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肺癌的好处
中草药治肺癌的好处
中医治疗肺癌见效一般较慢,但是却是从根本上进行调理。中医治疗肺癌就是能把控细胞平衡,调整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正负比率”。据了解,目前不论中西医治疗肿瘤有毒副作用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西医大都是采用化疗,固有的毒副作用无法排除。而传统中药以毒克毒治疗理念,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本身肿瘤就没有毒。癌症本身就是细胞发生突变后,形成癌细胞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中药治疗肺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毒性,中医本身又是一个综合利用体,既有有效的部分,又有毒副作用的部分。特别是对有毒中草药的利用,其有效量和中毒量是并举的,用不到量起不到作用,用到量了人又中毒,单纯的传统医药学对其毒副作用是无法排除的。近些年医学界中医治疗也只是缓解症状,西医高额手术费用多数患者也承受不了。
由此可见,中医治疗肺癌也有自己的作用,虽然中医的药物也并不是完全无毒的,但是毒副作用要比西医少得多,所以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而且中药治疗肺癌的费用一般要较西医少得多。
毛冬瓜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Máo Dōnɡ Guā
【别名】白洋桃、白毛桃、白葡萄、生毛藤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山蒲桃(《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杨桃的根及叶。根:全年可采;叶:夏秋采。
【原形态】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枝及叶柄密被白色柔毛,后变光滑,具长圆形皮孔;髓白色片状。叶互生,厚纸质,矩圆形至圆形,长7~15厘米,宽4~12厘米,先端渐尖或钝至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微心形,边缘有细小锐齿,上面幼时被白色柔毛,后脱落,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叶柄粗短,长1.5~2.5厘米。花大,淡红色,直径约2.5厘米,卜3朵形成腋生聚伞花序;萼通常2片,几圆形,与花柄均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6,卵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子房圆形,密被柔毛,柱头多数。浆果蚕茧状,密被灰白色长柔毛。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溪边及林边灌木丛中。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福建中草药》:根:淡微辛,寒;叶:微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消肿,解毒。治肺热失音,淋浊,带下,颜面丹毒,淋巴结炎,皮炎,痈疮肿毒。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全身疮疖,皮炎,无名肿毒,腹股沟淋巴结炎,跌打损伤。
②《福建中草药》:治肺热失音,大头瘟,湿热带下,石淋,白浊,乳痈,胃癌,鼻癌,乳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肺热失音:毛花杨桃鲜根一两。水煎,调冰糖服。
②治湿热带下,石淋,白浊:毛花杨桃鲜根、野苧麻鲜根各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大头盘(颜面丹毒):毛花杨桃鲜根,用第二次米泔水磨浓汁涂患处。
④治乳痈:毛花杨桃鲜叶,加酒糟、红糖各少许,捣烂热敷患处。(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鲜毛冬瓜根捣烂或加烧酒捣烂敷患处。
⑥治腹股沟淋巴结炎:毛冬瓜根捣烂,拌酒糟煨热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⑦治疝气毛冬瓜根一两,荔枝二两,鸡蛋二只,加烧酒一杯,水煎。食蛋和药汁。
⑧治全身疖肿、皮炎:毛冬瓜根四至五两,加猪肉适量同煮食。
⑨治跌打损伤:毛冬瓜根皮捣烂外敷,另取根四至八两水煎服。(⑤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胃癌,鼻咽癌,乳癌:毛花杨桃鲜根二两五钱。水煎服;15~20天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服,连服四个疗程。(《福建中草药》)
皮肤过敏能吃百合吗
【功能主治】
1、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
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黄。
①《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②《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③《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④《食疗本草》:"主心急黄。"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熁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⑥《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
⑦《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
⑧《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
⑨《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农药中毒中草药治疗
