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素丹治疗脓疮
金素丹治疗脓疮
【处方】雄黄2份、枯白矾3份、生明矾3份
【用法】共研细末即成黄金色之粉剂。用时将药粉外敷皮损处约1毫米厚,略加按压,以不掉为度,不必包扎,只要皮损区干燥,不必加药。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双氧水处理创面后重复撒药。
【功能】清热解毒,杀虫燥湿
【主治】小儿脓疱疮
【说明】本方有较强的杀菌、燥湿、保护和收敛作用。除高烧、恶寒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儿,一般不需运用抗菌素和抗组织胺药。
中医药治疗痤疮
中药疗法:应分型论治,随症加减。红色丘疱疹型痤疮治宜清泄肺胃,方用生石膏30克,知母6克,地骨皮、桑白皮、金银花、连翘各12克,黄芩、赤芍、 山栀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脓疮性痤疮治宜解毒散结,方用茵陈、白花蛇舌草、虎杖、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夏枯草、赤芍、浙贝母、桃仁、元 参、黄芪、紫花地丁、连翘各10克;月经前痤疮治宜调理冲任法,方用仙茅、仙灵脾、黄柏、益母草、当归、牛膝各10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各12克;对聚 集性痤疮、愈后色素沉着或瘢痕者,治宜活血散瘀法,方用桃仁、红花、赤芍、蒲公英、丹参、虎杖、蝉蜕各10克,煎汤口服或外洗。
针灸疗法:常选大椎、脾俞、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7次为一疗程。
耳针疗法:以患者双侧耳部肺穴为主穴,配以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穴埋王不留行籽,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按摩3次,每次约10分钟。
饮食疗法: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常饮绿豆汤有清肺热、除湿毒之功。多食含富含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治痤疮有良效;忌用含有激素成分的软膏及 霜剂,每日宜用温热水洗脸两次,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忌用手指挤捏面部丘疹粉刺脓疮,以防遗留疤痕;保证睡眠充足,调整消化系统功能,这些均有助于痤疮的 治愈。
淋巴结炎的治疗
西医药治疗
(1)首先治疗原发病灶
(2)抗生素治疗:口服万古霉素或红霉素,或青、链霉素肌注治疗。
(3)局部早期可行热敷,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风热痰结(颈痈):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②热毒蕴结肝脉(腋痈):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③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如脓成者,加丹参20克、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④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2D克、白术12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香4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牛膝10克、防风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2)外治法
①初起可外敷金黄膏、玉露膏。
也可用仙人掌捣烂掺醋外敷,或鲜公英或鲜地丁捣烂外敷。
②脓成期:宜切开排脓。
③溃后:九一丹或八一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或白玉膏。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痤疮的中草药
1、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7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苦参1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合用于痘痘不严峻者!
2、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生山栀、黄柏、知母各9克,生甘草3 克、生地、连翘、白花蛇舌草各15克。合用于脸颊和鼻子附近痘痘较多者。
3、黄芩、生山栀、生地各9克、黄连、生大黄(后下)、生甘草、 什麻各3克、茵陈、生意苡仁、生山楂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合用于额头痘痘较多者!
