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艾灸怎么治疗 闭经辩证分型
闭经艾灸怎么治疗 闭经辩证分型
血虚:面色㿠白,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胫酸眩冒,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无苔,脉象沉细。
脾胃气虚: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心悸怔忡,纳少便溏,舌质淡红,带下量多,舌薄,脉象细弱。
痰湿阻塞:体丰湿盛,胸闷呕恶,纳呆腹胀,神疲倦怠,带下量多,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闭经艾灸哪里最快 闭经艾灸注意事项
1.闭经应注意和早期妊娠相鉴别。
2.血枯经闭者要持之以恒,至少灸治5个疗程以上。
3.施灸后保持局部清洁,防治感染发生,如局部发生小疱,可用紫药水涂之。
治疗闭经
经常有女性朋友会被闭经困扰,闭经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这样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因为引起原发和继发闭经的基本因素有时可能是相同的。但是在提供病因和预后的线索时,这种划分是有价值的,例如多数的先天性异常,包括卵巢或苗勒氏组织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闭经被列入原发性闭经,而继发性闭经多数是由获得性疾病所引起,且较易治疗。
一、去除诱因治疗闭经:如消除紧张因素,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增强营养,纠正体重过轻。哺乳过久者停止哺乳。治疗各种全身慢性病。停用避孕药及其它可能引起闭经的药物。
二、促性腺激素治疗闭经:适用于垂体功能低下引起的产后闭经。
三、人工周期治疗闭经: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
四、雌激素治疗闭经:少量雌激素有促进垂体功能的作用,所以选择治疗方式很重要,要非常谨慎。
五、手术治疗闭经:对垂体瘤、卵巢肿瘤、肾上腺肿瘤等作手术切除。生殖道有畸形者作矫正术,但手术治疗风险性高,恢复慢,感染率高。六、中医治疗闭经:根据辨证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 艾灸疗法让你无忧
湿热体质,是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小便短赤,身重疲惫,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下肢关节肿痛,脚气感染等症。
湿热下注意的治疗方法,应以清热利湿为主,中医是讲求阴阳平衡的,只要能正确的治疗,只要辩证在哪脏在哪个腑,正确的处方用药,调整阴阳后慢慢就会好转起来的,建议到找中医生进行辩证论治。
饮食忌辛辣酒水等刺激性,热毒性食物;宜清淡为主。
[治法]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艾灸疗法治疗湿热体质
选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湿热下注者加行间、太冲、丰隆,脾肾亏虚者加脾俞、肾俞,关元、中极。
选用精艾条悬灸或随身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5次为1个疗程。
常用于治疗闭经的方法都有哪些
辩证治疗闭经:
1、寒凝经脉型闭经:闭经患者出现月经数月不行,小腹冷痛,得温则舒,肢冷畏寒,大便溏泄,白带量多,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闭经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活血。可选用艾附暖宫丸,本品由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川断组成。具有暖宫散寒、理气养血之功。闭经治疗用法,每次1丸 (9克),一日2次口服。其他也可选有十二温经丸、暖宫孕子丸等。
2、气滞血瘀型闭经:闭经患者出现月经数月不来,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闭经治宜活血祛瘀,理气行滞。可选用七制香附丸合益母草膏联用。七制香附丸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白术、香附、阿胶、延胡索、益母草、砂仁、黄芩组成。闭经治疗用法,七制香附丸每次1丸 (9克),一日2次。益母草膏 (由益母草制成),每次10克,一日1~2次口服。其他如活血调经丸、妇女痛经丸、血府逐瘀口服液、调经活血片等中成药均可选用。
针灸治疗闭经:
闭经的常见的体针治疗方法,治法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 5~6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内分泌治疗闭经:
根据闭经的病因及其病理、生理机制。采用有针对性的内分泌药物治疗以纠正体内紊乱的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如对患者应采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对有明显高雄激素血症体征的PCOS患者,可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的口服避孕药治疗;对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闭经患者,可选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上述治疗可使患者恢复月经,部分患者可恢复排卵。
停经怎么办
1、膏药外贴治疗闭经
有些医院具有中药独特秘方制成膏药,对治疗闭经效果明显。一般患者在使用时当先以生姜擦拭相应贴敷部位皮肤,然后取一贴膏药直接贴于神阙穴(肚脐处)即可,可隔天换一次。膏贴穴位,透皮传药效至血液,以滋肾益气、养血调经、活血化瘀通脉为主,全面调理女性机能,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进而使月经恢复正常。
2、针灸治疗治疗闭经
针灸在治疗闭经等妇科疾病方面可有良好成效,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患者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此疗法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完成。
人工周期治疗闭经是什么呢
人工周期治疗闭经是一个很好的调经方法,中医是讲究辨证施治的,而人工周期对于闭经的治疗是在这个的基础之上,在加上西医辨病的优势,也就是把中医的辩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对闭经的疗法,这种疗法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并且长期的疗效会更可靠。
人工周期治疗闭经是对于女性的正常月经周期做模拟,并在这个过程中的时候,女性身体里面的性激素会发生变化,通过这种方法来给女性的身体有了外源性的性激素,使女性身体里面的孕激素以及雌激素与女性正常的规律相符合而达到闭经的治疗目的。
人工周期治疗闭经主要是针对于青春期或者是在育龄年龄的女性,由于女性身体里面的卵巢功能发生了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调,或者是出现闭经的现象而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子宫发育不良以及更年期的女性是不适合使用的。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2、月经量少怎么判断
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
闭经艾灸哪里 血淤内热型闭经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月经闭阻,小腹胀痛,精神抑郁,伴随五心烦热,胸肋胀满,舌暗红或紫斑,脉沉弦而涩。
施灸穴位:中极,血海,三阴交,行间,归来,次髎,合谷,苔白痰多者,加中皖,丰隆穴。
闭经艾灸怎么治疗 血滞型闭经艾灸方法
治则:理气活血,祛痰化瘀。
艾灸取穴:中极,合谷,太冲,血海,三阴交,丰隆。
艾灸方义:中极为任脉穴而近胞宫,合血海以化瘀通经,配合谷,太冲,开四关,疏肝理气,调经活血,佐三阴交以健脾化湿,丰隆豁痰降逆。
艾灸方法:以上诸穴多宜先以亳针刺,施泻法。
1.中极穴:亳针2.5-3寸,消毒后,施呼吸补泻手法的泻法后,再用开阖泻法起针,令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再以隔姜艾炷灸,艾炷如蚕豆大,点燃后急吹其火,令其速烧速尽,可灸3-5壮。
2.血海,三阴交:可施4温针灸泻法,亳针刺后令针感向足下放射,取半寸艾条置于针柄,吹火助燃,以助其行滞散结通经之力。
艾灸对闭经有作用吗 艾灸治疗闭经方法
艾条温和灸:艾灸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到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
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油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扫除艾炷,更换新的续灸,连灸3-7壮,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艾炷隔附子饼灸:在施灸穴位上放厚4毫米的附子饼片,中穿数孔,放艾炷灸,使皮肤有温热感,每穴灸3-10壮,10次为一疗程。
艾炷隔蒜灸:在穴位上放3毫米的蒜片,中穿数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壮,感到皮肤灼痛时即更换艾炷。
艾条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往返回旋熏烤,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可灸15-30分钟,每次选4-5穴,每日或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