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消瘦患者具有高血压危险性

消瘦患者具有高血压危险性

高血压是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消瘦患者比超重患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更高。最近,一项新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其原因。

通过对大约200例正常或高血压的人群的研究,发现肥胖与消瘦的高血压患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激素差异。纽约州立大学Downstate医学中心的Michael A. Weber医生领导进行了这一研究。

研究人员检测了有或无高血压的肥胖与消瘦人群对运动的反应,发现肥胖高血压患者对运动的应激反应比相应的消瘦患者低。

在发表于今年1月号美国心脏病学协会杂志上的报告中,作者称,“总体来说,这些发现强调了肥胖高血压与消瘦高血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研究小组证实,在所有脚踏车实验中,消瘦患者与肥胖患者相比,影响血压的交感应激激素与酶的水平升高更多。研究人员推测,肥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对物理应激的激素反应。

作者称,这些发现能够解释为何利尿治疗对消瘦高血压患者无效。利尿剂或称为“水丸”通过刺激肾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相关因素的调节过程,而增加尿液排泄。

研究人员认为,将来的研究应检测ACE抑制剂等某些心脏药物是否能更好地治疗消瘦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的男患者一般寿命有多长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其自然病程或预后受多种其它危险因子的影响,且不同临床亚型其病因机制及病理生理状况不尽相同。因此,不像某些疾病那样有明确疾病过程,要准确描述高血压病程较困难。关于有高血压的患者一般寿命有多长情况也不同。

1、总体上讲,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15~20年。但不同个体情况不一,有的英年早逝,而有的升高的血压维持终生。

2、恶性高血压,如不经治疗常在一年内死于尿毒症、出血性脑卒中或心血管疾病。

3、年龄较轻血压即升高者,预后不良,寿命大为缩短。

4、临界高血压是一种不稳定的血压状态。经长期随访约三分之一转归确诊高血压,三分之一继续保持临界状态,另三分之一转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转归确诊高血压的预测指标是:高血压家族史、初始血压水平、体重、心率及种族等。

5、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的相关呈连续性,血压越高,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危险越大,预后越差,寿命越短。有资料显示,收缩压≥160mmHg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相对危险性是收缩压<160mmHg的2.3倍,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3倍,预期寿命减少15年。

6、轻度高血压的病情发展主要取决于血压以外的多种其它危险因素,具有一个或多个其它危险因子与血压轻度升高相比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决定心血管危险性和高血压病程的因素。单纯血压轻度升高而不合并其危险因子的高血压,其预后较好,自然病程较长。

高血压的早期是什么症状

对于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很多朋友都希望可以深入了解一些。高血压患者越早发现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血压,对后期治疗越有帮助。所以我们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高血压早期会出现的症状,从而可以让各位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和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

患上高血压的初期和高血压高峰期的症状各不相同,其初期症状包括了: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高血压影响工作和生活,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的危险性在于突然死亡或致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各位朋友还应该时常测量血压情况,根据血压的高低来判断。并且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外,全身感觉麻木或一侧肢体活动发生障碍,甚至心慌、气短、胸闷甚至不能平躺时,要及时测量血压,因为很可能发生了高血压危象。

老年人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加强三级预防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全人群策略和高危对象的个体策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从儿童时期即开始,为全面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二级预防:对老年人坚持定期体检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对患者系统治疗,可减少患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主要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的病死率和病死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心理医疗,家庭医疗护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残,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尤其是收缩压)、糖尿病、超重、左室肥厚、心脏扩大、高龄、冠心病、心脏杂音等。冠心病、高血压或心瓣膜病的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变化较大,主要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脏的符合影响不同有关。Framingham研究中, 50%~60%的心力衰竭发生在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病人中。因此,认为有高危因素的人应做无创性心功能,评价以了解有无心功能受损。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大量实验研究结果,目前已知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年龄 各个调查结果都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

2.性别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以男性比女性高。佛明汉心脏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发病率与男性发病率的比率为0.6,比男性发病率低1/3。

