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表现
肝硬化的表现
1、代偿期:
可仅有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主要体征为肝大,脾脏亦可增大。
2、失代偿期:
临床表现逐渐明显,患儿渐见消瘦、乏力,出现门脉高压、腹水、脾功能亢进、有出血倾向。
亦可见肝掌、蜘蛛痣,但婴幼儿时期较少。患儿面色晦暗,常伴有贫血。
3、后期:
侧支循环形成,有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门脉高压的结果。
4、分类:
(1)门脉性肝硬化:
起病过程较缓慢,可潜伏数年。
(2)坏死后性肝硬化:
发展较迅速,不易代偿,常在短期内由继发感染导致肝衰竭而死亡。
多数病儿常以肝衰竭为最早表现,出现黄疸、消化道症状,易误诊为急性肝炎。
(3)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
多数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及上腹不适。由于毛细胆管炎,早期表现梗阻性黄疸、皮肤瘙痒、尿色深黄、腹泻、大便变白色或色浅,肝显著增大。
黄疸持续长期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及皮肤黄疸。
实验室检查主要为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继发性:
在小儿时期,主要为肝外胆道梗阻继发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与原发性病例很相似,而预后及治疗则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加以鉴别,并避免错误的手术。
多发性硬化的表现
1.年龄和性别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患者少见,男女患病之比约为1∶2。
2.起病形式以亚急性起病多见,急性和隐匿起病仅见于少数病例。
3.临床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时间多发性是指缓解-复发的病程。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呈现单病灶征象。单相病程多见于以脊髓征象起病的缓慢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和临床少见的病势凶险的急性多发性硬化。
4.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可同时或相继受累,故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多发性硬化的体征常多于症状,例如主诉一侧下肢无力、麻木刺痛的患者,查体时往往可见双侧皮质脊髓束或后索受累的体征。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经过及其症状体征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肢体无力
最多见,大约50%的患者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运动障碍一般下肢比上肢明显,可为偏瘫、截瘫或四肢瘫,其中以不对称瘫痪最常见。腱反射早期正常,以后可发展为亢进,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感觉异常
浅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躯干或面部针刺麻木感,异常的肢体发冷、蚁走感、瘙痒感以及尖锐、烧灼样疼痛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疼痛感可能与脊髓神经根部的脱髓鞘病灶有关,具有显著特征性。亦可有深感觉障碍。
了解肝硬化的表现症状
第一、全身的症状表现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患者的面部皮肤会变得黝黑,尤其是眼部附近的皮肤。另外,患者还会表现出疲倦乏力的症状,稍作休息又会缓解。
第二、消化道症状表现
消化系统方面肝硬化腹水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呢?常见的有腹泻、腹胀和腹痛,腹泻、腹胀多是因为肠壁水肿、肠道吸收不良、烟酸的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因素所致,腹痛一般会呈现间接性。
第三、不规则出血症状
因为肝硬化使肝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到了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再加上脾功能亢进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所以肝硬化患者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第四、内分泌功能失调
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症状表现会因患者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一般会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女性则会出现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症状。
早期肝硬化会遗传吗
肝硬化会遗传吗
遗传是指父母体内的基因遗传给子女,那么,肝硬化是一种遗传病吗?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大家都知道,许多肝病,如乙型肝炎是具有遗传性的,但肝病专家指出肝硬化通常是不会遗传的,患者朋友可以放心。
然而,在许多容易发生肝硬化的原发疾病中,其中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疾病,即此类原发病可能会发生肝硬化会遗传。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遗传性血色病。此类原发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会遗传下一代,而同时这些疾病亦是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的原发病,所以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肝硬化遗传了,实质上确是造成肝硬化的病因遗传了,从而引起了肝硬化的表现。
因此,对于肝硬化会遗传吗,专家解释道肝硬化本身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但是专家提醒肝硬化患者,应警惕引起肝硬化的原发病是否具有遗传性。
肝硬化的病理表现特点
