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处暑时节老年人要提早入睡

处暑时节老年人要提早入睡

处暑时节,早晚气温稍加降低,感觉比较舒服。山西省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杨飞在衣物、睡眠、饮食方面,为大家开出了“处方”。

老人要及时添加衣物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要注意增加衣服。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处暑时节,要提早入睡,因为这个时候,老人和小孩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一定要开窗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晚上早点睡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节气,天气渐渐转凉,大自然将阳气渐渐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之变换。所以,人们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杨飞表示,每天多睡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也对身体有好处。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乏”。

少吃姜多喝蜜

处暑过后,要多喝蜜少吃姜。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吃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另外,经常给自己“补水”,多喝水也是对付“秋燥”的必要手段。

处暑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处暑时节,秋老虎猖狂,天气炎热,这段时间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朱红提醒,此时饮食要注意卫生,因为这个季节仍有暑气,脾胃功能较弱,吃过于辛辣、油腻、甜会加重湿邪,容易造成食积。而且,因为处暑也有“燥”的特点,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会助长肺气,肺气旺则会伤肝,所以处暑时节的饮食应该“少辛多酸”。

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同时满足了处暑季节的“暑邪”和“燥邪”,因而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如山药、米仁,去暑湿的话,可以吃些绿豆、红枣等。

处暑也是“热燥”的开始,比夏天的干燥还要明显,因此人们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可以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还可将丝瓜皮、荷叶等用于熬汤,不过应尽量少吃生冷的瓜果。

处暑吃什么蔬菜 秋葵

每年的5-9月是秋葵的盛产期,在处暑时节,吃应季的秋葵也是非常合适的。

秋葵脆嫩多汁,非常好吃,并且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其中含有的秋葵黏多糖,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适合在处暑季节交替之时食用。

处暑吃什么水果 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好水果。苹果甘甜多汁,食用能够生津止渴,能够改善处暑时节经常感觉口干舌燥的症状。并且苹果含有高量的粗纤维含量及苹果酸、鞣酸和枸橼酸等,具有收敛止泻效果的作用。

处暑吃什么水果 柚子

处暑时节也是吃柚子的好时节,柚子性寒、味微酸,有清热祛湿、止咳化痰、祛除口气、健胃消食等功效。并且,柚子是秋季的时令水果,秋季吃柚子符合天地节气的规律。

大家吃柚子可直接食用,也可以捣成汁液加蜂蜜,制成蜂蜜柚子水,换着花样食用柚子可避免人们的厌倦感。

处暑能断奶吗

处暑时节是可以断奶的。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时给宝宝断奶的最佳时节,这时候天气不冷不热,宝宝比较容易适应,较少发生疾病。而处暑则是代表夏季到此结束,秋天到来的节气,天气会逐渐转凉,越来越舒适,此时给宝宝断奶是可行的。

如何应对处暑

处暑之后的气候特征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重,如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极易感冒,年老体弱者往往来不及适应。

处暑节气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处暑时节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

预防秋燥和感冒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体质,尤其是着重睡眠充足及睡眠品质。 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

处暑如何调神 处暑需静心凝神

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处暑时节的凝神敛思可保持思想清静,与吕洞宾道长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处暑调神的关键,可避免秋燥。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处暑宜多食粥水

处暑时虽然温度下降了,但空气中水分和夏季相比也低了很多,很是干燥,因此,处暑时节养生需注意多食粥水、果汁、蜂蜜水等,尤其是雪梨、萝卜、豆浆、鲜奶、香蕉、红薯、芝麻糊等都十分适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相关推荐

处暑喝什么汤 百合莲子汤

食材: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1.先将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 2.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润燥,安神养心,健脾和胃,适合在天气燥热的处暑时节食用。

