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萝卜叶的药用附方

萝卜叶的药用附方

1、治呕吐:白萝卜叶100克。将白萝卜叶捣烂取汁,用开水送服。可治伤寒或伤食引起的呕吐。

2、治腹胀、胃痛:干萝卜叶20~30克。干萝卜叶切碎代茶叶,以沸水适量冲泡,加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也可加焦山楂30克,同煮替茶饮用。消导下气,开胃止泻。主治伤食积滞引起的胸隔痛满、打呃、呕吐酸水、泄泻等症。该品为消导下气之品,气虚血弱者忌用或少服。

3、治男女痔疮、肛门瘙痒、阴部湿疹:食醋1500克,干萝卜缨150克。将食醋和干萝卜叶放入锅中煮沸(下次再用时加热至70℃即可),将醋和萝卜缨倒入搪瓷盆,稍冷却后,病人即可蹲在盆上进行熏蒸清洗。第二天用原醋和原萝卜缨重新加热熏蒸。每天睡前熏蒸1次,4-5天更换1次醋和萝卜缨。

4、治痢疾:红皮萝卜缨(就是种子撒下去时,长出来的嫩叶,连根拔起,根部已经长出萝卜的不要),洗净置瓷碗中捣烂,用纱布包起菜渣挤出菜汁,喝汁去渣,疗效很好,特别是久治难愈的痢疾、习惯性腹泻、慢性肠道炎,喝几次就见效;再加鲜马齿苋同煎,则效果更佳。

5、治咳嗽:生姜性味辛、微温,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物相配,取汁为饮,对于痰阻呕咳,不仅可止,而且还有化痰之功。

6、治痛风:现代研究表明,红萝卜叶子所含维生素K的含量更是远远高于其它食物,所以说红萝卜叶子是人体摄取天然维生素K的最佳食品,这种维生素能抗尿酸盐结晶,有效防止骨头粗大。

金针菜的药用附方

1、治糖尿病及肥胖症:黄花菜15克。海带30克,笋丝20克。海带浸泡后洗净切成丝,与黄花菜、笋丝共煮,分次食用。每天1剂,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2、治黄疸型肝炎:干黄花菜50克洗净,用热水泡20分钟,捞出摘净;粳米100克淘洗干净,人锅加水,煮至米粒开花时,加入黄花菜、精盐、麻油续煮至粥成,分2次服食。每天l剂,一连服1个月。

3、治失眠:黄花菜干品30克,水煮3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煮2分钟,睡前1小时温服,连服10日可见效。

4、治慢性咽炎:黄花菜30克,石斛20克。麦冬15克。泡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

5、治声音嘶哑:黄花菜30克,加水400毫升煮烂,再用蜂蜜30克调匀,慢嚼咽下,每日3次。

6、治急性结膜炎: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加水煎汤饮用,日2次,连服3~5天。

7、治牙痛:黄花菜30克,杯牛膝10~15克,鸭蛋1~2只(去壳,不捣破蛋黄),加水同煮,饮汤吃黄花菜和鸭蛋,1次服完。每天l剂,统治一切牙痛。

8、治尿血伴尿痛尿急:干黄花菜60克,黑木耳15克,水泡1小时,洗净,加水共煮半小时,加白糖适时分3次服。每天1剂,连服7~10天。

9、治痔疮:黄花菜(鲜、干品均可)适量,角水2碗煎至l碗时,加入红糖适量温服。每日2次,连服5~7天。对初起痔疮可以消除,重者可减轻痛苦。

10、治风热咳嗽:黄花菜根30克,百合40克,共烘干,研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火麻仁的药用附方

1、治大便不通:研麻子,以米杂为粥食之。(《肘后方》)

2、治产后郁冒多汗,便秘:紫苏子、大麻仁各半合,净洗,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喂之。此粥不惟产后可服,大抵老人、诸虚人风秘,皆得力。(《本事方》麻子苏子粥)

3、治大渴,日食数斗,小便赤涩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饮之。(《肘后方》)

4、治风水腹大,脐腰重痛,不可转动:冬麻子半升,碎,水研滤取汁,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着葱、椒、姜、豉,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5、治白痢:麻子汁,煮取绿豆,空腹饱服。(孟诜《必效方》)

6、治小儿赤白痢,体弱不堪,困重者:麻子一合,炒令香熟,末服一钱匕,蜜、浆水和服。(《子母秘录》)

7、治妇人月水不利,或至两三月、半年、一年不通者:桃仁二升,麻孑仁二升,合捣,酒一斗,渍一宿,服一升,日三夜一。(《肘后方》)

8、治产后血不去:麻子五升,捣,以酒一斗渍一宿,明旦去滓,温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忌房事一月,将养如初产法。(《千金方》麻子酒)

9、治呕逆:麻仁三合,熬,捣,以水研取汁,着少盐吃。(《近效方》)

10、治小儿疳疮:捣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秘录》)

