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如何自我发现
鼻咽癌早期如何自我发现
1、回涕带血或鼻出血(回吸鼻涕吐出后带血者)。
2、鼻塞,尤其是慢性鼻塞,逐步加重者。
3、耳鸣、听力减退。
4、颈部肿块伴疼痛(常见症状,自己能扪到,此项最容易被综合医院非肿瘤专业医生误诊为炎症或结核)。
5、单侧的持续性头痛。
6、面部麻木。
7、复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等。
8、长达数十年的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病史。
9、家族有鼻咽癌病史者。
对于高危人群来讲,需要定期进行筛查和普查。
鼻咽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到正规医院五官科进行间接鼻咽镜或鼻咽电子纤维镜检查,尽可能做鼻咽和颈部MRI,必要时取得肿块或组织的病理活检,如无法排除肿瘤应三个月至半年重复一次检查。如遇到上述症状,更要警惕鼻咽癌的发生,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或排查。
鼻咽癌是怎么回事
㈠遗传因素:
鼻咽癌的发病有很大的地区性,而且有显著的家族和种族聚集性。黄种人好发鼻咽癌,白种人患者比较罕见。即便是鼻咽癌发病高的家族搬去其它地方居住,其后代仍有很高的发病倾向。所以,鼻咽癌的形成因素说明遗传在本病发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㈡病毒因素:
我国人口中90%以上的人年幼时就感染过EB病毒,因此EB病毒感染极为普遍。因为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因此怀疑EB病毒的感染对鼻咽癌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大量研究中也发现了EB病毒与鼻咽癌的形成有关系。因此,此病的形成与病毒感染有很大的联系。
㈢环境因素:
鼻咽癌的高发区的居民的饮食以咸鱼、腌菜、腌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中含有中亚硝酸盐并且其含量要还有一些亚硝胺和多种化合物。二亚硝基哌嗪(DNP)经过证实,可诱发小鼠发生鼻咽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和浸润癌,发病率高达40%。因此,说明亚硝胺和产生的化合物可诱发鼻咽癌的发生。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EB病毒感染
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曾对1006例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免疫检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0.9%,其他肿瘤病人仅6.0%,正常人为0.6~2.7%,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鼻咽癌早期特征症状隐匿,自己不易察觉。等到确诊很快就进入了癌症晚期,所以警惕蛛丝马迹的早期征兆至关重要。鼻咽癌早期症状,一起来看看。
鼻咽癌怎么引起的 EB病毒
感染这种病毒是导致鼻咽癌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大家需要重视的。从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找到了 EB病毒颗粒。鼻咽癌体内存在EB病毒高滴度的抗体,鼻咽癌的病情严重者滴度高,随着鼻咽癌的病情恢复,抗体滴度下降,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病因的关系密切。
随着现在鼻咽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鼻咽癌的病因也越来越关注了,专家表示,以往鼻咽癌患者人群中,五十岁以上的人比较多。以上所介绍的也是以往高发人群常见的鼻咽癌的病因,但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鼻咽癌患者中年轻人也开始增多,导致年轻人患上鼻咽癌的原因,那么现代年轻人患鼻咽癌的主要原因又是哪些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EB病毒感染
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曾对1006例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免疫检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0.9%,其他肿瘤病人仅6.0%,正常人为0.6~2.7%,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引起鼻咽癌原因有什么
1.遗传因素,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2.环境因素,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3.病毒感染,1964年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导致鼻咽癌原因有什么
1、病毒因素是可以导致鼻咽癌发生的,主要指的就是患者在年幼的时候感染过EB病毒,之后就很容易会引起鼻咽癌发生,而根据临床调查发现EB病毒的感染也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但这种病毒跟鼻咽癌发生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确诊,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够发现。
2、饮食因素也是可以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因为根据调查发现,患有此病的高发人群就是经常吃咸鱼、腌肉以及腌菜等食物的人们,因为在这类食物当中是含有一定亚硝酸盐的,这种物质一旦摄入了患者体内过多,就可以诱发鼻咽癌这种疾病发生,因此说鼻咽癌的发生跟患者的饮食是有很大关系的。
3、遗传因素是可以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因为根据调查显示此病的发病率是有明显的地区性的,而且还有明显的种族和家族聚集性,因为此病不但好发于黄种人身上,而且还有明显的家族史,如果其家族中有过鼻咽癌的病患,那么此人患有此病的几率也就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因此遗传因素也是可以导致此病发生的。
什么引起鼻咽癌
1.环境与饮食
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有环境的因素,还有我们平时的饮食不当也会导致鼻咽癌的发生。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原因之一。专家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镍可能是促癌因素。二亚硝基派嗪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的亚硝胺化合物有关;
