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后出血
绝经期后出血
妇女在绝经以后,体内各项分泌功能普遍衰弱,生殖器官萎缩,卵巢缩小、变硬,表面光滑,阴道粘膜变薄,失去弹性等,这些均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的妇女,正常绝经一段时间后,又发生阴道出血,其原因可多见以下情况:
1、绝经后,子宫内膜由于得不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支持而萎缩,但也有个别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仍受到来自肾上腺分泌的少量雌激素的刺激,使子宫内膜生长而造成子宫出血,这种情况可通过诊断性刮宫而达到最后确诊。
2、有的妇女平时即患有较重的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所以夫妇同房后即可诱发出血。
3、老年性阴道炎
主要特点是白带多、呈血性、有气味。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而造成阴道上皮糖元消失,阴道分泌物减少,且呈碱性,使妇女阴道抵抗力减弱,最后发生感染而导致老年性阴道。如果做妇科内诊检查,可发现阴道粘膜萎缩变薄,在阴道粘膜处可见散在出血点及表面溃疡。
4、子宫内膜炎
临床表现主要是白带增多,少量出血。绝经后的妇女子宫内膜因失去雌激素的作用而萎缩、变薄,表面上皮有片状剥落,加上宫颈内膜发炎。若做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压痛,有时伴有发热。
5、子宫颈癌
临床表现主要是接触性出血,血性白带及不规则阴道出血。
6、子宫内膜癌
临床表现是绝经期前后,不规则阴道少量或中等量出血或血性白带。妇科检查:子宫并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宫颈亦无异常改变。
7、卵巢癌
由于肿瘤产生大量的雌激素,使已萎缩的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而发生增生导致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可在下腹一侧或两侧摸到实质性肿块,大小不等,一般为中等大,有的可有囊性改变。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首先应详细了解出血的量、性状、出血距离其绝经时间长短、盆腔有无包块,以及其他症状,必要时再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便抓紧对症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出血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如没有性/生活的少女、育龄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绝经后女性等等。不论是哪一阶段的女性,在经过B超或其他检查确诊有子宫内膜增厚后,有症状的女性多是表现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这种出血可以是表现在月经期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月经周期紊乱、月经经期长短不一或是是表现在非月经期出现长时间出血,长达10-15天左右,或者是长期间的毕竟陡然出现,出血还淋漓不止等等。这类人群普遍的共性就是面色看起来比一般人苍白,检查可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有时候甚至还会发现有失血性休克等等。
子宫内膜增厚,对于未经性/生活的女性,直接的影响是可出现不排卵,也就是虽然有大量的卵泡生长,但是还没有发育完全即出现退化,导致无排卵;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子宫内膜增厚直接导致受精卵不着床或者是着床不稳定,而出现流产的局面;而对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卵巢功能基本丧失,卵泡几乎被排尽,由于雌激素锐减,促性腺水平升高,而导致内膜不断的增生脱落而出血不止。因此,不论是那一年龄段的女性,在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后,都要及时的治疗,治疗上经过检查有炎性感染因素导致的,都是可以服用中药治疗的。
对于有子宫内膜增厚的女性,若是检查出有炎性感染的,多是伴随有生殖器炎症的,如出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炎等等;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建议先做内膜活检,特别是两侧宫角部,若是确诊是良性病变就可以服用妇炎丸治疗!
