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熬夜时胸闷是猝死信号

熬夜时胸闷是猝死信号

熬夜时胸闷是猝死信号

郑力(化名)是城西一家软件公司的工程师,对于他来说,加班就像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1点才回家。一旦有新项目,又是到天亮才睡觉。

“前段时间,由于长期加班,过度劳累,我感到胸很闷,想坚持一下,结果没过一会儿我就晕倒在电脑桌前,幸亏同事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说我是突发心梗,要是没人发现的话,很可能就没命了。”郑力说,他现在想起这事还心有余悸。

熬夜的危害

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长期熬夜,生物钟势必被打乱,那么患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熬夜睡得晚,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由于长期熬夜而导致过度疲劳,机体处于衰弱状态,这也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医生提醒:熬夜时若发现自己出现胸闷的情况,就要立即停止一切事情,赶紧休息睡觉,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熬夜后白天一定要补觉

对于那些不得不熬夜的人来说,白天一定要补觉。晚上熬夜多久,白天补觉多久。不可过度劳累,晚上熬夜的人,白天就不要再继续工作了。

另外,对于经常熬夜的人,最好定期体检。一旦出现胸闷、心慌、四肢无力症状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年轻人要小心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猝死

年轻人猝死大多是因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情况,一般主要是由于心脏电生理紊乱和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律不齐造成的。一种是传导发生了问题,由窦房结传导心房心室,心脏的跳动都有电传导,每放一次电就会跳动一次,如果窦房结与心房心室的传导发生问题,它的放电功能、心房心室的收缩功能也就都乱了,导致有时候心跳过快而有时候心跳过慢,甚至停止跳动,这个属于心脏的电生理紊乱,比较容易引起猝死。还有一种情况是心肌梗死也能引起猝死,例如心脏的三根大血管堵塞,会造成心肌突然大面积的梗死,也会导致猝死的发生,孙宝贵院长建议患者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警惕胸闷症状及时就医

胸闷是猝死的一种明显提示。出现猝死最主要的症状是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和窒息。如果身边有人不幸出现猝死的症状,应马上为他进行急救措施。目前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心肺按压进行复苏。对于这类疾病最主要的还是防范于未然,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就要及时看医生。

酷暑高温预防猝死生活习惯是关键

酷暑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导致人体表皮毛细血管扩张,人体大量出汗,内脏供血量减少,如果体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突发。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年轻的外企白领因长时间加班、应酬,导致猝死,不少人呼吁"身体是自己的,再忙再累也要注意休息,不要再透支生命"。

不管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都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休息,避免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同时多饮水,多吃一些果类,补充身体水分,避免脱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出现激烈波动,注意清淡饮食。

日常这六件事能招来猝死

1,感冒之后长时间的极度乏力和胸闷

这是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学生一族发生猝死的常见征兆,往往令人十分痛心。一般来说,这是心肌炎诱发心衰的典型表现。而心肌炎的发生,又往往和感冒有关系。所以,青壮年如果在感冒发烧之后,出现难以形容的全身极度乏力和胸闷,应该立即考虑是不是心肌炎所致,马上排查,不能耽搁。感冒之初,要认真治疗,不能硬扛。

2,长时间持续的、不明原因的牙疼和下巴疼

长时间存在的心肌缺血,给心脏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常常最终演变为心脏骤停、猝死。当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牙疼、下巴疼以及一侧的脸颊疼现象。这是神经反射出现交叉所导致的现象。临床上,很多人不明就里,一味去看口腔科,结果治疗被延误,发生猝死。

3,长时间上夜班,以至于在近期内出现心慌、气短,同时烟瘾很大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经常上夜班的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哪怕这类人在下夜班之后有充分的时间睡觉,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心脏受到伤害的事实。究其根源,熬夜是最影响心脏休息的行为。心脏天然的作息规律被打乱,发生骤停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当经常上夜班的人烟瘾很重的时候,心脏病发作几率更高。如果这类人出现了心慌、气短,甚至头晕的现象,则必须高度警惕。

