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荠菜的主要品种

荠菜的主要品种

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

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

沙梨的主要品种

中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地栽培的梨品种,多属于该种。例如安徽宣城的雪梨,砀山的酥梨,浙江台州的䇹包梨,湖州的鹅蛋梨,诸暨的黄章梨等。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日本培育了很多新品种,如长十郎、今村秋、二十世纪、早生赤等。

柳树的主要品种

垂柳:

垂柳S.babylonica别名水柳、垂丝柳、垂枝柳。枝细长下垂。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品种与类型有曲枝垂柳(cv.Tortuosa),枝卷曲下垂;黄皮垂柳,小枝黄绿色或褐黄色,节间较短;红皮垂柳,树冠长卵形,小枝紫红色或酱紫色,叶阔披针形。

旱柳:

旱柳S.matsudana别名柳树、立柳、青皮柳。枝直立或斜展,叶中部最宽,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变种与类型有绦柳(f.pendula),小枝下垂;‘龙爪’柳(cv.Tortuosa),小枝,叶卷曲。红花龙须柳(f.rubriflora),小枝卷曲,花药红色,花丝和苞片黄色。镘头柳(cv.Umbraculifera),树冠半球形。

白柳:

S.alba树冠广卵形。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花序较长。变种有垂枝白柳,枝下垂;黄枝白柳,枝、叶黄色;红皮白柳,枝条红色;银叶白柳,叶表面有绢毛;蓝叶白柳,叶背面被蓝色的毛。

边茶主要品种

南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的、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现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南路边茶是四川边茶的大宗产品,以较粗老的鲜枝叶所制的毛茶压造而成。南路边茶鲜叶粗老并包含部分茶梗,须经过较复杂的制造过程才能使有效化学成分铰充分的转化,便于熬煮和饮用。依鲜叶加工方法不同,可把毛茶分为两种:鲜叶采割下来,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亦叫“金玉茶”);鲜叶采割下来,杀青后还要经过较复杂的蒸揉及渥堆做色过程后,始行干燥的,称“做庄茶”。由于“毛庄茶”制法简单,品质较差,在蒸压前均要进行加工以利物质转化,茶区推广“做庄茶”而逐步淘汰“毛庄茶”。

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简称西茯砖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包装,分为茯砖和方包茶。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加工。方包茶是以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的一种较粗老的蒸压茶,每包重35公斤。

柠檬的主要品种

Eureka(尤力克)

尤力克 又称油力克、油利加,原产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品种,果实椭圆形至倒卵形,果实中大,单果重90~160g长椭圆形,顶部有乳头状凸起,基部钝圆,有放射状沟纹。果皮淡黄色,油胞大,正常管理水平下表现皮薄,少核。

Fino(菲诺)

又称mesero或primofiori,起源于西班牙,澳大利亚主栽品种。果实大小适中,球形或椭圆形,色泽呈浅黄色或黄色,皮薄且光滑,高酸。

Verna(维尔拉)

西班牙晚熟品种,少刺,果大,少核,椭圆形。果颈突出,果面黄色,果皮质地粗糙,果肉细嫩。

Inerdonato(印度大果)

柠檬和圆佛手柑的杂种,土耳其的主栽及主要出口品种。果实椭圆形至圆形,果面滑、皮薄,平均单果重108g,成熟时色泽黄绿色。

Villafranca(维拉法兰卡)

原产意大利西西里岛,中国引自意大利、广东、四川、浙江等省有试种。果实椭圆形,单果重140g左右,少核,果顶部乳突明显,果皮浅黄色,较光滑,果肉柔软多汁,味酸,香气浓,品质佳。

Lisbon(里斯本)

里斯本 葡萄牙品种,果顶有较长的乳头状凸尖且常稍向一侧弯斜,果皮较光滑,果基也有较明显的颈部,果肉酸味甚浓。

Genoa(热那亚)

起源于意大利热那亚地区,果皮光滑且薄,果形与优力克相比更圆、果颈更短,柠檬酸含量、出汁率、果皮厚度与优力克相当。

Meyer(北京柠檬)

又称香柠檬、美华柠檬,柠檬和橙或者柠檬和宽皮柑的杂种,1908年在北京近郊发现,带回美国继续选育而成。其酸低,略带苦味,内部结构柔软,抗性特佳,耐热耐寒,果皮薄多汁不耐运贮。

Improvedmeyer(改良北京柠檬)

