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氏菌病的防治
布鲁斯氏菌病的防治
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牛群、消灭疫场的布氏杆菌病和培育健康幼畜三个方面,措施如下:
①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②定期预防注射,如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或冻干布氏杆菌羊5号弱毒菌苗可于成年母牛每年配种前1—2个月注射,免疫期1年;
③严格消毒,对病牛圬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一2096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病牛皮用3%一596来苏儿浸泡24小时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④培育健康幼畜,约占50%的隐性病牛,在隔离饲养条件下可经2—4年而自然痊愈;在奶牛场可用健康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食母乳3—5天送犊牛隔离舍喂以消毒乳和健康乳;6个月后作间隔为5—6周的两次检疫,阴性者送入健康牛群;阳性者送人病牛群,从而达到逐步更新、净化牛场的目的。 对流产后继续于宫内膜炎的病牛可用1 96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和阴道,每日1—2次,经2—3天后隔日1次,直至阴道五分泌物流出为止。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中药益母散对母牛效果良好,益母草30克、黄芩18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热地15克、白术15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白芍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服
布鲁斯氏菌病的症状
(一)急性期:多缓慢起病,少数突然发病。
1、发热:热型不一,以不规则多见,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不同菌种感染,热型不同。羊种菌感染法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症状相矛盾的现象有一定诊断意义。此外尚可存在脉搏体温分离,呈相对缓脉现象。
2、多汗: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亦有多汗。大量出汗后可发生虚脱。
3、关节疼痛:为关节炎所致,常在发病之初出现,亦有发病后1个月才出现者。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关节炎可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常累计一个关节,滑囊液中可以分理处布氏杆菌。另一类为反应性。常为多关节炎。腾头性质初为游走性,枕刺样疼痛,以后头痛固定在某些关节。除关节炎外,可有滑膜炎、腱鞘炎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
4、神经系统症状:以神经痛多见,常有坐骨神经痛和腰骶神经痛。少数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可发生睾丸炎、副囊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尚可发生特异性乳腺炎,表现为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此外稍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炎、膀胱炎等。
6、肝、脾及淋巴结重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牛种菌感染者肝损害为非特异性肝炎或肉牙肿,未经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猪种菌感染则常引起肝化脓性变。脾多为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与感染方式由于,经口感染者颈部、咽后壁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接触性传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有时腹腔或胸腔淋巴就亦可受累。肿大的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亦有发生化脓,破溃而形成瘘管者。
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抗菌治疗后,约有10%以上复发。复发常法身于急性感染后数月,亦有发生于治疗后2年者。这可能是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逃脱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清除。在流行区,有时复发与再感染不易区别。
(二)慢性期:病程长于1年者为慢性期。
本期可由急性期没有适当治疗发展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病史发现时已为慢性。主要表现疲乏无力,有固定或反复发作的关节和肌肉腾头,可存在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此外厂有精神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慢性期可分两型:1、慢性活动型:体温正常或有低热,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血清学检查阳性;2、慢性相对稳定型:体温正常,体征和症状因气侯变化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布鲁斯氏菌病可能导致的其他疾病
有心包炎、脑膜炎、脑膜脑为、内膜炎、脊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子宫内膜炎等,个别病人可发生瘫痪、听力减退、失语、耳聋、视神经炎、角膜炎、视网膜炎、肾炎、肾盂肾炎等。妊娠患者发生流产者约占1%。
全身性布鲁菌病又称波浪热。潜伏期5~30d或更长。初起症状有头痛、背痛、全身不适及间歇性发热。其它如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发生。约有半数病例淋巴结及脾脏肿大;25%病例肝肿大;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发疹,少数可发生丘疹、水疱或出血性皮疹。还有报告在小腿发生溃疡性结节。本病经过不定,通常3~4个月,有急性暴发型与极端慢性型,后者可有持久的骨、膀胱或其它器官的感染。接触性布鲁菌病又称布鲁菌皮炎。多见于兽医及常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病人对布鲁菌抗原发生高度过敏,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以后几个小时内,在接触的部位如上肢,有时在面颈部即发生瘙痒性红色斑点、丘疹或风团,几日后可自行消退。较重者在48h内出现多数散在性毛囊性丘疹,并演变成水疱和脓疱,以后水疱或脓疱结痂,痂下方的组织坏死,经10~14d后痊愈,遗留微小瘢痕。有时在非接触部位发生继发性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病菌侵入皮肤擦伤的伤口,可引起无痛性溃疡。病人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布鲁斯氏菌病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或单核细胞增多。部分患者有血小板减少。