3.高血压 血压升高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佛明汉心脏研究结果中,70%的男性和7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发病之前有高血压病史;还发现在年龄较轻的男性中,患高血压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比无高血压者高4倍,女性则高出3倍;即35~64岁者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4.0,女性为3.0;在65~94岁者中,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男女均为1.9;但是若伴有左室肥厚,则相对危险性明显增加,例如佛明汉资料显示。17%的男性和1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发生之前有心电图左室肥厚,35~64岁左室明显肥厚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14.9、女性12.8;65~94岁患有左室肥厚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4.9、女性5.4。

4.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大。35~64岁的人群相对危险性为男性4.4、女性7.7;65~94岁的人群相对危险性为男性2.0、女性3.6。

5.冠心病 佛明汉资料显示,59%的男性患者和48%的女性患者在心力衰竭之前有冠心病史。Ertl等报道,心肌梗死存活者5年内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4%。

6.吸烟 佛明汉资料还显示,吸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发生心力衰竭之前,42%的男性和24%的女性患有吸烟史。35~64岁的人群中,吸烟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为男性1.5,女性1.1。65~94岁的人群中,吸烟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性是男性1.0,女性1.3。

7.其他 蛋白尿、肥胖等。

发现高血压之后,医生会做哪些检查

(1)血液检测(验血):监测血糖,血脂水平,评估肾脏功能。

(2)尿液检测(验尿):评估肾脏功能。

(3)心电图检查(ECG):监测心脏功能,评估心脏病发病风险。

医生还会询问以下情况:

(1)健康状况,相关病史

(2)吸烟史(是否吸烟)

(3)饮酒史(每日饮酒量)

(4)家族史(家族成员是否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

以上检查和问题帮助医生评估您是否有高血压的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危险因素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但不直接引发高血压),比如高血脂,医生会参考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采取治疗措施。

防高血压关键是减重

1.超重。我国成人体重指数(BMI)正常值为19-24kg/㎡,≥24为超重,≥28为肥胖。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另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者,患高血压危险大于正常者2.05倍。

可见,减重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并限制过多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糖类、米、面食类等),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舞、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各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减重还可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减少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

2.饮酒。每周至少饮酒一次,持续4年者,患高血压危险增加40%。故不饮酒或戒酒,或只适当饮低度酒,如葡萄酒每日2至3两,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3.膳食高钠盐。饮食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因此,要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4.长期心理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发高血压和其他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持心理平衡,学会释放压力,调节心态。

5.长期吸烟可升高血压。尽量不吸烟或戒烟。

6.膳食中脂肪含量高。适当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植物蛋白(其中豆类最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喝茶可减少高血压发生机会

台湾成功大学医院指出,这项研究除证实喝茶确实可防高血压外,还研究出每天喝多少茶会有效果。

由成功大学医院开展的这项研究共涉及个案数1500多人。这些人在研究前全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这样排除了为降血压而喝茶的个例;而一些可能干扰血压值的,像是蔬菜水果的摄取、盐分、肥胖等,也在控制之列。

在此研究中,有喝茶者的干扰因素多偏向负面,比如他们少吃蔬果、比较肥胖、盐分摄取较多,相对的高血压危险性比较高;但是实际做出的分析发现,即使有较高的负面干扰因素,喝茶还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压危险性要低。

此项研究共分三组进行比较。根据统计分析发现,每天喝茶120毫升以上、未满600毫升这一组,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比不喝茶这一组低了46%;而每日喝茶超过600毫升这一组,发生几率更低了65%。

此外,研究也发现喝茶1年以上和10年以上,效果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只要喝茶1年以上并持续下去,都有保护血压的效果。而研究对象以喝绿茶及乌龙茶为主,喝红茶的只占少数。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有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肥胖也有遗传性。

2、环境因素,其中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环境因素如下:

(1)饮食:摄入过多的食盐,钾和钙摄入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都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2)年龄:年龄与高血压的关系也很大,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就越高。

(3)饮酒:酒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4)吸烟:长期吸烟能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5)精神刺激: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患高血压的也较多。

3、其他因素: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其他原因有体重和口服避孕药等,具体如下:

(1)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增加。

(2)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相关。

老年人高血压能喝茶吗

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喝茶可以减少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的机会。每天喝绿茶或乌龙茶120毫升以上,持续超过1年,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

