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怎么办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怎么办
冠心病的危害更大,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而女性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血压正常者的3.5倍,高血压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及其后遗症的可能。所以控制血压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意义重大,对于高血压患者预防冠心病也非常关键。
控制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危险要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这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戒烟、控制血糖、血脂都会使患者明显受益。目前普遍认为将血压控制到小于130/80mmHg,而舒张压不低于60mmHg这个范围,是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利的。
必须重视和坚持药物治疗。 受体阻滞剂包括常用的倍他乐克等药物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首选药,因为这类药不仅有降压作用,还有明确的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当需要联合用药控制血压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首选药,因为这两类药物不仅可以降压,还能够保护心室功能。在联合使用两类药物不能控压达标时,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这两类降压药物也可以使用。
只有控压达标才能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如果没有做到降压达标这个前提,却去讨论哪个药物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更适合,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说明高血压已有了靶器官损害,进一步发展就有威胁生命的危险,应引起高度重视。经常监测血压,严格控制血压达标,是减缓疾病进展的关键。
降压药选你适合的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四大类
1.ACEI类,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见的药品为洛汀新、蒙诺、压氏达等;
2.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卡维地洛等;
3.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吲哒帕胺等;
4.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络活喜等。
特殊人群如何选药
多数高血压患者会合并有心脏病、肾病、高血脂等,因此,有合并其他症状的患者,应正确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
目前市场上的降压药不仅具有降压作用,不少降压药还可起到治疗、保护靶器官的效果。合并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时就应兼顾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
有过心梗、心绞痛史的患者,最好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者ACEI.既能有效降压,也可有效地减少再次心梗几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
利尿剂对血糖影响较大,必须使用时,可选用吲哒帕胺,对血糖没有太大影响。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用药过量引发的低血糖症状,要谨慎服用。
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对血糖几乎无影响,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药代谢主要在肝脏,同时还可以维护肾脏血流量的正常运转。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高血压患者,也可选用ACEI类药。
高血压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一旦被确诊,降压药需终身服用。但长期服用降压药对心、脑、肾可能有影响,如何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不要血压一高就服降压药
咳嗽、心跳加快、面色发红是服用降压药的常见反应,更严重的是对肝、肾功能的慢性损害,这些损害常在服药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
是不是一发现血压升高就赶快服药呢?专家介绍,人体血压一直都在变化,如果测量方式不对,或刚做过剧烈运动后测血压,所测血压值往往不能反映人体血压的真实情况。如果测量方法正确,连续3次测量血压值高于正常值(高压不高于130mm/Hg,低压不高于90mm/Hg)时,可确诊为高血压。
即使高压在150mm/Hg、低压在100mm/Hg以下者,也不应立即服降压药,应改善生活方式,如限盐、戒烟、限酒。3~6个月后,如果血压仍没改善,可根据情况服用降压药物。
服用降压药物应考虑年龄因素
高血压不是“专拣老的捏”。虽然同是高血压,但每个人患病机理不同,如老年人患高血压主要原因是血管硬化,常表现为高压增高,这些患者宜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如络活喜、拜新同等,也可选择寿比山、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
青年人高血压主要与精神压力过大、过于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低压高,这样的患者应选择抑制神经和内分泌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有雅施达、洛汀新等。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可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首当其冲是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度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脑卒中的发生率越高。
第二是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第三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血压变化还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高血压患者最好检查什么
血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甲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也可预示高血压非常严重,已造成肾功能衰竭,导致肾性贫血。
尿常规。尿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若尿中伴微量蛋白尿,提示高血压合并肾脏早期损害,治疗重点除降压外,应改善肾功能。
空腹血糖。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初诊高血压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危险的组合,发生心血管危险是普通人群的4~8倍,总死亡率增高4~5倍。
血脂。如果异常,则提示高血压可能合并冠心病、脑梗塞等,易诱发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建议这部分患者详细检查,即使检查后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也应给予降压调脂治疗,否则冠心病、脑卒中会高发。
血钾。高血压伴低血钾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伴高血钾提示肾功能异常,可针对诊断,选择特殊治疗。
血尿酸。高血压伴高血尿酸提示高血压可能是痛风性肾病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伴高血尿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治疗时,不要应用双氢克尿噻等增加尿酸的药物。
