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醒神

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行气消胀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化湿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它对治疗失眠、多梦都是有着很好帮助,但是选择它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要有方式方法进行,而且对不懂的地方,也都是需要进行详细咨询。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

【功能作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3.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此外,还可用于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石菖蒲

[组成] 龙齿9克、石菖蒲6克。

[功效] 癫痫、癫狂、心神不宁、劳神过度、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悸等

[制法] 每日剂,装入纱布袋中放入暖瓶中,冲入600亳升开水,当茶渴即可。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烧者不宜饮用

治耳鸣:取石菖蒲60克,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口服。左耳及双耳耳鸣者,同服浓缩六味地黄丸,每天2次,每次10粒;右耳耳鸣者同服北京同仁堂的《金贵肾气丸》,每天2次,每次25丸;药物中毒性耳鸣加生甘草20克同煎。注意石菖蒲少于30克。效果不佳

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进展,中药治疗疾病达到了分子水平的研究。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有害,诱导致癌、致畸。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纯中药中有益的单一的化学成分,达到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以符合国际标准。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中药中有益的单一的化学成分进行抗疾病的药理学及疗效观察研究。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中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癫痫的患病率为3‰~6‰[1],且有增加的趋势。根据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家验证,中药石菖蒲对癫痫有确切疗效。中药石菖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有害,诱导致癌、致畸。α-细辛醚是石菖蒲的主要成分,安全性好,临床上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使用。本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探讨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抗癫痫幼鼠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 我们选用21~28d的Wistar幼鼠作为研究对象,开始21d的Wistar幼鼠用戊四氮(PTZ)60mg/kg腹腔注射制作癫痫模型,模型成功与否以其发作时的行为变化为主要依据,按Racine分级:0级,无任何反应;1级,面部阵挛,包括眨眼、动须、节奏性咀嚼等;2级,1级加节律性点头;3级,2级加前肢阵挛;4级,3级加后肢站立;5级,4级加摔倒。达到4~5级的幼鼠选用,未达到4级的幼鼠淘汰。选用的癫痫模型幼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苯巴比妥钠组(B组)、石菖蒲组(C组)、α-细辛醚组(D组),每组各10只。采用灌胃方法,一日2次,共7d。按章元沛主编的《药理学实验》(第2版1999年附录五),人和动物药物剂量换算法,生理盐水0.5ml/次,苯巴比妥钠18mg/kg/d(相当于人3mg/kg/d),石菖蒲2350mg/kg/d(相当于人400mg/kg/d),α-细辛醚29mg/kg/d(相当于人5mg/kg/d)剂量灌胃。7d后,即对28d的Wistar幼鼠再给予一次戊四氮(PTZ)60mg/kg腹腔注射后,分别进行考察以下指标。 WP=98 第一部分 石菖蒲及其成分α-细辛醚对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石菖蒲及其成分对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以阐明石菖蒲及其成分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将70只3周龄Wister幼鼠随机分为灌胃组和腹腔注射组,其中灌胃组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苯巴比妥钠组(B组)、石菖蒲组(C组)、α-细辛醚组(D组),腹腔注射组分为生理盐水组(E组)、苯巴比妥钠组(F组)、α-细辛醚组(G组),每组各10只。灌胃组于用药前后5d,腹腔注射组于用药前后1h分别给予电刺激,观测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结果 石菖蒲及其成分α-细辛醚能提高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治疗前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用药组与治疗前用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用药组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5)。结论 (1)石菖蒲及α-细辛醚能提高幼鼠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石菖蒲与α-细辛醚的疗效一致。(2)α-细辛醚是石菖蒲抗癫痫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 石菖蒲及其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惊厥行为及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α-Asarone)对癫痫幼鼠行为和额叶放电的影响,为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抑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手段,将电极埋入幼鼠脑部双侧额叶皮质,记录用药前后由戊四氮(PTZ)诱发癫痫幼鼠脑电变化并观察动物行为的改变。结果 行α-细辛醚、石菖蒲、苯巴比妥钠药物治疗的幼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显著延长,2h内强直-阵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平均持续时间缩短,额叶皮层放电次数减少,与致痫生理盐水灌胃组比较有差异(P0.05)。但α-细辛醚、石菖蒲组上述作用不如苯巴比妥钠组强(P0.05)。α-细辛醚与石菖蒲组上述作用比较无差异(P.05)。结论 α-细辛醚是和石菖蒲一样能有效抑制戊四氮诱发的幼鼠的癫痫发作,但作用不如苯巴比妥钠强。 WP=99 第三部分 石菖蒲及其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运动行为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石菖蒲及其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行为运动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未致痫的生理盐水组(NG)和致痫的生理盐水组(A)、苯巴比妥钠组(B)、石菖蒲组(C)、α-细辛醚组(D)。动态观察各组在斜板试验、悬吊试验、自主活动试验中行为运动的变化以及在Morris水迷宫中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 ①在斜板试验中,A组 致痫生理盐水灌胃组转体时间最长,较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 苯巴比妥钠灌胃组次之,较NG、C、D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G、C、D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②悬吊试验中,A组悬吊能力受损,表现为悬吊时间缩短,并随惊厥次数的增加而加重,和其他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次之,较NG、C、D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G、C、D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③自主活动试验中,同其他四组相比,A组幼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受损,自主活动性最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次之,较NG、C、D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G