2.遗传因素
根据临床数据证明,鼻咽癌这种疾病可以遗传,所以患者需要注意家族中是否有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最近发现决定HLA的某些遗传因子和鼻咽癌间的相关性。有报道鼻咽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3. EB病毒感染
最主要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原因就是EB冰毒的感染,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注意预防这种病毒的感染。EB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原,包括早期抗原、壳抗原、膜抗原和核抗原等。人体感染了EB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各种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标记,但正常人的E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在诊断鼻咽癌时不如VCA-IgA特异。进一步研究表明,检测血清中EA-IgA抗体比VCA-IgA抗体更为特异,但不如VCA-IgA敏感。VCA-IgA抗体阳性者有鼻咽癌发生的高度危险性。
鼻涕带血是癌症的表现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与咽部之间的癌肿。这种癌发展很快,若不及时治疗,两年之内就可能夺去生命。
鼻咽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多为30~50岁的人。在鼻咽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发现灰尘、空气、水与发病有关。
鼻咽癌最早出现的信号是鼻腔黏膜颜色的改变,如灰白色,或者粗糙及斑状隆起,但这些症状不易发现。在此基础上,肿起的结节、斑块,继而破溃出血,也就是鼻涕带血,这就是鼻咽癌第一个最明显的信号。
所谓鼻涕带血,并不是从鼻腔中流出鲜红的血液,而是在鼻涕中带有极少量或明或暗的血丝。早晨起床后第一次擤鼻涕,如果发现这个重要的信号要特别注意。有时也能从吸鼻吐“痰”中发现,如果是“痰”中带血,实际是鼻涕带血,发现鼻涕带血的意义是很重大的,这时如能果断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治愈率和生存率是很高的。
鼻咽癌的第二个信号,就是鼻塞。这种鼻塞与感冒鼻子不通气截然不同。多为一侧肿物压迫,呈进行性,鼻塞一天比一天严重。由于肿物继续增大,压迫了邻近的耳咽管(咽与耳的通道),致使发生耳鸣,或者耳闷,听力障碍,这是第三个信号。癌肿向深处侵犯颅底,出现头痛,向下移到颈部则淋巴结肿大。这就是癌症转移的早期信号了。
鼻咽癌发生的4大危险因素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国人发病在世界上最多,鼻咽癌发病占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其发病有哪些危险因素呢?
遗传因素鼻咽癌发病有人种、地域聚集和家族高发的倾向和特点,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
EB病毒感染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环境因素主要可能与水质、土壤、气候有关。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华南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发病率较高。有报告显示中国鼻咽癌高发区的人群移居国外后,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长期生活于东南亚的白种人,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
食用咸鱼研究发现咸鱼、鱼干、广东腊味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鼻咽癌的病因都有哪些
一听鼻咽癌,大家一定想到的是平时生活中不够注意,生化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了呼吸道有真菌感染,可是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因为患鼻咽癌的因素有很多种,并不是一种或几种外在因素就一定会导致产生鼻咽癌。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致鼻咽癌的因素。
遗传因素
鼻咽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有明显的种族和家族聚集性,最近发现决定HLA的某些遗传因子和鼻咽癌间的相关性。有报道鼻咽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鼻咽癌好发于黄种人,很少见白种人患有此病。鼻咽癌发病高的家族如迁居海外,其后裔仍保持高发病率的倾向。鼻咽癌病常有家族史。这些现象说明遗传背景在本病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病毒因素
我国90%以上的人在年幼时都已感染过EB病毒,EB病毒的感染是十分普遍的。而鼻咽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因此不能认为EB病毒的感染就是鼻咽癌的病因。但是在大量研究中又发现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十分密切。 EB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原,包括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膜抗原MA和核抗原NA等。人体感染了EB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各种抗体。鼻咽癌病人EB病毒EA-IgA和VC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和81.5%,表明这两种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标记,但正常人的E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在诊断鼻咽癌时不如VCA-IgA特异。进一步研究表明,检测血清中EA-IgA抗体比VCA-IgA抗体更为特异,但不如VCA-IgA敏感。VCA-IgA抗体阳性者有鼻咽癌发生的高度危险性。
环境与饮食
