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睡眠时间少会导致肥胖 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睡眠时间少会导致肥胖 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胰岛素是身体中储藏能量最重要的荷尔蒙,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被认为是肥胖与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仅一晚的睡眠不足就能降低胰岛素敏感度达25%。或许您自认年轻力壮,离糖尿病还远得很,那么来看看下一则研究吧:11位年轻健康男性在经历「仅」连续六晚的睡眠不足后,竟然就产生了类似糖尿病前期的代谢变化。

糖尿病与连续六睡眠不足在现代社会都不是罕见的问题,它们的关联性也不应被您忽视。

运动少会得代谢综合征吗

“鱼从来不担心肥胖,因为它始终在运动”。运动过少是导致肥胖和代谢 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社会经济水平普遍提高,但孩子们的活动空 间及运动量却大大减少。坐汽车、乘电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代替了原本的 步行、爬楼梯、体育锻炼等活动,运动量减少,脂肪堆积而导致肥胖,造成的脂 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最终可引起代谢综合征。

睡眠时间少会导致肥胖 为什么睡得少会发胖

吊诡的是,清醒时间越久,燃烧的热量也应随之增加。如果一个人维持原本的热量摄取不变,睡得少应该会使他变瘦才对。

要了解睡眠与肥胖的关系,我们必须先来看看睡眠不足对荷尔蒙造成的伤害,这些荷尔蒙的变化很可能正是害夜猫子发福的最大元凶。

造成女性肥胖的原因竟是这些

1.饮水不足

美眉们应该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不但对于肌肤好,同时还可以保证燃烧脂肪,如果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也可是身体发胖。正常情况下,应该保证每天喝八杯水的量。

2.活动时间少

在办公室上班的美眉们,每日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工作,让很多人缺少了运动的时间。这就给肥胖提供了一个可趁之际,让很多白领人群深受肥胖的侵扰。

3.多囊卵巢综合症

女性患上了多囊卵巢疾病也可导致肥胖,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多发生在青春期前后,属于渐进性,发病原因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很大关系,即便雄激素降至到正常,肥胖的现象也还是会存在。

运动后可以吃东西吗

一般运动所需能量主要都是用糖。运动后立刻进食的糖份,比两小时后才进食,,对糖份补充更有效。及早的进食的糖份(饮食),越有效地用作机体修复。

糖份变成脂肪储存是因为过多摄入的糖分无法利用,只能以脂肪形式作为储存, 但既然运动后补充糖分会用作修复,那么运动后补充食物或者碳水这个说法就有点相悖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每次的运动只是简单活动身体的话,过后又大吃特吃,自然又会形成,利用不完的糖分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练的少吃的多自然会胖!

另一个决定进食的食物多少会变作脂肪储存的因素, 是个人胰岛素敏感度;简单来说,敏感度越低越易成为脂肪,所以因为各种因素(例如饮食习惯)会让敏感度偏低的人,进食会更易胖。运动后两小时内身体对糖份的吸收,与胰岛素敏感度并无关系,两小时内进食之糖份可以避开胰岛素敏感度低的问题,由其他路径进入肌肉直接进行修补,所以即使敏感度偏低亦不会被储存成脂肪。

而对于运动后胰岛素敏感度更能提升16小时。所以不仅仅是两小时内,这种正面作用可维持大半日。

运动后立刻进食会更易致肥的理论未必十分正确,反而,运动后进食极有可能不会被储存成脂肪。

所以,反正要吃,将比较大的份量放在运动后好像是合理策略。也不要在再因为体重上那微不足道的数字,让自己每次都饿肚子。

睡眠时间少会导致肥胖 饥饿激素上升

在上述瘦体素的研究中,研究者同时发现到:掌管饥饿感的荷尔蒙Ghrelin在连续两晚的睡眠缺乏后提高了28%。

由于饥饿激素的作用,受试者的食欲与饥饿感显著地上升。这些年轻男性表示他们在熬夜后特别想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甜食、咸零嘴、富含淀粉食物。

想必小七的老板平常都有订阅科学期刊,知道要在24小时营业的商店中摆满汽水、巧克力、洋芋片。

睡眠不足诱发肥胖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8000名健康人员的调查后发现,与那些每晚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至9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的人患肥胖症的危险,较前者高出73%,较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人高出50%,较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高出23%。

