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体脂率多少算正常

体脂率多少算正常

体脂率多少正常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

体脂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如果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

如果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而且,脂肪过少,会造成骨质疏松,由于体内缺乏脂肪,造成雌激素水平不足,影响钙与骨结合,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因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尤其是发育期的女孩低体脂率危害更大。少女过于节食,体脂过小,那么会造成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减少,使月经失调,甚至还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

体脂率怎么计算:BMI计算法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体脂率概数是多少,那么你可以运用以下两个公式。

①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女子的体脂率体型特点

8%~10% 极少数女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会引起闭经、月经紊乱和**缩小)

11%~13% 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女子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4%~16% 背肌显露,腹肌分块更加明显。

(17%~25%为女子的理想型体脂率)

17%~19%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20%~2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23%~2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不显露。

26%~28%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显松弛,腹肌不显露。

29%~31%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32%~34%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35%~37%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38%~40%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100厘米。

41%以上 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女生体脂率多少正常

1、女性体脂率的正常值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低于12%,女性低于13%-15%,则可能引起人体功能失调。

2、体脂率两大测量方法

2.1、脂肪夹测量。按照掐肉,可以断定自己的胸部脂肪、腹部脂肪、腿部脂肪的堆积情况,再根据标准换算。

2.2、BIA测量法。传统上,测量体脂率的方法较为复杂,以DEXA测量为主,但所耗费时间及费用都相当不经济,因此这几年出现了较方便的生物电阻测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简称BIA),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颇准确的测量值,适合在家庭中及医师在门诊使用。

体脂率是什么,怎样计算出来。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率可通过BMI计算法计算得出。BMI计算法:

①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比如,某男士30岁,体重75公斤,身高1.75米:

BIM=75÷(1.75×1.75)=75÷3.0625≈24.89

体脂率:

1.2×24.89+0.23×30-5.4-10.8×1

=29.868+6.9-5.4-10.8

=20.568

即该男士的体脂率为20.568%

体脂率的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女性体脂率多少可以练出马甲线 女性的体脂率多少正常范围

20%-25%。

体脂率主要指的是人体内脂肪的含量与体重的比值,脂肪越多体脂率也会越大,而一般情况下女性体内含有的脂肪含比男性多,正常的成年女性的体脂率正常成年人一般在20%~25%之间,如果是运动员的话则大概为12%~25%。

体脂率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建议不要过度地去追求瘦,而肥胖的人最好将体脂率降到正常范围。

体脂率不是健康身材唯一标准

很多人羡慕明星经过特训后的身材,“小鲜肉”彭于晏宣称体脂率仅为3%,软妹子陈意涵也晒出体脂率11%的体检表,从外形看来,他们或健美或紧致,腹部的马甲线、人鱼线更是惹人羡慕。于是很多人誓将自己的体脂率降低。不过,专家却指出,体脂率并非判断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

体脂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体脂% =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一般来说,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专家指出,体脂率并不是衡量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通常判断身材还要结合BMI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即体重指数,BMI正常值为18~24,过高则太重,反之则太轻。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的体脂率和BMI都很低,那身材会非常消瘦,这种男性很难练出肌肉,女性则容易面临营养不良、经期紊乱的问题;高体脂率和低BMI会导致隐藏性肥胖,就是人们所说的“胖瘦子”,肉瘦却松散;高体脂率和高BMI则为肥胖,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因此,只有当BMI处在健康范围内,且体脂率较低的情况下,才是最为健康的状态,并能看到紧致漂亮的线条。

降体脂需饮食搭配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减低自己的体脂率呢?

