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底晒太阳多长时间好呢
每天到底晒太阳多长时间好呢
本期话题:晒太阳到底咋晒才好?
■不晒太阳的孩子最容易骨质疏松
母上总说,我不愧是属蛇的,不但一到冬天就窝成一团动也不愿动,更是睡得昏天黑地每天早上叫都叫不醒,“冬眠”的状态别提多敬业了,她总愤愤地说:“每天跟没骨头似的在沙发上东倒西歪,跟得了软骨病似的!”咳咳,我生活习惯不甚良好,乡亲们千万不要学。不过母上这句话说得却是颇有科学道理,要知道,晒太阳晒太少了,是很容易“软骨病”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骨质疏松。
现如今,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一个特别稀罕的病症,上至80岁老婆婆,下至20岁小伙子都可能有这毛病。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因为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得堪比黄河两岸的水土一去不复返……很多人为了亡羊补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补钙大业,却总是觉得自己咋补了半天还是疏松呐?原因嘛,就是出在没晒太阳上。补钙这种事情比不得用容器装东西,不是装进去多少最后就有多少的,要知道吃了饭菜还得有一部分作为便便离开人体呢……总之呢,补钙的效果不是吃进去了多少钙,而是吸收了多少钙,又有多少钙真正沉积到骨骼上了。这个吸收和沉积的过程离不开维生素D,但天然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微乎其微,想通过吃东西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嘛,上帝既然给咱们关了扇门,自然还会留扇窗户,晒太阳能够让人体皮肤下的物质自行合成为维生素D,每天只要晒足30分钟,合成的维生素D就足够人一天用的了,简直绿色环保零成本有木有!
宝宝科学日晒补钙效果好
新生儿晒太阳讲究方法 控制好晒太阳的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天气不错,爸妈是应该把宝宝抱到外面去晒晒太阳的,让其感受一下温暖,这样会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宝宝自身的抵抗力,但是,对于晒太阳的方法和具体的时间安排,则需要家长多加重视,那么,新生儿如何晒太阳好呢?
给新生儿晒太阳可采取的措施:
1、新生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新生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2、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可见,新生儿晒太阳很重要。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3、一般出生3~4周的新生儿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冬天什么时候晒太阳好 冬天晒太阳注意事项
1、注意把握好晒太阳的时间
冬季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要避开正午的阳光(上午11点到下午三点),这个阶段太阳的紫外线较强,容易晒伤皮肤。而晒太阳的时间太久,身体温度升高,代谢功能和心脏的供血都会加快,大脑容易缺氧引起头晕脑胀。
晒太阳的时候身体温度会升高,出汗会增多,人会干渴缺水,如果不事先喝点水,人很快就会感觉到口渴难受,这样自然会影响到我们晒太阳的舒适度。所以晒太阳前可以先喝杯水,也可以带杯水去晒太阳,感觉渴了就喝一口。
3、注意防阳光直射眼睛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如夏季来的暴力,但是让眼睛直视太阳还是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配个墨镜或者带个遮阳帽,挡挡眼睛部位的光线。
4、注意穿浅色或者红色衣服
如果你想晒太阳的时间长一点,舒服一点,千万别穿深色的衣服,深色衣服吸热快,很快你就会感觉热的难受,不想晒了。穿红色衣服可以过滤掉部分阳光中的辐射长波红外线,红外线是阳光让人体温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想晒得久点,自然不能让体温迅速暴涨。
5、注意做好皮肤保养工作
冬季晒太阳前也要给脸部拍点水,再抹些乳液和防晒霜,虽然冬天的阳光不像夏天那么火辣辣的,但是紫外线还是在的,不想晒完变黑的美眉还是要注意防晒哦。
6、注意晒后不要立即洗澡
冬季晒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晒完立即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掉,降低它促进钙物质吸收的作用。
婴儿什么时候晒太阳好
婴儿晒太阳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像我们成人那样的肆意。带婴儿出去晒太阳如果时间选择得好更是有利于婴儿的健康。那么婴儿什么时候晒太阳好?