(1)百草枯和敌草快的中毒症状:百草枯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除草剂,它对环境没有不良作用,因为它一接触到土壤就失去活性。已使用过大量百草枯,对人没有发生不良影响。除非是反复地、不注意预防地接触,这样会造成指甲受腐浊和鼻粘膜受损而出血。除非是长时间接触,否则百草枯是不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但是如果吞服了,则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死亡率非常高。这些病例是由于事故或有意摄入造成的。
①百草枯。吞服后立即发病,口腔和咽喉立即有烧灼感,口腔和咽喉因被腐蚀造成溃疡。随之就发生恶心、呕吐、胃疼,以后就胸闷,呼吸时伴有泡沫。严重病人即可因肺水肿及急性肾衰竭而死亡。不太严重的病人则表现有肝、肾功能受损的体征。可能发生焦虑、共济失调、抽痉。即使病人在第一周末可能表现出一些好转征象,但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体征,逐渐有进行性的呼吸不足与缺氧性肺衰竭。
②敌草快。敌草快的中毒较少见。上述百草枯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与特点也适合于敌草快。吞服后立即发病。敌草快对口腔和咽喉也有腐蚀作用。严重病例在数小时内呕吐与腹泻。发现肝功能受损及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和无尿。随之发生失去定向和抽痉,严重病人在一周内因肾衰和心衰而死亡。如能恢复则通常很彻底。敌草快摄入后不会像百草枯那样发生进行性肺病变。
(2)五氯酚(pcp)及有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有时引起氯痤疮。职业性长期接触或突然大剂量接触时可能发生全身中毒。这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木材处理,因而一般公众也有少量接触,也曾有过事故或有意摄入。
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是由于代谢率加快所致。死亡常由于高热和心脏骤停,并较早出现尸僵。
该类农药中毒迅速,首先表现为身体和精神上的疲乏,缺氧,头痛,共济失调,头晕,眩晕和丧失定向,无食欲,想吐,发热和出汗。以后则高热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因心脏衰竭而死。
经口或经呼吸道接触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后期可能有阵挛(五氯酚除外)。可能有肝、肾功能损害,t淋巴细胞轻度减少。曾报告过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鲜无花果药用价值
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痔疮便秘,消化不良,痔疮,脱肛,腹泻、乳汁不足,咽喉肿痛,热痢,咳嗽多痰等症。《滇南本草》:敷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疥癞癣疮,黄水疮,鱼口便毒,乳结,痘疮破烂;调芝麻油搽之。《便民图纂》:治咽喉疾。汪颖《食物本草》:开胃,止泄痢。《纲目》:治五痔,咽喉痛。《生草药性备要》:洗痔疮。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医林纂要》:益肺,通乳。《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肠。《江苏植药志》:鲜果的白色乳汁外涂去疣。《云南中草药》:健胃止泻,祛痰理气。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闷。常见附方治咽喉刺痛:无花果鲜果晒干,研末,吹喉。(《泉州本草》)治肺热声嘶:无花果五钱,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治痔疮,脱肛,大便秘结:鲜无花果生吃或干果十个,猪大肠一段,水煎服。(《福建中草药》)治久泻不止:无花果五至七枚,水煎服。(《湖南药物志》)发乳:无花果二两,树地瓜根二两,金针花根四至六两,奶浆藤二两。炖猪前蹄服。(《重庆草药》)无花果150克,水煎加冰糖适量服,治肺热声嘶,咳嗽咽痛。无花果两个生食,或用干果十个与猪大肠一段,共煮熟食,治痔疮、脱肛、大便秘结。鲜无花果十个,水煎洗患处,治外痔。无花果两个,小茴香10克,水煎服,治疝气。无花果枝适量,水煎服,每日两三次,治肠炎。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每日一次,以愈为度,治哮喘。⑿无花果叶10克,水煎代茶饮,治黄疸。无花果根去粗皮,打碎,开水泡服,治喉痒。无花果鲜嫩叶,洗净捣烂绞汁,每次温开水和服半杯,治误食鱼蟹类中毒,腹痛,呕吐。无花果猪肉汤:猪瘦肉250克,切小块,无花果100克(干品),同煮汤,用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理肠健胃,解毒消炎作用,治痔疮,慢性肠炎。
猫爪草的药用附方
1、治瘰疬
(1)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过滤取汁,再熬成膏,贴患处。
(2)猫爪草四两。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过滤取汁,加黄酒或江米甜酒(忌用白酒)为引,分四次服。第二天,用上法将原药再煎,不加黄酒服。二日剂,连服四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2、治肺结核
猫爪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3、治肺癌
(1)猫爪草、夏枯草、各50g。水煎服,每日剂。加服小金丹,每次g,每日2次。(中国医学文摘,1996,(4))
(2)猫爪草、鱼腥草、仙鹤草、山海螺、蚤休、各30g,天门冬20g,生半夏、浙贝母各15g,葶苈子12g,水煎服,每日剂。分2次服。(《抗肿瘤中药的治癌效验》)
4、治恶性淋巴瘤
猫爪草15~30g,重楼18~24g,乌蔹莓、水红花、薏苡仁各30~60g,大黄9g,每日剂,煎二次分服。(《抗肿瘤中药的治癌效验》)
猫爪草有毒吗
猫爪草无毒,临床无毒副作用病例报告,可放心使用。
穿心莲有什么功效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
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