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影响新陈代谢,使刺激食欲的激素增加,同时使产生饱胀感的激素减少。

研究还发现:睡眠不足者的胰岛素分泌较正常睡眠者增长了50%,而且敏感度大大降低。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功能异常,是加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造成女性肥胖的三个原因

导致肥胖的原因1、饮水不足

美眉们应该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这样不但对于肌肤好,同时还可以保证燃烧脂肪,如果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也可是身体发胖。正常情况下,应该保证每天喝八杯水的量。

导致肥胖的原因2、活动时间少

在办公室上班的美眉们,每日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工作,让很多人缺少了运动的时间。这就给肥胖提供了一个可趁之际,让很多白领人群深受肥胖的侵扰。

导致肥胖的原因3、多囊卵巢综合症

女性患上了多囊卵巢疾病也可导致肥胖,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多发生在青春期前后,属于渐进性,发病原因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很大关系,即便雄激素降至到正常,肥胖的现象也还是会存在。

肥胖与睡眠的关系有哪些

如果你以为少睡可以减肥,那就错了,恰恰相反,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肥胖.

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功能异常,是加重肥胖或导致糖尿病的直接原因.美国科研人员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组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另一组则为8小时,结果两组糖耐量一样,没有差别,但胰岛素的分泌不一样.睡眠时间短的一组不仅胰岛分泌较后者增长了50%,而且敏感度大大降低.睡眠时间不足,导致胰岛素功能异常,是造成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一直有一种说法:身体胖是因为睡得太多。但最新一项研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人们的睡眠时间与肥胖之间竟然有很大关系。今后, 减肥专家可以为希望身材苗条的人开出一个良方,那就是睡觉。

科学家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人,他们肥胖的几率比每晚睡眠时间在7至9个小时的人高73%。健康专家通常建议人们每天最好保持7至9小时的睡眠。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在5小时的人肥胖的几率是50%,而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在6小时肥胖的几率则只有23%多。

睡眠不好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出现肥胖的问题,所以我们日常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才能够达到一个深度睡眠的效果,同时可以服用一些养生安神汤也可以有效的帮助自己提高自身的睡眠质量。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肥胖会影响将来走路如果婴儿过于肥胖,将来学习走路要比正常婴儿晚些,而且容易造成膝外翻或者内翻、髋内翻及扁平足等,容易导致孩子下肢畸形,走路不便。

儿童肥胖会导致智力减退虽然肥胖儿童智力偏低的原因尚不清楚,在某些肥胖儿,可能由于肥胖导致的呼吸困难、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脑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而且,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肥胖容易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

儿童肥胖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 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哮喘等。

儿童肥胖易患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儿童肥胖易诱发脂肪肝 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儿童肥胖会降低肺活量肥胖可导致儿童的肺活量降低,出现肺换气不足,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使孩子的感到疲乏、无力、困倦、嗜睡等。

儿童肥胖易患感染性疾病幼儿肥胖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如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

儿童肥胖易致雄性激素过多症在青少年女孩和青年妇女,中心性或腹部脂肪过量与雄性激素过多有关。肥胖的女性青少年胰岛素抵抗与腹部脂肪高度相关。肥胖和过度肥胖会使青少年女孩处于月经紊乱和早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高风险之中。

睡眠不足诱发肥胖

一般人认为长时间的睡眠可因神经中枢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导致器官功能减退,使体重增加。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睡眠不足也可诱发肥胖。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8000名健康人员的调查后发现,与那些每晚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至9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的人患肥胖症的危险,较前者高出73%,较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人高出50%,较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高出23%。

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影响新陈代谢,使刺激食欲的激素增加,同时使产生饱胀感的激素减少。

研究还发现:睡眠不足者的胰岛素分泌较正常睡眠者增长了50%,而且敏感度大大降低。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功能异常,是加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相关推荐

解决糖尿病患者饥饿感的方法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力为主要病因,只有减轻胰岛素的抵抗力才能解决饥饿问题,引起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肥胖,所以减肥是一个关键因素,食用低热量的饮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饥饿感。

