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中医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气滞血瘀: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唇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选桃仁红花煎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青皮、生地黄、当归、桂枝、甘草;中成药有血府逐瘀胶囊等。
气阴两虚:
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闷,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舌淡或淡红,苔少,脉细。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
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眩晕健忘,睡眠不安,思虑劳心则甚。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选归脾汤:当归、龙眼肉、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中成药有归脾丸、养血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喘促难卧,胸闷脘痞,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苔白滑,脉弦滑。治宜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茯苓、炙甘草、白术、陈皮、附子、黄芪、葶苈子、红花、生姜;成药有芪苈强心胶囊等。
阴虚火旺:
心悸不宁,烦燥少寐,头晕目眩,口燥咽干,或口舌糜烂,五心烦热,盗汗,腰酸稀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选朱砂安神丸合知柏地黄丸化裁: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等。
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1.1、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1.2、非药物治疗
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
1.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2、非药物治疗
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心律失常验方
女贞子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治心律失常、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等。
【处方组成】女贞子250克。
【用法用量】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900毫升。每次取30毫升,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或每日用药2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分3次服。
【病例验证】用女贞子治疗心律失常43例。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服用女贞子1个疗程(4周)。总有效率76%。其中显效19例(心律失常消失),有效15例,无效9例。病程不到1年者,总有效率84.3%;1~5年者为81.2%,超过5年者为52.1%。
皂角粉
【功能主治】主治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生皂角0.3克。
【用法用量】将药研成细粉,吹少许入鼻中,取喷嚏。
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晚近对严重而顽固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反复发作的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伴显著循环障碍、心源性猝死复苏存活者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室率极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张经临床电生理测试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后,静脉内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抑制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判断其疗效而制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无效者,结合临床电生理对心律失常折返途径的定位,考虑经静脉导管电灼、射频、冷冻、激光或选择性酒精注入折返径路所在区心肌的冠脉供血分支或手术等切断折返途径的治疗。
麦冬糖尿病人能吃吗 麦冬的食疗功效
中医认为,麦冬具有养胃生津,清心润肺,养阴润燥等功效,适宜于心烦口渴,咳嗽,痰多,气逆等疾病的治疗。另外麦冬还能够治疗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流量等。
心律失常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挑战及前景
由于早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价基于正常动物的心脏,以此获得的结果照搬到人类心脏,偏差很大。上世纪70年代的追求目标是寻找耐受f生好的抗心律失常药,1980年代发展起来了耐受性好、治疗早搏十分有效的钠通道阻滞剂。然而一个1989年提前终止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发现使用钠通道阻滞剂使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增加2—3倍。后来被人们所熟知为“抗心律失常药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在钠通道阻滞剂因增加猝死风险而暗然失色之后,人们发现了Ikr阻滞剂。然而,Ikr阻滞剂的临床使用同样出现了促心律失常作用,因而也没有达到意想的地位。因此,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如胺碘硐)占领了目前的市场,尽管其明显的心外副作用,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较为安全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二、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向
非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抑制恶性心律失常减少死亡率的认识是近年来在心律失常冶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最早是从?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得到的认识和启发。?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最为肯定,在 65个随机临床试验的18000例患者中,心肌梗死后?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可使相对危险性降低20%。鉴于上述观点,中医药的发掘,药方优化组合、纯化工艺提高,可望达到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的综合效果,创造出更合理的新药。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黄从新认为,部分中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显示出好的苗头,应该尽快启动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吴以岭教授认为,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是摆脱心律失常治疗困境的出路之一,并提出治疗心律失常需要“整合调节”,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
三、整合调节——药物干预新策略
整合调节是目前在国际上新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强调对疾病的所有发病机理同时进行调节,非常适合用于治疗像心律失常那样发病机理复杂、病变类型繁多的难治病。整合调节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心律失常发病机理得到全面改善,将四根“导火索”全部切断,从而有效预防治疗这些症状各异的心律失常。
更年期心律失常要如何调理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服药。这是心律失常的调理方法之一。
2、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这也是心律失常的调理里的一种。
3、正确对待、心胸开阔。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这些也属于心律失常的调理。
4、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才应长期卧床休息。这些心律失常的调理比较常见。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几个偏方
1.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人枣仁汁再煮为粥。晚餐时温热服食。
2.人参末3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同人砂锅煮粥,早晚空腹分服。 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3.当归、生姜各75克,羊瘦肉1000克,大料、桂皮少许。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 对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者效果好。