【关键词】:癫痫 石菖蒲 α-细辛醚 苯巴比妥钠 Wistar幼鼠 脑海马CA1、CA3区 电刺激 脑电 斜板试验 悬吊试验 自主活动试验 Morris水迷宫 免疫组化 HE和TUNEL染色 Bax和Bcl-2基因 原位杂交 谷氨酸脱羧酶(GAD67)mRNA、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mRNA和谷氨酸受体(NMDAR1)mRNA 、γ-氨基丁酸受体A类β亚单位(GABAARβ)mRNA.

石菖蒲的分类

1、节菖蒲:又称九节菖蒲、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功效开窍化痰,醒脾安神。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6cm,直径3~7mm。

2、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 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

3、水菖蒲:又称藏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功效化痰开窍,健脾利湿。药材性状:形似石菖蒲,但较粗大,少分枝,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较稀疏,节间长2~15mm。

石菖蒲的副作用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它的根茎毒性最大,若是过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是药三分毒,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各位,石菖蒲的药用疗效虽然很好,但是因为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取用切记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应该谨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2、石菖蒲副作用大,不宜过量服用,并且在多本古书上也有记载,比如《本草经集注》上记载到“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日华子本草》也有记载“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还有《医学入门》上也记载着“心劳、神耗者禁用。”

3、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兴奋脊髓神经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会出现抽搐、惊厥等不良反应,外界刺激更可能会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而中毒后的治疗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等。

4、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驰缓肠管平滑肌的痉挛。但现代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辨石菖蒲真伪,伪品与真品既不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真品的功效,误用伪品会贻误治疗,危害健康,所以切记谨慎。

5、临床试验表明,石菖毒副作用大。将石菖蒲挥发油注射于小鼠体内,中毒表现为间歇性抽搐,待数小时后小鼠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石菖蒲的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还有将石菖蒲水煎剂注射入小鼠腹腔,不久后小鼠就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阵挛性抽搐。

石菖蒲那哪些疾病有药用价值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石菖蒲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 抽搐鼠数较少。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140mg/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真菌作用菖蒲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批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②《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③《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④《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 转筋。治客风疮疥,

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⑤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⑦《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⑾《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3 ~9克。

药材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石菖蒲食用方法

石菖蒲辛温行散,苦温除湿,主入心、胃二经,既能除痰利心窍,又能化湿以和中。适于痰浊闭窍及湿阻中焦等症。

石菖蒲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石菖蒲治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桑螵蛸9g,远志6g,菖蒲6g,龙骨15g,人参9g,茯神12g,当归9g,龟甲15g。以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方中石菖蒲宣窍宁心,为佐药。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石菖蒲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普济方》菖蒲丸)

石菖蒲治心胆气虚,心神不宁证,癫痫与遗精:茯苓30g,茯神30g,人参30g,远志30g,石菖蒲15g,龙齿15g。炼蜜为丸,辰砂为衣,每服2钱,开水送下。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石菖蒲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石菖蒲治阴血亏虚,心肾失调,神志不安者:精神恍惚,惊悸怔仲,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柏子仁12g,枸杞子9g,麦门冬5g,当归5g,石菖蒲5g,茯神5g,玄参6g,熟地黄6g,甘草6g.蜜丸,每服四、五十丸。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石菖蒲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石菖蒲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

