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全血肌酐与血肌酐有什么区别

全血肌酐与血肌酐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肌酐?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 肌酐分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两类。我们平时都把血清肌酐叫做血肌酐或简称为肌酐。 什么是血肌酐?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血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什么是尿肌酐? 尿肌酐检查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其增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雄激素、噻嗪类等。

肌酐高的介绍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06μmol/L,但按照现在国际新标准为59-106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06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损伤,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06μ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情况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原因。

肌酐偏高的原因?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偏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

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u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u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肌酐高的原因:

1、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以上几点是血肌酐高的原因,血肌酐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常规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饮食注意:

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

要严格戒烟戒酒。

治疗:主要是选择中药治疗比较好。

肌酐偏低是为什么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无论肌酐偏低或是偏高,患者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呢?医院专家介绍,在肾功能检查中尿素氮与肌酐结果偏低于正常值时,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出现,肌酐低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由医院的肾病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医院专家介绍,肌酐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

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

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如平时素食或较瘦小肌肉体积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强营养。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肌酐偏低的原因,肌酐偏低是什么意思?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

肾功能检查项目都包括哪些

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血尿素氮血尿素 血肌酐 血尿酸尿肌酐 尿蛋白 菊粉清除率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尿素清除率尿 素氮/肌酐比值 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 浓缩试验稀释试验对氨马尿酸清除率等...

血肌酐的关系健康

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如平时素食或较瘦小肌肉体积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强营养。

血肌酐偏低说明肾功能是怎样的情况?

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泌尿系统的疾病当属尿毒症比较难治疗,但是诊断的标准却很容易,很多患者对尿毒症的诊断标准还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耽误了治疗不说,还可能危及生命。由于对尿毒症的不了解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恶化后在发现。尿毒症主要是检查肾功能的好坏,主要一个诊断标准就是:血肌酐。血肌酐: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肌酐正常参考范围:40~120umol/L。严重的肾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就会增高。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是尿毒症的诊断标准之一。

尿肌酐偏低的原因

肌酐的监测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主要取决于您的类型,但是血肌酐一般不会降低,只有升高后才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您这应该是尿肌酐,尿肌酐偏低常见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由于尿肌酐的偏低可见于多种的原因,建议您进一步的检查,如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等,同时结合您的整体情况,明确诊断,早期诊治。

相关推荐

小便泡沫做什么检查

【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是用抽血的方式对肾脏功能进行检查的一个项目。其中包括了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尿酸等项目。其中,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对和蛋白尿之间点相当大的联系。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当肾小球

肌酐值的不同代表着肾病轻重不同阶段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Scr)133~177umol/L,当肾单位受损未超过正常的50%(肌酐清除率80~50ml/min),贮备的肾功能代偿而不出现血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增高,血肌酐维持在正常水平,常夜尿增多外,无任何临床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肌酐清除率50~20ml/min),血肌酐达177~442μmol/L(2~5mg/dl),血尿素氮超过7.1mmol/L(20mg/dl),病人可无力、纳差、轻度贫血等临床表现。 3、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升到442~70

肌酐值高多少需要透析

专家介绍说,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肾病患者的肌酐值往往偏高,那么肌酐值高多少需要透析呢?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肌酐远高于正常值,当肌酐数达到500时可以考虑透析,肌酐500是透析的临界点!但不是所患者肌酐达到500都需要透析,肌酐500只是个适合于大多数人的参考值。是否需要透析要看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而定。 一般的患者肌肝500

肌酐和尿酸偏高的原因 肌酐高是什么原因

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情况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当肾功能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时,就会引起血肌酐升高。

高血压哪些危害 高血压引发肾功能衰竭

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过滤人体内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其主要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以及水肿,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肾动脉硬化就会逐渐加重,则会出现肾功能衰竭。

引起肌酐高的原因哪些

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原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原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原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

肌酐偏高的原因

1原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

尿肌酐的比值意义

临床上常人将尿浓缩和尿稀释混为一谈,的将Mosenthal试验直接说成是尿浓缩试验,也作者仅做了尿浓缩试验,但是其结论却包含了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所以必要区分肾脏的浓缩功能与稀释功能,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在区分这两者在临床很强的实际意义。尿崩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Fanconi综合征主要是肾脏的浓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多尿,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明显水钠潴留的患者主要是肾脏的稀释功能障碍而出现少尿。 本研究通过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检测,只需要测定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就可以了解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以及肾小球滤

肌酐值高要谨慎值低需调理

如果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则意味着肾功能出现了问题。因为血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的。当肾脏受损,肾小球滤过能力减退时,血肌酐的浓度会上升,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临床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常见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患、药物或毒素作用、循环衰竭等。”冯婥强调,如果血肌酐高于正常值,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尽早明确诊断,积极采取针对性治疗、干预手段。 在肾功能检测中,血肌酐低于正常值一般来说临床意义不大。肌酐

肾炎的检查

1.尿液检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3.血肌酐、血尿素氮检测。 4.血清补体C3、C4及CH50;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抗核抗体谱、ENA多肽抗体谱、免疫球蛋白、ANC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等。 5.肾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