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天健脾胃的食物 鲢鱼

冬天健脾胃的食物 鲢鱼

功效:温中益气。

主治: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

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B3、钙、磷、铁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脾、肺经。

吃乌江鱼的好处

1、缓解胃部不适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胃寒气、暖胃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鲢鱼的鱼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

3、预防癌症促进脑部发育

鲢鱼的体内含有可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成分欧咪伽3,因此长期食用鲢鱼对预防癌症大有帮助。

4、美容护肤

鲢鱼佐香油食用,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枯易脱落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是女性美容美发不可忽视的佳肴。

鲢鱼的营养价值与做法

鲢鱼属于鲤形目,为鲤科动物。产长江、黑龙江、珠江流域,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形态和鳙鱼相似,但体色较淡,银灰色,无斑纹,栖息在水的上层,以海绵状的鳃耙滤食浮游植物,习性活泼,善跳跃,生活在各地的江河、湖泊及池塘的中上层水域,以湖南、湖北产的最好,四季均产,以冬季产的最好。鲢鱼体侧扁,腹腔大而狭窄,头大眼小,尾鳍叉形,鳞片细小,银白色。鲢鱼肉软嫩且细腻,刺细小且多。

营养价值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有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适用人群

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用法用量

1、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食用功效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

贴士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冬天健脾胃的食物 板栗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食疗功效:益气补脾,健胃厚肠,防治心血管疾病,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冬天健脾胃的食物 带鱼

功效:养血补虚,和中开胃。

主治:血虚营养不良,毛发枯黄或产后乳汁减少;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恶心,体倦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胃经。

鲢鱼的营养价值

鲢鱼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而且温中益气,有健身、美容等作用。

据科学分析,每100克鲢鱼肉含脂肪3.60克、蛋白质17.80克、维生素A20.00微克、维生素E1.2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7毫克、烟酸2.50毫克、胆固醇99.00毫克、镁23.00毫克、钙53.00毫克、铁1.40毫克、锌1.17毫克、铜0.06毫克、锰0.09毫克、钾277.00毫克、磷190.00毫克、钠57.50毫克、硒15.68微克。

鲢鱼富含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

中医认为,鲢鱼肉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健脾暖胃、散热、泽肌肤、乌发、养颜等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但是,由于鲢鱼有温中益气的功效,多食会使人的中焦酿生温热,出现口干症状,又易生疮。

鲢鱼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但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脾胃虚寒吃什么食物 鲢鱼

常吃鲢鱼,可缓解胃部疼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带鱼,有效针对脾胃虚肉,大家比较常见。其实也可以常吃带鱼,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尤为适宜。

女人吃鲢鱼的好处

1、预防癌症促进脑部发育

鲢鱼的体内含有可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成分欧咪伽3,因此长期食用鲢鱼对预防癌症大有帮助。

2、美容护肤

鲢鱼佐香油食用,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枯易脱落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是女性美容美发不可忽视的佳肴。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鲢鱼的鱼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

4、缓解胃部不适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胃寒气、暖胃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白鲢鱼怎么做才会好吃

白鲢鱼是比较常见的鱼类食物,白鲢鱼的肉比较多,味道也特别的美味,尤其是腹部的肉营养特别的好,白鲢鱼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对小孩的大脑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记忆力,促进骨骼发育,白鲢鱼做汤是最好的,直接白鲢鱼和姜一起煮汤,把汤煮成乳白色的就就可以了,味道是特别的鲜美,而且不会腥,小孩子可以多吃一些。还可以预防感冒,小孩吃了记忆力会提高,老年人吃能够延年益寿。

白鲢鱼头是烹饪的常见食材,其做法非常的多,包括鱼头炖豆腐、炖鱼头、剁椒鱼头、清炖鱼头汤等多种形式。由于制作方法和所用到的调料不同,所以不同的白鲢鱼头菜肴通常有不同的口味特点。所以白鲢鱼头好吃还是不好吃主要取决的烹饪的经验的手段,而与白鲢鱼头的菜肴制作方法关系不大。对于烹饪白鲢鱼头丰富的人而言,任何形式的白鲢鱼头都能轻松驾驭,而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即便是很简单的白鲢鱼头的做法,也未必有好的口味。