4.当归、赤芍各10克,红花、丹参、琥珀、广郁金、檀香、川芎各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若口粘、苔浊腻,加法半夏、苍术、白术、甘松、石菖蒲;胸痛明显、加失笑散、延胡索;情志不舒、胸胁闷痛,加柴胡、机壳、香附、白芍。 本方理气、活血、调脉,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临床症状主要如: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瘀斑,脉涩或结代。
注意事项:1.服药注意剂量, 2.如若服药有不适感因立即停止。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几道食疗食谱
一、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二、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全身虚肿、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纳少,舌质胖淡,苔薄白腻,脉沉迟。
食疗药膳:
1.米酒核桃汤:米酒50毫升,核桃仁6个,白糖30克。将核桃仁与白糖共捣为泥,放入锅中,下米酒调匀,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2.熟附羊肉麻雀汤:羊肉300克切块洗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洗净,熟附子15克,生姜3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3.参茸炖鸡肉:鸡肉100克,高丽参(高丽参食品)6克,鹿茸(鹿茸食品)3克,一齐放入
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食。
治疗心律失常的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基础上发生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的病人,迭择药物的余地大,药物耐受性好,不易出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对Ⅰ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良好的治疗反应。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清启
有器质性心脏病、在心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差、尤其是舒张功能差的病人,心动过速发作时血流动力学迅速恶化,这类病人常因伴有心肌损害和心电不稳定性致使心肌除极和复极非均质化,心动过速发作时猝死的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选择药物的余地小,药物耐受性差,药物的促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这类病人不易宜宜选用Ⅰ类(尤其是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为首选药物。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已知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疾病有心肌梗死、QT间期延长综合征、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速、Brugada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方法是植入ICD,无条件植入者应迭用胺碘酮或β-受体阻断剂治疗。
老年人窦性心律不齐怎么治疗
窦性心律失常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二、预后
如果窦性心律失常(特别在高血压、冠心病或老年人)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时,要警惕病窦综合征的可能性,要详尽观察,以防疏漏。
窦性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方法
益气养血
心主血脉,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依赖心气的推动,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应出来,心气不足,出现结代脉;心阳虚衰,心搏动力不足,血液不易达到末梢,故四肢发冷,甚至发生心功能不全。因此,治疗心悸大多以补气养血为主。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操作方法
音乐疗法
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选用情调悠扬、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高雅、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为好。这是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疗法
目前,一些针灸疗法对于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这也属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饮食疗法
心律失常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猪心等。这也可心律失常的治疗里的一种。
怎么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
一、少数老年人由甲亢引起的心房颤动,往往会被误诊为冠心病所致,如果不及时控制甲亢,就难以控制心房颤动。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还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关键在于对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作出正确的诊断,也就是说心律失常究竟是心脏病引起的,或是并非心脏本身疾病引起的。要是由心脏病引起的,要积极的治疗心脏病变;如果由心脏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通过对症治疗如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某些药物、调整心情、控制不良生活习惯等,心律失常随之消失。
三、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很多,如果能合理地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应当注意的是,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一定要在专家的观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己随意用药。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容易引起副反应,所以使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时务必谨慎,尽量做到安全、有效,剂量不宜太大,服药过程要密切观察。
怎样治疗心律失常
祛除诱因:
消除各种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有心律失常者应避免吸烟,饮酒,不要饮浓茶和咖啡;如果心律失常是药物引起的,要停用该药物。
治疗病因:
治疗病因是根治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窦性心动过速也就得到了矫正;冠心病心肌缺血介导的心律失常,解除了动脉的狭窄,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液灌注,心律失常就会随之消失,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阻断了引起折返的多余通道,心动过速就会得以终止。
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药物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药物的应用以口服为主,急性发作则采用静脉或气雾用药,外用药物应用较少,由于心律失常机制复杂而多样,许多因素还不很清楚,所以临床用药有一定难度,一般原则应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二、电学治疗:心律失常的电学治疗近年来发展很快,既有紧急情况下的电复律,也有根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主要有:
1、电刺激法:是一种经食管或心腔内快速刺激而终止心律失常的方法。
2、起搏治疗: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3、导管消融:该法发展较快,治疗的范畴和适应证不断扩展,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
(3)机械治疗:比如刺激迷走神经,压迫眼球,刺激咽部等。
(4)手术治疗:包括旁路或慢通道切断,长QT时的交感神经节切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手术治疗等。
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
对严重而顽固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反复发作的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伴显著循环障碍,心源性猝死复苏存活者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室率极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张经临床电生理测试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后,静脉内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抑制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判断其疗效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