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的介绍
肌酐的介绍
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肌酐偏低是为什么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无论肌酐偏低或是偏高,患者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呢?医院专家介绍,在肾功能检查中尿素氮与肌酐结果偏低于正常值时,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出现,肌酐低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由医院的肾病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医院专家介绍,肌酐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
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
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如平时素食或较瘦小肌肉体积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强营养。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肌酐偏低的原因,肌酐偏低是什么意思?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
肌酐的简介
分子式(Formula):C4H7N3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13.1
CAS No.:60-27-5
EINECS号 200-466-7
白色结晶。热至约300℃分解。溶于12份水,微溶
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本品是从饱合溶液中缓慢蒸发而析出的含二分子水的结晶。在热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最大吸收波长234nm(ε 6900,pH6.5~12.3)、217nm(ε 4500,pH<3),225nm(ε 11100,1mol/L氢氧化钾)。闪点290℃。
血中的肌酐来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部分,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内源性肌酐每日生成量几乎保持恒定,严格控制外源性肌酐的摄入时,血肌酐浓度为稳定值,因此,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孕妇肌酐低的原因有哪些
孕妇肌酐偏低的原因有哪些?肌酐是检查肾脏功能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很多接受检查的人,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此现象认识的误区。因为它的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
对于孕妇肌酐偏低的原因是什么来说,通常情况下,对于人体内的肌酐,它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此现象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它升高或低。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肾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肾脏的健康,一旦肾脏出现问题要引起重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孕妇肌酐低的原因有哪些。
尿素氮偏高肌酐正常是怎么回事呢
身体的肾脏功能如果出现了疾病的症状,或者是因为一些疾病和身体的原因导致功能下降的情况出现,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那么是很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症状发生的。那么尿素氮偏高肌酐正常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
1首先排除没肾病表现历史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肌酐等肾功能指标要肾脏已受损50%才现异简单办查尿再做肾B超全没肾病历史说明肾没病肾没病肾没受损肾功能肯定
2 肾没病肌酐尿素氮甚么高于需要少解些原理
肌酐体肌酸代谢产物肌酸量与肌肉量呈比男性肌酐值比性高期肌肉少肌酐数值低通所说值指许检查平均值统计标准差概念即均值代表95%信度加标准差才达100%即指5%高于或低于均值仍属于能属于指标高并定肾病造按原理推测解释;能属于高、肌肉发达男性更准确判断做肌酐清除率
血尿素氮体蛋白质代谢终末产物其量取决于饮食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解代谢及肝功能情况尿素氮影响素更能做肾功参考值要进食高蛋白都偏高代表肾病需做更析
3需要指些药物(包括西药)肾功造影响值注意并请检查没疑药物。总单项指标高定某种疾病造先必紧张做些解析并定期复查再结论才健康益
尿素氮偏高肌酐正常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在看过上面的介绍后,就能知道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了。这样的情况出现后,还是应该要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以免肾脏的功能出现更严重的损害。那样的话不光是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会非常的危险。
肌酐高的介绍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06μmol/L,但按照现在国际新标准为59-106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06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损伤,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06μ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情况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原因。
肾功能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
1、肌酐偏低可能与患有贫血等疾病有关
医院专家介绍,肌酐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
2、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可以造成肌酐水平降低
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可以造成肌酐水平降低。富含磷酸肌酸的食物包括鲑鱼,猪肉,金枪鱼和牛肉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都很高。由于这些食品不包含在低蛋白质饮食中,因此可供分解的磷酸肌酸数量也较少,其结果是产生的肌酐少。
3、怀孕可能造成肌酐水平降低
