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按摩什么部位见效快
手麻按摩什么部位见效快
如果出现手麻的问题,可以试试按摩内关穴,这一穴位是在手掌心向上,腕横纹正中后二寸的位置上。这一穴位刚好处在神经上,这是缓解手麻问题的最佳方法。
按摩手三里同样可以帮助感觉手麻问题,保持手肘弯屈的状态,然后把肘尖端向着手腕方向,三寸四横指的距离,也就是肌肉鼓起来的胃部去按压,等到穴位出现酸胀感觉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起到治疗肩颈的效果,一般来说就已经引起上肢麻到手指的症状产生了,而且按压手三里之后,要继续揉按到手腕部位才行。
胃痛按摩手上见效快图 胃痛手部疗法推荐
组成:桂枝20克,麻黄,羌活,干姜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川椒各1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将药汁倒入盆内,趁热先熏胃脘部,待温时浸泡双手,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五日为一个疗程。主治胃脘痛。
组成:胡椒25粒,丁香20粒,广木香,广丹各6克,生明矾15克,食盐5克,米醋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筛,加米醋调和如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神阙穴,包扎固定(上盖纱布,胶布固定),待手部出汗即可,每日换药1次,中病即止。主治胃脘痛。
按摩腹部的正确手法 腹部穴位按摩手法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将右手拇指指腹按在中脘穴上,适度用力揉按0.5-1分钟。
坚持按揉中脘穴可起到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作用。
关元穴位于腹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把拇指指腹放于关元上,适度用力按揉0.5-1分钟。
坚持按揉关元穴可起到益气壮阳,调理气机的作用。
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在条口(位于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长骨-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后方1横指处,把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以右(左)手中指指尖置于丰隆上,拇指附在对侧,用力掐0.5-1分钟。
按摩丰隆穴有消食导滞,化痰消脂的作用。
右手经常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麻按摩什么部位见效快
经常出现手麻,那么可以通过按摩内关穴进行缓解,因为内关穴主要是在手掌心向上,腕横纹正中后二寸的位置上,是连接人体神经的一个穴位,经常按摩有利于缓解手麻问题。
其次就是还可以通过按摩手三里帮助缓解手麻,具体做法就是保持手肘弯屈的状态,然后把肘尖端向着手腕方向,三寸四横指的距离,直至手三里出现酸胀感觉的时候,可以帮助缓解手麻问题。
腰部穴位按摩手法
1、揉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
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
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揉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
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手麻按摩什么穴位能快速缓解
手麻是知觉神经的障碍。中医认为受风寒湿外邪侵入颈部的督脉与膀胱经脉,造成血行不畅,气行受阻引起的。手麻的时候可以按摩以下两个穴位,能快速缓解手麻症状。
内关穴:手掌心向上,腕横纹正中后二寸约三横指的距离。刚好在正中神经上,治腕管隧道综合症最好,是手指麻、手酸痛的良穴。
手三里穴:手肘弯屈,肘尖端往手腕方向三寸四横指距离,肌肉鼓起来的地方,按到穴位有酸胀的感觉。治疗肩颈引起上肢麻到手指的症状,按压手三里后,一直揉按到手腕处。用艾条灸手三里穴,可通经活络,减低神经痛。
颈椎病头晕怎么办
颈椎病不难治疗,关键是方法要找对反复牵引和不当的按摩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颈椎病药物没有特别好的疗效的。一般采用消炎镇痛。治标不治本的。可以用反射区疗法治疗,效果不错。对颈椎引起的手麻,头晕等症状见效快。另外设计制作合理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传统的枕头是中间高,四周低,枕上去刚好会把颈椎处于拉直状态,破坏了颈椎的生理曲线。
会引起颈椎增生或加重增生。自己制作一个直径约8公分的圆形枕头,填充谷类,以稍微感觉硬为好。和自己的脖子到肩头的距离基本相等的直径为好。睡觉时放在脖子处,不是传统的枕头放在后脑勺部位。 平时多做仰视转动头部,有助于缓解减轻病症。
脸部按摩穴位手法
脖子
将右手放在脖子左边,从耳下到锁骨由上往下轻推,另外一边也要进行相同动作。如果感觉到疙瘩般块状,那便是淋巴阻塞的征兆。左右各3秒,共5次。
耳下
按压耳下穴道后自然流出的唾液中含有可以恢复年轻活力荷尔蒙。将中指放在耳下根部,无名指放在下巴的骨头突出点,食指则放在下巴和脖子之间的凹陷处。温柔按压15秒。
脸颊
这是脸部肌肉中最重要的部位,可以促进脸部整体的活化。从眼尾笔直往下,将中指放在颧骨下方的边缘,食指和无名指以相同间隔朝上顶住,朝着斜上方慢慢增加力道,以螺旋的方向来进行按压。坚持30秒。
头皮
主要是松弛头皮的紧绷,并将头部整体往上提拉。可以预防松弛和额头的皱纹等。沿着额头发际,放上三根手指,间隔25秒。揉按的时候不要让手指在头皮上滑动,约30秒。
手脚麻木怎么按摩 手臂麻木按摩穴位
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经常按摩此穴,可以改善动脉血管弹性,增加肢体血液循环,使血流量增加,改善肩关节周围的血供,从而缓解手脚麻木现象。主治肩周炎,上肢不遂等症。
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左手屈肘抬臂,与肩同高,用中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两侧穴位各按压五分钟。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有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之功效,是治疗上肢臂痛筋缓,或半身不遂,漏肩风,肩臂不举等经络病症的常用穴位。主治肩肘关节疼痛,上肢不遂等症。
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压穴位,以有酸麻感为度,可缓解手臂麻木,也可用牙签,笔等工具刺激穴位,每次3分钟。
手三里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穴,由手走臂,故本穴对肩臂麻木有独特的疗效,尤其对因搬抬中午而手臂肩膀拉伤酸痛,肘关节疼痛,鼠标手等症有很好的缓解疗效。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3横指),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摩5-10分钟,以局部深处酸胀为度;或取有方棱的筷子数双,两手掌相合,快速搓动筷子,每次至少搓五分钟,配合按摩手三里,能尽快缓解手臂麻木。
头部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
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经络与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按摩的养生祛病作用。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胃胀气穴位按摩见效快
穴位按摩
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消除胃胀气的情况,内关穴位于手腕横格纹以上大概三个手指宽的地方,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并且按摩1分钟,就会逐渐减轻胃胀气的感觉。
捏手指防胀气
四缝,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使用四缝治疗消化不良效果非常好。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另外,中脘穴也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眼部穴位按摩手法
眼部几个重要穴位及按摩方法
揉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
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揉几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连刮两次。如此交替。
瞳子胶穴: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丝竹空穴:
【取穴方法】在眉梢凹陷处。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主治】明目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