(二)病原菌培养 主要取血或骨髓作培养,后者为阳性率高于前者。淋巴腺组织、脓性物或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培养亦常有阳性结果。本菌培养需特殊配音及。此外细菌生长缓慢,需10日以上方可获阳性结果。新近有报告应用BACTEC240血培养系统作血液骨髓培养来分氏杆菌,阳性率各自为82.6%和81.2% ,且4—7天内能获结果。
(叁)血清学检查
1、凝集试验 标准的是试管法(STA)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主要检测特异性IgM和IgG。后者操作简便,常用于普查。前者常用于诊断。滴度≥1:160有意义。
2、ELISA法 检查各类1g抗体,敏感性强。包括Dags—ELISA等。
3、其他免疫学试验 包括免疫荧光抗体检测、2—疏基乙醇试验(2—ME) ,抗人球蛋白试验、RIA等。
以上血清学试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其他细菌感染的交叉反应,如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土拉伦菌及耶尔森菌等感染。因此诊断时应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史进行分析。
(四)PCR技术
近年来开展CR检测布氏族杆菌DNA,能快速、准备做出诊断。有报告应用牛种菌16SαRNA序列作引物,其敏感性大于31KD编码基因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二、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包括流行地区有接触羊、猪、牛等家畜或其皮毛、引用未消毒的羊奶、牛奶等流行病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2、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神经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慢性期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骨、关节系统损害症状。
3、实验室检查 血、骨髓或其他体液等培养阳性或PCR阳性可以确诊。血清学检查阳性,结合病史和体征亦可做出诊断。
土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土霉素的作用:
土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及螺旋体等都有效,对伤寒杆菌几乎无效。用于痢疾、斑疹伤寒、沙眼、结膜炎、肺炎、中耳炎、疖疮及皮肤化脓感染等。
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土霉素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如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白痢、幼畜副伤寒等)、巴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及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也常用于治疗狗的立克次氏体病、猫的传染性贫血,预防狗的衣原体病和钧端螺旋体病;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及组织坏死等;作为饲料舔加剂使用,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土霉素的功效:
土霉素可用于下列疾病: (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抗菌谱和应用与四环素相同。本品对肠道感染,包括阿米巴痢疾,疗效略强于四环素。与四环素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布鲁斯氏菌病辅助检查
㈠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贫血不清,仅见于严重患者或有延徒性病灶者。
㈡各种培养 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牛型布鲁菌初分离时需10%的二氧化碳。从尿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脓液等中也可分离出病菌,可将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
㈢各种免疫学试验
1.血清凝集试验 试管法乃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但注射需乱菌苗后也可呈阳性,故应检查双份血清,若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长,乃提示近期布氏杆菌感染。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法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且检测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因慢性患者的抗体属IgG型,故本法可同时用于急、慢性病人的诊断。近来有采用亲和素酶联试验,较ELISA更敏感。
3.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试验本法可检测IgG,用于鉴别自然感染与菌菌免疫。自然感染达1个月后,体内凝集即以IgG型为主(初为IgM型),该IgG对2-ME有耐受性;而菌菌免疫后3个月内的凝集素均以IgM为主,可为2-ME所破坏。
4.补结试验 补吉抗体亦属IgG,病程第3周的效介可超过1∶16。本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特异性亦高,但出现时间晚于凝集试验。
5.抗人球蛋白试验 病人尚可产生一种不完全抗体,后者虽可与抗原结合,但肉眼不可见。当将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体复合物中,即出现直接可见的反应。不完全抗体出现早而消失晚,故可用于急、慢性期病人的诊断。鉴于本法操作复杂,只适用凝集试验阴性的可疑病人,效价>1∶80为阳性。
6.皮内试验 布鲁菌素皮试乃为一种延迟超敏反应,24~48小时观察结果。仅有局部红晕而无肿块者为阴性,局部红肿和硬快的直径达2~6cm者为阳性。皮试在病程6个月内的阳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几近100%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7.其他免疫学试验 有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因操作复杂,不适于普遍采用。
㈣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心电力产可示P-R新时期处长、心肌损害、低电压等。骨、关节的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椎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肝功能及脑电图的改变的均属非物异性。
什么是布鲁斯氏菌病