为柠檬和橘或者柠檬和宽皮柑的天然杂交种,属于低酸型品种,也为观赏类主要品种。圆形、皮薄、多汁、少核、丰产,全年均可结实,不易落果,较耐寒,成熟采收时果皮深黄色,田间栽培土壤保持要求适宜的含水量,不能积水,适时修剪旺长枝,减少养分的消耗。

Femninello(费米奈劳)

意大利主栽品种,果实中等大小,果形椭圆或有长短不等的短颈的椭圆形,果皮厚,表面油胞下陷,成熟时果色呈黄色,少核至无核,多汁,高酸。

Pondeross

可能是柠檬和佛手柑的杂交种,果大,种子多,果皮黄色、较厚、质地粗糙。

甘蔗的主要品种

甘蔗按用途可分为果蔗和糖蔗。

按外表形状也可以分为甘蔗“黑金刚”、甘蔗“黑青刚”和甘蔗“白玉蔗”。

果蔗是专供鲜食的甘蔗,它具有较为易撕、纤维少、糖分适中、茎脆、汁多味美、口感好以及茎粗、节长、茎形美观等特点。

糖蔗含糖量较高,是用来制糖的原料,一般不会用于市售鲜食。因为皮硬纤维粗,口感较差,只是在产区偶尔鲜食。

胡豆的主要品种

崇礼蚕豆:强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00-110天,分枝少,花白色,有效分枝2-3个,株高80-100厘米,单株荚数一般8-10个,单荚粒数2-3粒,百粒重120克左右。籽粒窄圆形,种皮乳白色。籽粒含蛋白质24.0%,脂肪1.5%,赖氨酸1.55%。该品种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喜肥喜水,丰产性好,一般亩产150-200千克,最高产量达280千克。

临蚕5号: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分枝一般为2-3个,百粒重180克左右,种皮乳白色。具有高产、优质、粒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应于高肥水栽培,根系发达,抗倒伏,一般亩产350千克左右,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临蚕204: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分枝2-3个,结荚部位低,百粒重160克左右。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一般亩产为35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达420千克。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品种。

临夏马牙:春性较强。甘肃省临夏州优良地方品种,因籽粒大形似马齿形而得名。全生育期155-170天,性晚熟种。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70克,籽粒蛋白质含量25.6%。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平均产量350千克/亩,最高可达500千克/亩。适宜肥力较高的土地上种植。是中国重要蚕豆出口商品。

临夏大蚕豆: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克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7.9%,平均产量250-300千克/亩。喜水耐肥,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海拔1700-2600米的川水地区和山阴地区均能种植,1981年开始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青海3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4.3%,脂肪1.2%。根系发达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达400-450千克。

青海9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特大粒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200g左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茎秆坚硬,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440-480kg。春蚕豆区推广品种。

湟源马牙: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克左右,属大粒种,是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湟源马牙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高而稳。分布在海拔1800-3000米的地区。一般水地产量250-350千克/亩,山地150-200千克/亩,是中国主要蚕豆出口商品。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日本吋蚕:春播蚕豆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引进。生育期为120天左右,花白色,结荚部位低,结荚多,分枝少,单荚粒数一般为4-5粒。不易裂荚。百粒重150克以上,种皮乳白色,一般亩产300千克左右。抗逆性强,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品蚕D: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小粒,耐旱耐瘠的特点。分枝一般2-3个,单株荚数18-29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50-60克,种皮乳白色,种子蛋白质含量28.36%,种子单宁含量少,不含蚕豆苷等生物碱,株高115-156厘米,一般亩产300千克,高者达350-400千克,是一个粮饲兼用的好品种。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推广种植。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草莓的主要品种

草莓中国国内优良品种草莓栽培的品种很多,全世界共有20000多个,但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中国自己培育的和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有200-300个。生产上主要的栽培品种简介如下:

硕丰

硕丰草莓是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MDUS*MDU4493杂交后代中培育而成,1989年通过鉴定。硕丰草莓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20克;果面平整,橙红色,有光泽;果肉红色,质细韧,果心无空,风味偏酸,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0%-11%,糖/酸比较低,维生素C51.9毫升100克。

硕丰草莓植株长势健壮,株态直立,矮而粗壮,直立;叶征厚、圆形、平展,叶面光滑;花序高于叶面或与叶面平,每株平均有花序三个,每序平均着生8.6朵花。该品种果实硬度大,极耐贮运,在常温下塑料小盒中保存3-4天不变质。丰产性能好,且小果少,耐高温及抗寒能力均强。休眠深,为晚熟、丰产、多抗的优良草莓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露地栽培。[3]