4,经常运动的人、老年人心率长时间低于每分钟50次

临床上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没有任何疾病征兆,结果在晚上发生猝死。还有的老年人,平时自诩心脏功能颇佳,但是在夜间忽然离世。这里的原因往往和心动过缓有关系。就健身爱好者而言,心脏输出量大,夜间心脏跳动更慢,因此容易发生停跳。老年人,受心脏搏动功能下降的影响,也会有心率下降的问题。这类人都容易出现心脏骤停。

5,身体长时间的肥胖或者超重

这绝对不是对肥胖者的歧视,而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经验总结。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肥胖者发生猝死的几率要高很多。这一方面和心脏长期承受的过重负担有关,一方面和肥胖者极有可能存在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可以肯定地说,肥胖的状态持续时间越久,猝死的发生可能性就越大。

6,最近一个月内出现3到4次心前区闷痛

这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因为每一次心前区闷痛,都有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破损的表现。虽然随着血运的恢复,症状会得以缓解,但是这意味着从前稳定的斑块,如今开始出现了活动迹象。一旦栓子完全堵塞了血管,猝死就有可能发生。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猝死

患有基础疾病易诱发猝死

猝死真的很可怕,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自力说,随着市民生活压力逐渐加大,有很多人加班加点地熬夜工作,有的人甚至带病上班,这些都极其容易诱发猝死。

“猝死一般是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被诱发的,这基础疾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另一类是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他说,这两大类疾病,在老年人当中,主要是因为有心血管病史,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而对年轻人来说,主要是血管畸形和肺动脉瘤。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肥胖者、患有“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疾病年轻人、熬夜或长期抽烟酗酒的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猝死。

心肌炎易诱发心律失常

他还提醒,现在正是交替的季节,冷热多变,特别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更容易引发猝死。

“病毒性感冒有可能引起心肌炎、颅内感染、肺炎、肾炎、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猝死。”据介绍,心肌炎是常见病,感染性心肌炎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腹泻之后,根源在于感染了病毒后,人会有发烧、喉咙痛、打喷嚏、咳嗽、拉肚子等感冒症状,慢慢地,憋气、胸闷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这就提示病毒已经影响心肌了。心肌炎严重时,就变成重症心肌炎,也就是暴发性心肌炎。若此时仍不重视,要么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而猝死,要么留下慢性扩张性心肌病或慢性心功能衰竭。

熬夜成为现代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叶自力介绍,连续看体育赛事、熬夜打游戏或工作等透支体力后,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的情况并不罕见。他说,熬夜首先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诱发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等疾病。其次,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猝死。“心律失常晕倒的情况下,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急救,容易发生猝死。”

温馨提示

别把胸闷不当回事

“胸闷是猝死的一种明显提示。”叶自力说,出现猝死最主要的症状是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和窒息。如果身边有人不幸出现猝死的症状,应马上为他进行急救措施。“目前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心肺按压进行复苏。”他提醒说,对于这类疾病最主要的还是防范于未然,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就要及时看医生。

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年轻人猝死原因

熬夜、压力大是猝死主要诱因

教授指出,这位年轻妈妈突然猝死,考虑原发心脏病的同时,主要诱因还是和熬夜玩手机有关。长时间熬夜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诱发心源性猝死。国外有报告指出每天花两小时盯着电视、计算机屏幕的人,罹患心脏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一倍。“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大多在夜间12点至凌晨,所以等家人发现再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这个病发作起来非常凶险。”专家介绍。

现代社会节奏在加快,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都是猝死的诱因。专家介绍,猝死前患者可能会有一定预兆,有的人会感到短暂的心前区疼痛,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而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和胸闷。

心血管病年轻化 “拼命三郎”们要注意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角”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但中青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呈年轻化趋势。该院收治的最年轻的急性心梗患者只有27岁,经常熬夜。幸亏发现及时,没有发生猝死。马根山教授指出,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在30—50岁的之间的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

专家指出,30岁以前的年轻人查出有心脏病,要考虑会不会是家族型的心脏病,可能是遗传上的缺陷。一般他们发病时因为心脏的电流不稳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发生心脏骤停。据悉,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不注意好好休息、调整自己工作状态有关。马根山教授解释,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或者过度焦虑的状态,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发生心脏意外事件。

专家提醒,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拼命三郎”更要注意充分的休息,即使平时身体不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周最好能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打球、游泳、跑步或者散步都是锻炼心脏不错的方式。

哪些行为会导致猝死

1 连续加班

有关加班熬夜致病、猝死的新闻太多了……网上随便一翻就是很多条让人心情沉重的新闻,这些猝死的人有大部分都是非常年轻的人,猝死前也没有任何症状,以至于家属、朋友几乎都不相信这是事实。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长期加班其实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承受巨大的压力、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心脏病等危险,这种毛病甚至没有什么警示,第一次发作就能带走你的一切!

