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蛔虫病偏方治疗

蛔虫病偏方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可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方药 花椒9~12g,麻油100~200ml。

用法 将麻油放置在锅中煎熬,放人花椒,炸至微焦即捞出。待花椒油微温后1次口服。小儿酌情减量。服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者,4小时后可再服1次。

方药 熟花生油。

用法 年龄在15岁以下的患者,每次服50ml,服后症状不见好转者,6小时后可再服1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每次服80ml。服1~4次多可见效。服后呕吐者可加入调味剂或从胃管灌人。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8~10小时开始排气、排便、排虫。

熟花生油有滑肠、通便、下积、驱虫的作用,用以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见效快,排虫率高,病人多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食用一些不干净的食物,以免蛔虫病的出现。

在使用银屑病偏方时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都知道,出现了很多皮肤病患者,这种病的治疗周期很长,将会给其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银屑病偏方在银屑病治疗中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很多患者就开始选择银屑病的偏方,而很多的患者只使用偏方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引发了银屑病的恶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使用银屑病偏方时应注意什么呢?

皮肤病专家指出,在使用银屑病偏方时,应该注意下面这几点要求。

一、选择偏方应该适合自己

银屑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选择合适的偏方,建议采用偏方治疗银屑病的方剂时,要根据地域和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方剂,适时地进行疗补。

二、选择偏方应该对症治疗

对于银屑病篇幅那个应该对症下药,银屑病的偏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银屑病的方式。不过,大部分的治疗银屑病的偏方也都是对症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偏方

选择正确的银屑病偏方,个人认为可以在相关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使用。而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人用亦用。并且,要想最终治愈银屑病,应该是配合正规科学的治疗方法,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我们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上述介绍了银屑病偏方的要求,对于患者来讲应该正确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偏方,适量的食用,当出现一些副作用时,一定要到相关的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民间偏方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的感染,如果不及时的驱虫治疗,除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比如胆道蛔虫病。在治疗小儿蛔虫病时,民间的偏方也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以下就推荐几个民间的治疗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民间偏方之一、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民间偏方之二、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民间偏方之三、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民间偏方之四、使君子30克,猪瘦肉Z0克,面粉30克。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同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服1个,且日2次。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民间偏方之五、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民间偏方之六、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对于小儿蛔虫病,如果是使用驱虫药,一定要看清楚服用的剂量等,如果服用过量,可能会造成儿童身体的损伤。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

中药如何治疗蛔虫病

(1)一般蛔虫症

表现为反复阵发性绕脐腹痛或反复脐周隐痛,喜揉按,食量或多或少,或嗜食异物,夜寐不安,磨牙,挖鼻,咬指甲,有吐蛔、大便排虫史,甚者嗜食泥土、生米炭灰等物。多数患儿面部有淡白斑迹,巩膜有蓝色斑点,或唇下有细颗粒点状隆起,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周围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治法:驱蛔醒脾。以四君子汤煎送追虫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槟榔、雷丸、苦楝皮、黑丑、木香、茵陈、皂角。

(2)蛔阻症

平素有吐蛔或便蛔史,时有脐腹疼痛,突发腹痛剧烈,腹部包块隆起,或可触及团块,按之软而可移动,呕吐,大便不通,面色苍白,脉弦。治法:安蛔润下驱虫。方选油椒饮,即以豆油100毫升,油炸川椒4~6克,以焦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喝下。

(3)蛔厥症

有蛔虫病史及蛔虫症的一般症状,突发上腹或偏左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吐常吐蛔,腹痛时作时止,可以突然痛失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或有畏寒发热,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分三步:①安蛔。②驱蛔。③调补。方药:陈米醋口服20~30毫升,半小时后可再服一次。疼痛缓解后作常规驱虫治疗,治以安蛔驱虫。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川椒、黄柏、槟榔、苦楝皮、干姜、细辛。水煎服。虫体排出,腹痛缓解,宜安蛔补脾胃,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水煎,日分 3次服。