怀孕也是导致血液肌酐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一旦胎儿开始在子宫发育,就需要通过脐带从母亲身体传输营养。由于身体变化,孕妇可能只有少量磷酸肌酸可供分解。而磷酸肌酸减少也会导致肌酐产量降低。但除非有其它原因,肌酐水平在孩子降生后就会恢复正常。
4、肌肉块减少可能造成肌酐水平降低
由于男性肌肉块比女性多,因此他们的肌酐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肌肉块减少的人很有可能也伴随肌酐水平降低。衰老会自然减少体内肌肉块数量。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肌肉丧失并减少肌肉块。肌肉萎缩症和重症肌无力就是一些典型事例。此外,残疾导致的运动受限也会因为肌肉使用少而减少肌肉块。
肾功能检查结果怎么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临床上一般把肾功能分为四期:1.正常期检测结果均正常;2.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肝酐清除率降至 正常值的50%,肌酐和 尿素氮正常;3.失代偿期 肌酐清除率常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肌酐大于132.6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尿素氮增高;4.尿下期 尿毒氮大于28.6微摩尔/升(80毫克/分升)。下面分别给大家做出介绍,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受食物蛋白质的影响,因此必须空腹抽血。引起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高热、甲状腺机能门进等也可使尿素氮增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蛋白质吸收增多,也常见尿素氮增高。血清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极小部分来自食物。血清肌酐浓度实际上取决于肾的的排泄功能的好坏。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肌酐增高,常提示预后严重。需要指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正常值并不随年龄改变。由于老年人体内的脂肪增国,肌肉养活,蛋白质分解减少,尿素氮、肌酐亦随之减少。所以当老年人的尿素氮或肌酐增高时,说明肾脏损害已比较明显,应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
肌酐正常范围是多少呢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是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肌酐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两类。肾脏病是一个长期进展的过程,从一开始单纯的缺血缺氧造成的 细胞损伤,到后来肾脏纤维化,大量的肾脏细胞发生了表型转化,形成了不可恢复的瘢痕组织。血肌酐正常值成人(男)~μmol/L (女)~μmol /L (儿童)~μmol/L。尿肌酐正常值为正常范围:男性~16mmol/d;女性7~18mmol/d。
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成年人肌酐的正常值也就80-90,不会超过100,当血肌酐超过正常值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开始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
一般血肌酐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血肌酐正常数值也有所差异,所以患者要注意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患者就需要注意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安全,避免因为上述的疾病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那么最后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尿肌酐的简介
英文名称:Urine Creatinine
缩写:UCr
正常情况:
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3μmol·kg-1/d; 成人7~18mmol/d。
临床意义
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笥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婴儿尿肌酐水平:88~176μmmol·kg-1/d
儿童尿肌酐水平:44~353μmol·kg-1/d
成人尿肌酐水平:
男性:7~18mmol/d(800-2000mg/d)
女性:5.3-16mmol/d(600-1800mg/d)
尿蛋白
尿蛋白有定性跟定量,试纸法仅能定性,不能定量。
(1) 化学、物理结合法:①Esbach法:用苦味酸使尿蛋白凝聚,自然沉降后测量沉淀体积,以计算尿蛋白含量。此法简单但准确性差,所得结果只有真正尿蛋白含量的一半或2倍之多。②称重法:虽比Esbach法准确但操作复杂,不适于临床应用。
(2) 化学法:
①凯氏定氮法:以钨酸沉淀尿蛋白,分离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本法比较准确,但必须先除去非蛋白含氮物质,才能使结果准确。但本法标本用量大、复杂、费时,故临床少用。
②比色法:a.双缩脲法:优点是对白、球蛋白产生颜色反应相近,干扰物质少,且不受温度影响,未发现卟啉、抗生素、镇静剂、维生素、X线造影剂有干扰现象,故比较准确。但灵敏度低(0.01吸光度相当于166.7微克蛋白质),操作复杂。b.酚试剂法: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时所产生的颜色强度不一致准确性差于双缩脲法。c.丹宁酸法:操作麻烦,已改为氯化铁与丹宁酸蛋白沉淀反应显色,5分钟后比色,此法灵敏,干扰物质少。
③浊度法:a.磺其水杨酸法:3%磺基水杨酸做沉淀剂,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2.4倍之多,尚能与多肽发生作用。大剂量青霉素、X线造影剂、血管扩张剂等可造成假阳性反应,去污剂可使结果偏低。本法简便、迅速但准确性差,但其灵敏度与精确度大于三氯醋酸法。b.三氯醋酸法:干扰物质少于磺基水杨酸法。两种蛋白沉淀剂与蛋白所产生的浊度都受温度影响,温度低时浊度小,磺基水杨酸法对白蛋白在30℃时产生的浊度比10℃时可高达近2倍,等量纯白蛋白与纯球蛋白吸光度亦可相差近2倍。
④染料结合法:丽春红蛋白结合法:灵敏,测得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相符,灵敏度为2毫克/100毫升。
上述这些方法中临床常用双缩脲法和三氯醋酸或磺基水杨酸法。
测定方法
-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ps:-1.154、-0.203都是指数幂,百度显示不了。
简化MDRD方程中仅包含性别、年龄、血浆肌酐3个变量,即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 -0.203×[女性×0.742](血肌酐:mg/dl,年龄:岁),并证实比Ccr或Cockcroft-Gault方程能更准确的评估GFR。我们(即王海燕带领的研究组)基于大样本的我国CKD患者基线资料,对MDRD方程进行了改良,在原MDRD方程中添加了种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