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症状
智障儿童症状
1.如果您的孩子整天睡觉,睡眠的时间太长,很少哭闹,哭声无力,父母就要注意了。
2.会笑时间延迟,正常婴儿出生后4~6周便会对母亲微笑,弱智儿3~4个月时还不会笑;
3.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一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弱智儿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4.孩子玩手指活动很晚,正常的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看手玩手了,弱智的孩子到6个月以后才开始玩手,不够灵活。
5.经常流口水、伸舌,1岁后此现象继续发生;
6.2~3岁仍继续将小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而正常小儿1岁后不再将物品放入口中;
7.对言语反应差,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言语发育延迟;
8.不识数,到了3~4岁或许更大还是不会数数字,不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9.开始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均延迟;
10.有特异外貌,与一般小儿长得不一样。如发现以上表现,应让小儿到医院检查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由仲认为,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由仲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由仲表示,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业内人士高双说,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由仲说,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智障儿童学校
智障儿童学校在对智障孩子进行教育和康复训练时,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不管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态度,都是一门“学问”。
1、在给智障儿童进行教学和训练时,要千方百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培养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训练
2、训练中应安排个体训练、小组训练或集体训练。训练形式的设计和训练内容的确定都要从被训练者的个体需要出发来考虑。
3、训练程序分解步骤要细和慢,便于智障孩子接受。训练者要注意每个步骤都应坚持小步子走,多循环的原则,以使智障孩子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技能。 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工作分析法。即把某一目标任务分析出几个步骤,按顺序训练完成目标。一般用顺序法或倒序法两种形式完成。 顺序法也叫正向连锁法,依工作的步骤,从第一步开始训练,完成第一步后再训练第二步,直至最后一步。 倒序法也叫反向连锁法,依工作步骤从最后一步开始,完成这一步后再倒退教前一步,直至第一步。
4、如果遇到严重障碍的智障孩子,训练花费时间多,效果不佳,不过训练者不要着急,而应积极想办法帮助他采用辅助工具或改善训练环境实现相同的功效。
智障儿童症状
1.睡眠时间很长,整日安睡,不活泼,很少哭闹,有时伴尖叫,哭声无力。
2.会笑时间延迟,正常婴儿出生后4~6周便会对母亲微笑,弱智儿3~4个月时还不会笑。
3.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一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弱智儿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4.玩手指活动晚,正常儿3~4个月时躺着时看手玩手,弱智儿一般6个月以后才出现,且动作笨拙。
5.经常流口水、伸舌,1岁后此现象继续发生。
6.2~3岁仍继续将小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而正常小儿1岁后不再将物品放入口中。
7.对言语反应差,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言语发育延迟。
8.不识数,3~4岁时或者更大些还不会数数,更不会简单加减计算。
9.开始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均延迟。
智障儿童怎么治疗
第一:不能坚持的用药,有些家长们对于孩子用药不能坚持用,当刚看到一些疗效就不在用药。这样有可能导致多动症抽动症的病症会更加加重。
第二:不知道病因乱治疗:这两种病都是因为脑神经递质的减少而照成的,只有通过一些调节患者的脑神经,增加脑神递质的数量才能彻底治愈。一般性的西药只能暂时的控制住症状,但是不能长期完全的治愈。西药还有很大的副作用,这里不建议使用。
第三:选择“错误”的药物对于一些家长往往存在一种心理,像一些药物立刻有效果,在家长心中就会觉得它是一种好药。这里告诉家长们,你们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于一些病来说虽然药物能很快的治疗好,但是它治疗的只是标,没有去治疗本,所以当隔一段时间或停药了就会在复发。
智障儿童的患者均为小儿,身体素质孱弱,怎么能经受如此疗法误区的摆布?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替代、修复变性坏死脑细胞的功能,产生神经递质,防止蛋白的错构和聚集,降解处于错构的蛋白质,从而阻止小儿弱智患者的病情进展恶化,恢复丧失的神经功能。
自闭症孩子不是笨
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心理专家表示,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智障儿童症状 十大智障症状需警惕
智障儿童症状
1.如果您的孩子整天睡觉,睡眠的时间太长,很少哭闹,哭声无力,父母就要注意了。
2.会笑时间延迟,正常婴儿出生后4~6周便会对母亲微笑,弱智儿3~4个月时还不会笑;
3.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一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弱智儿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4.孩子玩手指活动很晚,正常的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看手玩手了,弱智的孩子到6个月以后才开始玩手,不够灵活。
5.经常流口水、伸舌,1岁后此现象继续发生;
6.2~3岁仍继续将小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而正常小儿1岁后不再将物品放入口中;
7.对言语反应差,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言语发育延迟;
8.不识数,到了3~4岁或许更大还是不会数数字,不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9.开始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均延迟;
10.有特异外貌,与一般小儿长得不一样。如发现以上表现,应让小儿到医院检查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业内人士高双说,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儿童智障具体有哪些心理特点
1、感知觉迟钝、缓慢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并且呈现的时间长,他们才能感觉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常表现为不能专注听讲。
