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老年人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1.症状
包括:
①高血压本身的症状;
②需要排除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关疾病的特殊症状(如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多饮,多尿,乏力或阵发性肌无力及肌麻痹等症状);
③有无心脑血管受损器官并发症相应的各器官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46.5%无任何早期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偶然发现高血压,有相当部分病人,直到病情进展至相当程度,才在某些诱因(如工作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下出现典型症状而就医,此时病程已非早期,一旦知道高血压后,患者可产生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神经质,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颈部僵硬不适,心悸等,其中,头晕占63.5%,头痛占55.4%,心悸占39.8%,这些症状并不都是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有的还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常见有眼结膜出血,鼻出血,少数可有咯血,这些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后期的症状常为心,脑,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所引起(表4)。
2.体征
可闻及主动脉瓣第2音亢进,年龄大者可呈金属音,可有第4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时,有左心肥厚征象,到晚期,可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体征。另外,全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血压的测定:老年人测血压时应特别注意:A.老年人易出现直立性血压下降和低血压,因此须加测立位血压,立位2min后,测量血压,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第4肋间),B.假性高血压:老年人因为肱动脉硬化,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而出现虚假的收缩压增高,此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假性高血压”,可用简单的Osler试验辅助诊断,即将袖套充气,使其压力超过患者收缩压(2.6kPa)以上,若此时仍能触及僵硬的桡动脉及其搏动时,表示Osler试验阳性,可能存在“假性高血压”,这时可通过动脉穿刺直接测动脉血压,其值明显小于袖带测压读数时即可得到证实。
(2)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3)心血管系统检查,特别注意心脏大小,颈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及主动脉病变,心力衰竭表现。
(4)肺部检查有无音和支气管痉挛征象。
(5)腹部检查有无血管杂音,肾脏增大和肿块。
(6)眼底检查有无高血压视网膜病,即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压迹,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盘水肿。
(7)神经系统检查有无脑血管损害的证据,如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等。
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6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3次非同天测血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方能确诊,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血压虽低于18.6kPa(140/90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同时,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
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
1、因为老年人味觉退化,所以喜欢吃含钠高的食品,使体内血容量负荷超重。
2、老年人的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导致老年人高血压。
3、胰岛素的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是老年人高血压原因的重要因素。
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
老年人高血压以良性居多,但是由于老年人高血压一般伴随着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等,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一定影响。所以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必须谨慎。
1、在西医治疗中,因考虑老年人并发症的存在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但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另外,刚开始的治疗一般让患者服用小剂量药物。
2、在中医治疗角度上,一般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因素,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出现。中医治疗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利用食疗稳定患者病情。
老年人高血压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身体健康也受到损害。所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须重视。
老年人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老年人高血压的标准
1.症状
包括:
①高血压本身的症状;
②需要排除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关疾病的特殊症状(如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多饮,多尿,乏力或阵发性肌无力及肌麻痹等症状);
③有无心脑血管受损器官并发症相应的各器官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46.5%无任何早期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偶然发现高血压,有相当部分病人,直到病情进展至相当程度,才在某些诱因(如工作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下出现典型症状而就医,此时病程已非早期,一旦知道高血压后,患者可产生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神经质,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颈部僵硬不适,心悸等,其中,头晕占63.5%,头痛占55.4%,心悸占39.8%,这些症状并不都是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有的还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常见有眼结膜出血,鼻出血,少数可有咯血,这些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后期的症状常为心,脑,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所引起(表4)。
2.体征
可闻及主动脉瓣第2音亢进,年龄大者可呈金属音,可有第4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时,有左心肥厚征象,到晚期,可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体征。另外,全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血压的测定:老年人测血压时应特别注意:A.老年人易出现直立性血压下降和低血压,因此须加测立位血压,立位2min后,测量血压,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第4肋间),B.假性高血压:老年人因为肱动脉硬化,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而出现虚假的收缩压增高,此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假性高血压”,可用简单的Osler试验辅助诊断,即将袖套充气,使其压力超过患者收缩压(2.6kPa)以上,若此时仍能触及僵硬的桡动脉及其搏动时,表示Osler试验阳性,可能存在“假性高血压”,这时可通过动脉穿刺直接测动脉血压,其值明显小于袖带测压读数时即可得到证实。
(2)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3)心血管系统检查,特别注意心脏大小,颈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及主动脉病变,心力衰竭表现。
(4)肺部检查有无音和支气管痉挛征象。
(5)腹部检查有无血管杂音,肾脏增大和肿块。
(6)眼底检查有无高血压视网膜病,即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压迹,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盘水肿。
(7)神经系统检查有无脑血管损害的证据,如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等。
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6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3次非同天测血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方能确诊,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血压虽低于18.6kPa(140/90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同时,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吃什么好 高血压标准
近日,美国高血压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联合公布2017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将高血压标准定义为≥130/80mmHg,也就是说高压超过130就是高血压了,取代以前140/90mmHg的高血压标准。
这一下让很多人成为了高血压!这也是时隔14年来这一指南的首次更新这一指标。可别小看这10 mmHg,仅在美国,就意味着瞬间增加了三千六百万成人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患者总人数已经占美国总人口的46%。
虽然这一新定义让很多人成了高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但这部分人群只要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早期干预,就可以避免血压一步步升高。因此,今天给大家总结了,如何把吃高了的血压再吃下去!