为了让宝宝科学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养,宝宝在三四个月大后,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外出晒太阳。如果宝宝月龄较小,可以打开窗户或者在平台上接受日光浴,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的妈妈怕宝宝吹风,常隔着玻璃让宝宝晒太阳,岂不知紫外线穿透玻璃能力较弱,大部分紫外线被阻挡在外,故而降低了阳光的功效。
在时间的选择上,以9时至11时、16时至17时为最佳。不管哪个季节,12时至16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和宝宝对阳光的反应能力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一两小时为宜,但建议每天晒太阳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两小时。小编提醒一下各位妈妈,在晒太阳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让宝宝多喝温水或盐糖水,并用温水给宝宝擦身。
如何正确的晒太阳
晒太阳时,隔着玻璃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是在户外,使皮肤暴露在阳光下,让肌肤与太阳直接接触,才是正确的做法,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在强光下看书、手机等
晒太阳的时间也是很关键的,一般来说早上的6点到10点和下午的4点到5点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对我们的皮肤的损害比较弱,夏季的时候4点到5点可能还是比较热,可以适当的往后延
晒太阳的时候要多晒背部、手脚和腿,晒手脚和腿可以增加钙的吸收,让自己的骨骼更加健壮,晒后背可以驱除寒气
每天晒太阳的时间15分钟即可,不宜过长,在紫外线强的情况下,尽量少待,以免对自己的皮肤造成损伤
对于不同人群,晒太阳有不同的讲究,首先,对于孕妇来讲,因为也要增强小宝宝钙的吸收,所以在夏季的时候每天晒太阳不少于半小时,在冬天的时候每天不少于1 小时,这样才能使得孕妇和宝宝都能等到足够的钙;对于孩子,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长个子的阶段,更应该注意每天都要晒太阳;老人也是缺钙的重点,所以每天晒太阳也是必要的
晒太阳前应避免吃些光敏性事物,例如:灰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除此之外,某些中药,如:白芷等也含有光敏性物质;晒过太阳后,要多补充水份,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C,防止黑色素的形成
肾虚晒太阳好不好呢
我们都知道晒太阳对身体的健康大有益处,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皮肤病,还可以启动延缓衰老的作用,近日一项研究表明,男性常晒太阳增强性欲,提高精子质量。
奥地利的研究人员发现,每毫升血液内至少含30纳克维生素D的男性,其体内睾丸激素的含量,要比维生素D水平低于每毫升血液30纳克的人高出很多。
据了解,人体每毫升血液内有30纳克维生素D为正常水平,每毫升血液内有40-60纳克最佳。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体内90%的维生素D是由皮肤生成的。
研究表明,体内睾丸激素的水平,会随着维生素D含量的波动而变化。每年10月入秋后,人体内维生素D和睾丸激素的水平都会同步下降,并在来年3月降至最低。这是因为人们在户外待的时间短了,晒太阳的机会也少了。研究还再次证实,每天晒太阳1小时,人体内睾丸激素便可增加69%。
荷兰日照研究论坛发言人布兰德表示:“人们若能保证体内维生素D水平充足,有利于稳定睾丸激素含量,性欲也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发现对男性影响更大。”
男人肾虚确实是一种疾病的,对于男性朋友来说一旦出现了肾虚这个情况就需要积极的去治疗那么肾虚晒太阳好不好呢,其实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呢,一旦肾虚了还是应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其实晒太阳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也能够有效的缓解肾虚壮阳。
多晒太阳有什么好处
◆双手双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通常较差,是我们的身体最容易觉得冷的部位。
◆双手双脚受寒,,可导致身体体温下降,特别容易引起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多穿衣服,是让全身暖和的最基本方法。
◆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用羽绒服、口罩、帽子、围巾、手套等,将自己遮严实些。
◆女性千万不要因为爱美而穿得太单薄。
◆衣服太贴身、太紧,会阻碍血液的循环,反而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不要因为心理烦躁、紧张、潮热或活动后感到发热,就马上脱掉御寒的衣物。
◆用温热水泡手、泡脚、泡泡澡,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很快暖和起来。
◆泡完手脚或洗完澡后,要立刻用毛巾擦干,并赶快穿上保暖的袜子或衣服。多晒太阳好处多
■每天晒20~30分钟的太阳,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
