一下,口感更佳。!

食材:蛇皮果、糖、柠檬

做法:

1、清洗蛇皮果,去除果核及果皮,切成小块备用;

2、制作糖浆,糖浆中糖、水、柠檬汁的比例为4:4:1;

3、在容器中,倒入水和糖,用大火熬煮,煮的时候不要搅拌,煮到沸腾的时候改小火并倒入准备好的柠檬汁;

3、等糖浆熬到成棕红色,浓度比蜂蜜还稀的时候即可关火,将沥干水分的蛇皮果倒入锅中快速翻炒出锅。

糖浆的做法

糖浆是白砂糖或绵白糖加适量的水、饴糖、蜂蜜等经加热熬成的粘性液体。一般按熬制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亮浆、砂浆、粘浆和砂浆4种。

1)亮浆。500克糖加水150克-200克,加热到110°C时(用勺拔丝可拉长4厘米左右即可),加入葡萄糖浆(也可用饴糖代替)150克左右,再加热到110°C即可。注意熬制时的火候要适当。

2)砂浆。500克糖加入150克水,加热到110°C时(起“白霜”)即可。

3)粘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火候要比亮浆要轻以些。

4)稀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加水量为250克左右,加葡萄糖浆500克左右,火候要比粘浆轻些,便于制品喝透糖浆,滋味润美。

拔丝芋头怎么做

1. 芋头削皮,用制丸勺挖出,水:白糖=1:4,旁边的勺子是用来计量的,大约一勺水,四勺白糖。(最好选用绵白糖。这是因为绵白糖中含有20%的转化糖,而转化糖能抑止糖浆熬制过程中的晶体形成)

2. 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芋头药炸至金黄皮脆里熟,捞出。(最好分两次油炸,第一次应以五成热油温将原料炸至九成熟,第二次炸制的油温则在七八成热之间。)

3. 炒糖,很关键!锅内倒油少许,放入水和白糖(1:4),小火,用木铲轻轻地搅炒至白糖溶化,开始是白色泡沫,继续炒至泡沫消失,糖浆由稠变稀,色泽由白变成淡黄至深黄,注意千万别炒焦了,期间要不断搅动

4. 这个时候就可以下芋头拔丝了,翻拌时动作要轻,动作要快,避免糖稀粘结成团,时间不可太长,以糖浆裹匀原料表面就可以出锅啦

5. 装入事先抹过油的盘子里,配一碗冷开水上桌蘸食。这样吃起来更香脆,还可以避免烫嘴哦。

奶糖制作

浸泡明胶

将选好的12°E以上的明胶,用20℃左右的温水浸泡,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过多,因水分不易蒸发,致使糖体变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左右就够了。稍微加热搅拌,冷却待用。

熬糖

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度随不同物料、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一四季度为124~130℃;二三季度为126~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一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两次冲浆者:第一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24~126℃;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30~136℃。

出锅温度随下列条件而改变:(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锅温度也应相应提高。(2)配料中淀粉糖浆含量越高,其出锅温度应相应降低。(3)奶油炼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锅温度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一些。(4)含蛋白质量高者,出锅温度应降低。(5)高温季节应提高出锅温度,低温季节可降低出锅温度。(6)长期贮存或运销于炎热地区者可适当提高出锅温度。

投入炼乳或奶油的温度根据不同物料条件和奶糖品种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温回升至所要求的温度,制成的糖体软硬适度时即可出锅。奶糖是在搅拌时加入。

搅拌和混合

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放入已溶化的明胶,开始慢转搅打,以防糖浆溅溢,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再开快转搅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体的软硬:(1)利用熬温控制。(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3)延长搅拌时间,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使组织细腻,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2)将奶粉压碎过罗。(3)强烈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4)使用淡炼乳,不使用加糖炼乳。

砂质化

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还原糖含量,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在熬糖后期,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不过这种方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种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它是由两相构成的,即结晶相和糖浆相。结晶相占50~60%,糖浆相占50~40%。结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约在5~30微米之间,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浆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却至60℃以下,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搅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最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