2 经常熬夜

世界杯期间,有好几个球迷连续看球猝死,看球虽然没有加班这么累,但是也是连续熬夜啊!人体就像一部机器,有工作就必须有休息,否则器官功能衰竭,一旦报废就没有返修的可能。

3 暴饮暴食

心脏病最容易在吃饱饭后发作,切记!本来就有胸痛、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过度吃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4 用力排便

有些老人排便后头晕,然后很快就不行了,所以老人尽量要坐着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引发脑溢血的危险。

5 剧烈运动

运动会学生猝死的新闻不用说有多少了,一方面是确实是现在的孩子们身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当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的现象,立即停下来,别管什么考试和体育精神了,你要明白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猝死发病前也有征兆

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5、胸痛

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老年人要注意什么疾病 第一心血管病仍是头号大敌

60岁后,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患病率达39%,其死亡率也急剧上升。

心血管疾病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危害尤为严重,尤其中年人一旦发生心梗,猝死可能性更高。

如果在长期熬夜、吸烟、情绪激动后,持续出现胸痛、胸闷、冷汗等,应尽快就诊。

谨防猝死年轻化

猝死前的征兆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

不明原因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出现以上征兆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猝死并非猝不可防

1. 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少吃高胆固醇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 定期健康体检,要对那些潜在性的疾病进行全面筛查和规范的治疗,不舒服及时就医

4.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学会调节心态,多与人沟通交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5. 坚持锻炼,适量运动,能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最后重要一点要记住,如果有猝死的症状,要及时拨打120和尽早开展心肺复苏,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

警惕猝死的七种习惯

1. 吸烟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吸烟是45-65岁男性猝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同样还有冠心病,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在未来10年里猝死的发生率要高5倍。

2.久坐不动

曾有媒体报道报道武汉一29岁的青年因为放假,邀上几个麻友凑了一桌,打了一天一夜才散场。大家准备各自回家站起来时,发现小腿已经肿得发紫了。血管造影发现,静脉血栓完全阻塞了左下肢静脉,如不马上救治,左腿随时可能发生坏死,轻者截肢,重者威胁生命。

3.病毒感冒

一次病毒感冒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概率为30%,但大部分人表现为隐匿型,若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或者熬夜的话,可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4.情绪激烈变化

极度悲愤、愤怒、兴奋、紧张、伤心、恐惧等可造成心电不稳定而发生猝死。

5.晚上暴饮暴食

晚上应酬过度,暴饮暴食,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诱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而增大猝死风险。

6.不当喝酒

喝“闷酒”、“猛酒”、过量喝酒,酒后呕吐窒息,酒后睡不着服安眠药或者在服用头孢类抗菌素期间喝酒,均可诱发猝死。

7.熬夜劳累

熬夜加班、熬夜打牌、熬夜上网、熬夜吸烟(熬夜吸烟可是血液粘稠度比平时高8倍,易促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而猝死)等,都使猝死风险增大。

冬季高发猝死多因劳累

小L是一名网络管理员,今年28岁。他的工作需要“三班倒”,年前杂事多,最近常常额外加班。谁也没想到,就在几天前,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他,竟在值班时倒在电脑桌上,再也没有醒来。“小L不是特例,其实每年广州的冬天都是猝死高发季节。我们了解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工作或游戏过程中猝死的,很可能是劳累过度所导致。”医院急诊内科副教授表示。

小伙频频加班 猝死工作台

据小L的同事介绍,平时小L就经常熬夜值班或加班。“我第二天早上来上班时发现他仍在伏案睡觉,我过去试图叫醒他,却发现他全身冰凉,毫无动静,一摸鼻息也感觉不到气息,于是我马上拨打了120电话。”