白鲢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白鲢鱼味道很鲜美,具有养胃,健脾,散热,补气的功效,冬天的时候食用效果会更好,而且白鲢鱼是能够治疗腹泻,乏力,精神不佳,胃口不好的症状,经常吃白鲢鱼对皮肤也有好处的,可以改善皮肤粗糙的现象,但是如果是脾胃虚热的人不能食用,过敏源皮肤病,荨麻疹等等患者也是不能食用的,白鲢鱼的做法很简单的,用姜,蒜,葱去锅炒,等温度高一点就放入鱼,两面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加入水,慢慢的熬,一般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营养价值都在汤里,特别的好喝。经常吃的话头发也会变得乌黑亮丽。

相关推荐

哪些暖食物可以缓解

鲢鱼:用于缓解痛,常用于脾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炎。 带鱼: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虚弱、消化不良尤为适宜。 胖头鱼:有暖、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体质虚弱的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暖的同时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羊肉:性味甘温,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肾虚、开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冬瓜皮的吃法

吃法一、冬瓜鲢鱼汤 材料:鲢鱼500克,冬瓜皮30克,盐3克,味精1克 做法:将鲢鱼去鳞及肠脏,与冬瓜皮加水同煮汤,加盐、味精,服食。 功效:补中气,通经下乳; 适用人群:适用于产后气血亏虚、乳汁不足、面白乏力等症。 吃法二、冬瓜皮蚕豆瘦肉汤 材料:猪肉(瘦)100克,冬瓜皮80克,蚕豆(补中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60克,盐3克 做法:首先将冬瓜皮、蚕豆洗净,猪瘦肉洗净,切件;然后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沸一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健脾、利湿退肿;

不同的鱼各有哪些不同的功效

1、鲫鱼 鲫鱼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下垂、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2、胖头鱼 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有暖、补虚、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有脾虚寒、痰多、咳嗽症状者。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一起煮

男人吃鱼好吗

1、草鱼——温中补虚之良品 草鱼是非常普遍常见的鱼类,大家的餐桌上很容易见到。草鱼虽然普通,但是其却有暖、平肝祛风的功效,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秋季饮食中,不妨多点买点草鱼吃,属于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鱼与豆腐同食,具有补中调、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心肌及儿童骨骼生长有特殊作用,可作为冠心病、血脂较高、小儿发育不良、水肿、肺结核、产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疗菜肴。草鱼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适合老年人温补健身。另外,草鱼鱼胆有毒,不能食用。 2、带鱼——补五脏之良品 带鱼有暖、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

鲢鱼不能和什么东西一起吃 鲢鱼什么人不能吃

虽然鲢鱼是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防止多种疾病,但是如果人体的脾蕴热者是不可以吃的,因为它有可能会加重人体脾的负担,这样一来不利于消化以及吸收,还容易引起腹泻等疾病 鲢鱼鱼肉属动风发物,大量食用鲢鱼之后,局部瘙痒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并且这些病症忌讳凉刺激性食物,所以不要尝试,以免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

鲢鱼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寒气、暖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炎。

肺气虚食疗方法

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狗肉: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

健脾食物有哪些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苡仁 味甘淡,属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3、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推荐: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于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

9种鱼最适合冬季食用

1.鲫鱼 俗话说“冬鲫夏鲤”,立冬以后,正值鲫鱼产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鲜美。鲫鱼可开健脾、利水消肿、滋养通乳、清热解毒,对治疗脾虚弱、食少乏力、肾炎水肿、肝病腹水、产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辅助疗效。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做汤均可,但尤以炖汤最为普遍。说到炖汤,鲫鱼有3个好搭档,那就是白萝卜、豆腐和冬笋,用它们分别与鲫鱼炖汤,不但味道鲜,而且营养好。需要提醒的是,鲫鱼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食鲫鱼,阳虚体质和有内热症状的人也不能食用。 2.小黄鱼 农历十二月的小黄鱼,肉质肥

最适合冬季吃的鱼

俗话说“冬鲫夏鲤”,立冬以后,正值鲫鱼产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鲜美。鲫鱼可开健脾、利水消肿、滋养通乳、清热解毒,对治疗脾虚弱、食少乏力、肾炎水肿、肝病腹水、产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辅助疗效。 小黄鱼,肉质肥美,鲜嫩无比,入口即化。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中医认为,黄鱼有和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