■在冬季的晴朗之日晒晒太阳,不仅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而且会让我们感觉到心情愉快。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经常晒太阳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防止缺钙。
■一定要在露天晒太阳,隔着玻璃窗就接受不到紫外线。
■即使是阴天,一样可以得到紫外线的照射。
■晒太阳时要注意防晒,阳光强烈时应该站在树阴或房檐下。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可以促进身体中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冬天什么时候晒太阳好 冬天晒太阳的好处
1、预防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发时节。而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细菌。不仅能杀灭皮肤上的细菌,而且能帮助人体迅速和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活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
2、调节血糖
晒晒太阳,可使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增高,发挥调节血糖作用。因为维生素D能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利于糖和脂质的代谢,并能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
3、增强肌肉力量
晒太阳,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调节钙的代谢,促使钙在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发挥作用,使肌肉力量增强,老而不衰,走履骄健。
4、抵御癌魔
晒太阳,能促使活化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B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抵御癌魔的侵袭。
5、维护心血管健康
晒太阳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来调节血压,防止过高或过低。
6、远离抑郁症
老年人如不常出门接受阳光,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抑制能唤起细胞活跃和振奋精神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则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萎靡不振等症状。
7、强健骨骼
冬天晒晒太阳,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可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并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适当血清钙和磷浓度,使骨组织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
生抽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吗 生抽吃了会变黑吗
生抽吃了不会变黑,天天晒太阳才会变黑。
生抽的颜色是黑色的,有些人就觉得吃了生抽之后皮肤容易变黑,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天天晒太阳的话,是很难将皮肤晒黑的,如果每天饮食均衡,肉蛋奶充足,而且不怎么晒太阳的话,通常来说是不会太黑的,皮肤变黑主要是受到了太多光照导致,因此,想要皮肤白,最好是少晒太阳,勤擦防晒霜。
夏天如何让宝宝舒适地晒太阳
夏天,太阳 晒 OR 不晒?
每天带着宝宝出门晒晒太阳,是不少妈妈的习惯之一。当盛夏三十几度的高温来临,妈妈们都怕了,每天都会有人问,这么热的天气,怎么带宝宝出门晒太阳呀?夏天可不可以就不晒太阳了呀?专家说啦:无论是新生儿、幼儿还是我们大人,每天都需要晒太阳,哪怕是夏天也是需要晒太阳的。
晒太阳好处多多
通常,我们晒太阳都奔着为了补钙的目的去晒的。但是,晒太阳除了可加速身体生产维生素D,提高钙的吸收外,还有很多好处。例如锻炼皮肤的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优渥,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常年处在温室中,接触恶劣天气的机会少了,皮肤的自我防御能力慢慢退化,比过去较弱不少。春夏秋冬都适当接触阳光,可以让宝宝更好的适应四季的气候,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生病。
如何舒适的晒太阳
既然夏天晒太阳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晒呗。但是室外这么热,妈妈们单是想想就要哭了吧?怎么办呢?想点办法,让晒太阳变得舒适一些吧。
Time-时间要选对
√上午9点前 下午4点后
×上午9点-下午4点
夏天虽然天气热,但是并不是全天24小时都是炎热状态的。在太阳初升之时、降落之际,日光的强度会相对较弱,温度也会比正午时分要低一些。所以早晨和傍晚,是夏天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建议的时间是早上9点前、下午4点后,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有些地区天气晴好时,上午9点的时候,太阳已经很猛烈了,带着宝宝晒太阳,提前至早上7-8点这个时间段更加合适。夏天天黑得晚,延后到5点再出门,也是可以晒到太阳的。晒完太阳回家再给宝宝洗个澡,全身都舒服了。