石菖蒲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石菖蒲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消化不良喝什么好 茉莉花茶

材料:绿茶10克,茉莉花6克,石菖蒲6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研磨成细末后用烧沸的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作用:可以理气化痰,健脾和胃,适用于平日消化不良的人群调理脾胃时饮用。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别名香菖蒲、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菖蒲是古代文献称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亦称九节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的根茎。每年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即可入药。尚有变种植物细叶菖蒲(又名钱菖蒲)的根茎亦同等入药,如用鲜品,称为鲜菖蒲。

镇静作用

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除痰开窍

菖蒲味辛性温,芳香清爽。辛能开泄,温胜寒湿,芳香开窍。且入心经,则能除痰浊、开心窍、宁神志,故凡痰湿蒙蔽清窍致致的神志昏乱,癫痫呆痴等症,每多常用,乃豁痰开窍、宁心安神佳品。《本草从新》谓其“辛苦丽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故《梅氏验方新编》即以本品配生姜,共捣法灌服,专治痰迷心窍。

聪耳治健忘

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名医别录》谓其有“聪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鸣失聪等症。如(《证治准绳》不忘散),即以菖蒲配远志等、专治迷惑善忘;《千金方》开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药,主治健忘。

化湿和胃

菖蒲辛苦气香,入胃经则能宣化湿浊、开胃消食,乃化湿和胃良药。《本草备要》谓其“去湿逐风,脘痞不饥者,症见:胃脘胀满闷痛、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形瘦体倦、苔腻脉细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湿、辛香宣散、利窍开胃、消积宽中之功也。

散寒除痹

菖蒲芳香辛温,温可胜寒,辛香散湿;更走中焦、则可开发脾胃之气雨除风寒湿痹。正如《本草求真》谓:“《本经》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本品既“主的肢湿痹,不得屈伸”(《名医别录》),亦治邪风冷痹、身体俱痛,如(《圣济总录》菖蒲散),以本品配乌头等,治冷痹身痛。

去湿止痒

菖蒲辛苦而温,辛温能化湿;苦燥可杀虫,故本品外用涂敷,有去湿疗疮、杀虫止痒之功。《药性论》亦载,本晶“杀诸虫,治恶疮疥瘙。”对皮肤湿疮、疥癣等疾,皆可应用。如《济急仙方》以菖蒲配蛇床子组方、为末涂搽,主治:阴汗湿痒。

开窍宁神

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本品芳香开窍、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本品单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药同用,又可治癫狂、痴呆等证。

抗惊厥

本品所含其β-细辛醚有抗惊厥作用。

改善记忆

其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进记忆获得、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

抗癌

本品煎剂体外实验有抗癌作用。

抗菌

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健胃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对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有一定帮助,常配厚朴、陈皮等同用。此外,治疗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热闭,开胸进食,也取其健胃理气作用,配参苓白术散。

通淋

取其有利尿作用,在治石淋或热淋的方剂中,可用作辅助。

明目

试治角膜溃疡,配枸杞子、菊花、琥珀等,有名目作用。

其它作用

挥发油对小白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不能对抗小鼠的扭体反应,提示它没有镇痛作用。对小自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可作烟熏消毒。菖蒲煎剂在体外的筛选试验中,初步证明能杀死腹水癌细胞。

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据说,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个恶日,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在五日要插菖蒲、艾蒿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后来的人们插艾蒿和菖蒲也是为了防病。艾蒿,又名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上等药物。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洒扫庭院,插艾蒿,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也是为了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二)菖蒲的性味归经

【性味】 辛,微温。

《本经》:"辛,温。"

《另口录》:"无毒。"

《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归经】入口、肝、脾经。

《纲目》:"手少阴、足厥阴。"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了菖蒲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了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格外的注意与小心。同时也要注意宜忌,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挑选菖蒲

