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豆制品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常吃豆制品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医生经常告诉乳腺癌确诊女性不要吃豆制品或豆制品补剂,原因是这些食物或补剂会干扰抗雌激素治疗。然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5年宾夕法尼亚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大豆食品其实可以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新研究中,美国乔治城伦巴狄综合癌症中心肿瘤学教授丽娜·黑拉克维·克拉克及其同事以实验鼠为对象完成了大豆制品与乳腺癌关联研究。结果发现,在喂食大豆(特别是大豆异黄酮)的实验鼠中,在开始接受他莫昔芬治疗(一种抗雌激素治疗)之前,其T细胞免疫反应就已经被激活。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乳腺癌肿瘤通过隐藏自身而避免免疫系统攻击的企图也被挫败。新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治疗期间,患者仍然可以继续食用大豆制品。
克拉克教授分析指出,很多医生认为大都异黄酮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并破坏抗雌激素治疗。然而,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和降低免疫抑制机制表达的能力,可以解释为什么摄入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利于乳腺癌患者康复的食物
一是它们自身的某些化学成分与其鞣酸,能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将致癌物质包裹起来,利用吞噬功能,将致癌物排出体外,阻止致癌物对正常细胞核的损伤。如橘类水果、橙、柑等均属此类。
二是某些食品中植物化学成分能消灭癌症的初始病灶,抑制癌变组织生长毛细血管,使癌变组织因缺氧和营养而萎缩死亡,如大蒜、无花果、杏仁等。
三是有些植物化学成分能阻止体内致癌物质的形成,如西红柿、草莓属此类食品。
另外,家庭和患者在关注乳腺癌吃什么水果好外,平时还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
海带含有大量的碘,碘可以刺激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促进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使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复卵巢的正常机能,纠正内分泌失调,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酸奶能减少脂肪的吸收,每天喝一瓶酸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喝酸奶的人低。另外,红薯中含有抗癌物质去氢表雄酮,可以抑制乳腺癌的滋长。
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鱼类含有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乳腺癌常有助益。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比较重要,但是并不能仅依靠乳腺癌吃什么水果好来控制病情,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降低乳腺癌复发的几率。
乳腺癌早期吃什么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每天保持食用200-300克蔬菜,100克水果,如白菜、南瓜、大蒜、胡萝L、卷心菜、四季豆、番茄、茄子、芦笋、香菇、海参、海带、苹果、白梨、香蕉、乌梅、柑摘等。可增强抗癌能力,并能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女人常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吗
流言:【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癌患病几率。
真相: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油条早已经被唱进流行歌曲,豆腐脑、豆豉、豆干、豆皮等等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
可是,“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却一直在网络上流传。受此观点的影响,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浆,甚至彻底与豆类食物断绝关系。其实,所谓的“豆浆含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植物激素是什么?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还是蛮广泛的,像是扁豆和谷物中的木酚素、黄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
一提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比人体内的雌激素要小。当人体内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它的结合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的结合又因为阻止了雌激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因此,植物激素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1]。【注】
大豆异黄酮——不会导致乳腺癌
和流言所述的相反,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吃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2]。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3]。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4]。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Cancer)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5]。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cancer)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6]。
可见,食用豆浆等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7]。
豆制品,更年期女性也可以吃
进入更年期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明显下降,并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临床上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雌激素的减少会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质密度下降陡然加快,导致骨质疏松,无疑会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个阶段,吃大豆制品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
有研究发现,食用大豆食品可减轻或缓解因更年期而引起的更年期综合症[8]。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率会降低40%[9]。饮食中含有豆类食物,可缓解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的症状[10]。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吃豆制品能改善更年期或临近更年期妇女全身的动脉弹性 [11]。对478名绝经后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吃豆制品可以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12]。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含大豆异黄酮100毫克的豆制品也是安全的,还能起到预防经期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3]。
结论:谣言粉碎。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类物质确实是植物雌激素,不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消费者不必担心。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乳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如何预防乳腺癌复发 注意锻炼预防乳腺癌复发
对于乳腺癌治疗后的患者,应该多加强功能锻炼。因为乳癌手术范围较大,局部皮肤,皮下脂肪、血、神经、淋巴管以及肌肉等都会有不同程序的损伤,从而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甚至出现胸廓畸型,身体的免疫力也会相应下降,所以要预防乳腺癌复发,应该注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