怎样给宝宝防治蛔虫病

蛔虫病流行很广,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乡村儿童发病最多。成虫寄生在小肠,一般症状轻微或无,儿童或体弱者可有不思饮食、偏食、异嗜癖、腹痛,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

病人和带虫者小肠中寄生的成虫卵随粪便排出,特别是小儿随地大便,造成家庭内及其周围环境污染。用新鲜人粪施肥可污染蔬菜。食用污染了蛔虫卵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饮水等)后便受到感染。小儿常在地上爬玩,有的习惯将手指放入口中;或通过污染的玩具将虫卵传入口中。虫卵进入易感者的消化道后发育成蛔虫而发病,所以预防蛔虫病要把握好病队口入这一关。应对病人和易感者定期检查。发现大便蛔虫卵阳性者,即须服药治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搞好家庭饮食卫生,凉菜加工前应认真清洗干净。教育儿童、帮助幼儿改进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不随地大便。

治疗蛔虫病可选用肠虫清,左旋咪唑,遵医属服用。感染严重者1周后重复治疗一次。亦可选用噻嘧啶,属驱蛔虫较理想的药物。

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偏方一

主治: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

材料: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偏方二

主治: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用龙胆一两,去头,锉碎,加水二碗,煮成一碗。

用法: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药一顿服完。

偏方三

〔组成〕苦楝树根皮 9g,大血藤 9g,萹蓄 10g,甘草 1.5g。

〔用法〕前 3 味药先煎,后放入甘草,过滤。成人一次服全量,儿童 2~4 岁服 1/3 量,5~8 岁服半量,9~12 岁服 2/3 量,上午 9~10 时或下午 2~3 时一次服完。

偏方四

〔组成〕红藤根适量。

(用法〕研粉,每次吞服 4.5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蛔虫病腹痛。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可能都会遇到蛔虫病的影响,它主要是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和厌食等症状,所以患者在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后,确认是蛔虫病在来使用文章介绍的治疗偏方,这样才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蛔虫病治疗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道蛔虫为主要目标。也可在内镜直视下取蛔虫。

2、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3-4天无效且症状加重,有明显并发症,即行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胆汁。胆囊坏疽者切除胆囊,胆道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动脉结扎术。有其他并发症时做相应处理。术中、术后均须考虑驱除肠道蛔虫,以防复发。

用药原则:

胆道蛔虫诊断明确,首选给予解痉止痛,用A中阿托品+哌替啶,肌注,消炎,用A中抗生素药物,如:氨S+庆大+甲硝唑,如感染严重时可用B中抗生素,给予利胆,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虫药。按以上用药大多胆道蛔虫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另外,平时有肠道蛔虫病时,要定期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蛔药给予驱蛔治疗,预防胆道蛔虫病。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典型者,先行A项检查,B超找到胆道蛔虫,是最可靠依据。有并发症时,示情况选用B项检查。注意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心绞痛等鉴别。

疗效评价:

1、治愈: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者。B超示蛔虫已排出胆道;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者。

2、好转:经保守治疗症状减轻,但B超等检查蛔虫未完全排出胆道者,或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者。

3、未愈:症状不消失,并出现夏科氏三联症;B超示胆道内仍有蛔虫。

宝宝一岁三个月不爱吃饭怎么办 疾病治疗

宝宝一岁三个月不爱吃饭还可能是疾病导致,小儿发热、口腔溃疡、小儿蛔虫病等都会引起宝宝食欲不振,前二者可以通过测量宝宝体温、观察宝宝口腔来确定,小儿蛔虫病需要到医院进行大便图片检查才能确诊。

一旦确定室友疾病导致的宝宝不爱吃饭,一定要及时遵医嘱治疗,不要听信偏方。

中医治疗白血病偏方

白血病偏方治疗的时候主要是指一些食疗方法,对于白血病的食疗,也是很多患者青睐的,毕竟一些食谱和一些难吃的药物比起来还是很好的,患者要去多了解一些偏方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治疗白血病的偏方。