医生赶到时发现,小L全身僵硬,已经去世多时。“我们把他搬到沙发上,他还保持着双臂交叠头枕着,双腿盘起打坐的姿势,怎么放也放不平整。”同事介绍,他从医十余年来第一次遇到病人意外死亡后仍保持着生前工作的姿势。

冬天血管易破裂导致猝死

“我们每年冬季急诊出车都会碰到一些猝死病人,其中大部分都可能是在天冷状况下,人体劳累过度而直接诱发死亡。”专家解释,人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的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另外,天气寒冷时,人们的活动量大幅减少,包括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也相对减少。“像小刘这样长时间盘坐,全身血液难以流动,就很容易引起肺静脉栓塞,从而引起大血管堵塞,导致死亡。”

此外,专家介绍,由于长时间的工作或者游戏导致的疲劳,会引起生理紊乱,继而引起冠状动脉长时间痉挛,或诱发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过度疲劳还会引起脑血管痉挛和破裂,这也是猝死的一个原因。”

头痛胸闷要立即休息

专家提醒,天寒季节,市民要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往年春节都是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原因是很多人通宵达旦玩耍,如长时间打麻将、长时间上网等,较容易诱发猝死。”专家表示,天冷时要注意保暖,熬夜要注意头部、足部保暖。“年轻人不要自恃身体好就经常熬夜,网吧等场所经常有意外发生。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防病非常重要。”

专家建议,市民此季最好保持饮食清淡、远离烟酒、适度体育锻炼,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他特别强调,如果感觉疲劳,同时还伴有头痛、胸闷等症状的,就要及时休息,千万不要硬挺。“小刘之前就曾告诉同事自己最近老是头痛、胸闷,他估计是感冒,想挺一挺就过去。其实头痛、胸闷等很可能是猝死的前兆,此时最好马上休息,或就医排查。”

冬季早上跑步好的吗

1、心跳时快时慢

心跳时快时慢,是心律不齐的信号。“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最初的信号,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5-3倍。”广州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陈医生介绍,熬夜、抽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甚至剧烈运动都能引发心律失常,脑力劳动者应该尤为注意。如果出现心跳时快时慢,或者胸闷气短,应该慢慢减速,用慢跑或者快走减缓心脏不适。

2、体温骤降

天气变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再加上赛前兴奋,对于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保暖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体温骤降,一定不能咬牙坚持,最保险的选择就是退赛。知名女跑友“珊瑚”告诉记者,比赛过程中应该倾听身体的反应,理性跑步。

3、“极点”时胸闷、肌肉无力

在一年之中最适宜跑步的冬季发生马拉松跑友猝死事件,不少跑友也忧心地反省自身的跑步陋习:作息不规律、盲目拉长训练里程、咬牙挺过“极点”、强忍不适冲刺、赛前赛后缺乏拉伸等。记者对30多名跑友调查发现,超过七成跑友有着“作息不规律”、“强忍不适冲刺”的陋习。

冬季早上跑步好吗?冬季是可以跑步的,但是冬季大家不要太早的出去跑步,尤其是中老年人更不要很早的去跑步。在冬季跑步之前,大家应该事先做一些热身运动,以免跑步的时候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此外,冬季跑步的时间合理的控制,起到锻炼效果就行了。

熬夜易猝死

最近,新闻报道,不少的人猝死于熬夜,相信大家都熬过夜,其实长期熬夜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害,甚至是死亡,如果万不得已需要熬夜的话,为了自身的健康,熬夜后需要“养”回来。具体的内容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吧。

1、补足睡眠

睡眠障碍是困扰夜班族的一个大问题。夜班族不得不夜里上班,白天睡觉,但是白天的睡眠常常会受到日光、噪音等的影响,这使得夜班族每日劳动后体力和脑力损耗得不到补偿,从而造成他们疲劳感的加重,甚至出现食欲下降、焦虑、烦躁的出现。因此,熬夜后应赶紧休息,不要夜以继日地连轴转。即使精神再充沛,也应及时补充睡眠,午饭后也应安排午睡,以利于恢复体力,振作精神。