3、机械记忆力尚可这是智障儿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许多需要思考来学习的内容,他们是靠机械记忆力学下去的。
4、语言能力薄弱语言问题比较大,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即使有极少数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会说话,但说的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极为贫乏,往往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5、抽象思维能力极差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如颜色、形状、数等,很难真正学会,往往是靠形成的条件反射、记忆来学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个位置,就难以辨认。
6、比较容易兴奋智障儿童多动、一刻也不停,而且行为无组织;抵制型的儿童退缩、胆小、不合群。这两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差。
7、意志力差遇见很小的困难都会哭或者去找老师,他们没有办法独自努力去做有难度的学习,如折一个飞镖,在白纸中间贴一个剪好的苹果图形等,毫无毅力。
8、情绪变化快他们一会儿会嚎啕大哭,马上又破涕为笑,容易被一件事情引起不相对应的情绪反应。
9、独立生活能力差有些家长心疼宝贝,不舍得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四五岁的轻度、中度智力落后的儿童,许多都不会自己用勺吃饭、穿脱衣物、去厕所大小便等。
10、有一定的好奇心对陌生人感兴趣,很容易趋近,喜欢围着客人;对没玩过的东西,如手机、小电筒等拿着摆弄个没完,爱不释手。
11、刻板的行为和语言喜欢爬楼梯,并经常这样做,一旦别的小朋友一来玩,他就嚷嚷着,或者把别的小朋友推走;有的会讲一点话的儿童,就总是说某一句话,如你走开等。
12、喜欢音乐一听歌曲,就情不自禁地听和靠近,甚至手舞足蹈。
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
除了这些特殊的“教育方法”之外,家长们还不能放弃治疗的希望,要避免以下这些治疗误区。
不能对症治疗:不知道引起智障的病因乱治疗,盲目的相信所谓的神医,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
不能及时治疗:一些家长还会抱着反正孩子还小,过几年等他长大了说不定自己就康复了的想法,而不愿意让孩子及时的治疗,而这样做的后果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康复。
不能坚持治疗:对于智障目前是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的,而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当感觉不能马上感到效果就会放弃治疗或者选择其它的治疗方式,而这样做更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加重病情的问题。
智障儿童的身心发育都较差,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摆布呢?当然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快快康复,所以切记盲目的治疗。
最后提醒全社会们,智障给患者及患者家人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我们更要对这些特殊的人群给予宽容和帮助,多从精神支持他们,另外,为了减少智障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压力,做好婚前检查,孕期保健等等以排除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障儿童能治好吗 为什么会出现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表现
1、感知觉迟钝、缓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并且呈现的时间长,他们才能感觉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学习不能集中,常表现为不能专注听讲。
3、机械记忆力尚可
这是智障儿童好的心理能力,许多需要思考来学习的内容,他们是靠机械记忆力学下去的。
4、语言能力薄弱
语言问题比较大,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即使有极少数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会说话,但说的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贫乏,往往词不达意,需要家长费尽心思的去猜。
智障儿童的护理
1、首当其冲的是应该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充满阳光、欢乐的生活环境。
2、其次是耐心的言语交流:面对面的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词语(妈妈、爸爸、阿姨、我、吃、奶奶、厕所等),这样让孩子领悟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所在。
3、制定符合孩子的健康营养的饮食结构:多给孩子食用一些易于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鸡肉、鲜鱼、牛奶、瘦肉、蛋黄、木耳、动物内脏、水果、豆类、花生、小米、玉米、香菇、海带、腰果、松仁、核桃、黑芝麻等。
4、帮助孩子加强动作训练,帮助孩子协调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5、当然除了以上几条的弱智儿童如何护理方法,还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有效治疗,方使患儿的病情得到稳定和恢复,及早的康复起来。
6、要提高宝宝的智力水平,训练宝宝的感知觉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宝宝观察、注视,追踪彩色、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宝宝的视觉。
通过让宝宝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宝宝读故事等来训练宝宝的听觉;通过和宝宝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宝宝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宝宝的触觉。
7、有的智障儿感观灵敏度差,感受外界的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地区分颜色、声音,家长可以多带宝宝上动物园或外出郊游,不断地讲述在动物园中或野外看到的各种动物的形状、声音、生活习惯。
结合图片向宝宝讲述,反复的刺激可以加深宝宝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当再次出现上述情景时,就会使他有反应,增强识别的能力。
智障儿童治疗 儿童智障怎么治疗
1.做检查,并遵从医嘱给孩子进行药物,食物,营养方面的补充。
2.如果孩子确实发育有点慢,作为家长这时候是很关键的,你应该进行针对性训练。
先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着手,比如说:孩子喜欢的某种玩具(例如 狗)那么你就先找各类图片:宝宝,这是狗,小 狗,小狗汪汪汪,再比如:宝宝,这是娃娃,漂亮娃娃.
然后进一步与实物联系,经常带孩子出门:看,宝宝,小狗,白白的小狗,宝宝喜欢的小狗...这种训练是长时间的,同时要注意语气,态度。
孩子不太交流,家长更要努力。
3.对待孩子体能方面的训练,要循序渐进。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比如和孩子一起先趴在床上,玩孩子喜欢的玩具,家长有意识的去抓玩具,可以把玩具放在伸手能够到的地方,引导孩子去抓。
慢慢地加长距离,家长用动作演示爬着抓玩具。
4.加强物理治疗:按摩,力量练习。
5.和孩子多交流。不怕慢,就怕怠。
6.家长一定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