高血压到底可以分几级
1、轻度高血压
舒张压在12.6~13.8kPa(95~104mmHg)之间,且无靶器官损害。
2、中度高血压
中度高血压的舒张压力在13.9到15.2Kpa也就是105到114mmHg之间。
3、重度高血压
舒张压≥15.3kPa(115mmHg)。
4、临界高血压
是指血压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高血压的标准,即舒张压12.1~12.5kPa(91~94mmHg),收缩压在18.9~21.2kPa(141~159mmHg)之间。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8.66kPa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11.99kPa或以下。
高血压(成人)
成人的高血压的收缩压是在21.33kpa或者是以上,又或者是舒张压在12.66kpa或者是以上的患者。
临界性高血压
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
凡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又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对初次发现血压高的病人,宜多次复查血压特别是非同日血压,以免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所引起的暂时性血压增高,误诊为早期高血压。对有疑问的病人,宜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孕妇血压多少正常 成人的血压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
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90mmHg。
如果成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而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tips: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取其平均值,若平均值超过正常范围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老年性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称为老年性高血压。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43.75%有高血压,其中约半数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在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方面有以下特点:
(1)血压波动大:老年人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均比年轻者有较大的波动,尤其是收缩压。但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常影响对病人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且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不仅在长时期内较明显,1日24小时内的波动也大于年轻者。因此,24小时连续血压监测才能更好地反映病人血压的真实水平。
老年人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我们中国高血压更是频发。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目前并不重视高血压有关。老年人是高血压的多发群体,那么老年人高血压有什么特点呢?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
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
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
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研究发现午睡可改善记忆
一项新研究指出,午休时的小睡能够改善年轻人的短时记忆,但对年长者来说则没有这样的效果,不过较年长的个体进行午睡也可以获得其他的健康收益。
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们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了午睡,研究人员让这些对象进行了一个词语记忆力测试,并且在他们进行午睡前后分别测量了这些人的血压。结果发现:年轻人午睡醒来以后能够记住更多的单词,但这个提升效果并未在较年长的实验对象身上体现。
不过年长个体在午睡后血压情况得到了改善,只是其中那些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在午睡后血压反而出现了上升。据了解,这次的研究结果已经于8月8日在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会议上进行了公布。
美国贝勒大学睡眠心理学家Michael Scullin告诉我们,传统观点认为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的过程,睡眠能够为身体带来好处,特别是深度睡眠被发现与大学生的记忆巩固和健康情况具有关联。老年人的睡眠较浅、睡眠时间比较不连贯,所以老年人是否也因睡眠获得了同等的健康收益尚不明确。
据Scullin介绍,在午休时会进行午睡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研究人员也想了解午睡这个习惯是否能够给予我们和夜间睡眠相同的好处。
Scullin和他的同事对一些18-30岁以及60-80岁的参与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参与者中有部分人在午休时能够进行90分钟的午睡,其他人则是在没有睡着的情况下进行休息,研究人员使用了电极帽来记录参与者的脑电波和其他心理学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进行了午睡的年轻人在词语记忆测试中获得的成绩比不午睡的年轻人高,但老年人不管午睡与否都记住了差不多相同数量的词语。
研究人员也测量了这些参与者的血压,因为血压也是与失忆症有关的能够影响个体长期健康的因素。
结果显示健康的老年人在午睡后血压得到了降低,他们的血压大约从140/80降低到了130/75.(健康血压标准为120/80,另外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是血压超过140/90。)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对象中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个体在午睡后血压反而上升了:从140/80上升到了150/90.
