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可别倒着走
老人可别倒着走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因此,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程东源教授强烈指出,老年人绝对不要倒着走。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说,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程东源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北京心肺血管研究所主任赵冬教授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提前一站下车,强迫自己多走几步,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倒着走路对肾有好处吗 倒着走路对身体的好处
1.倒着走路时,双腿要用力挺直,膝盖不能弯曲,这就增加了膝关节,股肌承受重力的强度,从而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股级都得到锻炼。
2.倒着走路脚尖是虚着地,主要靠踝关节和足跟骨用力,又使这些相应部位的功能得到锻炼。
3.倒着走路的时候要留意运动方向,因而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受到积极锻炼,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
4.青少年正直生长发育时期,采用倒着走路的方式有益于身体发育,减少鸡胸驼背的发生率。
老年人宜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锻炼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并被老年人当成健身格言。
事实上,人在用餐后的一小时内,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大量血液会流入胃肠道,致使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血管阻力减小,从而导致人的血压有所下降,特别是中度运动后有些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爬楼锻炼可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去脂减肥,但长期如此会引起肢体的负面反应,因为在爬楼过程中,膝关节压力明显增大,周而复始地重复同一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磨损,诱发膝关节疾病。
还有倒着走。倒着走或倒着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倒着走。
但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着走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还可能扭伤颈部,甚至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最后专家提醒:老年人锻炼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讲究科学性,循序渐进。
倒着走路有什么好处 倒着走路的正确做法
第一种是动肩摆臂甩手式,可使全身得到锻炼,适合倒着走路比较熟练的人。第二种是双手叉腰式,即双手按住腰部两侧,后退着走。这种方法容易掌握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但上肢运动量较小,适合高龄老人和初学者。第三种是曲肘握拳式,可减少行进中的阻力,加快速度,适用于倒着走路有速的人。
倒着走路对肾有好处吗
有。
倒着走路与向前走使用的肌肉群不同,可以弥补人正常走路时的不足,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倒着走路时需要腰身挺直或略后仰,这样脊椎和腰背肌将承受比平时更大的重力和运动力,使向前行走得不到充分活动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锻炼,有利于气血锻炼,养肾护腰背。
走路有什么好处 倒着走:治腰痛
倒着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对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如果觉得吃力,可以倒着走、正着走相结合,每天30-60分钟。但倒着走,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摔倒。
适合晚上的运动
饭后站立
站立是一种很简单的运动,但是很多人根本不认为站立是运动,但是要知道的是,站着要比坐着和躺着更能燃烧热量,站着要比坐着和躺着消耗起码5倍以上的热量。每天吃完晚饭后,不要再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了,不妨试着站在那里看电视,可以按照标准的站立姿势站立半个小时,注意加紧臀部和腿部,同时将背部、臀部、腰部、头部都贴着墙,长久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腰直了,腿细了,人也更有精神了。
倒着走
那些每天坐在办公室的人群,你们是不是经常会觉得腰酸背痛呢?是不是晚上一下班就赶紧找个人给你后面好好按摩呢?其实治疗腰背疼痛并不需要这么麻烦,吃完晚饭后,当你出去散步的时候,不妨试试倒着走,因为倒着走可以有效增强你的大腿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酸痛。而且倒着走要比正常走路消耗的氧气要多到将近一半,因此,想减肥的人群不妨也来试试倒着走,不仅实惠,而且效果显著哦。同时,人在倒着走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势必要用到小脑,所以说长期倒着走还可以保健小脑,有效提高记忆力,老年人倒着走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转呼啦圈
转呼啦圈的过程中,通过不停地扭摆腰腹部,这样可以加速肠道的蠕动速度,这样肠道里一些堆积的垃圾就可以排出,有效治疗便秘。另外,转动呼啦圈的时候,为了保持呼啦圈不掉下来,势必要用到腹部和腰部两个地方的肌肉,长期转呼啦圈可以使这两个地方的肌肉都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消耗掉更多的脂肪,让你可以瘦肚子同时强健腰部肌肉,使你的身型更加健美。
老人倒着走健身有什么注意事项
首先倒着走要有参照物。初练者身体先向前倾,走路时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再过渡到全脚,重心要放在前面,这样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手臂要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练者应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道。一开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时间要短。等练习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则可以尝试在弯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点,倒行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倒行者还可以加大难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
倒着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遵照大夫的意见来锻炼。患病老人做运动时,应以稍稍出汗、不觉胸闷为宜。切不能盲目加压,致使身体不堪重负。
为什么倒着走对腰好 改善腰肌劳损症状
倒着走路需要腰身挺直或后仰,脊椎和腰背部肌肉将承受比平时更大的重力和运动力,有利于气血的调畅,对于一些经常感到腰背酸痛或有腰肌劳损的人来说,经常进行倒着走路的锻炼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老年人锻炼时倒走并不科学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
倒走有什么好处 倒着走路的注意事项
1.锻炼时选择平坦,周围无障碍物的场地,如在公园草地上进行,或是在室内进行。
2.刚开始倒着走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求快只求稳,时间不宜太长,以后逐渐递增。
3.倒着走路一般每日走一到两次,每次20分钟,老年人身体虚弱人群视身体情况酌情减少时间。
为什么倒着走对腰好 缓解腰腿疼
对于腰腿疼患者,多进行倒着走路是有好处的。正常行走时身体的躯干部分是略微向前屈,骨盆前倾,腰部前凸,这也是腰腿疼的病因所在,倒着走路则正好相反,使这种前屈得到矫正,因而有康复治疗意义,它对长期弯腰伏案造成的慢性腰腿疼,老年人腰肌劳损造成更大腰腿疼,以及骨质增生所致腰腿痛都有保健作用。
老人倒走健身的四个注意
很多老人喜欢采 用倒着走这种方法健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齐国先提醒,倒着走并非想走就走,它还有不少注意事项。
从运动保健方面来说,倒着走主要能帮助人缓解腰疼的毛病。因为倒着走比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以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定的松弛,在增强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腰肌的锻炼。对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倒着走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但是,倒走健身还有4个注意事项:首先倒着走要有参照物。初练者身体先向前倾,走路时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再过渡到全脚,重心要放在前面,这样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手臂要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练者应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道。一开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时间要短。等练习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则可以尝试在弯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点,倒行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倒行者还可以加大难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
齐教授提醒老年人,倒着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遵照大夫的意见来锻炼。患病老人做运动时,应以稍稍出汗、不觉胸闷为宜。切不能盲目加压,致使身体不堪重负。
老人倒走锻炼不科学
专家说老年人锻炼是非常好了,可以活动老人身体的各个零件,但是有一点,老人倒走这点是不科学的。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
“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提前一站下车,强迫自己多走几步,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老年人倒走健身需注意些什么
从运动保健方面来说,倒着走主要能帮助人缓解腰疼的毛病。因为倒着走比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以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定的松弛,在增强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腰肌的锻炼。对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倒着走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但是,倒走健身还有4个注意事项:首先倒着走要有参照物。初练者身体先向前倾,走路时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再过渡到全脚,重心要放在前面,这样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手臂要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练者应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道。一开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时间要短。等练习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则可以尝试在弯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点,倒行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倒行者还可以加大难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