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的按摩手法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的按摩手法

1.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2.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阳陵泉的定位在哪里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穴道,在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取穴技巧:正坐,垂足,约呈90°,上身稍前俯,用右手手掌轻握左脚膝盖前下方,四指向内,大拇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该穴。

阳陵泉的功能作用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合穴,也是八会穴中之筋会,按摩这个穴位能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是治疗胆腑病症之要穴,而肝与胆相表里,故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极佳。阳陵泉主要用来治疗肝胆疾病,可以舒筋通络,逆气而泄,在中医中称肝主筋,主疏泄,因此,经常刺激阳陵泉又可以解除血管和肌肉痉挛,对头颈部的疼痛起到抑制作用,对颈部关节的活动起到改善作用。

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阴陵泉穴:健脾理气 益肾调经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阴陵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1、按揉

阴陵穴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按摩阴陵泉穴位可使患者解小便自如,而且对肛门松弛的治疗也有效。

阴陵泉穴位在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凹陷处(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两腿都需按摩,一般按摩两周见效。

2、针灸

直刺1~2寸。治疗膝痛可向阳陵泉或委中方向透刺。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实验研究表明,针刺阴陵泉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强刺激多引起抑制过程;弱刺激则半数引起兴奋,半数引起抑制。对健康人弱刺激,多数引起兴奋过程;而强刺激影响较小。对于降结肠及直肠不蠕动或蠕动很弱者,针刺阴陵泉穴可使之蠕动增强。针刺急性菌痢患者的阴陵泉配外陵穴,凝集素平均效价值最高并且增长最快。阴陵泉穴有调节膀胱张力的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按摩手法 膝关节保健按摩

按摩穴位:在膝关节周围可以选用膝眼,梁丘,血海,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有助于膝关节的活动。

按摩方法:首先放松患者大腿,膝盖和小腿,然后用力揉按血海和梁丘,屈膝后,用拇指相对挤压,揉按患者的膝眼,再揉按阳陵泉,阴陵泉和足三里,动作要柔和舒缓,逐渐增加力道,多次重复动作。

腿抽筋按摩哪里 按摩阳陵泉穴

阳陵泉有疏肝利胆,强健腰膝的功效,主治下肢痿痹,抽筋,麻木,半身不遂,膝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症。

阳陵泉定位:位于小腿外侧,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按压两腿阳陵泉穴,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

口苦按摩哪些穴位

口苦按摩哪些穴位

口苦和口臭大多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有关。实际上,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自配有“口气清新剂”——阳陵泉穴,经常点揉按摩这个先问问,就可以疏肝清热、利胆和胃,让你口气清新。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腓骨小头),瘦人很容易寻到,胖人要稍用力寻摸,然后再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用按压的方法寻找酸痛点,或者凹陷处,这就是你要刺激的穴位。

采取坐姿,屈膝,两手拇指指腹按住两侧的阳陵泉穴,逐渐用力揉压,以局部产生酸胀或微疼痛为宜。约5分钟。然后两膝并拢,用两手掌掌根部贴紧阳陵泉,上下快速摩擦,使局部产生热量,热透穴内,约5分钟。本方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一天做2次。

阳陵泉穴除了与肝胆密切相关,还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筋之会穴。因此,它有许多作用。如郁闷、两肋胀痛、思虑过度、茶饭无味等,也可用此方法缓解。

口苦怎么缓解

1、口苦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长时间或者经常出现口苦应及时到医院查找病因。

2、有规律的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3、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

瘦腿怎么按摩?按摩哪里

按摩阴陵泉:阴陵泉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

按摩方法:取坐位,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之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刺痛和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按摩阴陵泉能活血祛瘀,让腿部线条纤长美丽。

按摩风市穴:风市穴位于人体大腿外侧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中指指尖处。

按摩手法:用拇指关节按压圈状按摩。双手分别在大腿两侧根部股沟处进行抓捏按摩,因为股沟处集中了腿部大部分淋巴结,多按摩这个部位能促进腿部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排水排毒,燃脂减肥的功效。

按摩功效:按摩此穴可去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得苗条。

口苦按摩哪些穴位

口苦按摩哪些穴位

口苦和口臭大多与肝胆湿热、肝胃不和有关。实际上,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自配有“口气清新剂”——阳陵泉穴,经常点揉按摩这个先问问,就可以疏肝清热、利胆和胃,让你口气清新。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腓骨小头),瘦人很容易寻到,胖人要稍用力寻摸,然后再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用按压的方法寻找酸痛点,或者凹陷处,这就是你要刺激的穴位。

采取坐姿,屈膝,两手拇指指腹按住两侧的阳陵泉穴,逐渐用力揉压,以局部产生酸胀或微疼痛为宜。约5分钟。然后两膝并拢,用两手掌掌根部贴紧阳陵泉,上下快速摩擦,使局部产生热量,热透穴内,约5分钟。本方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一天做2次。

相关推荐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腰痛按摩手法 按揉阳陵泉

位置:阳陵泉位于膝盖斜下方,小退外侧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按摩者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 功效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可以疏肝利胆,强健腰膝,能够改善腰扭伤、风湿性腰痛等不适。

尿路感染的穴位按摩疗法

1.按揉阴陵泉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方法:我们用两手的手指的指腹按压自己腿部的阴陵泉,时间为一分钟。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 2.按揉中极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和肚脐连线由下向上1/5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中极约1分钟。 功效:益肾兴阳、通经止带。

膝关节痛怎么按摩 阴陵泉穴、阳陵泉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操作方法:点揉阴陵泉穴、阳陵泉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

中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具体方法如下: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按摩阴陵泉的作用 阴陵泉按摩方法

1.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阴陵泉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2.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3.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双腿的阴陵泉穴,每次按摩100-160次左右。

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五

分5组:一为水沟、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太冲;二为水沟、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外关、丰隆;三为水沟、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上巨虚、丰隆、风市、劳宫;四为水沟、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五为水沟、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肾俞、太溪、照海、太冲。 用刮痧法。第1组先指按面部水沟穴、然后刮腋窝极泉再刮上肢曲池至外关,刮臀部环跳、下肢内侧三阴交及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足部太冲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变。每日1次

按摩犊鼻穴 治疗膝关节酸痛

犊鼻穴详解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又名外外膝眼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别名:外膝眼穴。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带走脾土微粒。 犊鼻穴操作 屈膝90,向后内斜刺0.5~1寸 犊鼻穴功能与主治 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 筋缩、风池、太冲、丰隆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肩周炎扎什么穴位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要穴位有:中平穴、阳陵泉穴、平痛穴、三间穴、六透穴、承山穴、鱼肩穴、束骨穴。下面具体以阳陵泉穴为例。 扎阳陵泉穴: 取穴:膝下一寸,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 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故可治筋脉不伸而致的疾病。《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针刺阳陵泉前,可先在对侧阳陵泉附近找压痛点,按压压痛点时肩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刺之必效,让患者咳嗽一声,随咳进针,以减轻患者针刺时的痛感,针刺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肢,针入痛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