2、坚持锻炼

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体能锻炼。熬夜时如果感到精力不济或者犯困,切勿勉强硬撑,最好适时休息;如果因工作需要不能休息,也不要靠咖啡、浓茶和香烟的刺激保持清醒,因为咖啡因可刺激大脑分泌兴奋性物质,容易导致失眠,还会使血脂浓度升高,危害心血管健康,而香烟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最好就地做些简单活动,如原地慢步走、打太极拳、揉捏太阳穴,或做些弯腰、踢腿、转脖等活动四肢和头颈的体操。

3、增加营养

夜班族要保证有足够的热能摄入,长夜班者在夜班期间可以吃点夜宵。夜班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诸如牛奶、蛋类、瘦肉、豆制品等。吃些清淡可口、细软的饭菜,补充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的肝脏、蛋黄、鱼子等;多吃一些水果或新鲜果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也是有好处的。

4、保持愉快的心情

作息时间的颠倒不仅会给夜班族带来一系列的生理问题,长此以往,其心理问题也会凸现出来,诸如睡眠障碍、抑郁症等。很多夜班族常因为作息时间的颠倒,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难尽做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之责,一些矛盾由此而生;随着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减少,由此产生诸如社会信息隔绝,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少,心理得不到适当的释放等问题。因此,尽量消除心理负担,不要过度担忧和恐惧上夜班,应当面对现实,树立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高昂的情绪,这样有助于消除压力。

冬季什么时间跑步最好 冬季跑步的危险信号

心跳时快时慢,是心律不齐的信号。“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最初的信号,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5-3倍。”熬夜、抽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甚至剧烈运动都能引发心律失常,脑力劳动者应该尤为注意。如果出现心跳时快时慢,或者胸闷气短,应该慢慢减速,用慢跑或者快走减缓心脏不适。

天气变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再加上赛前兴奋,对于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保暖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体温骤降,一定不能咬牙坚持,最保险的选择就是退赛。知名女跑友“珊瑚”告诉记者,比赛过程中应该倾听身体的反应,理性跑步。

在一年之中最适宜跑步的冬季发生马拉松跑友猝死事件,不少跑友也忧心地反省自身的跑步陋习:作息不规律、盲目拉长训练里程、咬牙挺过“极点”、强忍不适冲刺、赛前赛后缺乏拉伸等。记者对30多名跑友调查发现,超过七成跑友有着“作息不规律”、“强忍不适冲刺”的陋习。

五大因素导致猝死

1.熬夜

世界杯期间,有好几个球迷连续看球猝死,看球虽然没有加班这么累,但是也是连续熬夜啊!人体就像一部机器,有工作就必须有休息,否则器官功能衰竭,一旦报废就没有返修的可能。

2.久坐

长期久坐或久站的人,血液循环不好,有些人久坐后出现憋气、口唇发紫等现象,可能是有肺栓塞。

3.剧烈运动

运动会学生猝死的新闻不用说有多少了,一方面是确实是现在的孩子们身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当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的现象,立即停下来,别管什么考试和体育精神了,你要明白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4.暴饮暴食

心脏病最容易在吃饱饭后发作,切记!本来就有胸痛、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过度吃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5.用力排便

有些老人排便后头晕,然后很快就不行了,所以老人尽量要坐着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引发脑溢血的危险。

相关推荐

什么猝死

什么猝死?这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只有了解了什么猝死,我们才能够这对此问题找到适合的治疗和改善方法,那么究竟什么猝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哪些建议。 医学定义:①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间限定在发病1小内。 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通过以上内容

猝死,真的防不胜防

莫轻视感冒、腹泻 心肌炎常见病,感染性心肌炎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腹泻后,根源在于感染了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刚开始,人会有发烧、喉咙痛、打喷嚏、咳嗽、拉肚子等感冒症状,慢慢地,憋气、胸闷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这就提示病毒已经影响心肌了。心肌炎严重,就变成重症心肌炎,也就暴发性心肌炎。若此仍不重视,要么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而猝死,要么留下慢性扩张性心肌病或慢性心功能衰竭。 暴发性心肌炎来势汹汹 暴发性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的发生,一病毒直接作

熬夜后感觉心跳快正常吗

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数死于突发的心脏病。其原因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一些人死于脑中风,其原因血压过高使脑血管破裂。因为熬夜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短期睡眠剥夺就足以使交感神经系统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增加、糖耐量降低、心跳不规则。

