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中医处理
急性淋巴结炎中医处理
内服外用治疗:
1.活血消炎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三黄片(散):片剂每次口服4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散剂用蜂蜜或醋调敷患处。
3.西黄丸(胶囊):水丸剂每次3g,或胶囊剂每次4—8粒,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疮炎灵软膏:外用,每日涂敷患处1次。
5.紫金锭(散):口服或处用,口服每次0.6—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醋磨调敷患处。
6.万应丸:口服或外用,口服每次2—4粒,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每次0.5—1粒。外用酯调或捣碎涂患处。
第二套资料
1.内治法
(1)风热痰结(颈痈):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3)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如脓成者,加丹参20克、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4)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2d克、白术12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香4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牛膝10克、防风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2.外治法
初期:宜箍围消肿,用千捶膏敷贴,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也可用仙人掌捣烂掺醋外敷,或鲜公英或鲜地丁捣烂外敷。
成脓期:切开排脓。
溃后期: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提脓祛腐,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换药。
颈淋巴结炎
对于颈淋巴结炎这种疾病可能有些陌生,其实在日常中我常遇到的喉咙肿痛等症状就有可能是患上了颈淋巴结炎所导致的症状。如果有的朋友觉得自己有颈部淋巴疼的症状,那就要考虑是否是颈淋巴结炎。那么对于颈淋巴结炎,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今天就由小编个大家介绍一下。
颈淋巴结炎分为急性颈淋巴结炎和慢性颈淋巴结炎。颈部急性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咽炎、口腔炎、外耳道炎等炎症引起,通过淋巴引流途径引起颈部淋巴结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慢性淋巴结炎常因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不彻底,原发灶未解除或机体抵抗力差演变而来。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急性淋巴结炎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
2.原发感染病灶症状:可有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
3.局部症状: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可活动。肿大淋巴结数目及大小不一,多为蚕豆到拇指大小。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常有红肿、发热、疼痛。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同急性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缩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动,无压痛。
治疗:治疗原发感染病灶,抗感染、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等。
颈淋巴结炎和颈部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等严重的疾病都有类似的症状,所以当我们出现颈部淋巴疼的症状时,建议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大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以防自己判断出现错误,耽误了治疗的时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急性淋巴结发炎的症状与治理原则
急性淋巴结炎有哪些症状和应该如何治疗呢?这是许多人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应为急性淋巴结炎对人们的危害非常的大,因此我们需要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关键,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急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吧!
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
1、后期往往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合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
2、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
急性淋巴结炎治疗原则:
1、及时治疗原发病源。
2、局部热敷,理疗或外敷消炎药膏。
3、形成脓肿时,及时切开引流。
4、有全身症状者,可给以抗生素。
以上介绍的就是关于急性淋巴结炎有什么症状以及治疗原则了,希望本文能让你对急性淋巴结炎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急性淋巴结炎的预防,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危害,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哪些原因导致急性淋巴结炎
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就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
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上面就是专家所介绍的关于急性淋巴结炎的成因。所以大家一定要各位注意自身的卫生问题,不要让病菌感染自己的身体,如果您长期不注意的话,很可能急性淋巴结炎离您就有一步之遥了。如果在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请及时就医。
急性淋巴结炎中医处理
1.活血消炎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三黄片(散):片剂每次口服4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散剂用蜂蜜或醋调敷患处。
3.西黄丸(胶囊):水丸剂每次3g,或胶囊剂每次4—8粒,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疮炎灵软膏:外用,每日涂敷患处1次。
5.紫金锭(散):口服或处用,口服每次0.6—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醋磨调敷患处。
6.万应丸:口服或外用,口服每次2—4粒,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每次0.5—1粒。外用酯调或捣碎涂患处。
淋巴结发炎如何预防
要预防首先要了解它。 淋巴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其它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结迅速肿大,压痛。若患者抵抗力较强,可无全身症状,不需治疗也可自愈。较重者局部红肿热痛,非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通过及时的抗菌消炎治疗,红肿即能消退,但有时因炎症引起组织增生,可遗留一个小硬结。若炎症未能及时控制,扩散到淋巴结且互相粘连,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为淋巴结炎急性期表现,患处疼痛,淋巴结粘连成块,患处中心皮肤有时发红、水肿,伴有高热、寒战、舌红苔黄。
慢性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初在常见部位,如:颌下、颏下、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压痛、周界清、活动无粘连。病情继续发展,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进一步发展为腺源性蜂窝织炎。慢性淋巴结炎有反复消胀史,2—3个淋巴结,质中等硬度,活动、压痛。 了解了淋巴结炎后我们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它的发生了:
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哪些原因导致急性淋巴结炎
患上急性淋巴结炎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了解一下自己的生活中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自己患上这种疾病。所以很多人也不敢乱猜测自己的病因,向我们请求帮助解释一下到底是有哪些原因导致这样的疾病的。下面我们来让专家为我们详细解答一下。
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就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
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上面就是专家所介绍的关于急性淋巴结炎的成因。所以大家一定要各位注意自身的卫生问题,不要让病菌感染自己的身体,如果您长期不注意的话,很可能急性淋巴结炎离您就有一步之遥了。如果在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请及时就医。
急性淋巴结炎疼痛难忍中医帮你来支招