Duration-时长要控制好
√1小时以内
×长时间照晒
至于晒太阳的时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需要做硬性规定。比如直接在太阳底下,就少晒一会儿;树阴下,就可以多晒一会儿。每天可以多晒几次,但是每次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都不要过长,以1小时左右为宜。此外,还要根据宝宝的状态来调整晒太阳的时长。如果期间宝宝表现得很不乐意,伴有烦躁、不安、哭闹等,有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表现,那么应该提前结束,不必要强迫宝宝一定要坚持多长时间。
Recommend-推荐凉爽做法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凉爽的树荫下通常汇聚了不少人在纳凉聊天。树荫下,也是夏天晒太阳的最佳位置之一哦。挑选树冠比较大、树叶稍微稀疏点的大树,大人可以抱着小孩坐在在树下、或让宝宝在树下玩耍,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照射在人身上。既阴凉通风,又能晒到太阳,使身体吸收到紫外线。
带宝宝晒太阳抓住两个时段
●增强免疫力,晒太阳好处多
“阳光中,含有眼睛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朱晓华介绍,人晒太阳的主要目的,是皮肤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而维生素D既被看做维生素,又被当做一种荷尔蒙。“因为维生素D是维生素家族中的极少数例外。”朱晓华解释,绝大多数的维生素都是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或者药剂补充来摄取,但维生素D是例外,它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来合成。“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郑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晓燕说,维生素D能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所以常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关节痛等等。而缺乏维生素D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引起儿童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此外,缺乏维生素D还有可能造成肌肉萎缩、痢疾腹泻、失眠、紧张等。
王晓燕还介绍,晒太阳不仅能强壮骨骼,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灭空气里和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抵抗力。阳光也能帮助人体预防流感,“之所以冬天流感发病率高,与晒太阳少也有关系,因为晒太阳少使得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导致免疫力低下。”王晓燕说,晒太阳少也使得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没了“用武之地”,让病毒有机可乘。
●如何带宝宝晒太阳
上周三下午两点,记者曾在黄河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见到一位带孙子晒太阳的老大爷,刚半岁的孩子被放在小推车上,因为正值上班高峰,周围车水马龙,空气质量很不好。“都说让孩子多晒太阳好,我看这儿太阳怪好,还没风。”老大爷说。
“晒太阳也要讲究方法。”朱晓华介绍,一般情况下,晒太阳时间以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最好,因为上午9~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而12~14时的阳光比较强烈,对孩子的皮肤不好。
大部分人认为春天的阳光较柔,多晒不会对皮肤造成危害。但朱晓华介绍,春天的太阳紫外线含量也很高,许多妈妈经常抱着孩子一晒就是两个小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娇嫩脆弱,长时间晒太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等。朱晓华建议,婴幼儿每天晒太阳不宜超过一小时。
有些家长抱着宝宝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满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王晓燕认为,可以选择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广场,浑浊的空气、汽车尾气和太多的粉尘,对宝宝的呼吸道不好。
在晒太阳过程中,很多妈妈怕孩子受凉,给宝宝包裹得很厚,那样也不科学。
朱晓华介绍,晒太阳时应该在保证暖和的前提下,让宝宝的头、手、脚以及能露的地方尽量露出,但孩子的面部和眼睛最好避开阳光直射。
“晒太阳会让宝宝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水来喝。”王晓燕说,一定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每天晒太阳吃一个橙子