血肌酐。高血压伴肌酐异常提示患者肾功能出现异常,显示高血压处于高危或极高危。若伴尿毒症时,单纯药物降压效果差,需要辅助透析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也叫H型高血压,提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极高,在常规降压的同时,可服用叶酸,联合治疗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心电图。此项检查可较早发现高血压对心脏的损伤,并通过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情况,评价危险性。
高血压患者须警惕“不健康心跳”
许多人有在家里测量血压的习惯。测量时,血压计上会显示三个数值,上面的数字是“高压”即收缩压,最好不要超过140,下面的数字是“低压”即舒张压,最好别大于90。人们一般会重视这两个数值,而显示的第三个数值,就是心率,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一般人每分钟心跳数是60至100次。但一项对7000多人进行心率分析的结果表明,30%的高血压患者心率都偏快,超过每分钟80次。这个正常人可以接受的心率,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却太高了,甚至会加重疾病的进展。
为什么血压高会伴随心率加快呢?高血压的产生有四大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交感神经兴奋机制”。心率加快,反映出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和高血压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肥胖、高盐、吸烟和代谢综合征等都有可能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交感兴奋增高,最明显的反应就是心率加快,就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
一旦交感兴奋增高,使得心率增快和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就比较危险。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如果其高血压合并心率加快有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后果不堪设想。
一般人的心率最佳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如果每分钟超过80次,就应当进行心率控制。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心衰的患者来说,心率需要控制得更低才行,每分钟不能大于70次,否则就需要进行治疗,最好将白天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55至60次。
对于高血压患者,饮食上最重要的是限盐,因为高盐会引起心率增加。肥胖也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和心率的增加,运动可以降低体重,从而间接降低交感兴奋性,降低心率。
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优先选择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最适用以下三类人群:心率较快的年轻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或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
对于血压未达标者,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每次测量3遍,测量时患者应该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每次连续测量血压3遍,每遍间隔1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血压数值往往偏高。对于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仍需要每周测量一次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外,特别胖或特别瘦的人测量血压时,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袖带。常规袖带裹着如果不合适,得出的血压数据也会受到影响。
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1、逆转左室肥厚(LVH)的重要性
心脏研究通过长期随访已经证实LVH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下降。逆转LVH包括非药物治疗,如优化生活方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限酒、减少某些交感活性激素等。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可能预防LVH及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也证实钙拮抗剂(CCB)能逆转LVH。
2、心衰治疗
心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死亡率就很高,因此要加强对早期无症状心衰的防治。
3、合并冠心病的治疗
有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但血压水平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血压水平在很大范围内与冠心病风险相关,SBP>140mmHg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急剧升高。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
4、合并房颤的治疗
高血压是心房颤动的最常见的合并症,也可能是房颤的一个可逆的致病因素。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应充分评估其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除非有禁忌,否则大部分患者应接受口服抗凝治疗以预防脑卒中及其他栓塞事件。高血压合左室肥厚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推荐使用AECI或者ARB,可预防房颤的发生。
人患上高血压性心脏病真的是比较可怕的,当然如果你知道了及时治疗的话还不要紧,最可怕的是你压根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所以以上的几种症状你一定要及时的了解,才能及时的治疗。
高血压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血糖(空腹为宜):评价高血压合并疾病,是否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2、血脂(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甘油三酯):评价患者心血管危险性的指标。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均是心脑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高发危险因素。
3、血清尿酸、血清肌酐: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血尿酸升高据认为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
4、血清钾:低钾表示可能有醛固酮增多症、用排钾利尿剂不当,食物中钾过低。
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表示可能有肾功能不全。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不足、血液中的有毒物质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度。
6、尿液分析:泌尿系感染、肾脏实质受损害的筛查指标。
7、心电图:反映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高血压病人可有心肌肥厚劳损。合并冠心病可以ST-T改变。
高血压人群怎么运动 高血压人群的运动方式
一般认为有氧运动是最适合高血压人群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健身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在这些运动中,骑自行车还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因此比步行更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人群;此外,太极拳,气功,放松练习也是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