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
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
西青果的营养价值 利咽解毒
西青果可以清咽利喉,可治阴虚白喉症,解毒。《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毒。"
中药治疗肺癌的偏方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一、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破坏,参加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此药方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肺癌有着很好的效果。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二、仙鹤草、蟾蜍、人参多少。将药制成片剂,每片合生药O.4克,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此药方可以达到补气扶正,解毒消癌的效果,对改善肺癌症状有效。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三、核桃树枝60克,草河车、女贞于、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奔放亦可以解毒抗癌,改善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四、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成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实用于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五、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成果扶正解毒,散结消癌,实用于肺癌。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六、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10克,每次1丸,日3次。
本方成果解毒化痰,散结,实用于肺癌。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七、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泰西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成果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减轻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八、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偏方可以有效的清热消痰,解毒散结,适用于用于肺癌的治疗。
麦瓶草的相关配伍
1.治痨伤吐血:麦瓶草30g,红枣15g。合耢糟煮服。
2.治吐血后体弱不能复原者:麦瓶草30-60g。炖杀口肉吃(《重庆草药》)
3.治肺脓疡咯血、吐脓:米瓦罐15g,大枣7个。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4.治鼻衄:面条菜15g。研面,温开水冲服。
5.治小便下血:面条菜9g,茵陈9g,瞿麦9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6.治妇女干血痨,有内热骨蒸者:麦瓶草30-90g。炖子母鸡吃。(《重庆草药》)
中草药治病的原理
人体之任何病证,无非是由病性、病位、病态、病因和表象构成的,由于中药可以平病性、达病位、修病态、消病因、除表象,故而,中药就能治疗疾病。
一、平病性。
人体之病,从病性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寒证,一种是热证,而药物也有寒热温凉之性,他们可以平病性。中医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即对于寒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热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温性药物来治疗;对于热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寒性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凉性药来平病性。
二、达病位。
人体之发病部位,根据辨证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说法,如对于伤寒病,病位就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等的不同;对于温病,病位就有在卫、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对于内科病症,病位就有在精、在气、在血、在津液的不同;对于伤科病症,病位就有在骨、在脉、在筋、在肉、在皮毛的不同,等等。但是,不管哪种辩证,最后都要归结到脏腑辩证,其病位也就归结到在脏或在腑。
其实,人体之病位,简单的说,只有表里、上下、左右、中间、四肢等的不同,但不管发病部位在什么地方,中药都能达病位,这是因为:
1、中医有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而应用中药治病。对于植物而言,有下面的根、中间的茎、旁达的枝、上面的花叶种子果实、在外的皮等;对人而言,百会穴位处是人的最上部,为天,会阴穴位处是人的下部,为地,下肢相当于地下的根,上肢相当于草木之枝,而人体之表就相当于植物之皮,所以,根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腿脚部的疾病,如独活等;枝类药物就可以治疗手臂疾病,如桂枝等;茎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腰、腹、胸、背及脖子的疾病,如木通、海风藤、苏木等;植物类药上部的花叶种子果实等就可以治疗人体头部疾病,如菊花、决明子、益智仁等;皮类药物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如桑白皮、大腹皮等。