布鲁斯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波浪热、地中海弛张热、布鲁斯氏菌病。患上这种病的牛、羊、猪传染给人,症状是发热呈波浪型或间歇型,全身酸痛、乏力,多汗,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血或骨髓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即可确诊。四环素及链霉素联合治疗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预后良好,病死率很低,多数患者于3~6个月内可恢复健康,即使无抗菌药物治疗,也只有10~15%病人的病程超过 6个月。慢性病例因反复发作可表现关节强直,运动障碍。母畜感染后可流产。人畜患本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可再感染,特别是牛、猪和羊。在中国,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人因与病畜及其分泌物接触或食用染菌饮食(生乳、奶酪等)而受感染,人传染人的机会极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受感染者为牧民、兽医及屠宰工人。
羊型布氏杆菌为英国军医D.布鲁斯首先发现并获得其纯培养。1886年,他从马耳他岛一名因流行性发热而死亡的士兵脾脏中发现了大量细球菌,当时命名为马耳他细球菌。此后,又有人陆续发现牛流产杆菌和猪流产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细菌在形态、培养特性上均与马耳他细球菌相似。1920年,学术界为纪念最初发现人,便倡议用布鲁斯命名这些相似的病原体,总称为布鲁斯氏杆菌属,属布鲁斯氏菌科或假单胞菌科。
布氏杆菌分为6个生物种,18个生物型。布氏杆菌并非真正呈杆状,常近于球形,故常被描述为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无荚膜,常单独存在。仅在需氧条件下生长,牛布氏杆菌需5~10%CO2方能生长。
家里养宠物狗对孕妇有影响吗
狗身上有几种跟人共通的疾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等,布鲁氏菌有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危险,不过这几种传染病是经由被狗咬伤才会传染,大部分被自家养的宠物狗咬伤的机率很低,而且只要平时做好清洁卫生,例如处理排泄物之后立即洗手,并定期带宠物施打预防针,被传染的风险不高。
在食物方面,现在家庭都知道宠物的食物必须处理过,不能吃到生肉,而如果固定喂宠物粮食,都比较不会有吃到感染源的风险。
布鲁斯氏菌病的治疗
1 急性感染
1.1 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的补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和C,以及易于消化的饮食。高热者可同时应用解热镇痛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有助改善血症症状,但必须与抗生素合用,疗程3~4天。有认为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长期有睾丸肿痛者,均有应用激素的指征。
1.2 抗菌治疗:利福平对本病有效,利福平600~900mg/天加四环素200mg/天,疗程6周,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羊、猪型感染者以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为宜,一般采用二个疗程,每次间隔5~7天,每一疗程为3周。四环素每天剂量为2g,4次分服。发热一般于用药后3~5天内消退,此时剂量可减为1.5g。链霉素的每天成人剂量为1g,分2次肌注。SMZ和TMP合剂对本病也具一定效果,对四环素过敏者、孕妇等可以采用。疗程宜为4~6周,过短易有复发(复发率4%~50%)。链霉素也需同用,成人剂量每天1g,分2次肌注,疗程3周。
2 慢性感染
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有一定疗程,但四环素的疗程应延长至6周以上,链霉素以4周为宜。对脓性病灶可予手术引流。
布氏杆菌骨髓炎应予彻底清创,辅以长期抗菌治疗,除四环素及链霉素外,亦可试用氯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疗程。脊柱炎或椎间盘感染一般无需外科引流。关节炎患者偶需做滑膜切除术。
布鲁菌心内膜炎宜用四环素治疗,疗程2~3个月。链霉素6周。四环素亦可与庆大霉素复方SMZ联合治愈本病。也可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利福平。但成功的治疗常需换瓣。
布菌疗程已沿用20余年,静脉注射,首剂为25万个菌体,以后依次为50万、125万、250万、500万、1000万、2000万、5000万、7500万、1亿、1.5亿。每次注射后引起短暂的发热有效。禁忌证为:活动性且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等。
布鲁菌病并发症有心内膜炎、心包炎、脑膜脑为、脑膜炎、脊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子宫内膜炎等,个别病人可发生失语、瘫痪、听力减退、耳聋、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肾炎、肾盂肾炎等。妊娠患者发生流产者约占1%。
土霉素的作用有哪些
土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土霉素的作用:
土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及螺旋体等都有效,对伤寒杆菌几乎无效。用于痢疾、斑疹伤寒、沙眼、结膜炎、肺炎、中耳炎、疖疮及皮肤化脓感染等。
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土霉素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如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白痢、幼畜副伤寒等)、巴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及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也常用于治疗狗的立克次氏体病、猫的传染性贫血,预防狗的衣原体病和钧端螺旋体病;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及组织坏死等;作为饲料舔加剂使用,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土霉素的功效:
土霉素可用于下列疾病: (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抗菌谱和应用与四环素相同。本品对肠道感染,包括阿米巴痢疾,疗效略强于四环素。与四环素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布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羊儿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全身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啮齿类动物,如羊、牛、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布病的传染途径:⑴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⑵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⑶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