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穴位按摩的方法
咽喉炎穴位按摩的方法
1、点压左手无名指尖。点压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有节奏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坚持每日三次,饭前点压。每次点压10—15分钟,一般3—4日可起到治愈效果。此法适合于中老年性咽喉炎。
2、按揉廉泉穴(位于下巴顶端再往里2厘米)。用拇指指面按揉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3、按揉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2厘米)。用食指与拇指同时按揉两侧人迎穴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4、按揉天突穴(胸骨上窝凹陷处)。用中指指端按揉100次,方向尽量向下,避免刺激食管,手法轻柔。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局部发红,咽喉发热为佳。按压翳风、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钟。每日上晚各1次。
咽喉是我们最不注意的地方,然而却不知道它是最脆弱的地方,一般感冒发烧都说嗓子疼但是不知道是嗓子疼还是咽喉疼,吃点感冒药消炎药就可以了,以上的这些咽喉炎按摩穴位是物理疗法,有事没事的时候按按还可以预防,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所以不要让懒字耽误自己的身体,慢性咽炎很不好治愈,所以如果严重的话要配合医生跟药物然后再自己做这些来保养自己。
咽喉炎按摩穴位有哪些
1、用中指指端点揉廉泉(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翳风(耳垂后下缘凹陷处)、下关穴(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各100次。
2、用力拿捏大鱼际(手掌内大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少商(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处)、合谷穴(虎口上)各20至30次。
3、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50次。
4、拿捏太溪(足内侧,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太冲穴(足背第1、2趾缝间向上1.5寸处)各30至50次。
5、用拇指螺纹面推下桥弓(耳后翳风至锁骨上窝中成一直线)左右各10次。
6、用力拿捏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10次。 7、用中指指端按压廉泉、翳风穴,各振动1至2分钟。 注:上述疗法每天按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7、按揉廉泉穴(位于下巴顶端再往里2厘米)用拇指指面按揉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8、按揉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2厘米)用食指与拇指同时按揉两侧人迎穴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9、按揉天突穴(胸骨上窝凹陷处)用中指指端按揉100次,方向尽量向下,避免刺激食管,手法轻柔。
10、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11、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12、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小儿哮喘可试试按摩治疗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点压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
溢脂性皮炎发生了以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瘙痒感,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要先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平时要尽量的少去抓挠,否则很有可能会抓破感染,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我想这是患者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了,脂溢性皮炎多是皮肤油脂分泌过于旺盛,调节不均衡导致出现皮炎的病症,大家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改善身体的代谢问题,那么具体的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的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脱屑较多,在皮脂发达部位较易发生,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鲜红或黄红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成年人多见,亦可见于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皮损初为毛囊性小丘疹,逐渐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结痂,重者可呈轻度渗出性湿疹样皮炎。对于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介绍来进行了解。
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
1、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
2、脂溢性皮炎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瘙痒,大家可以选择按摩的方式来缓解脂溢性皮炎带来的压力,按摩根据其作用主要分为保健类按摩和休闲类按摩和治疗类按摩三大类,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脂溢性皮炎患者可以通过保健类或休闲类的按摩来帮助放松身心。
3、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对于这种按摩,脂溢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引来治疗按摩,不管是针灸还是刮痧来辅助穴位按摩,都有一定的内调的作用。
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介绍,对于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有所了解了,穴位按摩算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了,大家选择穴位按摩最好是去正规的中医医院去治疗,而且大家还有根据身体情况看适不适合穴位按摩。
喉咙干咳嗽的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
外感风热,肺胃实热等产生的热证,皆可引起咽喉肿痛。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穴位,“照”意为照射,“海”意大水,“照海”合并,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生气作用,正好能缓解引发嗓子疼的热证。
此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时,不可用蛮力、猛力。
中医推拿讲究得气,按压中感到酸、麻、胀就已经达到得气的效果了,不是按得越疼越紫越好。
按压的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为了增强清咽利喉的效果,还可以配合按压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几个穴位相互交替,避免因按压过量而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
具体按摩方法
人坐在椅子上,把两只脚心对齐,用力按内跟下的一个小坑,在按摩这个穴位时要闭口,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来时,一定要咽到肚子里,一般来说,点揉到3 ~ 5分钟的时候就会感觉喉咙里有津液出现。
疼痛也会随之缓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在临床时还发现坚持每天按摩3 ~ 5分钟,对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
这几个穴位可以治嗓子疼,治疗咽炎。