目前,急性淋巴结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此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急性淋巴结炎属于常见的感染科疾病,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为特征。急性淋巴结炎及时治疗才能缓解症状,那么,急性淋巴结炎怎么治疗好?中医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效果好,副作用小,为了缓解其症状,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可直接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也可通过血液循环传入淋巴结。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处。早期仅见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继之则淋巴结增大,疼痛加剧,红肿热痛,可化脓腐溃。
1、风热邪毒型急性淋巴结炎
治则: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缓解急性淋巴结炎。
主方:牛蒡解肌汤加减。
加减:高热,加生石膏30克(先煎)、寒水石15克;淋巴结肿硬,加牡蛎10克(先煎)、山慈姑10克;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克(后下)、全瓜萎10克。
主方分析:急性淋巴结炎本方清热疏邪散结。方中荆芥、薄荷疏解风热之邪,连翘、夏枯草、山桅清热解毒散结,牛蒡子清利咽喉,丹皮清热凉血,石斛、玄参清热养阴。
处方举例:荆芥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5克(后下),夏枯草10克,山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生甘草6克。
2、痰火内结型急性淋巴结炎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消结,缓解急性淋巴结炎。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加减:淋巴结肿硬,加夏枯草10克、山慈姑10克;高热口渴,加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咽红乳蛾,加黄芩10克、板蓝根30克。
主方分析:五味消毒饮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要方。方中银花清热解毒,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凉血散结。本方为外科治疗疗疮、疖肿的常用处方,因此对痰毒(痰核)也十分对症。
处方举例: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30,天葵子10克,紫花地丁10克,山栀10克,夏枯草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6克。
温馨提示:急性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内容介绍到此,希望大家有所了解,急性淋巴结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患者们一定要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颈部淋巴痛的临床分析
颈淋巴结炎分为急性颈淋巴结炎和慢性颈淋巴结炎。颈部急性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咽炎、口腔炎、外耳道炎等炎症引起,通过淋巴引流途径引起颈部淋巴结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慢性淋巴结炎常因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不彻底,原发灶未解除或机体抵抗力差演变而来。
颈部淋巴炎症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急性淋巴结炎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
2.原发感染病灶症状:可有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
3.局部症状: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可活动。肿大淋巴结数目及大小不一,多为蚕豆到拇指大小。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常有红肿、发热、疼痛。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同急性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缩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动,无压痛。
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淋巴引流区内的器官有急性炎症,全身可有畏寒、发热等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
所以,当感觉到颈部淋巴痛的时候,参考以上的临床表现,看是否有发热问题、食欲不振问题等情况,或者有伴随喉痛、牙痛、咳嗽等,还是局部的肿大疼痛,来初步判断属于什么现象,如果短时间内不消除还是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颈部淋巴结炎症状是什么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和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病灶,早期抗炎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作切开引流。急性淋巴结炎发生在颈部相当于中医的“颈痈”;发生在腋下属中医“腋痈”范畴;发生在腘窝,中医称“委中毒”;发生在腹股沟,中医你“胯腹痈”。
慢性淋巴结炎属中医“脊核”范畴。痈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风湿,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或因肝胃之火毒上炎,挟痰凝结;或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以致毒邪流窜;或因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毒邪循经流窜;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形成腋痈;也有因湿热内蕴,气滞挟痰凝结;或下肢、阴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经继发为胯腹痈;或因湿热下注,壅而不行;亦可因冻疮、足跟皲裂、足癣、湿疹等感染毒邪,以及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治疗原则拟清热解毒、化痰消肿为主,并根据发病部位和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淋巴结节的防治方法
急性淋巴结炎一般由细菌从损伤的皮肤、粘膜或从疖、痈、脚癣等处入侵引起,预防的关键是注意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损伤或及时处理皮肤伤口,治疗疖、痈、脚癣和其他皮肤病。重点是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注意休息,局部可采用湿热敷和外敷药物治疗。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马齿苋粥、西瓜皮粥、丝瓜、芹菜等。多饮一些清热的菊花茶、金银花茶、秋梨膏等。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葱、姜及烟酒,也忌食海腥、羊肉等发物。
急性淋巴结炎的防治,看了以上介绍你对急性淋巴结炎的防治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专家说想预防急性淋巴结炎,就要防止皮肤损伤或及时处理皮肤伤口,治疗疖、痈、脚癣和其他皮肤病。
颈部淋巴结发炎
1.全身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
2.原发感染病灶症状
可有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
3.局部症状
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可活动。肿大淋巴结数目及大小不一,多为蚕豆到拇指大小。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常有红肿、发热、疼痛。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同急性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缩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动,无压痛。
慢性淋巴结炎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
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和溶血性链球菌。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病灶,早期抗炎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作切开引流。急性淋巴结炎发生在颈部相当于中医的“颈痈”;发生在腋下属中医“腋痈”范畴;发生在腘窝,中医称“委中毒”;发生在腹股沟,中医你“胯腹痈”。
慢性淋巴结炎属中医“脊核”范畴。痈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风湿,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或因肝胃之火毒上炎,挟痰凝结;或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以致毒邪流窜;或因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毒邪循经流窜;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形成腋痈;也有因湿热内蕴,气滞挟痰凝结;或下肢、阴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经继发为胯腹痈;或因湿热下注,壅而不行;亦可因冻疮、足跟皲裂、足癣、湿疹等感染毒邪,以及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治疗原则拟清热解毒、化痰消肿为主,并根据发病部位和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