山楂冰糖葫芦的做法



原料:20颗左右,冰糖200克,水200克,竹签5-6个

步骤:

1、将山楂洗净去梗

2、将山楂对半切开,去种,不去也可以,吃的时候麻烦点而已,不去种子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些,底部黑黑的东西也最好挖去。

3、将对半切开的山楂再合起来,用竹签串起来,视竹签的长度而定,短的就穿四个,长一点的五六个也没关系

4、冰糖加水以1:1的比例熬制

5、熬糖的时候用小火,不需要用勺子搅拌,直接在锅中熬煮即可,最后可稍微搅动一下,一定要避免发生糖结晶的连锁反应。也就是可能一些糖浆附在锅壁上,待的水分挥发后,出现一些小的结晶,如果此时你将这些结晶和下面的糖浆混合,那么整锅糖就会变成砂糖,所以无虚大幅度的搅拌,小火细熬就可以。

6、用勺子取一点糖浆,滴在凉水中,如果能迅速结块,尝一下,嘎嘣脆的话就可以做糖葫芦了,如果觉得粘牙说明还没好,熬糖一定要耐心慢慢来,莫着急哈。

7、将山楂串在糖浆中转几圈,停留一分钟左右,我觉得稍作停留,锅中糖浆的热量会将山楂烫软,就不那么酸了。

8、拿出迅速轻摔在不粘板上,可以的话往下拉动一下更有感觉。也可以涂了薄薄一层油的盘子

9、这时候火候要极小,以免糖浆熬过头。

10、放凉就可以吃了

11、喜欢豆沙的可以中间夹一点豆沙,也可以做桔子、猕猴桃、山药的, 也很好吃。

什么样的蜂蜜是纯蜂蜜 结晶蜜

会结晶的蜂蜜通常都是好蜂蜜。劣质蜂蜜或添加糖浆熬制的蜂蜜,是不会结晶的。蜂蜜结晶细腻的是好蜜,颗粒感强的可能是白糖沉淀。

老冰糖的生产工艺

老冰糖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一、传统土法熬制工艺:

1、溶糖(白糖加水10:2.5)煮沸,用蛋清水(1个鸡蛋调清水5kg左右)提纯,然后起锅过滤。

2、熬糖:糖浆提纯过滤后回锅熬制至105度左右,将糖浆滴入冷水碗内,可用手转揉成软团时,即可出锅。

3、生冰:用口大底小的金属桶具或金属盒钵作容器。容器口交叉搁置2根竹(木条),在竹木条上对称系上四根麻绳,垂直于容器中,为使麻绳垂直,可用麻线下端系上坠物。容器备好后将糖浆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围壅糠壳,上面用纸或布覆盖,并以糠壳壅盖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适应生冰温度的需要。

4、出冰:糖浆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动,即结晶成冰糖,出冰时,先去掉容器上的覆盖物和壅护的糠壳,舀去结晶体附近的底冰,将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净余水后,用木棒轻敲容器周围和底部,冰糖即可脱出。

二、养晶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注入浅盘中,置于50-70度室内架上,约2周即可生成巨大结晶。

3、经过分蜜,洗糖、干燥即得冰糖。

三、吊线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冰糖液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内吊上绵线(根据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绵)。

3、经过1周左右,在线上就会长出(结晶出)很多冰糖(俗称柱冰),同时在桶的边缘也会形成一些结晶冰糖。

4、经过洗糖、干燥就得到成品。

四、其他方法

1、选择白砂糖50kg,加清洁水10kg搅匀,使糖充分溶解于水。

2、熬制前在夹层锅中夹层内,加入植物油,然后将配制好的糖液倒入上层锅内,用火熬制。当糖液煮开5~6分钟时,再加入常温下的饱和白矾溶液0.5公斤,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当糖液内温度升高到150℃,停火降温出锅。