2、中药更讲升降浮沉,质地重的药物具有沉降之性,质地轻的药物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如决明子虽产收于植物的上部,但质重下沉,故而也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如肠道燥涩的便秘等;桑白皮虽为植物之皮,但质重,故而就可以治疗体内之疾病,如咳吐黄稠痰之证等。
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如葛根虽为根类药,但质地轻,故而就具有升浮之性,可以治疗上部疾病,如脖子僵硬等;如麻黄虽为茎类药,但质轻上浮,故而,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等。
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不仅仅取决于质地的轻重,还与四气五味、炮制方法、药物的配伍等有关。
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温热性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的作用,如桂枝、黄芪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凡味属苦酸咸、寒凉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的作用,如芒硝、大黄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
《本草纲目》谓之“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更是对味和性升降浮沉的高度概括。
药物经过炮制以后其升降浮沉之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为根类药,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的热结便秘之证,但如果用酒炒了以后,就可以借着酒的升浮作用上达头部而治疗目赤肿痛之病症;柴胡生用,升散作用强,常用于解表退热,但用醋炒之后,发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作用增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等病症效果很好;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的药物,作用于中焦,但经盐炒之后,可下行温肾,能治疗肾阳虚而导致的小便频数之证。
配伍的不同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中医里有句话“麻黄配熟地不发汗,熟地配麻黄不滋腻”等。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我们不但要注意升降浮沉的作用结果,更要看升降浮沉的作用过程,如大黄之性沉降,不但能治疗下部的肠道疾病,还可以借沉降之功来治疗胃中食物不下行所致的胀满病症。
3、由于五味为五脏所主,肺主辛味、脾主甘味、肝主酸味、心主苦味、肾主咸味,所以,不同味的中药就可以进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作用。利用这一点,不同脏的发病,就选用不同味的中药,如肺病,就选辛味药,治疗肺热病症,就选用辛味寒凉之药;治疗肺寒病症,就选用辛味温热之药等。
总之,根据上下表里的病位不同,我们不但要用象思维来确定植物药用部位,是下部的根类药还是上部的花和种子果实类药等,还要选用合适的升降浮沉之性的药物;对于哪脏之病位问题,我们要选用相应之味的中药来直达病所,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三、修病态。
人体之病态,只有两种,正虚或邪实,所以,中药的功用就是要么补虚,要么去实。
食物如同灯之油,药物如同拨灯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结果。而脏腑的正常,就需要每一个脏腑的气、血、阴、阳正常,所以,补虚,就是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中药里就有专门的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山萸肉补阴、淫羊藿补阳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虚证可选用相应的补虚药。
对于实证,如血瘀、痰湿、积食、虫积、宿便、结石等导致的疾病,中药都能直接清除,如丹参活血、白芥子消痰、山楂消食、槟榔去虫、大黄通便、金钱草排石等。
四、消病因。
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外感,如风、寒、暑、湿、燥、火所伤等;有内生,如情志内伤等,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所以,人体的直接发病原因更多的是体内的因素,如气滞、血瘀、痰湿、积食、虫积、肠道积滞等,而中药,不但能消除外来之病因,如发散风寒药,就能消除风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能消除体内病因,如活血化瘀药,就可以消除血瘀这个病因。
五、除表象。
表象,就是表现出的征象,包括体征和症状两种。
中药能够有效的消除表象,如元胡止疼、三七止血、杏仁止咳、鸦胆子消疣、白头翁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具体的、更多的临床应用,我会在后面详谈的。
当然,治病求本,只要消除了发病因素,表象自然也就消失了,比如因感受风寒而出现的头疼,只要发散风寒到位,头疼之不适也就自然消失了。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
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
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
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
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