明晶

明晶草莓为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从美国品种“日出(Sunrise)”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早熟品种,1998年通过审定。果实大、近圆形、整齐。一级序果平均重27.2g,最大果重43g。果面红色、平整、光泽好,果实硬度较好,果肉红色、致密、髓心小。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8.3%,品质上等。果实硬度较大,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植株较直立,分枝较少,叶片椭圆形,呈匙状上卷,叶较厚、具光泽,叶色较深。株高和株径约33cm。花序低于叶面,两性花,单株平均抽生花序1.8个,每花序平均有9.7朵花。

明晶草莓越冬性、抗寒性、抗晚霜性和抗寒性较强。地区适应性广。每亩栽培密度宜1万-1.2万株,为早中熟品种,丰产。适宜在东北和华北露地栽培。[3]

明旭

明旭草莓是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以明晶为母本,爱美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1995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平均株高30.6cm,叶大而厚,卵圆形,花序梗较粗,与叶面等高,单株平均有花序1.5个,匍匐茎繁殖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均匀整齐,果面红色有光泽,着色均匀,萼片平贴,易脱萼,果肉粉红色,香味浓,甜酸适口,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维生素C64.3mg/100g。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6.4g,最大果重38g。明旭草莓露地栽培,每亩产量1000kg,高于宝交早生,果实较耐贮运、抗病性强。由于果实基本上是悬空生长,不与地面接触,果实不污染,未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明旭是早熟品种,成熟期比宝交早生提前6天,植株抗寒性强,无冻害。明旭草莓适于辽宁省等北方地区露地栽培,栽培时宜适当密植,每亩栽培1.2万株左右。[3]

春旭

春旭草莓系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春香或波兰品种杂交育成,2000年审定并命名。植株生长势中等,较开张,株高29cm,冠径约为23cm,叶片长圆形,单株有叶6-10片,叶面光滑,叶柄细长,叶梗基部稍呈红褐色;花序平于或高于叶面,每株有花序2-3个,匍匐茎抽绳能力强,每株可反之匍匐茎苗百余株。果实长圆锥形,平均单过重15g,最大36g,果面平整,鲜红色,光泽强,种子小,分布细密,略凹于果面,果实柔软,果肉红色。肉质细,汁多,味香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维生素C53.7mg/100g。春旭休眠期短,对低温需求量少(40h以内),耐热,耐旱,也耐低温,较抗白粉病。丰产性好,大棚栽培每亩产量在2000kg左右。春旭草莓在南京地区12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可持续到翌年5月末。春旭草莓适宜设施促成栽培。[3]

星都号

星都1号草莓和星都2号草莓是中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90年以All star(全明星)为母本,丰香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星都1号植株生长强势,株态较直立;叶椭圆形,果实圆锥形,红色偏深有光泽,种子黄绿红兼有,分布均匀。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5月12日,果实发育期为25-30天,一级序果平均果重25g,最大果重42g,果实外观评价上等,风味酸甜适中,香味浓,肉质评价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85%,每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C为54.49mg,总糖4.99%,含酸量1.42%,糖酸比3.5:1,果实硬度0.404kg/平方厘米;每亩产量1500kg-1750kg。星都1号草莓果肉深红色,适合鲜食及加工速冻制汁、制酱。为早熟、大果、优质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品系,适于半促成栽培。

星都2号草莓植株生长强势,株态较直立,果实圆锥形,红色略深有光泽;种子黄、绿、红色兼有。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为5月7日,果实发育期为25-30天,以及序过平均果重27g,最大果重59g;外观评价上,风味酸甜适中,香味较浓,肉质评价中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2%,没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C为53.43mg,总糖5.44%,含酸量1.57%,糖酸比3.46:1,果实硬度0.385kg/平方厘米;每亩产量1500-1800kg,可用于保护地栽培。果肉深红色,适合鲜食和加工。星都2号草莓为早熟、大果、丰产、果实硬度高、耐贮运的新品系。[3]