黄光民指出,要降低体脂率,主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平衡膳食、适度运动。

减脂需要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因此不少人认为要减脂就要少吃甚至不吃。但事实上,节食减脂是不可取的。节食的确会使体重下降,因为当你没有热量摄入时,身体想要维持生命,就不得不开始分解储备能量以供能,另一方面降低你的消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解肌肉以降低基础代谢。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开始慢慢被分解消耗,体重便会下降。

由于基础代谢严重受损,降到了一个低值,当你恢复正常饮食,哪怕每天只摄入1000大卡,都会再度胖起来。如果你再次选择节食,便会陷入“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不变的是脂肪,受罪的是肌肉和基础代谢。

不过要想减脂,吃就有不少讲究。肌肉一般在锻炼后1~4小时内进行合成,因此最好是运动后再吃东西;少吃多餐,多摄入高蛋白,像鸡胸肉、瘦牛肉、花生、鸡蛋等,鸡蛋最好是煮或蒸,避免煎炸,再辅以适量碳水化合物,少量脂肪;玉米、高粱、燕麦及各种干豆类等粗粮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多吃。由于健身过程所需的热量比平时高,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吃,不用节食。

很多人都觉得有氧运动才能减脂,对此,黄光民建议,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局部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半蹲等。

教你轻松降低体脂率的方法

打造姣好身材降体脂率就对了?增肌肉率体态更紧实!

为何降低体脂率对于打造姣好体态很重要呢?人体的构成除了是由60~80%的水组成外,同时还有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存在。所以,体重机上所呈现的数字,更可以说是上述3大成分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同等重量的肌肉与脂肪的大小却是大相径庭!脂肪体积是肌肉的3~4倍大,在这情况下,自然也就造成明明是体重、身高相近的两个人,体脂率相对较高者,看起来比较胖的情况。举例来说,身高同为192公分的连胜文与林书豪,明明连胜文只比91公斤的林书豪重1公斤,可是,两人的外型却有差异。

体脂肪的高低不只会对外观带来影响,肌肉与体脂肪的比率,与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更是密切相关。因此,想要成功打造「易瘦体质」,如何降低体脂肪的形成,使肌肉比大於脂肪比,更是提升基础代谢率,让人正常饮食也不易发胖的重要关键!

体脂率超标危机多!当心肥胖、三高毛病缠身

体脂率到底介於多少,就算肥胖呢?根据国健署订定的国人体脂率标准来看,30岁以下男性体脂率≧20%,30岁以上男性体脂率≧25%,即为肥胖。至於女性30岁以下体脂率≧25%,30岁以上女性体脂率≧30%,则有肥胖问题。

另外,体脂率过高不但影响外观,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研究发现,BMI正常,但体脂肪较高者,罹患代谢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比BMI正常且体脂率也正常者来得高!

除了上述3大三高危机外,体脂率过高,更会带来「新三高」症状的发生,也就是高复胖率、高老化率、高罹癌率的可能,可谓造成人体老化、变胖的元凶。

增肌减脂有诀窍!饮食控制+肌力运动成功瘦身不复胖

想要拥有天使脸蛋&魔鬼身材,并找回逐渐流失的健康,遵守「333运动原则」,养成规律且持续的运动习惯。同时,辅以适度的重量训练,来增加肌肉质量,就是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加速脂肪燃烧,达到「增肌减脂」的好方法。

至于饮食上,除了控制热量摄取、三餐定时定量的生活习惯外,适度摄取生物价值较高的黄豆制品、鱼类、蛋与乳品等蛋白质,补充人体合成肌肉必须的胺基酸外,辅以有助产生人体在消化吸收蛋白质时必须分解酵素的维生素B群,来促进胺基酸的代谢、利用,也是提升新陈代谢率、增肌减脂的饮食方法。

提醒,虽然透过正确的饮食习惯,确实有助减缓体脂肪的形成;但是,要注意的是,想把脂肪变不见,光吃上述特定食材可不够!养成不熬夜、睡眠充足的生活习惯;并从日常饮食着手减少热量的摄取、增加日常活动量,来帮助消耗吃下肚的热量,才是有效瘦身、不复胖的不二法则。