有人咽喉炎一个多月了,说话沙哑,难受得很。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过片,输过液,吃过中西药,均不见效。前后花了一千多元钱。
选了以下这些穴位给他按摩:照海、少商、丘墟、商丘、鱼际、尺泽、曲池、内关。共按了二十多分钟。
照海(肾经)-专治咽喉炎。 从古至今,它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最有效,如咽喉痛、慢性咽炎。
实际上,肾经上的穴位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但照海穴是专治,且效果极佳。
少商穴(肺经)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
结语:很多男士朋友并不在意喉咙发干咳嗽,觉得可以扛过去,这是大错特错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容易使得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其它炎症。这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相信大家看了文章后都知道如何调养,希望大家能用文章中的方法拥有一个金嗓子。
如何用按摩减轻爱人的喉咙痛
按摩主穴
点按>
天鼎穴
位置:在侧颈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点按>
水突穴
位置:喉结斜下方,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或中指点按水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
点按>
天突穴
位置:颈部,在胸骨上窝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食指点按天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咽部异物感等。
按揉>
曲池穴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牙痛、偏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痤疮、荨麻疹、丹毒、手臂痛等。
掐揉>
合谷穴
位置: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拇指掐揉被按摩者右手合谷穴约2分钟,左右手交替。按摩者也可以用一手托住被按摩者一手手掌,用另一手拇指指腹按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
功效:治疗喉咙疼痛、扁桃体炎、喉头水肿、鼻炎、头痛、牙痛、青春痘、眼睛疲劳等。
小贴士
1.喉咙痛食疗之柠檬汁:在一大杯温水中挤入数滴柠檬汁,含饮。
2.喉咙痛食疗之糖渍海带:取海带300克,白糖适量。将海带洗净,切丝,用沸水烫一下捞出,加适量白糖渍3日,佐餐。
3.喉咙痛食疗之大海生地茶:胖大海5枚,生地12克,冰糖30克,茶适量。上药共置于热水瓶中,沸水冲泡半瓶,盖闷15分钟左右,不拘次数,频代茶饮。
掐按>
少商穴
位置:大拇指指甲根桡侧一点就是。
按摩方法:按摩者指甲掐按被按摩者少商穴30秒,放松10秒,反复操作10余次,左右手交替进行。
功效:治疗咽喉疼痛、不能说话、发热、咳嗽、喘气、胸痛、咯血、乳房刺痛、手腕疼痛等。
辅助穴位
局部按摩
[按摩消疼痛]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4滴风油精,按摩(顺时针方向)咽喉部位20~30次。2~3个月后,病情可大为好转。
[舌根运动法]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3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按摩喉咙]将一汤勺的干洋甘菊花加入1~2杯的沸水中。将溶液直接敷在患部,用手轻轻按摩帮助吸收,必要时可重复。
喉咙疼按摩哪里能缓解 点按天鼎穴
位置:在侧喉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咽喉痛按摩什么穴位才对
穴位名称: 少商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拇指末节桡侧 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功效:
急性咽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虚脱 休克
穴位名称: 经渠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 腕横纹上1寸
主治功效:
咽喉肿痛 食管痉挛
肺热风寒咳嗽
穴位名称: 孔最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功效:
感冒 咽喉肿痛
其他功效:
感冒时咽喉疼痛效果好 治疗痔疮效果显著
穴位名称: 液门
所属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位置: 手背部 第4、5指间 指蹼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功效:
口干舌燥 咽喉肿痛
其他功效:
主水液 治疗身体干燥等症
浑身酸懒无力时有助恢复体力
穴位名称: 关冲
所属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位置: 环指末节尺侧 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功效:
热病无汗 心情郁闷
咽喉肿痛(急性 气郁型)
其他功效:
排除肠胃中的浊气 晕车时按揉此穴及劳宫穴效果好
穴位名称: 丘虚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穴位位置: 足外踝前下方 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主治功效:
咽炎 咽喉肿痛
牙痛发炎
其他功效:
治疗炎症(中医称之为上火)效果最佳
穴位名称: 内庭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穴位位置: 足背 第2、3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功效:
祛胃火 堪比牛黄解毒丸
功效近中草药-生石膏
其他功效:
胃火引起牙痛 咽喉肿痛 鼻出血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喉咙痛穴位治疗的方法和相关护理知识,更多知识还需要大家自行查找,有条件的的朋友们还可以向医生进行专业的一对一咨询,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均衡,锻炼身体。
喉咙痛按摩哪能最快缓解
天突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颈部,结喉下宛宛中,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胸骨上窝凹陷处。
操作手法:以中指指腹按揉,方向向下,力度轻柔,避免刺激食管,100次为宜。
功效:该穴能通利气道,适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哮喘等所引起的咽喉肿痛症状。
人迎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2厘米。
操作手法:同时以拇指与食指指腹按揉两侧人迎穴100次,手法轻柔,可见效果。
功效:人迎穴入足阳明胃经,主治咽喉肿痛、气喘。
少商穴
取穴方法:侧掌微握,拇指上翘,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取穴。
操作手法:点揉法较为常用,可用拇指端轻轻揉按即可,另外还有掐法,以食指和拇指掐该穴位,操作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受伤。
功效:按摩该穴位能清肺利咽,遏制咽喉疼痛,缓解咳嗽气喘之症。
太冲穴
取穴方法:该穴处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的后方凹陷处。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腹揉按,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每次按压的时间4~5分钟为宜。
功效:按摩该穴是肝经的原穴,可适用于肝生内火所致的咽痛喉痹。
哮喘的中医推荐按摩疗法
1、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2、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3、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4、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5、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6、点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以上就是对哮喘的中医按摩疗法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哮喘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