石莓1号

石莓1号草莓是中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引进的单株中选育而成,1990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强势,较直立,株高31.3cm。每株平均抽生匍匐茎5.7个,叶片厚,长圆形,色绿,叶面光滑,茸毛少,叶缘锯齿深,托叶大。花序低于或平于叶,果重19.8g,最大果重31g。萼片小,除萼容易。种子深红色,陷入果面深。果实整齐美观、长圆锥形,色鲜红,有光泽,果实硬度大,果肉橘红色,味酸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维生素C98.3mg/100g,糖酸比5.22:1。石莓1号草莓丰产性能好,平均产量为334.6g,畸形果少,抗逆性和耐贮运性均好,抗病性较强,休眠期短,为优良早熟品种。鲜食和加工均适宜,既可露地栽培,也适宜设施拱棚栽培。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醋栗的主要品种

小醋栗

醋栗

株丛高1.2~1.4米,株丛内主枝数目可多达50多个。株丛高1米,株丛内主枝数目较少。浆果椭圆形,纵径可达2.5厘米,种子多而大,外观美。果实7月成熟。产量中等,抗病性较弱。浆果近圆形,直径l厘米,黄绿色,味较酸,种子小,适于生食和加工。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耐贮运,丰产,抗病性强。

大醋栗

株丛高1米,株丛内主枝数目较少。浆果椭圆形,纵径可达2.5厘米,种子多而大,外观美。果实7月成熟。产量中等,抗病性较弱。

坠玉

原产中国,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境地皆有。果实圆球形,直径1.5—2.0厘米;近熟时黄绿色,充分成熟为紫红色;果皮薄,汁液多,味甜酸,适于鲜食及加工。6月中旬开始成熟,丰产、抗病。

营养成分

黑穗醋栗和醋栗果实富含糖、有机酸、维生素、黄酮、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每百克鲜果黑穗醋栗含维生素C98~417毫克,是仅次于猕猴桃属高维生素C果品。醋栗含维生素C55毫克,含量也很高。种子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γ-亚麻酸可达12.9%,远高于月见草油,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在美国、日本等国已广泛应用黑穗醋栗种子油制成各种药品,并应用于临床。成熟叶片中富含维生素C和黄酮,每100克鲜叶含总黄酮11.2毫克,经常食用黑穗醋栗和醋栗制品可预防坏血病。

除供鲜食外其果实主要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糖、蜜饯、果酱等多种食品,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3]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1]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

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4]

相关推荐

台湾青枣的主要品种

五千 “五千”是目前在台湾省及内地种植面积最大的青枣品种。该品种在80年代育成,以果大、汁多、肉脆、口味好、产量高而著称。在多次青枣品种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据说,该品种因最初苗价每株5000元(新台币)而得名。 “五千”品种在广州地区种植,一般单果重为80-130克,果实卵圆形,果实底部有一条明显的纹路把果分隔成两半,一半高些,一半低些,皮薄,浅绿色,成熟后呈黄绿色,肉质乳白色,脆嫩爽口,有香味,含糖度为13-14度,最高达15度,为青枣中之佳品,鲜果售价最高。丰产、稳产性好。果实成熟期在11月下旬至翌年3

鱼翅瓜的主要品种

根据金瓜茎的特性,可分为长蔓、中蔓和短蔓三种类型。长蔓类型品 培育人朱思浩观察生砸无蔓金丝瓜长势 种雌花出现晚,较晚熟,分枝能力强,生长旺盛,栽培中要注意加强植株调整的管理;短蔓类型雌花出现早,较早熟,植株生长势弱,分枝能力差。大面积密植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宜选短蔓品种或介于长蔓和短蔓之间的中蔓品种。根据金瓜果实的颜色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种为果皮橘黄色,瓜丝金黄色,即平时常见的“金瓜”;另一种为果皮浅黄色,瓜丝黄里带白,俗称“银瓜”,此类型较少。瓜皮颜色还有深绿及花皮等色。 生砸无蔓金丝瓜 “生砸无蔓金丝瓜”由

红心萝卜的主要品种

东北红萝卜 东北红萝卜是红心萝卜的一种; 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为“十字花科萝卜属”,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质,球形、根皮红色、根肉为白色或淡粉色。东北红萝卜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由于因气候及品种等因素使得东北红萝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常规红萝卜 品类众多,多为民间培育品种。主要包括:王兆红大萝卜、辽阳大红袍、海城灯笼红等等。