女生体脂率多少正常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低于12%,女性低于13%-15%,则可能引起人体功能失调。

女生体脂率多少最漂亮 如何保持较好的身材

对于想要拥有比较好身体线条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同时进行肌力训练与有氧运动,借此提高身体的肌肉量,来增加在有氧运动时的燃脂量,这样的方法来达到比较好的体态才是比较好的选择,而非盲目的降低自身的体脂肪,造成身体出现问题。

最后对于体脂率的测量,应该采取一个平均数的方式,借此每天固定的时间,以及身体状况之下去做测量,最后将这段时间的体脂率算出一个平均数,会比每周固定测量一次来的准确。

再说,其实体脂率的降低,其实可以很轻易的从镜子中,从自身的身形看出来,所以不要再轻易的被体脂肪率的数字给束缚了。

男性体脂低的坏处是什么

男性体脂率低的坏处

体脂率指的就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和体重变量的比值,一般男性体脂率低于百分之五,女性低于百分之三就都算做体脂率过低了。而体脂率过低的话会影响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影响卵巢的正常发育,甚至造成不育。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

脑溢血、心肌梗死、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变形关节炎、痛风、脂肪肝、胆囊炎、月经异常、妊娠合并症,难产、施行外科手术时有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难产)等。

2、病理性降低

体脂率过低会引起功能性失调。体脂率过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会下降,女运动员会引起闭经。

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注意事项

应同时采取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来减肥,减少热量摄取,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达到减肥的效果。没有运动只靠节食减肥,只会减少肌肉而不会减少脂肪,反而还会使基础代谢降低,容易复胖。

计算公式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体脂率多少算瘦

男女体脂率的计算标准各有不同。

体脂率是指身体内脂肪与非脂肪对体重所占的比率,其中脂肪分为为必要性脂肪和储存性脂肪;而非脂肪部分则包括肌肉、骨骼及其余非脂肪的组织,而健康的体脂率是衡量人体成分重要的指标性数值,一般成年男性体脂率10%以下属于偏瘦,而女性体脂率在20%以下就算瘦。

体脂的测量标准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低于12%,女性低于13%-15%,则可能引起人体功能失调。

测量方法:

脂肪夹测量:

按照掐肉,可以断定自己的胸部脂肪、腹部脂肪、腿部脂肪的堆积情况,再根据标准换算。

BIA测量法:

传统上,测量体脂率的方法较为复杂,以DEXA测量为主,但所耗费时间及费用都相当不经济,因此这几年出现了较方便的生物电阻测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简称BIA),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颇准确的测量值,适合在家庭中及医师在门诊使用。

BIA测量法的主要原理乃是将身体简单分为导电的体液、肌肉等,以及不导电的脂肪组织,测量时由电极片发出极微小电流经过身体,若脂肪比率高,则所测得的生物电阻较大,反之亦然,BIA就是经由此种机转来做体脂率的测量。

体脂的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性别: 未满30岁 30岁以上

男性 14-20% 17-23% 25%以上

女性 17-24% 20-27% 30%以上

体脂率多少算瘦 女生体脂率21用减脂吗

不用减脂。

女性24%以下为标准,体脂在21%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好看的身材,不要过分追求体脂率低或腹肌,以免影响身体健康,除非你是专业的健美运动员,需要减脂来达到参赛标准,否则千万不要刻意的去多刷低体脂,一般正常的成年女性的体脂率正常成年人一般在20%-25%之间,当体脂率超过28%以上就趋于轻度肥胖,需要适当进行减肥。

相关推荐

体脂高怎么减肥教你三招降低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它才是瘦身的关键!体重中包含骨骼、肌肉、血液、细胞液、淋巴液和脂肪。人们通过一些减肥方法,使得体重下降。但过程中,或许脂肪并没被消耗,只是水分或者肌肉变少。脂肪不少,体重变轻,那这就只是一种“虚瘦”。有没有瘦还得看体脂率。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约在10~20%之间则为正常,女性体脂率约在17~30%之间,为标准情况。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固定的,会随年龄变化。女性超过50岁,男性超过55岁,每5岁,体脂百分比标准值可上调2%-3%。