早期肝脏体积正常或稍大,晚期缩小,重量减轻(可降至1000g以下,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00g),质地变硬,包膜增厚,整个肝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突起,直径多在1.0~1.5cm之间。肝脏一般呈黄褐色,如脂肪变性明显则呈黄色,切面满布与表面相同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结节周围被增生的灰白色纤维组织包绕。
组织形态学上,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坏死,小叶内中央静脉偏位、缺如或有两个以上,有时汇管区也包绕在假小叶内。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增大,核大,染色较深,常有双核出现。假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间隔变薄,一般均匀一致,内有程度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依据结节的形态,将肝硬化分为4种病理类型: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以及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
动脉硬化的表现
(一)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块肿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显像、电脑化X线断层显像、磁共振断层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夹层动脉瘤,但较少见。
肝硬化的临床诊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不难,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较困难。
1.代偿期
肝硬化慢性肝炎病史及症状可供参考。如有典型蜘蛛痣、肝掌应高度怀疑。肝质地较硬或不平滑及(或)脾大>2cm,质硬,而无其他原因解释,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依据。肝功能可以正常。蛋白电泳或可异常,单氨氧化酶、血清P-Ⅲ-P升高有助诊断。必要时肝穿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利确诊。
2.失代偿期
症状、体征、化验皆有较显著的表现,如腹腔积液、食管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有脾功能亢进及各项肝功能检查异常等,不难诊断。但有时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肝腹水的表现有哪些
肝硬化腹水在大多的肝硬化患者中常常会出现,一旦引起这种疾病,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个方面的并发症。为了能够使患者顺利的辨认出肝硬化的情况,所以为大家带来了肝硬化腹水的症状,这样才能够使大家更加了解这种疾病。
肝硬化腹水的症状
1、四肢异常
一旦患者出现肝腹水的情况时,患者的四肢就会表现出异常的情况。比如患者会出现下肢浮肿和面部膀肿以及腹围增加的情况,只要患者有以上的表现,就代表着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入了肝腹水的时期。其次,当肝腹水出现之后,患者还会出现精神上的异常,比如患者的神智出现反常的情况,常常语无伦次或者出现计算上的障碍,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患者出现肝昏迷。
2、出现腹胀
当患者进入到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时,患者就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高度腹胀的时候,就代表患者患上肝腹水。其主要的症状是在夜间为主,常常会使患者彻夜难眠和坐卧不安等现象。除此之外,肝腹水还有一个常见的症状便是无法控制的低热,同时还会出现中性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也有可能会检查出低血钾和低血糖等。
这些肝硬化腹水的症状都比较常见,对于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只有了解清楚整个肝硬化会出现哪些症状,才能够分辨清楚究竟是进入了肝硬化的哪个阶段。也只有这样,在治疗的过程中才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控制,使患者尽快得到缓解。
肝硬化疾病会不会遗传
肝硬化是不会遗传的。遗传是指父母的基因特征传给子女。而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是后天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并非受基因及遗传因素影响,所以肝硬化本身并不是基因疾病,并不会在家系间遗传下去。
然而,在许多容易发生肝硬化的原发疾病中,其中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疾病,即此类原发病可能会发生遗传,从而在下一代中发生了这些疾病,从而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如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血色病、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疾病,此类原发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会遗传给下一代,而这些疾病也是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的原发病,所以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肝硬化遗传了,实质上却是造成肝硬化的病因遗传了,从而引起了肝硬化的表现。
肝硬化多严重怎么判断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在领床上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是在肝硬化的初期,有的肝硬化患者甚至并不会有任何症状,就连肝功能指数gpt值也可能是正常的。因此一般来说,如何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通常要根据以下五个项目来诊断。
1、血红清蛋白的浓度。
2、血中胆红素值。
3、是否有肝昏迷,以及肝昏迷的程度。
4、是否有肝腹水,以及肝腹水的严重度。
5、凝血酶原时间(pt值)。
根据这五个项目评分,依据五项的总分将肝硬化的严重度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表示初期、丙级表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