心脏病的黄金抢救多久

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疾病,除了老年人,中青年也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年轻人的心脏病突发往往没有明显先兆,突然发作,很危险。不过,心脏一旦“受凉”,也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给身体。通常表现为:胃部憋闷、胀满,有候还会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恶心欲吐,大便后会有一些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一旦有了上述这些症状,切莫轻视,别以为自己得了小感冒,一定要去医院,提早治疗。当猝死发作,如果在2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一旦有人出现心脏性猝死,除了马上打求救电话外,正确的抢救步

老年人胸闷气短的偏方

1、老年人胸闷气短的偏方 1.1、偏方一:用蓬莪茂一两、金铃子( 去核) 一两,共研为末,加蓬砂一钱,炼过,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或盐汤送下。 1.2、偏方二:用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1.3、偏方三: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水一碗半,煎至七成,温服。 1.4、偏方四:药物组成 平地木25g 蒸百部10g 全瓜蒌10g 桃仁10g 绞股蓝30g 焦山楂20g 炙甘草10g 2、老年人胸闷怎么回事 胸闷一种主观感觉,即

猝死前兆病

猝死发生前会有一定的前兆:胸闷、胸痛、四肢乏力、头晕。 猝死虽然事发突然,但大部分的猝死有早期的征兆和迹象的,只不过很容易被人忽视。在发生心源性猝死前,病人会有一些症状变化,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病人往往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紊乱,或者猝死前数分钟或数天可有心前区疼痛、胸闷、疲劳或情绪改变等,甚至失眠、烦躁等现象,这些常常猝死的前兆。 另外,因为很多猝死都与冠心病有关,而与冠心病相关的猝死的前兆往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胸部或胸部附近感到憋闷、压迫、烧灼 ,

正常人也要当心猝死

两月前的一个晚上,记者一位年仅30岁的朋友小王,猝死在家中。幽默、乐观的他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却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悲剧。记者随后在百度新闻搜索发现,这种“莫名其妙”的死亡事件,每天都有好几起。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仅因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就高达54万人。 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德平告诉记者,心脏病、高血压、胰腺炎等疾病均可导致猝死,其中,心脏病最厉害的“杀手”,90%的猝死与此有关,其中的80%因心脏病中的冠心病导致。有心肌梗死、心衰、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者高危人群。 “值得注意的,还有数量庞

猝死发生在电视机前

欧洲杯开赛以来,长沙、温州、上海等地接连发生了年轻球迷因熬夜看球赛而猝死的惨剧。这给热爱足球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欧洲杯半决赛和决赛临近,比赛越来越精彩,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哪些人猝死高危人群 首先,有些中青年人貌似健康,但实际上有冠心病的基础,因为他们具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导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这些人年龄多在30~4阿0岁,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病史,发病前也常无任何症状或不适。 其次一些职业的从业人员,如推销员,他们每天在外面忙于见客户,一般不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企业家,他们工作量比较大,神

白领要警惕过度劳累

其实说真的,现在很多职业都很累人的,每天加班不说,有候连休息的间都很好,还要喝咖啡熬夜工作。你说说,真的再好的身体都会弄垮的啊。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拼,觉得身体的保护都要留到老的候再做。哎,你们也不想想后果,现在不保养的话,你老了还拿什么身体去养生呢。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把身体的健康放第一位。白领尤为要注意,因为现在工作劳累程度就白领感受的最深刻了。加班成为白领必做的一个事情,真的很累人的,下面我就来说一说为为什么白领要警惕过度劳累吧。看看吧。 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有特异性和有价值

称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年轻人猝死原因

熬夜、压力大猝死主要诱因 长熬夜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诱发心源性猝死。国外有报告指出每天花两小盯着电视、计算机屏幕的人,罹患心脏疾病致死率平常人一倍。“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大多在夜间12点至凌晨,所以等家人发现再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这个病发作起来非常凶险。”专家介绍。 现代社会节奏在加快,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都猝死的诱因。专家介绍,猝死前患者可能会有一定预兆,有的人会感到短暂的心前区疼痛,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而最常见的预兆就浑身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