Michael Scullin表示,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症状时他们的心脏会承受额外的压力,因此血压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最后的结论应该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午睡能够给予与夜间睡眠一样的记忆增强效果,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认知方面的促进作用尚不明确,但午睡可以降低一般老年人的血压。
7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7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是老年朋友应该关注的话题,因为血压高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衡量血压高低的标准是不分年龄的,高就是高,低就是低。老年人,晨起饭后心悸,考虑为生理性原因。正常成人血压值为(90-140)/(60-90)mmHg,饭后由于心脏做功增加,可有心悸等症状,建议避免饱食,如症状明显,可予相关检查。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中年人的工作、生活都比较繁忙和紧张,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或机会减少,又值容易发胖的年龄,故中年人高血压是处于该病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如下:
中年人高血压分类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为主,约占中年人高血压的90%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在5%~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的中年人,且多数又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三期,即发现时病情就较严重。
中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虽有某些症状也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尔体检中才被发现。已发现高血压者,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故易贻误病情。
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以是青、中年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的人,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症。老年人高血压病与成人普通高血压病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现概要介绍如下。
患病率高 在40~4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高血压病患病率就增加10%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在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高血压病。
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居多 有人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相称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于80毫米汞柱(>10.6千帕)。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血压者与普通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5~69岁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80岁以上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7%。
老年人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老年人高血压标准: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高正常 130-139 85-89
1 级高血压(轻型)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 140-149 90-94
2 级高血压(中型) 160-179 100-109
3 级高血压(重型)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 140-149 <90
高血压病人宜吃什么?
大量实践证明,下列食品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1.豆腐及豆制品常吃可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进而缓解高血压。
2.海带海带能防止脂肪在动脉壁沉积。常食海带炖豆腐,有利于降血压。
3.葱葱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积,常吃葱煮豆腐,有降低血压之效。
4.洋葱常吃洋葱有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
5.西红柿内含蕃茄素和纤维,具有结合人体胆固醇代谢产物的作用,从而可降血压。
6.花生用花生仁(带红衣)浸醋一周,酌情加入红糖、大蒜和酱油,早晚适量服用,一两周后,一般可使高血压下降。
7.大蒜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中等至严重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连续几周每天食用大蒜,血压能降至正常水平。
8.醋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人,每天喝适量的醋,可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塞。
9.香蕉增加钾的摄入量可降血压,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质。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吃一根香蕉,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另外,其它含钾较多的食品有:桃、橙、菠菜、大豆、紫菜、马铃薯、玉米、多叶青菜,高血压患者可多吃这些食品。
10.山楂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压。山楂中主要含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酶、维生素C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在对老年人高血压标准认识后,自身有患有高血压,在饮食上都是可以选择以上食物,这些食物对缓解高血压问题都是有很好帮助,不过要注意,在治疗高血压疾病过程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运动也是要进行的,不过要适量进行运动。
中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和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只要收缩压≤140mmHg(18.64Kpa),舒张压≤90mmHg(12.1Kpa)就是正常的。
由于现在高血压疾病正威胁着各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关注高血压的人也非常的多。
降压药应该怎么选
说到降压药,估计高血压患者能如数家珍:有人说吃这个药降压效果好,有人说吃那个药血压平稳。既然都能降压,又何必制造出那么多种降压药呢?这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肥胖者最好多吃蔬菜和粗粮,老年人最好多吃高钙食品一样,各种降压药也是各有适合。该吃哪种降压药,应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高压过高选钙离子拮抗剂
大家都清楚,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高压)和/或舒张压(低压)增高,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也就是说,有人高压高,有人低压高,有人可能高压、低压都超标。
高压高,而低压接近正常的情况,称为“收缩期高血压”,一般多出现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如果高压低于150毫米汞柱,可以尝试从调节生活方式开始,比如限盐、增加运动、保证休息、学会排解压力等,有些病人甚至无需服药,血压也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高压在150—160毫米汞柱之间,可以使用小剂量的利尿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这是老年人常用的两种降压药。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用。钙离子拮抗剂的特点是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性高血压和已有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如果高压大于180毫米汞柱,可以在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中选择一种,使用合理剂量,把血压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