白血病治疗偏方主要是一些常用食谱,口蘑烩豆腐不但是道美味的菜肴,还是治疗白血病的良方。选用口蘑15克,豆腐1小块,火腿末、豌豆各10克及调料适量。将口蘑泡开后洗净,泡蘑菇水澄清待用;豆腐切长条形,用开水烫后捞出沥水。锅内放鲜汤及泡蘑菇水烧开,放入口蘑、豆腐、火腿末、豌豆,加盐,炖煮约10分钟,勾芡,调入味精,淋少许麻油。

蒜苗炒河蚌肉也是常用的白血病治疗偏方。取蒜苗、河蚌肉各250克,蒜2瓣及调料适量。将蒜苗洗净,切成2~3厘米长的段,河蚌肉用刀背拍松,沸水中略烫后切成片,加黄酒,盐伴匀待用,菜油烧熟,降温片刻爆香蒜茸,姜末,下蒜苗煸炒至半熟,入蚌肉,调入精盐、白糖,沸煮约4分钟,加味精即成。

生地黄、白花蛇舌草各15~45g,当归、砂仁各9~12g,台参、茯苓、麦冬、小蓟、黄精各15~30g,白术12~18g,丹皮15~24g,甘草9~15g;方②、熟地黄各18~45g,当归9~15g,生地黄、台参各15~30g,白芍12~24g,枸杞子12~30g,阿胶11~33g,砂仁9~12g,白花蛇舌草、小蓟、墨旱莲各12~30g,甘草6~12g;方③18~60g,丹皮12~45g,石膏30~90g,金银花12~30g,白茅根30~60g,陈皮9~12g,甘草9~15g;方④12~30g,白术、五味子各9~18g,黄芪15~45g,砂仁9~15g,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各15~30g,黄精18~30g。

[制用法] 气阴两虚型者,用方①;气血双亏型者,用方②;热毒炽盛型者,用方③;脾肾两虚型者,用方④。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用黄鼬粉0.6~2g(或干蟾粉0.3~0.6g),2次/日,口服。急非淋用HOAP化疗方案,完全缓解后再强化l~2次,以后半年每月用1个疗程,连续用3~6个疗程。维持阶段5年不规则化疗。

以上对白血病偏方的介绍,大家一定不要认为患有白血病采取一些食疗的方法不是很靠谱,患者不要小看食疗的方法对于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够保证患者尽早的摆脱白血病的危害,希望大家多了解白血病偏方。

鱼鳞病的偏方有哪些

鱼鳞病偏方1、原料:生地、熟地各20克。天冬、麦冬、当归、黄芩、天花粉各15克,黄芪30克,桃仁、红花、五味子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

鱼鳞病偏方2、原料:当归、赤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荆芥穗、防风各30克,何首乌、黄芪、甘草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患者关注:鱼鳞病治疗疗程图

鱼鳞病偏方3、原料:桃仁、红花、熟地、独活、防风、防己各30克,粉丹皮、川芎、当归各45克,羌活、生地、白鲜皮各60克。制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6克,每日2次。

鱼鳞病偏方4、原料:天冬、生地、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克,麦冬、白芍、茯苓各12克,红花、陈皮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治疗鱼鳞病的偏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每一种治疗方法对每一个病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效果,患者朋友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小儿蛔虫病治疗方大全

1.驱蛔虫方:

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每日每岁2-3粒,早晨空腹服用,连用2-3天。

2.驱蛲虫方:

食醋适量,除肛门周围,连用2-3天。或蛲虫栓(百部25克、苦楝皮50克、鹤虱25克,共为细面,装入胶囊备用)每晚睡前纳入肛门1个,连续1周。用于驱蛲虫。

3.驱绦虫方:

空腹口服50-90克南瓜子仁粉,2小时后服摈榔煎剂(干燥细片50-8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200毫升的滤液),半小时后服元明粉7克,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

治疗蛔虫病的食疗方法

方1 瓜仁丸

组成:黑生丝瓜子适量。

用法: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2 菜椒散

组成: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

用法: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3 桃叶汁饮

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来源:民间验方。

如何治疗蛔虫病

一般来说,蛔虫药可有效将蛔虫驱逐体外甚至杀死蛔虫,一般治疗时只需给宝宝服用蛔虫药。正常情况下,可在三、四个月后检查粪便,若其中无蛔虫卵说明已经治好。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在服用驱虫药物期间,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油腻食品。一般的蛔虫药毒性都比较小,但服用后仍可能会有头疼、呕吐等症状。