3、出锅时,温度以115~120℃为最好。将出锅的糖液,盛入盘内放在土坑上用干净棉被盖实,当天盘内温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温10℃,降到第七天为止。

4、如温度不够,可加火升高坑温,一般情况下,糖液在结晶过程中,怕冷不怕热。

奶糖及其制作方法

奶糖是由国外引进的,在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口味芳香,营养丰富,深受人民欢迎,所以发展很快。

奶糖是一种结构比较疏松的半软性糖果。糖体剖面有微小的气孔,带有韧性和弹性,耐咀嚼,口感柔软细腻。

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这类糖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奶的独特芳香,又称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为圆柱形,也有长方形和方形。色泽多为乳白或微黄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为5~8%,还原糖含量在14~25%之间。

奶糖可分为胶质奶糖和砂型奶糖。

胶质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尔糖。胶体含量较多,糖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比较坚硬,外形多为圆柱形,还原糖含量较高,为18~25%之间,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品种。

砂型奶糖,又称费奇糖。糖中仅加少量胶体或不加胶体,还原糖含量较胶质奶糖少,在生产中经强烈搅拌而返砂。糖体结构疏松而脆硬,缺乏弹性和韧性,咀嚼时有粒状感觉。外形多为长方形或方形。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名称。

制作方法

1.浸泡明胶。将选好的12°E以上的明胶,用20℃左右的温水浸泡,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过多,因水分不易蒸发,致使糖体变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左右就够了。稍微加热搅拌,冷却待用。

2.熬糖也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度随不同物料、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一四季度为124~130℃;二三季度为126~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一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两次冲浆者:第一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24~126℃;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30~136℃。

出锅温度随下列条件而改变:

(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锅温度也应相应提高。

(2)配料中淀粉糖浆含量越高,其出锅温度应相应降低。

(3)奶油炼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锅温度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一些。

(4)含蛋白质量高者,出锅温度应降低。

(5)高温季节应提高出锅温度,低温季节可降低出锅温度。

(6)长期贮存或运销于炎热地区者可适当提高出锅温度。

投入炼乳或奶油的温度根据不同物料条件和奶糖品种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温回升至所要求的温度,制成的糖体软硬适度时即可出锅。奶糖是在搅拌时加入。

3.搅拌和混合。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放入已溶化的明胶,开始慢转搅打,以防糖浆溅溢,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再开快转搅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体的软硬:(1)利用熬温控制。(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3)延长搅拌时间,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使组织细腻,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

(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

(2)将奶粉压碎过罗。

(3)强烈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

(4)使用淡炼乳,不使用加糖炼乳。

4. 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

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还原糖含量,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在熬糖后期,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不过这种方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种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它是由两相构成的,即结晶相和糖浆相。结晶相占50~60%,糖浆相占50~40%。结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约在5~30微米之间,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浆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却至60℃以下,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搅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最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

如何正确炒糖色

原料:用白砂糖熬制最方便,选择颗粒比较小的细砂糖。

1、把砂糖和30克水放入锅中,稍稍用勺子搅拌均匀,放到炉火上加热,加热时不要搅拌。

2、煮时要随时观察,沸腾后表面气泡会很多很大,但随着水分的减少气泡也会变少变小,待水的边缘呈现淡淡的黄色,把火力调到最小,这时可以晃动一下锅子,观察糖浆的颜色。

3、待糖浆变成琥珀色或棕褐色时,并闻到香甜的焦糖味,这时加入热水,搅拌均匀,关火即可。

注意

(1)糖焦化到合适的程度时间很短,大概就几秒钟,如果火太大,一不小心就会糊了。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颜色变化,不要熬过头,以免味道太苦。