金盏花茶主要品种

邦·邦(BonBon),株高30厘米,花朵紧凑,花径5~7厘米,花色有黄、杏黄、橙等。 吉坦纳节日(FiestaGitana),株高25~30厘米,早花种,花重瓣,花径5厘米,花色有黄、橙和双色等。 卡布劳纳(Kablouna)系列,株高50厘米,大花种,花色有金黄、橙、柠檬黄、杏黄等,具有深色花心,其中1998年新品种米柠檬卡布劳纳(KablounaLemonCream),米色舌状花,花心柠檬黄色。 红顶(TouchofRed),株高40~45厘米,花重瓣,花径6厘米,花色有红、黄和红/黄双色,每朵舌状

黑布林的主要品种

黑琥珀 该品种为黑宝石与玫瑰皇后杂交之最新品种。果实6月下旬成熟,椭圆形,果皮紫黑色,单果重120~200克,果肉含糖量13%~14%。定植后第二年始花结果,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果实较耐贮藏。 威克逊 果实桃形,果顶有红晕,单果重100~150克,果肉含糖量13%,果实7月下旬成熟。定植后第二年始花结果,第三年亩产可达1250公斤左右。果实耐贮运,贮藏期长达2个月。 黑宝石 果实扁圆,顶部平圆,缝合线明显、两半对称,果柄粗短,果面紫黑色,果籽少,无果点,果肉乳白、硬,果汁较多,果肉含总糖10.

荸荠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荸荠的形态特征 荸荠是莎草科植物荸荠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球茎扁圆球形,表面平滑,老熟后呈深栗壳钯或枣红色,有环节3~5圈,并有短鸟嘴状顶芽及侧芽,肉为白色、质地脆嫩,多汁而甜。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 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荸荠的品质要求:以个大、洁净、新鲜、皮薄、肉细、味甜、爽脆、无渣者质佳。 荸荠因多年生沼泽生草本,匍甸根状茎细长。末端膨大成扁圆形球状,直径约4cm,黑褐色;地上茎圆柱形,

龙眼的主要品种

龙眼的栽培品种不如荔枝的多,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龙眼,而且生长力强,适于山地栽培。 品种名称概要图示 石硖龙眼石硖龙眼又名十叶、石圆、脆肉等。原种出自广东南海平洲,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鲜食名种,广泛传播至广东、广西等地。1829年清代赵古农择《龙眼谱》记述“粤之龙眼,当十叶为第一,十叶之名,俗化作石硖,石与十音类,硖与叶音似,其实此种则名十叶,盖凡龙眼叶或七片八片一桠不等,而此则一桠不等,故因以别其种也。 石硖龙眼有3个品系:黄壳石硖、青壳石硖与宫粉壳石硖。 草铺种龙眼草铺种果实圆球形或略扁圆形,中等大。果皮

荠菜怎么吃 水荠菜荠菜的区别

荠菜荠菜虽外形、名称相似,但两者并不是同一种植物,水荠菜荠菜都属于十字花科,但荠菜属于荠菜属植物,而水荠菜属于蔊菜属,两者都生长于农田、荒野和路旁,但水荠菜更多生于潮湿环境,如水边、小溪边等,我国北方地区较常见。从两者被毛上来看,水荠菜主要是单毛,而荠菜大多为星状毛。

婴儿辅食添加时间表是怎样的

1、0-4个月:主要品种是蛋黄、米粉;软硬度是稀糊状;每天一次小勺喂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为主。 2、5-6个月:主要品种是米粉、粥、蛋黄泥、菜泥、鱼泥、水果泥、豆浆;软硬度是稠糊状;每天两次小勺喂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为主。 3、7-8个月:主要品种是稠粥、烂面条、蛋羹、菜末、肝泥、肉末、豆腐、面包片、馒头片、水果片;软硬度是豆腐;每天两次小勺喂食或宝宝手抓;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为主。 4、9-11个月:主要品种是软饭、碎菜、全蛋、小块肉类、豆制品、馒头、饺子、水果;软硬度是香蕉;每天三次宝宝手抓或

白萝卜的主要品种

潍坊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肥条件较好,且多为沙性土壤,很适宜白萝卜的生长。经过数百年精心栽培和选育,所产萝卜品种明显优于外地所产,现已培育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白萝卜良种。如形似鸭蛋的“鸭蛋头”,茎盘细长似颈的“捏颈儿”,百日可收的“百日子”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质素少,嚼而无渣,以嫩、脆、甜享誉四方。2002年,在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期间,国内保健专家们认为如皋的萝卜等食品有助消化等健身功效,有“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等谚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