果蔬纤维降低乳腺癌复发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多吃果蔬、纤维类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几率。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对乳腺癌与饮食的关系进行长期研究分析后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类食品,减少脂肪摄入量,尤其有助于降低没有潮热现象的患者乳腺癌复发风险。
主持研究的加州大学公共健康学教授埃伦·戈尔德指出:“处于乳腺癌早期并有潮热现象的女性存活几率更高,癌症复发的风险比那些没有潮热的患者更低。”如患者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较高,出现潮热的可能性就低,而雌激素含量下降,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潮热现象就会出现。戈尔德指出,对这两种情况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要区别对待。
研究人员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纤维、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食用5份果蔬。研究人员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会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
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食用大量果蔬后,能将复发风险降低31%,而已过绝经期的妇女如以果蔬为主,其复发风险更会降低47%。
得了乳腺癌春天吃啥好
得了乳腺癌春天吃啥好 多摄入豆制品
研究发现,豆制品的摄入不仅不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还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危险。
研究人员自2002年起,陆续对5000多名20至74岁的乳腺癌新发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调查与样本检测,与最低摄入组相比,大豆蛋白质摄入最多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危险可降低29%,复发风险可降低32%。
研究还提示每天摄入11克左右大豆蛋白质(折合干豆约30克)的乳腺癌患者,其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虽然调查显示96.6%的受查妇女每周至少吃一次豆类食品,但在数量和频率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另外,增加青菜、卷心菜、花菜等黄绿色与深绿色蔬菜和萝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以及水果、豆油的摄入,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家畜红肉(猪、牛、羊肉等)摄入的增加和经常采用油炸或煎烤等方式烹调肉类的女性,则更易罹患乳腺癌。
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得乳癌吗
流言:
很多人喜欢喝自磨豆浆,但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癌患病几率。
雌激素有很多种类,如动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和人工合成雌激素等,还有那些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的有机环境污染物,其中植物雌激素是对人体有益的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会减少乳腺癌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早已经证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与亚洲人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的饮食习惯有关。欧美国家的饮食中一般不含大豆及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摄入量过少。
有学者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岁~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该研究结果2009年发表在美国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也显示,大豆有显著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
日本的研究结果亦显示,自青春期就经常食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益生菌饮料的日本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了。Wada等教授在对日本高山市女性的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和患乳腺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具有较高的大豆及大豆制品摄入量的女性,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适量服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也有助于乳腺癌的治疗。2008年《英国癌症杂志》上也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大豆中的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尽管在一些体外细胞系和动物研究中发现,部分纯大豆异黄酮会促进肿瘤的生长。但没有表明大豆会导致癌症。因为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种类繁多,作为单体,对癌细胞表现为部分刺激和部分抑制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人类和动物在异黄酮的效应方面有所不同,饮食中的大豆和实验中的异黄酮效应同样不同。
植物雌激素具有双向平衡效应
植物雌激素除了能抵消体内过多的有害雌激素外,当人体生理雌激素不足时也具有替代作用,这就是雌激素效应的“双向调节”作用,既避免了有害刺激,又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
近期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这种对雌激素的双向平衡效应,能显著影响与雌激素相关的肿瘤发生。当染料木素(大豆异黄酮的一种成分)与雌激素在体内同时作用于靶器官时,两者能竞争性结合体内雌激素受体,从而显著降低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病率。而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太高时,大豆异黄酮表现出抗雌激素的效应。大豆异黄酮除了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外,还可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
由此可见,“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长期、适量食用大豆食品或粗制品,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早期乳腺癌吃什么好
1、多吃高蛋白质食物
可多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还可以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这样也能为后续的放疗做好适当的营养物质补充。
2、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每天保持食用200-300克蔬菜,100克水果,如白菜、南瓜、大蒜、胡萝L、卷心菜、四季豆、番茄、茄子、芦笋、香菇、海参、海带、苹果、白梨、香蕉、乌梅、柑摘等。可增强抗癌能力,并能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3、多吃抗癌食物
乳腺癌早期癌症或者还没有扩散,及时食用一些抗癌食物可以有效的减缓或者控制癌细胞的扩。因此乳腺癌早期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海带、芦笋、石花菜。
4、多吃增强免疫力食物
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乳腺肿瘤后期复发的食物,其中包括桑椹、猕猴桃、芦笋、南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
女人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
流言: 【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癌患病几率。
真相: 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油条早已经被唱进流行歌曲,豆腐脑、豆豉、豆干、豆皮等等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
可是,“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却一直在网络上流传。受此观点的影响,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浆,甚至彻底与豆类食物断绝关系。其实,所谓的“豆浆含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植物激素是什么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还是蛮广泛的,像是扁豆和谷物中的木酚素、黄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