因为不同的菖蒲有不同的药用功效,而且菖蒲是有毒植株,因此在选购时需要区分几种不同的菖蒲,所以,可以根据上述不同菖蒲的特征选购所需要的菖蒲种类。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这三者从药材个头上最易区别:节菖蒲细,直径0.3~0.7cm;石菖蒲直径0.3~1cm;水菖蒲最粗,直径1~1.5cm。

食物的新鲜程度与口感和营养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菖蒲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在购买的时候就能够买到更加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了。

石菖蒲的副作用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这样的药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这样药性不了解的时候,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石菖蒲药材鉴别

石菖蒲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化湿开胃,还能起到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那么石菖蒲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石菖蒲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药材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提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行信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附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钱。磨水顿服。(《江西草药》)

⑿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

⒀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

⒁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黄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

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⒅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

⒆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

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

药用禁忌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药理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 抽搐鼠数较少。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140mg/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

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批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石菖蒲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编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芬香化湿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相关推荐

盆腔炎附件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土茯苓猪肉汤

功效:健脾补肾,解毒祛湿。 材料: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 100克,盐少许。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与土茯苓、芡实、金樱子、石菖蒲一同放入锅中,加水慢火煲汤,直至猪肉熟烂后,加入少量盐调味,饮汤食肉。

盆腔积液吃什么食物好 茯苓芡实炖猪肉

食材: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清水适量,慢火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土茯苓健脾、解毒、利湿;芡实补脾祛湿,益肾固精,涩能收敛;石菖蒲清芬之气,利气化浊,祛邪疗带。因此本方功效健脾补肾,解毒祛湿。适应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

石菖蒲功效作用及禁忌 平喘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的营养和适合人群

石菖蒲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至20厘米。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褐色、棕红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至8毫米。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根痕圆点状。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缩管束小点及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类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石菖蒲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石菖蒲、姜制石菖蒲、麸炒石菖蒲,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 石菖蒲适合人群:阴虚亏虚,阴虚阳亢,汗多及滑精者慎服。 石菖蒲食疗作用: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

适合抑郁症患者的猪心猪脑食疗进补方

1、枸杞炒猪心 原料:枸杞叶150克-200克,猪心1个,食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后切成小丁,油锅烧热后加入猪心翻炒,至颜色变浅后加入枸杞叶同炒,直至熟烂后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枸杞炒猪心具有补气血、益心肾之功效,适宜抑郁症患者经常食用。 2、菖蒲炖猪心 原料:石菖蒲10克,猪心一个,食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炖盅内放入适量的水及石菖蒲,将猪心加入隔水炖熟即可饮汤食猪心,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食盐等调味品。 功效:菖蒲炖猪心具有补心安神、化痰开窍之功效,适宜抑郁症患者经常食用。 3

菖蒲郁金汤

菖蒲郁金汤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具有奇效,但是大家对菖蒲郁金汤的了解不是很清楚,为此查阅了中医医书《温病全书》,该书中详细的对菖蒲郁金汤进行了介绍,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详细的内容介绍如下所示。 组成与用法 石菖蒲9克 炒栀子9克 鲜竹叶9克 牡丹皮9 克郁金6克 连翘6克 灯心6克木通4.5克 竹沥(冲)15克玉枢丹(冲)1.5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清营透热,开窍辟秽。主治伏邪风湿,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四肢厥冷、舌质绛、脉细数

菖蒲的功效作用 驱虫灭菌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驱虫灭菌的作用,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悬挂菖蒲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抗抑郁的中药有哪些

有10%~15%的患者可因此而自杀。虽然抗抑郁的西药疗效肯定,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良反应大等缺点。中国人有看中医的传统,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在中药中有亟待挖掘的治疗抑郁症的有效中药。随着科技的进步,应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中药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热点课题之一。 肝主情绪。肝阴血不足或肝气不舒,皆可患“抑郁症”。中成药有杞菊地黄丸、逍遥丸,汤药有“甘麦大枣汤”:甘草10克 浮小麦30克 大枣10枚。建议:服地黄丸或甘麦大枣汤同时,均要服逍遥丸。 1.姜黄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

菖蒲文化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

什么茶对失眠好 安神茶

配料:煅龙齿9克,石菖蒲3克。 制法:将龙齿研碎,石菖蒲切碎,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 功效:本方有宁心安神之功。 适用:睡卧不宁、不眠多梦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