· 西药治疗

给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先关注患儿的健康情况,最好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进行。一般来说,给宝宝服用一个疗程的驱虫药物便可。

1.安乐士

学名叫做甲苯达唑。可直接遏制虫体,麻痹其肌肉促使死亡。对杀死幼虫,阻碍虫卵生长也起一定的效果。该药物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品之一。

安乐士具有副作用小、药效高等特点,偶尔可能会产生头疼、呕吐、拉肚子、发烧等症状。该药还可治疗其他线虫感染,例如蛲虫、钩虫等。连续服用三天,早晚各服用1片(100mg)或一次性服用2片(200mg)。

2.肠虫清

学名又叫丙硫咪唑,是一种新研制的驱虫药物。对治疗由蛔虫、鞭虫、线虫等诱发的虫体病有一定的功效。该药物可有效阻止蛔虫对体内营养物质及葡萄糖的汲取,使其能量完全消耗直至慢慢死去。一次性服用2片(200mg),未满两岁的患儿服用剂量需减半。

该药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现象,以及肚子疼、拉肚子、头发脱落、恶心等情况。另外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的现象,对体内白细胞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产妇以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

3.驱钩蛔

也称为左旋咪唑,也属于广谱类驱虫药之一。药效很迅速,服用后半小时内便可将蛔虫通过粪便排泄出来,而且不会出现蓄积中毒的现象。该药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90%,甚至是100%,对钩虫等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早上空腹服用,或者晚上睡前服用一次,一次性服用2-3mg/Kg。

该药物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后可能有头疼、恶心以及肚子疼等症状,偶尔会出现疹子、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等情况,因此肝、肾不好的孩子需谨慎服用此药。

4.驱蛔灵

该药又叫做枸橼酸哌嗪,服用后可慢性麻痹蛔虫,从而使其无法吸附在人体肠壁上,虫体随排泄物排出。该药在麻痹之前不兴奋蛔虫,因此该药也适用于有并发症的孩子。一天0.1-0.15g/Kg,连续服用两日,晚上睡觉前服用,一天服用的总量不多于3g。

此药的毒性比较小,当服用过多时可能会表现出呕吐、荨麻疹、颤动、肚子疼等症状。在孩子肠道梗阻时,最好不服用该药物,以免引发蛔虫的不断骚动。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癫痫病或肝肾不好的孩子切勿服用此药。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 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 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 天内分2 次服。可于驱虫后10 天重复给药1 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 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 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 次/d,连服3 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 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 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 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相关推荐

胆道蛔虫病的详细治疗

一、治疗原则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均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但须彻底驱虫。以防复发。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疰时,可酌情选择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治疗方法 (一)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 可酌情给予适量阿托品、山莨若碱、维生素K3等药物肌注,以扩张胆管、缓解胆道痉挛。对诊断明确且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哌替啶、吗啡等中枢镇痛剂止痛,或配合使用苯巴比妥钠、异丙嗪或氯丙嗪等药物缓解症状。握痛发作时可口服20%甘露醇100~150mL。甘露醇是脱水药,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

小孩有蛔虫怎么治 蛔虫病并发症的治疗

如果儿童患有蛔虫病其他并发症,则需要对症治疗。 1、胆道蛔虫病治疗原则是镇痛、解痉、驱虫、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驱虫药。如果得不到缓解,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如果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等儿童疼痛缓解后再驱虫治疗。如果是完全性肠梗阻,需要即时手术治疗。 3、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手术治疗

小孩肚子有蛔虫怎么办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孩子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吃入腹中,使其感染上蛔虫。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沾有虫卵也会让孩子患病。蛔虫的寿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饭前便后要洗手,1年内,虫体就可自然从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当然,也可给孩子服药,可用肠虫清或其他驱蛔药。食疗食醋功能:安蛔止痛,驱虫。主治:小儿蛔虫病伴腹痛。处方:食醋、生姜、花椒等。制作: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

