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防治动脉硬化的中草药有哪些

防治动脉硬化的中草药有哪些

1、防治动脉硬化的中草药有哪些

1.1、中成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可经常选用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人参鹿茸丸等中成药,每次服1丸,日服2次,连服2~3个月。

1.2、药枕治疗:取杭菊花500克、冬桑叶500克、野菊花500克、辛夷500克、薄荷200克、红花100克。将上述药混匀粉碎,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作睡枕用,可用6个月,若回潮则置太阳下晒。

2、动脉硬化是什么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

家庭防治动脉硬化

钙质或脂肪往往沉积在动脉中受高血压或紧绷所破坏的脆弱部位。动脉变窄迫使本来已很高的血压变得更高。当动脉变得较没弹性及较不易穿透时,由于细胞间的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细胞缺氧。当其中一条冠状动脉由于沉积物的累积或血块的形成或血块陷入沉积部位等因素,而完全被阻塞时,将出现心脏病,也称为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栓塞。老年人罹患此心脏毛病的几率较高。当动脉硬化阻碍动脉供应血液给脑部,一种脑血管病变中风便发生。

当下肢受影响时,则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此病初期,携带血液到腿部及足部的主要动脉受脂肪沉积窄化。初期的症兆是肌肉痛、疲劳及在脚踝及腿部有类似痉挛的疼痛。视哪一条动脉被阻塞而定疼痛的部位,还可能发生在臀部及大腿。假如氧和血液的量无法满足运动中的腿部肌肉,将发生疼痛。病人走路时会脚痛,坐下时便迅速减轻疼痛。其他的症状还包括神经麻痹、身体虚弱、腿感到很重等。

家庭防治措施

多运动

运动能纾解压力及不适,另外它也有助于减轻体重,加快血流和新陈代谢。高血压及肥胖都对心脏不利。运动也能减少心跳次数,并降血压,结果将减低对药物的需求。运动能带来这些改变是因为受运动锻炼过的肌肉能从动脉中取得较多的氧气。动脉硬化病人需掌握运动的节奏,如果患者发现运动后身体不舒服,应试图了解是否运动过度,而无需完全停止。同时,运动前需作暖身,尤其是冷天外出时。

学习放松心情

不论是作轻松的运动或打坐冥想,学习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

节食减肥

饮食不科学和肥胖是产生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节食和减肥就非常重要,你可以用蔬菜和低糖水果代替主食和肉类,并加强有氧运动。

猪血的营养价值 防治动脉硬化

猪血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有害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老人及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对防治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健忘、多梦、失眠等症也颇为有益。

防治动脉硬化有什么方法?

1、戒烟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更好的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戒烟,因为香烟中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坏到动脉,从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因此,在预防动脉硬化方面大家一定要做好严格戒烟以减小对动脉的伤害,这对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是会有很好效果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2、体育运动

多进行体育运动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是要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就可以将身体内多余的胆固醇排泄出来,胆固醇如果在血管壁上沉淀是很容易诱发动脉硬化的,因此,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而且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几率。

3、学会减压

动脉硬化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因素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人体在受到重压下会使得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因而患者会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现象,这样就会给血管壁造成严重的伤害,进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因此在预防动脉硬化方面大家还要注意学会降压,这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4.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

每日不超过三个蛋黄(包括其他食物),水生贝壳类(龙虾、小虾、牡蛎)每月最好仅吃2-3次,少吃肝、肾和其他内脏,因为,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

治动脉硬化偏方

白糖西红柿

材料:西红柿300克,白糖10克。

用法:将西红柿用沸水烫软后去皮,然后将其捣烂兑入适量白糖,用温开水冲服即可。每日分上午、下午分次饮用。

功效:可以平肝凉血、生津止渴,软化血管,适用于动脉硬化患者饮用。

注意:不要与红薯同食,以免引起呕吐、腹泻、腹痛。

双耳汤

材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

用法:用温开水将二者泡发,除去杂质,加冰糖、水适量,隔水蒸煮。每日服用1-2次。

功效: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适用于血管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咳嗽、眼底出血等病症。

注意:不要与田螺同时,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金银花菊花汤

材料:金银花、菊花、山楂个30克。

用法:以沸水冲泡10-15分钟,平时代茶饮用,本方剂量为一日剂量,可分多次饮用。

功效:可以活血降压,平肝。适用于单纯性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饮用。

治动脉硬化的药有哪些

三磷腺苷钠

1.临床上现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进行性肌萎缩性疾患。

2.本品与辅酶A等配制的复方注射液,用于肝炎、肾炎、心力衰竭等。

前列他林(前列林)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

1.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2.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用以抑制移植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

3.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术治疗。

4.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去氧麻黄碱(甲基苯丙胺)双嘧达莫片(潘生丁片、潘生丁、渔人牌)

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吡卡酯(安吉宁)

适用于治疗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如间歇性跛行综台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性肢体溃疡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引起的肾、眼血管损伤。此外,对肾病综合征、浸润性暴发期和扩散期纤维化-空洞性肺结核也有疗效。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列举的关于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相信大家已经仔细阅读过了。治疗动脉硬化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相对药物治疗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所以比较倡导大家利用。此外,还要多锻炼身体。

