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治疗淋巴瘤是怎样的
靶向药物治疗淋巴瘤是怎样的
一方面是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出现,从传统的老方案到现在根据不同的病理分类,比如低度恶性淋巴瘤和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现在一代一代方案在出现。
第二,新药的出现,针对B细胞淋巴瘤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出现了B细胞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就是常说的靶向治疗,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叫美罗华,很快有国产的药要上市。这个药物跟化疗相结合,使得淋巴瘤有效率提高了15-20个百分点,这是非常难得的。过去单纯化疗只有60%—70%的有效率,加上靶向治疗药物达到80-90%的有效率,有效的概念是肿瘤缩小一半或者消失。目前针对T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也正在研发,但是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这是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有人叫免疫化疗。
现在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在这种靶向治疗药物上挂上具有放射性同类素,叫做放射免疫化疗,这个在国外已经用得很多,而且正在积极研究。但在我们国家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展,原因就是造价非常昂贵,一个B细胞淋巴瘤一个疗程下来花费要达到9-15万人民币,对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我们的医疗保险还不能支付这么昂贵的费用,但是西方,欧洲欧盟,已经开使用放射免疫治疗,放射免疫治疗的有效率比刚才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又有了提高。所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人类很有信心,大家不必要恐慌,如果得到正规、科学的治疗,治愈率非常高。
当然还有骨髓移植的方法,恶性淋巴瘤接受规范治疗以后,达到了完全缓解,或肿瘤负荷达很小的时候,可以采取造血干细胞,或者骨髓移植来根治淋巴瘤。
治疗淋巴肿瘤时需要注意什么
误区1、一做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淋巴结活检对于确诊淋巴瘤非常重要。傅山肿瘤医院的专家说,“可是很多人颈部有淋巴结的时候,非常害怕做活检,觉得一穿刺或切块淋巴结出来,可能就引起癌症全身的扩散。”不能惧怕活检!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淋巴结,进行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活检的创伤非常小,仅有少量血液或者组织液渗出,不会引起肿瘤扩散。其次,通常在活检明确诊断后很快就会开始正规治疗,肿瘤不会有可乘之机。
误区2、手术切除就没事了,淋巴瘤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肿瘤,与其它实体瘤不同。治疗淋巴肿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通过手术将局部肿瘤切除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治疗目的。对于淋巴瘤治疗更多的是采用全身性的药物治疗。
误区3、颈下有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微生物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比如口腔炎症、扁桃体发炎等均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来说,扁桃体发炎等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服用消炎药之后会变小,直至消退。但淋巴瘤则不同了,吃了消炎药之后,虽然肿块会变小,但不久之后又卷土重来,并且越来越大。
误区4、淋巴结不痛不痒不用管,由于起病初期仅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常被患者忽视,觉得淋巴结不痛不痒不用理会,以致延误治疗时机。
误区5、贴膏药“排毒”能消肿,颈部明明就是淋巴瘤,但不少患者去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采用中药药膏来消肿。治疗淋巴肿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得了淋巴肿瘤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虽然,不排除有些偏方的确能把这些肿块变小一点,于是患者就认为这样做“有效”,继续贴药膏,甚至贴得皮肤溃烂流脓。直到好多个淋巴结肿得像鹅蛋那么大,才去正规医院就诊。
为什么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用药会有不同
以 CD20 的应用为例。
当患者的病理报告中提示 B 淋巴细胞上的 CD20 阳性且符合适应证时,医生会建议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
但不是所有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都会出现 CD20 阳性,如果「靶」不存在,自然也就不需要使用打靶的药物。
另外,一些生物制剂的药物价格不菲,这也是部分病人即使符合适应证也还是无法用上它的原因。
西医治疗淋巴癌的常规方法
1、放射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癌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2、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癌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淋巴癌的长生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3、骨髓移植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处理;合并脾机能亢进而无禁忌证,有切脾指征者可以切脾,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康复后的淋巴癌能生育吗
淋巴癌患者一般不建议生育,不管是康复后还是正处在妊娠期,虽然该疾病的病因不清,但与基因突变有很大的关系,换言之,淋巴癌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而且该疾病属于恶性肿瘤,虽然有的患者预后良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仍旧不能排除出现复发的情况。
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癌,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1.放射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
2.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淋巴瘤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骨髓移植: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处理,合并脾机能亢进而无禁忌证,有切脾指征者可以切脾,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淋巴结莫明肿大若不痛也要警惕