老年人常失眠的危害

1、不眠有损容颜。 熬夜看引起身体内分泌紊乱,皮肤水分流失。时间久了,脸上皱纹、暗疮、黑眼圈逐渐出现,老年女性涂再厚的粉也掩不住发黄暗淡的肤色。这仅是短期之内熬夜而已,如长期或习惯性失眠,则花容失色、面目苍老、精神萎靡不振。 2、睡眠质量下降与衰老相关。 男性50岁后随年龄增长,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比例下降,生长激素的分泌也相应减少。50岁后每10年总睡眠时间减少27分钟,且中断次数增多,有梦睡眠时间更是减少50%左右,服用增加深度睡眠的药物也许可以延缓衰老。 3、睡眠不足易患高血压

失眠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

1.1、影响免疫功能 长期失眠患者,其免疫力严重下降,感染病毒、罹患肿瘤几率有所提高。 1.2、易患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有关,但还没弄清楚睡眠不足是否增加罹患高血压的机率。 1.3、与衰老相关 研究表明,男性50岁后随年龄增长,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比例下降,生长激素的分泌也相应减少。 1.4、易患糖尿病 一个科研小组经过对两组健康老年人长时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每晚平均睡眠大约5小时的人,同那些每晚平均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前者分泌的胰岛素多50%,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40%。 1

老年人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糖尿病大多为2型糖尿病,仅有极少数属1型糖尿病。而全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约占50%,其中近一半的病人未予以及时诊断。2型糖尿病是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1.胰岛素抵抗 (1)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肌肉摄取葡萄糖能力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2)老年人膳食纤维素摄入减少,相对高热量低消耗,易形成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减少或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力下降。 (3)老年人释放的胰岛素原比青年人多。其抑制肝糖分解作用仅为胰岛素的1/10° (4)老年人肌肉和

失眠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

1、影响免疫功能 长期失眠患者,其免疫力严重下降,感染病毒、罹患肿瘤几率有所提高。 2、易患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有关,但还没弄清楚睡眠不足是否增加罹患高血压的机率。 3、与衰老相关 研究表明,男性50岁后随年龄增长,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比例下降,生长激素的分泌也相应减少。 4、易患糖尿病 一个科研小组经过对两组健康老年人长时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每晚平均睡眠大约5小时的人,同那些每晚平均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前者分泌的胰岛素多50%,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40%。 5、导致老年痴呆

引发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1、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大多数i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都属于肥胖,据统计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肥胖者由于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同等的肥胖者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高血糖,糖尿病的几率就增

女性肥胖影响怀孕吗

肥胖影响内分泌 过度肥胖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增高,这就意味着,排卵容易出现异常,尤其是由于病理原因引起的肥胖人群更要引起注意,除了卵子数量减少,卵子发育成熟变慢,也不易在子宫内膜着床。 肥胖影响排卵 女性体内存有适量的脂肪,卵巢才正常工作,有的女性脂肪集中在腰腹部位,这种体型影响到排卵。此外女性过度肥胖的话,导致体内瘦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等状况,即肝脏,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因此,胰腺要制造更多胰岛素来补充,而卵巢对胰岛素的反应比较敏

为什么肥胖症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

为什么肥胖症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严格地说,肥胖者容易并发的是ⅱ型糖尿病(亦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工型糖尿病(亦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无关。无论是国内或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均已证实,肥胖是导致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在美国85%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肥胖者,超重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4倍。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也发现,40岁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70%有肥胖病史。 研究发现,肥胖开始时患者的空腹血糖一般正常,有时进食3—4小时后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这是机体迟发性胰岛素分泌所造成的。

熬夜、少运动当心引发糖尿病

1、晚睡觉 睡眠不足与血糖控制失调之间关系密切,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加重病情。科研人员对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睡眠时间长短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差的患者,血糖明显不稳定。专家认为,在现代社睡眠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不能排除这是造成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多吃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不规律不合理的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导致身体肥胖,从而造成胰岛素长期、成年累月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体内出现了胰岛素的抵抗,血

打嗝憋气引发糖尿病

打鼾憋气可诱发糖尿病打鼾憋气可并发多种器官损害,并由此易引发各种疾病,其中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在打鼾憋气的病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打鼾憋气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密切,国外医学研究发现打鼾憋气病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5倍以上,20%的打鼾憋气病人有糖耐量下降,30.1%病人合并2型糖尿病,而单纯肥胖的病人发生糖尿病的患病率只有13.9%。另一项研究则发现糖尿病病人中23%合并打鼾憋气,而且,打鼾憋气及夜间间歇低氧程度越严重,患糖尿病的概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