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饮酒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之前研究表示,每日饮酒三杯以上的男子更容易罹患心房颤动,但该病对女性的风险尚不清楚。现今研究人员表示,每天饮酒两杯以上的女性更容易心律不齐,也更有可能患中风。
美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对34715名中年美国女性进行了超过12年的跟踪研究。这些女性在研究开始时并没有罹患心房颤动。
不饮酒者和每天只喝两杯酒以内的人,她们罹患心房颤动的风险并没有明显增加。但饮酒高于此量的女性心房颤动的风险却增加了60%。
当心脏的两个上心房跳动加速且不规则时,便会导致心房颤动。由于血液并没有从心房中被完全泵涌出来,因而就会凝结成块。如果这些血凝块中的一块阻塞大脑动脉,就会发生中风。
心律失常检查有哪些
1、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的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2、常规心电图(即标准12个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11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PP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通过分析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3、信号平均心电图
信号平均心电图可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4、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有创性电生理检查是指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的检查。这项检查除能确诊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质外,还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应用电刺激方法判断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系统功能,诱发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确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评价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为手术、起搏或消融治疗提供必要信息,判断预后。
5、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6、运动试验(如“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的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有心悸的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7、其他检查
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窦房结电图、希氏束电图、高频心电图、遥控心电图、电话传输心电图等,这些方法使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手段更加丰富和完善。
判断心脏病的方法
心律失常的心跳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脏其他组织所引起,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近年来有些学者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障碍,将心律失常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
心律失常可见于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紧张下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为多见。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感染等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引起,因此说心律失常不能说是心脏病,而心脏病有的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取决于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在治疗上应注意尽量运用小剂量药物能达到使心律失常明显减少即可,不宜用大剂量非要使心律失常完全消失不可。因为用大剂量药物时所承担的毒副作用的风险要比早搏的危险大得多。而且控制心律失常后,停药容易引起复发。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西药不能替代的优势,一是毒副作用小;二是显效后疗效巩固;三是可以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体机能,全面消除患者的症状。
更年期心律不齐怎么办
1.祛除诱因 消除各种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有心律失常者应避免吸烟、饮酒,不要饮浓茶和咖啡;如果心律失常是药物引起的,要停用该药物。
2.治疗病因 治疗病因是根治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窦性心动过速也就得到了矫正;冠心病心肌缺血介导的心律失常,解除了动脉的狭窄,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液灌注,心律失常就会随之消失。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阻断了引起折返的多余通道,心动过速就会得以终止。
3.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
(1)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药物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药物的应用以口服为主,急性发作则采用静脉或气雾用药。外用药物应用较少。由于心律失常机制复杂而多样,许多因素还不很清楚,所以临床用药有一定难度。一般原则应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选择作用针对性强,疗效明显而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2)电学治疗:心律失常的电学治疗近年来发展很快,既有紧急情况下的电复律,也有根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得了心律失常应该注意什么?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什么,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悸吗,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专家解析得了心律失常应该注意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根据心脏跳动的频度、规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头晕、出汗及恶心等表现。
专家指出,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能过量饮酒,饮酒过多饮酒可刺激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还可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其次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能大量喝咖啡,也会导致同样结果。
经常心率不齐怎么办
1、治疗病因:通过纠正患者的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来达到根治的效果。这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比较有效。
2、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用药应以口服为主,在急性发作时可以进行静脉或气雾给药,外用药物的情况很少,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用药有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里的一种,所以了解心律不齐怎么办是非常重要的。
3、祛除诱因:有些患者是因为吸烟、饮酒或饮浓茶、咖啡所致,此时就要避免这些习惯,有些患者是因为使用了某种药物而引起的,此时就应立即停药,从而消除这些因素造成的心律失常。这也属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窦性心律失常会出现什么症状
(1)窦性心律失常主要由于效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反致。
窦性心律失常为生理性原因所致,职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进食、饮酒和茶或咖啡、沐浴等;也可见于病理原因,如发热、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早亢、贫血、休克及缺氧等;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律失常主要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所致。其原因多为生理性,如老年人、运动员或睡眠中,也可见于病理原因和药物影响。
(3)窦性心律失常会结发出节律不规则的冲动,使心律快慢不等、交替出现。
引起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均与窦性心动过缓相同。
患者相应功能障碍会导致窦性心律失常。以上是专家对窦性心律失常的详细介绍,大家是不是对窦性心律失常有所了解呢?如果大家对窦性心律失常有问题,请咨询专家。
老年人心律失常程度测试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要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看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非常高,老年人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老年心律失常症状表现并没有明确的特征性,但通过老年心律失常症状的了解,以及自我辨别方法的掌握,学会自我监测,识别心律失常,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