4、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10克、黄连、黄芩各3克、知母、连翘、白芷、赤芍、牛蒡子、生甘草各6克。合用于痘痘比较严峻,数目多,红肿者。消痤1号
治疗痤疮的中药方
[功能] 宣肺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 寻常型痤疮。
[疗效] 本药在寻常性痤疮的治疗中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评按] 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山、黄莲、连翘清心热,连翘还可散结,生地、丹皮活血凉血,生山楂、生薏苡仁、茵陈利湿除脂,生大黄既可活血,又可导邪热从下而泄,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共奏宣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组成] 金银花15克 地丁10克 黄莲10克 黄柏15克 茵陈15 虎杖15克 苡仁30 克当归10 克丹参15 克川芎6 克生山楂30克 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脓疱型痤疮,囊肿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疗效]本药在脓疱、囊肿性痤疮的治疗方面确有良效。
[评按]银花、地丁、黄莲、黄柏清热解毒,茵阵、虎杖清热利湿,山楂、苡仁祛脂,山楂又合当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淋巴炎中医治疗
淋巴炎中医治疗
1、风热痰结(颈痈)
【症状】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于、荆芥、白芷、贝母、赤芍、瓜蒌、黄连。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黄芩。肿块坚硬者,加丹参、皂刺、蒲公英。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
【症状】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黄芩、山栀、半夏、龙胆草、赤芍、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枳壳。如脓成者,加皂角刺、炮甲片、生大黄。
3、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
【症状】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苍术、黄柏、地丁、金银花、车前子(包)、滑石(包)、赤芍、丹皮、通草、赤茯苓、萆薛。如脓成者,加丹参、皂角刺、炮甲片、蒲公英。
4、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
【症状】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白术、太子参、当归、白芍、木香、陈皮、甘草、山萸肉、牛膝、防风、五味子、麦冬。
金银花可以反复煮二次吗 金银花煮水有什么用
金银花性寒,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内服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热证的治疗,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
金银花煮水可外用于皮肤炎症的治疗,其消炎退肿的功效对于痈肿疗疮、丹毒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卫生宝鉴》中就有提到金银花外用的方法:“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金银花四两,甘草一两(炒)。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
鼓膜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邪毒挟肝胆郁火,上蒸耳窍,灼伤血络所致,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方用银翘散合丹栀逍遥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10g,淡豆豉10g,荆芥10g ,柴胡6g,白芍12g,当归12g,丹皮20g,栀子15g,茜草根15g,大黄炭10g;水煎内服。
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另外.你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
急性期要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徐清宣堂红棉散采用中医千古名方徐清宣堂“红棉散”外治鼓膜炎,正是针对鼓膜炎之病因病理,对症下药。其为纯中药制剂,非激素类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身体无任何伤害,使用便捷,只需将适量方剂吹于耳内,即可敛疮消肿、燥湿排脓、防腐生肌,并且活血通窍,对于肝经郁热,耳内生疮,流脓痛痒,肿痛不已,旋愈旋发等均有显著疗效。
中药内外夹攻消灭青春痘
痤疮的发病特点是具有粉刺、(座疮最初的皮疹,分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丘疹临床表现连翘、香白芷等药物。如是皮疹红肿疼痛、脓疱、脓肿、破溃流脓为主的皮损者,属于热毒炽盛, 湿热壅结,治宜凉血解毒,清热燥湿,选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黄芩、三七、生地黄、山栀子、紫草根、香白芷、龙胆草等。如为结节或囊肿 型,属于湿热瘀结滞,治宜清热化瘀、化湿散结为主。选牡丹皮、赤芍药、丹参、蚤休、夏枯草、薏苡仁、三七、生牡蛎、土茯苓等。治疗性的皮肤护理是根据痤疮皮疹类型、分布和程 度有层次地进行。包括有常规洁肤,但手法不宜过重;奥桑蒸气喷面, (有热喷和冷喷视情况而定);真空吸啜去除皮脂或用 “痤疮针”将面部粉刺、脓疮逐个清除,严禁用手挤压;针清后行面部经穴按摩十分钟,接着涂上痤疮外用水,用高频电疗仪行电针高频消炎杀菌,最后涂敷精选中 药面膜15分钟,面膜清除后再涂上痤疮水。一般 5—7天治疗性护理一次,4次为一疗程。并嘱病人应注意饮食品种,少吃甜食、油腻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生活要有规律。