高发区居民嗜食当地的咸鱼、腌肉、腌菜,在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特高并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及其多种化合物。其中的二亚硝基哌嗪DNP已被证实可诱发小鼠鼻咽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诱发率高达40%。说明亚硝胺及其化合物与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的土壤、水、大米中镍含量高于其他地区,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高镍含量饮食可能成为鼻咽癌发病的促进因素。研究证实,高镍可促进亚硝胺诱发实验动物鼻咽癌。鼻咽癌的高发区居民也存在低硒现象。
总之导致鼻咽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体内带有的遗传基因不同,所以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的时候也应该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定,对待不同体质的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抵御所有疾病的基本前提。
鼻咽癌能根治吗 鼻咽癌的原因
鼻咽癌的确切因素并不是非常清楚,一般认为是与许多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1、遗传因素:鼻咽癌有一定的种族易感和家族聚集性,并与免疫遗传标记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遗传因素是鼻咽癌发病的一部分原因。
2、病毒因素:在20世纪7年代就已经发现EB病毒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还发现,EB病毒不仅能够感染B淋巴细胞,还能感染T和NK细胞,并且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
3、环境因素:大多数的致癌化学物质(例如:亚硝酸胺类、多环芳羟类、微量元素镍)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管洗。在广东鼻咽癌的高发区,水和大米中镍元素的含量要比鼻咽癌低发区高。
鼻咽癌是怎么得的,哪些因素会引起鼻咽癌
鼻咽癌 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国人发病在世界上最多,鼻咽癌发病占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通常引起鼻咽癌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鼻咽癌发病有人种、地域聚集和家族高发的倾向和特点,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
2、EB病毒感染 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主要可能与水质、土壤、气候有关。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华南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发病率较高。有报告显示中国鼻咽癌高发区的人群移居国外后,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长期生活于东南亚的白种人,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
4、食用咸鱼 研究发现咸鱼、鱼干、广东腊味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经常鼻敏感是不是鼻咽癌
首先“鼻敏感”的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对某个过敏原有关系,不会引发鼻咽癌。目前认为,遗传、环境、EB病毒感染被称为鼻咽癌发病的三大主要原因。
我为什么会得鼻咽癌?鼻咽癌可不可以预防?
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具有遗传易感性的高发区人群,长期在环境致癌因素,和EB病毒反复激活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肿瘤的发生。但是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因此也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预防办法。但是,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很重要,少吃腌制的食品,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可转化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锻炼,都有可能降低鼻咽癌发病的风险。
处于高发区、有家族病史的人应及早进行鼻咽癌筛查
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现象,21.6%的鼻咽癌患者都有癌症家族史,12.3%患者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发病率是其他人群的4-10倍。
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而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以外,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在患者的头发中,检测发现镍含量也有所增高。
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查
生活在鼻咽癌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应每年在常规体检中做EB病毒血清学检查。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的反复激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南方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患者血清里也有高滴度的EB病毒抗体。
不过,查出EB病毒抗体升高,并不等于一定就是鼻咽癌,无须太过惊慌。绝大部分人都只是病毒携带者,只有极少数人在特定的诱发条件下,病毒才会将感染的鼻咽部上皮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从而致癌。在EB病毒阳性的人群中,有部分只是鼻咽喉部的炎症,例如近期的急性EB病毒感染等情况。
只要初诊时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经过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0%,甚至更高。然而,临床上,70%~80%的病人在确诊鼻咽癌时就已经是局部中晚期了。所以,当身体出现五大信号时要警惕鼻咽癌发病的可能,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越好,别把这些症状误当成“感冒、热气、休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