常用驱肠虫药有哪些

肠虫清(阿苯达唑,10×200毫克,12.50元) 有片剂与胶囊剂各100毫克与200毫克。成人治蛔虫及蛲虫病时,每日400毫克1次服用。2岁以上小儿治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时,各取2片(每片 100毫克)1次服用。成人治疗钩虫病、鞭虫病时,每次400毫克,一日2次,连服3日。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有些病人服用后,可有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凡对本品过敏者,孕妇、乳母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对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皮炎、癫痫等不宜应用。若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去医院治

小孩肚子有蛔虫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因为小孩常常把没洗过的手指或手、不够清洁的东西放进嘴里或嘴边,所以发生肠道寄生虫症的概率远大于成人。以下方法可以治疗小孩肚子里的蛔虫: 1、合理选择药物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很多,疗效很高,而副作用很少,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四咪唑等,患蛔虫病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治疗。 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2、驱除蛔虫二法 取石榴树皮15克,洗净入锅,加水

成人肚子里会有蛔虫吗不分年龄

1.不分年龄 蛔虫是一种感染性的寄生虫病,,感染不分年龄段,成人体内完全可能有蛔虫存在。蛔虫的感染不分年龄段,当个人及饮食卫生不注意时就容易引起感染,对机体也有不良影响,轻者可引起消化不良,营养欠佳,严重者可发生胆道蛔虫症。所以最好定期做驱虫处理,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症状 过敏症状:由死亡虫体的异性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如顽固性荨麻疹,鼻或喉黏膜刺激、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 蛔蚴性肺炎:轻者可能没有症状或者仅仅有短暂轻咳,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气喘、咳嗽、咳痰或痰带血丝的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 3.

治疗月子病偏方

治疗月子病偏方,现在也都是有很多,使得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这也是看女性身体情况如何,都是那些地方出现了问题,才能够选择这些偏方,让女性在使用的时候,也都是可以更加轻松些,那女性做坐月子的时候,也都是要坚持的进行。 那月子病偏方都有那些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女性在选择的时候,也都知道该如何选择最好,怎么选择,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月子病偏方 1、月子病偏方之食疗 熟地30克、红花30克、苏木30克、荆条30克、转经花30克、鸡蛋7个、红糖30克。把熟地、红花、苏木、转经花、荆

肚子有蛔虫治疗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 1.解痉止痛 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肝俞、内关等穴,宜配合应用。亦可用耳针肝胆、交感、神门、肾上腺等穴,或埋针,或施电兴奋,均有良好效果。 常用药物有:阿托品、654-2等一次性肌注或静脉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绞痛剧烈,在诊断明确时可配合应用杜冷丁、异丙嗪、苯巴比妥等。 2.驱虫排虫乌梅丸(汤)和胆道驱蛔汤加减等作驱虫治疗有较好效果。主药乌梅的作用是使胆汁偏酸、增加胆汁分泌量、对虫体有麻痹和抑制作用,使Oddi括约肌松弛。沿用至今,收效良好。也有用阿斯匹林0.

肚子有蛔虫吃什么药

1、病原学检查 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可较容易查到虫卵。近年来常用改良加藤法。该法虫卵检出率较高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异味蛔虫症的诊断。2血常规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味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血液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出现乏力咳嗽或哮喘样发作,肺部炎症进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厌食、腹痛、体重下降等应注意患蛔虫病的可能性。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蛔虫阴影或有粪便排出或吐出蛔虫史者,均可明确蛔虫病的诊断。蛔虫性肠梗阻以儿童为多见,腹部的条索状肿块结合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2、辅助

蛔虫病的诊断

(1)成虫寄生者,根据近期排虫或呕虫史即可诊断。 (2)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合并症,则应根据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结果酌情判断;如出现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3)农村收获季节,出现集体人群突发性发热、咳嗽、哮喘而排除其他原因后,可结合病史、体征,考虑急性蛔虫幼虫所致肺炎的可能性。 (4)如肠内仅有雄虫寄生而粪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