一提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比人体内的雌激素要小。当人体内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它的结合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的结合又因为阻止了雌激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因此,植物激素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1]。1999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大豆异黄酮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使用。
大豆异黄酮——不会导致乳腺癌
和流言所述的相反,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吃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2]。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3]。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4]。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5]。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cancer)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6]。
可见,食用豆浆等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7]。
豆制品——更年期女性的良好选择
进入更年期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临床上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另外,雌激素的减少还会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质密度下降陡然加快,导致骨质疏松,对女性健康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此时,女性特别需要有利于稳定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食物,而大豆恰好是很好的选择。
食用大豆异黄酮食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症[8]。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就会降低40%[9]。饮食中含有豆类食物,可缓解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的症状[10]。大豆异黄酮还能改善更年期或临近更年期妇女全身的动脉弹性[11]。对478名绝经后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吃豆制品可以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12]。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豆异黄酮100毫克是安全的,并能很好地预防经期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13]。
结论: 谣言粉碎。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类物质确实是植物雌激素,不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是很好的女性食品。
食用豆制品的小贴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大豆类食品30-50克。日常饮食中应该适量吃一些豆制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可以降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
豆浆必须煮熟。生豆浆含有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这两种物质摄入过多时可能使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甚至发生中毒。豆浆经过充分加热,可以消除这两种物质,安全饮用。
痛风病人最好在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适量减少豆制品。痛风病人不必绝对远离豆浆,只是应当注意在喝豆浆的同时,相应减少肉类的摄入。控制每日蛋白质的总量才是关键。
乳腺癌手术后注意什么
1、乳腺癌手术后口干、口渴时,可少量多次饮温开水、果汁,如西瓜汁、苹果汁等。术后1-2天,可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藕粉、麦片粥等。
2、折线下床后,应保证营养的供给,以促进身体的康复,给予易消化的含高蛋白饮食,如鸡肉、鱼虾、瘦肉、豆腐,或做成小饺子、银纯、鸡汤、鱼汤等。
3、可多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每天保持食用200-300克蔬菜,100克水果,如白菜、南瓜、大蒜、胡萝L、卷心菜、四季豆、番茄、茄子、芦笋、香菇、海参、海带、苹果、白梨、香蕉、乌梅、柑摘等。可增强抗癌能力,并能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5、可多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不要认为手术之后,就是完结,这恰恰是一个开始,多数的癌症在进行了手术之后,还会有转移的可行性,乳腺癌手术后也有很多患者的癌细胞转移到了胃部或者是肠道系统当中,所以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一下以上的注意事项,不要因为操作不当,而给自己带来了不良的反应。
喝豆浆可预防乳腺癌
很多女同胞对喝豆浆心存顾虑,已患上乳癌的女性更害怕喝豆浆会加重病情。不过,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喝豆浆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1豆制品是中国妇女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美国妇女很少摄入豆制品,因此豆制品摄入的差异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引起中美双方研究人员的兴趣。
2中国乳腺癌患者占了5042人,研究中他们发现,与大豆蛋白摄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蛋白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则下降了32%。
3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豆腐脑、豆干、豆皮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但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4一提到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豆浆中的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有弱雌性激素、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
5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大豆中的异黄酮会优先结合雌激素受体β,而不是雌激素受体α,导致雌激素受体结构改变,从而发挥治疗及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END
喝豆浆不会导致乳腺癌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有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乳腺癌,还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2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1年发表在《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人群摄入豆浆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风险。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补充大豆蛋白大于10毫克的女性,乳腺癌的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3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适当食用豆制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会降低40%。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豆异黄酮100毫克是安全的,并能很好地预防经期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4补充豆类有很多方式,每天饮用800到1200毫升左右豆浆,就可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食用30至50克的大豆的标准。在家喝自制的豆浆能有效提升豆浆的浓度和营养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