1、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远离各类癌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维生素D甚至可以提高黑素瘤患者的生存率。维生素D潜藏于皮肤之中,只有紫外线才能将其激活。每周只要有几天,接受10~15分钟的阳光就能达到获取维生素D的效果,如果接受阳光时间太长,则应涂抹防晒霜。每天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也具有同样的功效。
2、每天食用一只橙子。橙子有助于杀死导致消化性溃疡病和胃癌的H幽门菌系。旧金山的科研人员发现,感染了此菌系的患者,如果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则在做致癌菌系的榆测中呈阳性的可能则较低。
3、做结肠镜检查。直肠结肠癌在美国因癌症死亡之中排名第二。不要因为接受了数码粪便隐血检验,就万事大吉。这利,检验会让95%的患者漏网。
4、食用花椰菜。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花椰菜有助于抵御卵巢癌、胃癌、肺癌、膀胱癌和直肠结肠癌。将花椰菜蒸3—4分钟有助于提高其所含抗癌化合物胡萝卜素的功效,若在花椰菜上撒些含硒丰富的葵花子、胡桃仁或蘑菇则效果更好。科研人员发现,胡萝卜素与无机物硒结合时,其功效增加了十三倍。
5、请经验丰富的医生读乳房X线片。加尼福利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至少有25年从医经历的医生更能精确地解读x线片,得出正确的结论。
6、多饮非提神咖啡。每天饮用2杯或以上脱咖啡因咖啡可以把患直肠癌的风险降低52%。因为咖啡可以增加肠的运动,这有助于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7、减去10磅体重。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女性有20%、男性有14%系超重或肥胖所致。减去过多的体重可以降低雌性荷尔蒙的分泌,从而降低患乳癌、子宫癌和卵巢癌风险。即便体重指数没有超标,30岁后只要增加10磅,就可增加患乳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以及其他癌症的风险。
8、食用香蕉。瑞典研究机构在对61万名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女性每周食用4~6根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香蕉,比从不食用者相比较,可以把患肾癌的风险降低54%。
9、裸身检查皮肤。有必要对身体的每寸皮肤都进行检查,包括背、头皮和其他难以观测之处,因为痣、疤痕和雀斑大小和色泽的变化都意味着某种皮肤癌的先兆。无论是否有变化,40岁后每年应请皮肤科医生进行一次检查。
10、检测未来患癌风险。打开疾病风险网站,评估患12种常见癌的风险程度。评估后采取个l生化预防措施。
11、注意痛疼。如果你有腹部肿胀、骨盆疼痛和尿急感,则应去医院。这些症状可能是在发出卵巢癌的信号。尤其是上述症状严重和频发,更应如此。早期发现这些症状,在癌症尚未扩散至卵巢之外时采取措施,则相对5年的存活率可达90%~95%。
12,每日摄入钙质。牛奶的一大功绩就是有助于保护结肠。每天摄入1200毫克钙和安慰剂者在4年后相比,前者患结肠息肉的几率下降35%,每天饮用3杯8盎司(约合224克)的脱脂奶以及一份8盎司(约合224克)的酸奶或1份2~3盎司(约合56~84克)的低脂奶酪就可获取上述相同量的钙。
13、每天30分钟的锻炼。抗癌的最佳魔方莫过于每周至少5天的30分钟锻炼。任何—种体育锻炼都可调节雄性和雌性激素的水平,这两种激素可以保护女性免受诸如卵巢、子宫以及某些类型乳腺癌的侵扰。加拿大的—项研究发现,经常参加适度锻炼的女性可以使患卵巢癌的风险降低30%。任何运动都可以加速食物从结肠排出的速度,而这又可以抵御结肠癌。
14、远离香烟。肺癌是吸烟的恶果之一。不仅如此,烟雾在通过肺部时,其所接触烟的器官,如喉和食管也可发生癌变,吸烟还可诱发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直肠结肠癌、子宫癌以及乳腺癌,如果戒烟,那么15年内患肺癌的风险几乎会降到吸烟前的状况。间接接触烟雾也可引起肺癌,并可使患子宫癌的几率提升40%。
15、食用低糖指数食品。最好少食精白面粉面包。哈佛医学院在对3-8万名女性进行调查后发现,食用高糖指数的食物,可快速提升血液中的血糖指数。而这意味着大大增加患直肠癌的风险。精细面包、空心面条、土豆和糖类糕点均为高糖指数食物,而低糖指数的食物则含大量的纤维素。
16、让基因接受荧光屏检查。如果你有癌症家族史,那么,就应围绕基因问题向医生进行咨询,例如,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性生的手术,那么出生于腺瘤息肉病家族的人群在40岁时则有可能患此病。
17、精心检查乳腺。如果你有BRCAL或BRCAZ基因异变,则患乳腺癌的几率较高,因此,应请医生就你日常所做的乳房x线片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加以对照。一项研究发现,联合运用这两种手段进行检查,其检测肿瘤的准确率高达94%。而单独进行x线片或MRI检查其准确率分别为40%和77%。
18、科学烹饪。在明火上烹饪可以有效降低食物的热量,但也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高温烤炙可以诱使肌肉蛋白质中的物质形成叫做杂环胺的致癌化合物。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很容易,只须让燃气!尺焰喷身寸较1氐或是等待燃煤燃烧至涂火状态再开始烤炙。在汉堡包上拌些迷迭香也具有保护作用,它可以减少肉中某些杂环胺的总量。
19、打扫房间做体力活动。绝经后的妇女,在做家务劳动中获得了体育运动,这可将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30%。