​欢度新春佳节老人如何养生保健

1.注意量的节制 过量的饮食,包括饮酒与零食,会增加消化系的负担。 2.注意质的选择 过年食品常有油腻、过咸、或消化不良的特质,例如油炸物、腌制品、年糕等,如果平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消化不良、高血脂、高尿酸等病症者,在过年期间仍应保持平时之忌口规定。 3.注意食品的新鲜度 年节期间食品量多,常有剩余。即使保存于冰箱内,仍有变质的疑虑,回锅时未能煮熟透,亦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因此适量的准备以避免食物过剩是非常重的。 4.注意用药的一贯性 过年应是心情过年,身体的问题仍旧一如往

处暑吃什么蔬菜 丝瓜

丝瓜实味甘性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功效,并且丝瓜的外型翠绿鲜嫩、口感清香脆甜,非常适合在干燥的处暑时节食用。 再加上丝瓜的营养价值很高,丝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核黄素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防止秋乏。

老年人养生 小满节气老年人养生攻略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节气后,雨水量逐渐的增多,老年人格外注意了哦!那么,老年人小满养生方法有哪些呢?如何让老年人养生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文中看看,夏季养生的诀窍有哪些吧! “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小满时节,雨水逐渐增多,天气也随之变得闷热、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扰。 据专家介绍,小满时节由于高温、多雨等原因,老年朋友的阳气容易受损,体内的湿气会有所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这样的时节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起居应晚睡早起 进入小满,昼长夜短的现

​欢度新春佳节老人如何养生保健

老人春节饮食4注意 1、注意量的节制 过量的饮食,包括饮酒与零食,会增加消化系的负担。 2、注意质的选择 过年食品常有油腻、过咸、或消化不良的特质,例如油炸物、腌制品、年糕等,如果平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消化不良、高血脂、高尿酸等病症者,在过年期间仍应保持平时之忌口规定。 3、注意食品的新鲜度 年节期间食品量多,常有剩余。即使保存于冰箱内,仍有变质的疑虑,回锅时未能煮熟透,亦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因此适量的准备以避免食物过剩是非常重的。 4、注意用药的一贯性 过年应是心情过年,

老人秋季会有悲秋情绪

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喜欢把秋季与离别悲愁的思绪联系在一起。的确,秋风萧瑟、黄叶飘落,容易使人感到失落,特别是对于意志脆弱的老年人,秋季的悲愁容易使他们想起年华逝去,不禁黯然哀愁。老人悲秋虽是正常现象,但是长期堆积的消极情绪容易更易引发疾病,所以当秋天来临时,老年人更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 现代医学表明,秋愁、秋悲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年人生物节律紊乱有关,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腺体叫松果体,它所分泌的松果体激素有影响人体的时间生物效应。这种分泌的激素主受年龄的影响。人老了之后,松果体萎缩,激素分泌减少,致

老年痴呆怎么预防 保持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有自信,学会心理自我控制和调节。老年人学会“想开点”,保持一种宽大平静的心态,同时还需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当外部刺激来临时,可以快速的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处暑吃什么蔬菜 小白菜

小白菜味苦微寒,养胃和中,通肠利胃,能够抵抗秋燥,解暑止渴,适合在处暑时节食用。 并且小白菜含维生素C和钙质甚多,还含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等。还有一种洋白菜,即卷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肾,健脾胃,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

春节期间老人如何控制饮食

1.作息别扰乱 平时,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晨练,有的喜欢唱唱歌、跳跳舞。过年这几天,一下子忙了起来,不少老人便耽搁了锻炼。节日里庆贺一下是应该的,但是一定掌握好“度”,切忌过于疲劳。年轻人有时会通宵达旦,彻夜狂欢,有的老年人一高兴起来,也劲头十足地熬夜守岁,这对老年人来说可是大忌。老年人的生物钟一旦发生紊乱,恢复起来就十分困难。打乱了生物钟,会导致大脑节律的紊乱、肠胃功能的失调、内分泌的改变,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喝酒别超量 过春节家人及亲友相聚,免不了饮酒。此时,适当饮点葡萄酒、啤酒、米

处暑喝什么茶 处暑饮食原则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因此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除此之外饮食还应该以清淡为主,随着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之类的水果,以此来滋阴润燥。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暴饮暴食,少吃过凉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现在仍然很湿热,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夹饼等。 处暑应该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