经常加班、熬夜,导致免疫力降低……正是这些因素让淋巴瘤的发病率日益年轻化。“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即将到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多数淋巴瘤初期没有痛感,所以病人即使摸到脖子上的淋巴结出现了肿大,也可能会误认为是由感冒、上火引起的,未能引起重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之一,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目前,全球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显示,在3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淋巴瘤的发病率位居肿瘤发病前三位。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各种压迫症状。此外,淋巴瘤患者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据统计,大约有10%的患者以发热、皮疹、多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治疗上,淋巴瘤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因此放射治疗在局部肿瘤和残留病灶的巩固治疗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以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西单抗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淋巴瘤治疗的整体疗效得到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超过64%,使更多患者获得根治机会 。
另外,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放射免疫治疗(RIT)等方法亦能起到较好的疗效。由于淋巴瘤病理分类的复杂性和疾病相对少见,导致现阶段我国的淋巴瘤规范化治疗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应争取在有经验的医院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正规治疗后,肿瘤得到完全控制、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仍面临肿瘤复发的风险。特别是治疗后的1~2年,故定期随访复查必不可少,其包括常规体检、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在治疗结束半年内应每月返院随访一次,半年后每2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后每3~4个月随访,两到三年后每4~6个月随访复查,直至5年后无复发症状和任何不适为止。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1、索拉非尼索拉菲尼作为第一个在肝癌治疗上应用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生物靶向治疗新药肿瘤的生存、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索拉非尼一方面可通过抑制 RAS/ RAF/ MEK/ ERK 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几种与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有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等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肝癌是一种伴VEGF 高表达的最坚实的血管肿瘤,因此索拉非尼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对肝癌更加显著。2、舒尼替尼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一个多靶点作用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小分子抑制剂,靶点包括PDGF-α、PDGF-β、VEGFR-1、VEG-FR-2、VEGFR-3、KIT、FLT-3、集落刺激因子收体1型(CSF-1R)和RET,通过干扰信号传导,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生长的作用。3、厄罗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EGFR 抑制剂,针对酪氨酸激酶区域。针对肝癌的使用上并不是很多。4、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针对EGFR,如同贝伐单抗一样,它已成为很多晚期、原癌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厄罗替尼不同,其对肝癌治疗是否有效尚缺乏有力证据。5、依维莫司是mTOR的另一种抑制剂, 已被证明对肝癌异种移植有作用。有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的早期结果令人满意。
癌症的治疗
大致有三大类: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发展最快的是靶向药物,除了胆道系统肿瘤,目前几乎所有肿瘤都有靶向药物。不过,现在多数靶向药物还不能完全取代细胞毒药物,还要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范围:化疗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对实体肿瘤有作用,对微小不可见转移灶也同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毒副反应: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全身反应为主,一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见,如血象降低、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等。只要处理得当,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损伤等剧烈反应临床上并不十分常见。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化疗药的副作用已大大减少,安全性显著提高。
中医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教授表示,中医治疗癌症的特点是缓慢持久,稳定病情,达到“带瘤生存”的境界。最突出的有五大作为:
第一,在预防肿瘤方面,中医药大有用武之地。
第二,肿瘤患者术后使用中药,可以调整免疫功能,减少肿瘤复发、转移。
第三,放化疗患者使用中药,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帮助患者身体恢复,缓解药物、放射线对身体的损伤。
第四,术后维持治疗。
第五,对于不适合西医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可以辨证施治,用中药改善症状,体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