20,吃些大蒜。大蒜可以抗御癌症,为了保存大蒜潜在的抗癌功效,应把大蒜切碎放置—会儿再食用。科研人员指出,给大蒜加热可以阻止蒜酶活性的90%,这是一种有助于抗癌化合物形成的酶,当蒜瓣被切开或碾碎时蒜酶的活性被激活,如果切开的大蒜放置5~10分钟再加热,那么,所形成的足够量蒜酶在烹饪中就可以保存。
21、防止接触氡。氡是一种无气味的放射性气体,因铀的自然腐蚀而产生,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致因,往往潜存与金属硬件中,不妨对住宅进行一次检测。
22、番茄红素加热后食用。红色水果如西瓜、西红柿,淡红色葡萄含有番茄红素,这是一种被证明具有强力抗癌功效的物质。加热后食用身体更易于吸收。
23、拒绝熏香肠。一项对19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熏香畅可以使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67%。香肠和其他加工类肉也具有相同的弊端。
24、食用搭配完美的抗癌沙拉。食用水果沙拉增强抗癌的功能。
25,食用多叶类蔬菜。多叶蔬菜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叶酸,具有降低患结肠直肠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功效。食用深色蔬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最低。叶酸可以阻止DNA发生改变,而这是诱导癌症的主要致因。
26、常食西红柿。德国对165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病人的研究发现,血液中番茄红素含量最低者,患职场结肠癌的几率最高。番茄红素是给西红柿增加红色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防御癌的功效。不妨在沙拉中放入些西红柿。
27、多食豆类。每周至少两次豆类的妇女比很少食用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低24%。豆科类植物之所以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因为具有抑制促进肿瘤生长的酶的产生。
28、常食野生鱼。沙门鱼中含有维生素B6,与叶酸含量丰富的深绿色叶类蔬菜一同食用,有助于使直肠结肠癌的发生降低39%。英国的研究指出,沙门鱼还有助于防御皮肤癌。
29、烹调时搀入些加醋油沙司。把醋与橄榄油拌和有助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科研人员发现,橄榄油中的油酸可以大幅度减少导致癌的基因的量。
30、做菜时加些柑橘属类的皮。这类皮中含有柠檬烯,是一种增加橙子、柠檬和酸橙香味的化合物质,可以使皮肤癌的发生率降低34%。
宝宝晒太阳隔着玻璃有用吗 宝宝每天晒多久太阳好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
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也可晒一会儿,就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
多晒太阳有什么好处
手暖脚暖全身暖
◆双手双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通常较差,是我们的身体最容易觉得冷的部位。
◆双手双脚受寒,,可导致身体体温下降,特别容易引起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多穿衣服,是让全身暖和的最基本方法。
◆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用羽绒服、口罩、帽子、围巾、手套等,将自己遮严实些。
◆女性千万不要因为爱美而穿得太单薄。
◆衣服太贴身、太紧,会阻碍血液的循环,反而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不要因为心理烦躁、紧张、潮热或活动后感到发热,就马上脱掉御寒的衣物。
◆用温热水泡手、泡脚、泡泡澡,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很快暖和起来。
◆泡完手脚或洗完澡后,要立刻用毛巾擦干,并赶快穿上保暖的袜子或衣服。多晒太阳好处多
■每天晒20~30分钟的太阳,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
■在冬季的晴朗之日晒晒太阳,不仅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而且会让我们感觉到心情愉快。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经常晒太阳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防止缺钙。
■一定要在露天晒太阳,隔着玻璃窗就接受不到紫外线。
■即使是阴天,一样可以得到紫外线的照射。
■晒太阳时要注意防晒,阳光强烈时应该站在树阴或房檐下。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可以促进身体中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三伏天可以晒太阳吗 三伏天晒太阳有什么讲究
1、时间不要太长
三伏天晒太阳,一般晒15-20分钟就可以了,晒太久的话,容易晒伤。
2、不要暴晒
三伏天晒太阳,主要是晒太阳光没有那么强烈的时候,例如早上和傍晚的太阳,在太阳光比较强烈的中午时段,就不适合晒了,因为这时候的太阳光比较强烈,容易被晒伤。
3、要穿衣服晒
三伏天晒太阳的时候,需要穿着衣服来晒,这样的话,既可以避免皮肤被晒伤,也更美观,如果在家晒还好,在外面晒太阳的话裸露皮肤不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