研究发现,喝茶的干扰因素多偏向负面,比如让人少吃蔬果、比较肥胖、盐分摄取较多,相对的高血压危险性比较高;但是实际做出的分析发现,即使有较高的负面干扰因素,喝茶还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压危险性要低。

综上说述,对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喝茶至少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但是也不能过量的饮用。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把握个度,为了您的健康,可以适当的喝喝茶,茶叶、花茶都有一定的功效。

相关推荐

心肌梗死诱因多

1、吸烟 研究者们观察到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且吸烟的数量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甚至被动吸烟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而戒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40%。 2、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到4倍。在糖尿病前期,如空腹或餐后高血糖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 最近在我国5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住院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代

老人高血压的病因

1、家族遗传 一般认为在引起高血压的比例上,遗传因素占40%。在现实生活中,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 2、年纪太大 年龄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变差,血管老化,血管阻力增加,因而血压随之升高。因此,老年人更易发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延续而来,大部分是由于大动脉内膜和中层变性,胶原、弹性蛋白、脂质和钙质含量增加,导致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而致。

痛风的发生也许和高血压有关系

痛风的发生也许和高血压有关系,一般痛风患者身上都能够发现高血压。那你知道痛风的病因一般都有什么吗?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就让专家为您详细解说下吧。 痛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痛风的病因与高血压有关:痛风病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2、与动脉硬化有关: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951年Gertler等叙述一组年轻人患冠心病者具有显著高尿酸血证的统计

尿毒症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方法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膜的两侧,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血液透析可以部分地替代肾脏功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之一。 方法2.腹膜透析应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将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通过腹膜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定时或不断更换腹腔中的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方法3.肾移植是将他人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使其发挥功能。植入的肾脏可以完全地替代肾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费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血压危象是常见的急诊之一。它是指威胁生命或器官功能的极重度高血压状态,通常收缩压大于210mmhg或舒张压大于120mmhg。根据报道,高血压危象占所有急诊医学的百分之二十七。目前在中国尚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但勿容置疑,高血压危象已在急诊工作中占相当大的比例。那么,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费用有哪些因素有关? 高血压危象的费用主要是受三方面的影响: 1、医院因素: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费用与医院择有关。正规专业的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患者走弯路,少受痛苦,节约治疗费用。 2、病情和治疗方法因素:

高血压的质量误区

高血压实际上是以血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分别为28.2%和2.9%。 通过多种方式综合预防和控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0%血压病的并发症。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治,对健康人群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食盐、多食绿叶蔬果

冠心病患者不同时期的性生活

1999年6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国际专家会议就专门讨论了性活动与心脏病危险的关系。实际上,性活动本身所引起的诸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加大等生理反应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和性刺激的强烈程度,性伴侣是否熟悉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性活动时,心率很少超过130次/分,收缩压很少高于170毫米汞柱,老年人或性伴侣固定时,生理变化也相对稳定。但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对具体病人进行性生活危险性的区分与判断,必须有一个可供操作的客观标准。为此,在普林斯顿专家会议上,根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制

高血压并发症可以根治么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 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 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高血压影响工作和生活,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危险性在于突然死亡或致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瘦人的高血压更危险

瘦人患高血压相比胖人的不利因素: 1.瘦人出现高血压的平均年龄比胖人大,因而其它与年龄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硬化、心脏代偿性肥大等,相对也比较明显。血管硬化使动脉本身的弹性降低,弹性差影响大动脉缓冲血压变化的潜力,也增加血液通过小动脉时受到的阻力。其结果都会助长血压升高,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 2.在性情、心理素质方面,瘦人往往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倾向于急躁、激动。每当人情绪激动、怒发冲冠的时候,血压也会在偏高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加重心、脑血管在压力下受伤的机会。 3.降压治疗方面,常规药物在瘦人身上产生的疗效比胖

老人如何预防冠心病

1、每天喝一杯酸牛奶,连续食用一周,可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5%~10%,可见酸奶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形成也有功效。 2、燕麦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亚油酸,还含有丰富的燕麦胶和可溶性纤维,常食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理想保健食品。 另外,专家提出,预防冠心病还需要从根源入手。那么,导致老年人患上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1、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2、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