中医怎么治动脉硬化

1、扶正补虚法。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本虚标实之证,所以补其不足十分重要。扶正补虚法针对脏腑亏虚之证,而多采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等作用的方药。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扶正补虚类中药有:淫羊藿、当归、何首乌、黄芪、党参、白术、桑寄生、牛膝、杜仲、沙棘、刺梨、绞股蓝、灵芝、蜂胶等。

2、活血化瘀法。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脂斑形成。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活血化瘀药很多,丹参、川芎、西红花、蒲黄、牡丹皮、桃仁、姜黄。一些有破血作用的虫类药如水蛭、蜈蚣等也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还有鸡血藤、大黄、虎杖、姜黄、地龙、桃仁、红花、三七、水蛭、丹参、郁金等。

3、祛痰降脂法。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采用化痰降脂、利水渗湿等方法治疗。常用药物如昆布,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功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实验结果显示,昆布醇提取物能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这些作用有利于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

治动脉硬化的药有哪些?

一, 硝酸盐类

1879年Murrel首次报告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心绞痛,以后有机硝酸盐被广泛用于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在接下来的1980年Furchgott等、1987年Ignarro等、1988年Palmer等人不断的辛勤工作最终知道硝酸盐进入人体后释放的NO对人体的作用。

人体内的NO化合物有两类,一类是外源性的,如硝酸甘油在体内释放NO;另一类是内源性的,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

二, β受体阻滞剂

该药于1960年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最初主要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药物,对高血压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它可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性,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做功。

这类药物是心血管领域重要的药物之一;β受体阻滞剂从心力衰竭的禁忌症变为适应症,该观念的更新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三,钙通道阻滞剂

1966年德国Fleickenstein实验室在论文中首次用到“钙拮抗剂”;该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临床上崭露头角,主要心血管效应:1,血管扩张;2,负性变时性和负性变传导性;3,对心肌细胞的负性肌力作用;并且可能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些药物都是我们治疗过程中,可以用到的药物。但并不是每一种药物都能够帮助我们治愈动脉硬化的。每一种药物有自己不同的治疗方向,治疗的效果对于每个患者也是不一样的。希望这些都能够帮助大家。

中医治动脉硬化

1、痰浊内阻

治法:化瘀,降浊,燥湿。

方药: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橘红、茯苓、生姜、甘草、泽泻、茵陈。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化痰;橘红理气燥湿,气顺则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泽泻、茵陈利湿降浊;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降浊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泻、茵陈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泽泻可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若脾虚痰盛者,可加炒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化痰;痰热明显者,加竹茹清热化痰;大便结者,加大黄通腑降浊。

2、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养血;柴胡、赤芍、甘草、行气和血;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气机而宽胸;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诸药配合,使血活气行。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在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抗血小板凝集和对斑块的消退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青皮、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气郁日久化火者,加山栀、丹皮、川楝子以清热疏肝调气。

临证若为气虚血瘀,症见疲乏无力,活动后气短,嗜睡懒言,易汗出,面色少华,舌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宜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地龙、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

3、肾精亏虚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药、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肉桂、附子、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以期“阴中求阳”,达到培补肾中元阳之效;当归补血养肝。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之功。

按此分型,是为了辨证治疗的需要,但临证常肾虚、痰浊、瘀血兼见,只是以某一病理变化为主而已。如痰浊为主者,多合以肾虚、血瘀,治疗上以化痰降浊为主,兼以活血补肾。而以肾虚为主者,多兼有痰浊、瘀血。因此,临证应用不可拘泥。

相关推荐

血脂高吃什么好 泽泻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味甘淡,性寒。具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脂肪肝的功效。常用中成药泽泻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个月为1个疗程。

柴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动脉硬化

可以用柴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所含的欧咪伽—3不饱和脂肪酸(ω-3)和磷脂更高一些,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血管非常好处。

动脉硬化怎么预防 适当地体育锻炼

防治动脉硬化应当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老年人适宜散步,每天30分钟,这对于动脉硬化防治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运动强度应限制在不增加心脏负担和引起不适感以内,并尽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陈醋泡鸡蛋的做法 功效

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硬化

饮食预防动脉硬化的方法

1、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 多种维生素都具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较丰富的维生素 E等益成分。 2、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 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

花生对人体什么好处 降脂

花生含亚油酸和维生素C,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因此花生适合动脉硬化者和老年人食用。

左下肢动脉硬化的病人吃什么好

左下肢动脉硬化的病人可以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 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进食次数多些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

动脉硬化饮食的原则

1、适当控制总热量: 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卵磷脂,对动脉硬化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2个。 3、少吃动物油(猪油): 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 4、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 多种维生素都具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葵花籽的营养价值 防治动脉硬化

葵花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助于防治动脉硬化

10种预防血管硬化必吃的食物

1、西红柿 西红柿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2、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3、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明显作用。 4、海带 海带中含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