女性体脂率多少可以练出马甲线

10%-20%。 当女性的体脂率在10%-20%的时候是能够出现马甲线的,如果这个时候再搭配适当的训练,是比较容易让马甲线的线条更加明显的。 但对于女性而言,并不是体脂率越低越好,至少需要保持10%-12%的的脂肪,如果体脂率低于10%的话,不仅不利于练马甲线,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际上不管体脂率多少,都是能够练出马甲线的,但如果体脂率过高,腹部脂肪较多,马甲线会被脂肪挡住,从而看不出来,因此对于一些腹部脂肪较多的人来说,建议先将体脂降低之后,再练马甲线效果更好。

马甲线体脂率要多少

一般需要体脂率低于20%。 体脂率多少其实都是可以练马甲线的,但是体脂高的话,马甲线会比较难以出现,不够明显,如果体脂率低于20%的话,配合上专业的运动,马甲线会比较容易出现,也比较漂亮,一般建议体脂率不要低于10%,容易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

练马甲线需要先减脂吗 练马甲线减脂到什么程度为好

体脂率低于20%左右。 一般来说女生减脂到体脂率低于20%左右的时候,马甲线就会出现,再配合对应的锻炼,就可以练出很漂亮的马甲线了。要注意对女性而言13-15%的脂肪是必须脂肪,低于这个标准会对健康有害,因此练马甲线时体脂率不要少于这个标准。

女生体脂率多少身材好

不同的人群对身材好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体脂率也是不同的。 1.一些人认为,身体健康、凹凸有致就是身材好,一般健康苗条的年轻女性的体脂率是在20%-25%之间。 2.但也有些男性认为,女性丰臀肥乳,抱起来有肉但也没有赘肉横生才是身材好,她们的体脂率在25%-30%之间。 3.部分女性对身材要求严格,追求漂亮的马甲线,那么体脂率会更低一些,在15%-22之间。

体重下降肌肉会下降吗 体重上升体脂率下降吗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体重上升与脂肪无关,那么体脂率会下降,原因是体脂率等于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总体重增加,体脂率就降低了。

女生怎样快速练腹肌 体脂高低的原因

女性体脂率相对男性来说会高不少,通常女性的体脂率会在20%以上,那么这就导致肌肉显现的难度更大,更难以练出线条。

体脂减掉5%要多久 有马甲线的女生体脂率

一般拥有马甲线的女性,体脂率在15%-22之间。 如果是专业的健身达人或者是模特女性,体脂率会低一些,体脂率在15%-20%之间,他们的马甲线比较明显。 而如果仅仅是业余锻炼的女性,体脂率在20%-22%之间,适当增加一些腹肌训练,也是能够有不太明显的马甲线的。

为什么练不出来腹肌 被包在体脂之中

想练腹肌先减脂!先减脂!先减脂!因为很重要,所以说3遍。有个东西叫做体脂率,如果你的体脂率很高,你就根本看不到腹肌!就你能负重几十公斤做卷腹、能一口气做上千个仰卧起坐,但想要有清晰可见的腹肌,请男士把体脂率降到达到12%以下,女士需要达到18%以下。要想减低体脂,你需要进行合理的训练和控制饮食。

体脂率多少能看见腹肌

女性体脂率低于20%,男性体脂率低于15%才会开始看见腹肌。 如果不降低体脂率,腹部脂肪过多,即使练出了腹肌,也因为赘肉过多而看不到腹肌轮廓,因此想要练出腹肌,男性体脂率最起码得低于15%,女性低于20%,才能隐约显现腹肌线条,而想要练出分块明显的腹肌,男性得将体脂降低至12%以下,女性降至1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