(2)熬焦糖的时候为了避免糖出现结晶的现象,可以在糖和水混合时,用勺子稍稍搅拌,开火熬制过程中不再搅拌了。

相关推荐

教你辨别真假蜂蜜

一、看光泽及颜色 真蜜肉眼观色浅白色质地为好,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光泽不是很透亮。假蜂蜜色泽鲜艳,用白糖成的或用糖浆冒充的,所以看起来非常清澈透亮,一般呈浅黄色或深黄色。另外纯净的蜂蜜是无色的,蜂蜜的颜色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不同植物的花粉而造成的。所以说深色的蜂蜜营养要比浅色的蜂蜜营养丰富,但深色的蜂蜜往往也含有比较浓重的气味,如荞麦蜜;浅色蜜一般气味清香,如荔枝蜜、槐树蜜。 二、口感鉴别 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轻微淡酸味,结晶块入齿即酥,含之即化,而假蜂蜜有苦涩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蜂蜜的真假

1、掺水 用一根筷子垂直地插入蜂蜜中,提起来滴在毛边纸上。如是真的蜂蜜,则毛边纸上的蜜将是一粒珠子,如是掺了水的蜂蜜,其滴下的蜂蜜将会向四周扩散。 2、掺入饴糖 饴糖也叫麦芽糖。掺入饴糖的蜂蜜不容易结晶。取少许蜜放于玻璃杯中,加入4倍的水,混匀,然后逐滴加入医用酒精,掺有饴糖者出现许多白色絮状物,否则略呈浑浊,而没有絮状物。 3、掺入蔗糖 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蜂蜜购买后放于冰箱保鲜层中,24小时候观察结晶现象:真蜜用手捏,其结晶体很快溶化。假蜜有硌手的感觉,溶化慢或不溶化

果糖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食用价值: 由于果糖产品具有蔗糖不可比拟的性能优势,果糖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的很多领域,逐渐完全或部分取代蔗糖。这种取代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甜度问题,更主要是改善制品性能、增进风味口感、提高产品档次。 药用价值: 在医药领域里应用的果糖都是结晶果糖,而不能使用果葡糖浆。因为果葡糖浆中的葡萄糖成分会严重干扰果糖的药用效果。例如,糖尿病人服用结晶果糖后的升糖指数仅20左右,而服用F-55的果葡糖浆升糖指数会达到50-60,几乎达到服用蔗糖的升糖指数。

山楂的最佳搭配 山楂糖雪球:健胃消食

材料:山楂100克,冰糖50克,水50毫升,白醋半汤匙。 1、山楂100克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用小刀把山楂果蒂摘掉和另一端的凹陷处杂质挖干净;锅放火上,放入冰糖或白糖50克。 2、倒入50毫升凉白开,开中小火制,一边用铲子搅拌融化的冰糖汁水,注意煮糖水时要用铲子不停搅拌,以免糖汁糊锅,影响口感;煮至冰糖或白糖全部融化,水分蒸发,锅里出现细小的白气泡,淋入1/2汤匙白醋,淋入白醋可以使糖汁快速出现结晶现象,也可中和白糖的甜味) 3、用铲子把白醋和冰糖汁搅拌均匀;倒入处理干净的山楂,立即关火,并用铲子

白砂糖和白糖有什么区别方法

颗粒大小: 白砂糖颜色洁白、粒细很细微,看起来像积雪,软绵绵的感觉,很容易受潮。白砂糖最宜直接食用,冷饮凉食用之尤佳,但不宜用来制作高级糕点。 白砂糖颜色洁白、颗粒如砂,一粒粒分得很清楚。像沙子倒出来有沙沙的声音。 制作工艺: 白砂糖是制成晶粒较细的白糖后,加入转化糖浆而成。 白砂糖是由甘蔗或甜菜经过提汁、澄清、煮炼、结晶、分蜜、干燥工序而成。 用于烘焙: 白砂糖更适合浆做面包和糕点等,砂糖发脆,很适合做饼干外层的糖(烘焙原料之砂糖)。 白砂糖易使制品上色,更易溶于面团中。一般比较适合蛋糕及馅料中,当然