绝经期综合症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月经不调和经期紊乱的类型
1、月经过多
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天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一定多。
2、月经过频
月经周期不调的一种情况是月经周期缩短。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不规则的子宫出血
不规则子宫出血是月经周期不调的一种最常见情况。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4、月经间期出血
妇科专家介绍,月经周期不调还有一种可能是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由于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2-16 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
北京医生指出绝经期后子宫出血也属于月经周期不调。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此时应到医院检查鉴别。
哪些原因会导致非经期出血
非经期出血的原因
1、与创伤有关的出血
因为外伤导致的出血,比如性交后出血,处女膜破裂、阴道壁破裂、后穹窿破裂都会引起出血。
2、与内分泌有关的出血
避孕药服用不当会引起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绝经后子宫出血以及新生儿阴道出血都是主要原因。
3、与全身疾病有关的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瞟白血病、肝脏疾病、妇产科疾病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些疾病都易出现出血情况。
4、与肿瘤有关的出血
中年以上的女性出现非经期出血,通常是因为子宫肌瘤,绝经女性有不规则出血,主要是由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功能性肿瘤导致的。除此之外,幼女出现不规则出血,主要原因是葡萄状肉瘤。
5、与炎症有关的出血
外阴溃疡、尿道肉阜等疾病易出现非经期出血情况,比如阴道溃疡、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后两者的出血几率更大些。另外,宫颈溃疡、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宫颈疾病也易出现出血情况。子宫出血症状最易出现在急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肌炎和急慢性盆腔炎等。
6、与妊娠有关的出血
宫外孕、前置胎盘、葡萄胎、胎盘早剥、绒毛膜癌以及先兆流产和不全流产等都会存在出血情况。
宫腔出血的分型
一、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
二、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包括排卵型月经稀发和排卵型月经频发
2.黄体功能障碍:包括黄体不健和黄体萎缩不全
三、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子宫癌早期症状会有什么
1、经期异常大量出血
子宫癌通常可有经期异常打大出血,但许多其他情况也可以引起这一症状,包括纤维瘤和息肉等,有时由(内膜)增生引起,也可以 ,它可以是其前期病变,妇女也可以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偶有经量过多的情况,带有宫内环时(IUD)时,常常出现经量过多对于这个症状要注意以下几点:经量较以往增加多少?下次月经是恢复正常了还是仍然异常增多?如果是增加好多,下次月经还是这样,那就要注意去医院检查了。
2、月经间期出血
调查显示,异常出血是最早能注意到的前兆之一,见于90%有子宫癌,但并不是说月经间期出血的妇女90%有子宫癌。许多原因能引起这种情况,例如排卵期突破性出血是相当常见的(正常的)。这个需要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大于35岁的女性。
3、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
子宫癌可出现下腰部和腰骶部疼痛的前兆症状,虽然其他如肥胖等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些症状有种种可治疗的原因,不论症状出现的是急还是已经持续了一两天,都应去医院看病确诊。
4、绝经后出血
妇女一旦绝经,异常出血就容易被发现了,而且应立即告诉医生。不过在围绝经期,异常出血就比较难确定了,因为绝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有一次这样的出血而且似乎根本没有什么特点(如出血无规律,周期较频繁或持续时间比以往长或突然出血了月经间期出血)那么就应警惕了,有可能是子宫癌,要去医院检查。水样、血性或有臭味的分泌物;一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去医院检查,因为这肯定是疾病造成的,需要治疗。
绝经后出血或非经期出血要当心
几乎所有妇科恶性肿瘤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晚期症状无特异性。妇科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能使95%以上的妇科肿瘤得以早期发现,因此成年女性每年都要定期至少检查一次。
而且,癌前病变及大多数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通过以下几种表现,女性还可以肿瘤自检――
绝经后出血:即停经1年以上又有阴道出血,排除激素原因后,即使出一滴血,也要引起重视!因为不能忽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90%子宫内膜癌患者都存在异常出血,积极检查的话多数还处于早期,可治愈。
肿物:当肿瘤很小的时候自己是摸不到的,自己能摸到则说明肿瘤已经很大了,但总比忽略过去或根本不在意为好――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后,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肿物是可以发现的。
阴道异常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宫颈内膜的分泌物及阴道渗出物形成白带,一般量不多,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当女性生殖道发生肿瘤,肿瘤出现坏死、破溃,就会出现水样、血性和米汤样白带,如合并有感染,可有臭味。白带异常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的表现。
月经改变:如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接触性出血等,常常是由于宫颈或宫体发生肿瘤所致,当然,卵巢肿瘤也可因内分泌变化而表现出月经紊乱和不正常出血。除正常月经以外的出血也都要究其原因后对症诊治。
疼痛:下腹部、腰背部、骶尾部疼痛等。疼痛并不是肿瘤的早期症状。通常当肿瘤体积相当大,压迫或侵犯其他脏器时,才会引起疼痛。有时疼痛也是肿瘤的自我暴露,如肿瘤发生蒂扭转、破裂或变性、感染等都会引起腹部疼痛。
饮食及大小便改变: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只有腹胀及消化道症状,肿瘤压迫或侵犯膀胱和直肠还会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大便干燥等。
更年期的表现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非月经期出血的原因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在育龄妇女中,从初潮到绝经期前这一阶段中,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便是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所造成的出血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所引起,出血量可多可少。包括发育期少女的青春期功能性出血,绝经前的更年期月经失调,都是因为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育龄妇女虽然有排卵,也可引起排卵期出血:或因黄体功能不佳,或者没有及时衰退而引起出血。
更年期是女性的多大年纪?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
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约3/4的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可以出现。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