颈部慢性炎症怎么办
1.西医药治疗
(1)首先治疗原发病灶
(2)抗生素治疗:口服万古霉素或红霉素,或青、链霉素肌注治疗。
(3)局部早期可行热敷,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风热痰结(颈痈):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②热毒蕴结肝脉(腋痈):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③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如脓成者,加丹参20克、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④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2D克、白术12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香4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牛膝10克、防风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2)外治法
①初起可外敷金黄膏、玉露膏。
也可用仙人掌捣烂掺醋外敷,或鲜公英或鲜地丁捣烂外敷。
②脓成期:宜切开排脓。
③溃后:九一丹或八一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或白玉膏。
痤疮的中医辨治
1、清泄肺胃治疗法:适用丘疹性痤疮或脓包性痤疮,痤疮彼此混杂而生,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代表方剂为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糯米)合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化裁。如:石膏、知母、银花、赤勺、生地、白鲜皮等。
2、解毒散结法:适用于脓疱、结节痤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代表方剂为痤疮平(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山楂)。 如:白花舌草、公英、地丁、桃仁、黄芪等。
3、调理冲任法:这使用女性的经前痤疮,主要“症状”是经前加重,常伴有痛经或瘀块,舌淡红、苔少、脉细涩。方选益母胜金丹(益母草、茺蔚子、当归、熟 地、白芍、川芎、丹参、白术、香附)合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如:香附、知母、地黄、当归、银花、黄柏等。
4、舒肝清热法:适用脓疱或经前痤疮、伴乳胀不适,心烦易怒,脉弦数,舌红、苔黄。选代表方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加减-肝郁气滞:香附、郁金、川芎、肝郁化火:丹皮、栀子)。如:白花舌草、公英、山栀、山楂、当归、生地等。
5、活血散结法:适用与聚合性痤疮和痤疮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舌暗红、苔少、脉细数。代表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 熟地)加减。如:桃仁、红花、公英、桔梗、归尾、蜈蚣等。
黄水疮生活妙招
1.芙蓉叶研粉,凡士林加热熔化,1:4调匀,外敷,日2~3次。可清热凉血。?治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2.黄连3克研末,加凡士林15克,混匀,外敷。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疮),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3.马料豆、赤小豆各10克,水煎汤。代茶饮。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疮疖、脓疱疮。
4..水煎金银花,饮前分次加适量蜂蜜,搅匀。可清热解毒。用治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5.猪胆治脓疱疮
枯矾粉30克装入猪胆内晒干,研粉与蛋黄油调糊外涂,日2~3次,治脓疱疮。
6. 葡萄藤治脓疱疮
葡萄藤嫩枝(带叶)2000克切碎,水煎将药汁浓缩为糊,待略温时加入枯矾末50克及冰片末10克,搅匀。淡盐水清洗后外敷,日2次。
几种长痤疮的治疗偏方推荐
1、清泄肺胃法:适用丘疹性痤疮或脓包性痤疮,痤疮彼此混杂而生,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代表方剂为白虎汤合枇杷清肺饮化裁。如:石膏、知母、银花、赤勺、生地、白鲜皮等。
2、解毒散结法:适用于脓疱、结节痤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代表方剂为痤疮平。如:白花舌草、公英、地丁、桃仁、黄芪等。
3、调理冲任法:这使用女性的经前痤疮,主要"症状"是经前加重,常伴有痛经或瘀块,舌淡红、苔少、脉细涩。方选益母胜金丹合二仙汤。如:香附、知母、地黄、当归、银花、黄柏等。
治疗痤疮最好还是使用中药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枇杷叶12克,桑白皮、黄芩、生山栀、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甘草3克,每天各服一剂,水煎服。连服10-15剂
2、金银花、黄芩、赤芍、丹皮,白芷、赤芍、桃仁、莪术各15g,黄连、桑白皮、白癣皮、苍术、川芎、薄荷各12g,生地、紫花地丁各25g,刺蒺藜10g,茯苓20g。每天一剂,水煎服。
3、中药治疗痤疮外用法:取经粉极微量,黄芩、白芷、白附子、防风各10g,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和,热水洗脸后涂于痘痘或瘢痕部位,一日两次。
总而言之,日常做好预防措施,坚持服药,很快就可以康复的了。
为了更好的治疗痤疮,为大家推荐以下几款药物:
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2、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调节体液及气质,为四种异常体液成熟剂。
3、排毒养颜胶囊: 排毒养颜胶囊,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座疮、颜面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