沙琪玛做法步骤

1. 面粉和鸡蛋揉成团;在盆里揉的时候非常沾湿,需要把面团放在桌面上,把手上的沾湿面团刮下,用干燥双手比较不粘; 2. 桌面和面团表面撒上玉米淀粉,将面团擀开 3. 直到擀成大薄片,厚度2、3毫米左右;擀面的时候记得撒淀粉防粘; 4. 面皮整形成长方块,还是要注意每一片之间撒淀粉; 沙琪玛 5. 切成面条,越细越好,切完的面条仍旧要撒上一些淀粉,用手抖散,防止面条粘连; 6. 准备一个长方形器皿,底部和四边刷上色拉油(包锡纸或者保鲜膜可以脱模方便,不包亦可); 7. 油锅烧热至6、7成热,投下一根面条,待

如何鉴别真蜂蜜和假蜂蜜

1、味道品尝法 这种方法可能适应味觉灵敏的人。用红糖、白糖成的糖浆掺入的蜂蜜,闻之有一股红糖、白糖的糖浆气味,尝之甜味淡,后味短,无润口感,而且有糖水味、较浓的酸味或咸味等。纯蜂蜜有花的清香气,甘甜浓厚味悠长,食之咽部略有麻辣感,好蜜结晶品尝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即便能够结晶,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咀嚼如砂糖,声脆响。 2、香味鉴定法 一般的真蜂蜜都是天然的植物香气,如果是特定的蜂蜜还带有蜜源植物固有的清香,而假的蜂蜜这种香气缺弦都是靠添加香剂来弥补,如果不加,则没有香气,所以真

蜂蜜怎么辨别真假

1.看光泽及颜色:真蜜肉眼观色浅白色质地为好,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光泽不是很透亮。假蜂蜜色泽鲜艳,用白糖成的或用糖浆冒充的,所以看起来非常清澈透亮,一般呈浅黄色或深黄色。 另外纯净的蜂蜜是无色的,蜂蜜的颜色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不同植物的花粉而造成的。所以说深色的蜂蜜营养要比浅色的蜂蜜营养丰富,但深色的蜂蜜往往也含有比较浓重的气味,如荞麦蜜;浅色蜜一般气味清香,如荔枝蜜、槐树蜜。 2.含杂质鉴别:可以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冒气的是真蜜,冒烟的有假,如果是纯蜜,铁丝拔出后,十分光滑,不附杂质。用筷子挑

绵白糖和白砂糖有什么区别

(一)一般说来,白糖主要包括绵白糖和白砂糖两种。很多朋友去买糖不知道要哪种,主要是这两种价格还不一样,到底它们差在哪里了呢? 颗粒大小: 绵白糖颜色洁白、粒细很细微,看起来像积雪,软绵绵的感觉,很容易受潮。绵白糖最宜直接食用,冷饮凉食用之尤佳,但不宜用来制作高级糕点。 白砂糖颜色洁白、颗粒如砂,一粒粒分得很清楚。像沙子倒出来有沙沙的声音。 制作工艺: 绵白糖是制成晶粒较细的白糖后,加入转化糖浆而成。 白砂糖是由甘蔗或甜菜经过提汁、澄清、煮炼、结晶、分蜜、干燥工序而成。 用于烘焙: 白砂糖更适合浆做面包和

什么人不宜吃山楂 最常见的吃法:搭配糖一起吃

由于鲜山楂味道偏酸,很多不喜欢吃酸食的人,都难以入口,因此推荐山楂和糖搭配在一起吃,这样可以调和鲜山楂的酸味,吃到酸甜可口的山楂,但注意放糖不宜过多,容易有长胖的风险。通常山楂多与白糖、红糖、蜂蜜等糖食搭配。 材料:山楂100克,冰糖50克,水50毫升,白醋半汤匙。 做法 1.山楂100克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用小刀把山楂果蒂摘掉和另一端的凹陷处杂质挖干净;锅放火上,放入冰糖或白糖50克。 2.倒入50毫升凉白开,开中小火制,一边用铲子搅拌融化的冰糖汁水,注意煮糖水时要用铲子不停搅拌,以免糖汁糊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