11、治汤火伤:火麻仁、黄柏、黄栀子,共研末,调猪脂涂。(《四川中药志》)

12、治聘耳,脓水不止:麻子一合,花?脂一分。都研为末,满耳塞药,以绵轻拥。(《圣惠方》)

人指甲的药用附方

1、治妇人无故尿血:爪甲、乱发。上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饮服亦得。(《千金方》)

2、治乳蛾:爪甲不拘多少(煅为末),蓬砂、白矾各一钱,西牛黄一分,乌梅、白梅肉各五枚。共捣如泥,含弹大一丸,痰火涌出,(续含)三、四丸(次)。(《本经逢原》)

3、治眼生珠管:手爪甲(烧灰)、贝齿(烧灰)、龙骨各半两,上药,同研令极细,每用少许,点珠管上,日三、四度。(《圣惠方》贝齿散)

4、治破伤风,手足战掉不已者:人手足指甲(烧绝烟)六钱,朱砂(别研)、南星(姜制),独活(去皮)各二钱。上为细末。分作三分,酒调服之。(《普济方》)

5、治少小腹胀满:烧指甲灰,乳头上饮之。(《千金方》)

6、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龙葵的医用附方

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

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

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虾蟇全个,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

治瘰疬:山海椒、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

治天庖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

治跌打扭筋肿痛:鲜龙葵叶一握,连须葱白七个。切碎,加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

治吐血不上:人参一分,天茄子苗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新水调下,不拘时。

治血崩不止:山海椒-两,佛指甲五钱。煎水服。

治痢疾:龙葵叶八钱至一两(鲜者用加倍量),白糖八钱。水煎服。

治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鲜龙葵、鲜芫花各五钱,木通二钱。水煎服。

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槟榔的药用附方

1、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槟榔二两,白术三两,麦芽二两,砂仁一两。俱炒燥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2、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3、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伤寒总病论》槟榔散)

4、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普济方》槟榔散。《纲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5、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槟榔三钱,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治脚气冲心:白槟榔一个(鸡心大者)。为末。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温酒共半盏凋,只作一服,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7、治脚气累发,渐成水肿不消:大腹子。滚汤磨汁半盏,食前服,日二次。服二月。(《本草汇言》)

8、治乌癞:大腹生者二枚,如无生者,干者亦得,用皮全者,勿令伤动。以酒一升浸,缓火熬令酒尽药干,捣罗为末,炼腊月猪膏,调和如膏敷之。(《圣济总录》大腹子膏)

9、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槟榔水磨,以纸衬,晒干,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10、吻生白疮:槟榔二枚。烧灰细研,敷疮上。(《圣惠方》)

11、盯耳出脓:槟榔研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12、阴毛生虱:槟榔煎水洗。(《本草备要》)

佛手的药用附方

行气止痛,和胃化痰。用于胸胁胀满作痛,食欲不佳,呕吐,咳嗽痰多。

1.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君药。

3.佛手露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茴香的实用附方

1.小茴香丸:小茴香16克,胡椒10克。研末,酒糊为丸,每次服3~6克,温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气、止痛作用较强。用于疝气,小腹冷痛、胀满。

2.小茴枳壳散:小茴香30克,枳壳15克。微炒研末,每次服6克,温开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气行滞的枳壳,共奏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下胀痛。

3.茴香粉:

原料:小茴香10~15克。

制法及用法:用小茴香少焦,研粉,用开水分3次冲服;或取等量小茴香、橘核、山楂分别炒后研粉,然后混匀,每日早晚用黄酒送服6克。

功效:治妇女月经疼痛,在月经前3天煎服小茴香15克,连服3日。也可治疝气腹痛。

光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一、光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1、《岭南采药录》:“治瘰疬结核、痨伤,和猪肉煮食。”

2、《河南中药手册》:“败毒。治产后血闷攻心。”

3、《中药材手册》:“行血,解百毒,消肿,下石淋。治痈疽,产难,胞衣不下。”

二、光慈菇的药用价值

药名

光慈菇。

别名

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

采收加工

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

性味归经

寒;甘;归肺、肝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淤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三、光慈菇的药用附方

1、治咽喉肿痛

光慈姑五钱,水煎服。

2、治无名肿毒

光慈姑,捣敷。

3、治脸上起小疔疮

光慈姑,磨汁搽。(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牛黄的药用附方

1、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2、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黄散)

3、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牛黄丸)

4、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上药,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圣惠方》)

5、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小儿药证直诀》)

6、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7、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8、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9、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圣济总录》牛黄散)

10、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圣济总录》牛黄散)

虎杖的药用附方

1、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2、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3、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4、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5、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6、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7、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8、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千金方》虎杖煎)

9、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本草图经》)

10、治痈肿疼痛:酸汤秆、土大黄为末。调浓茶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相关推荐

婴儿脐带药用价值有哪些

一、脐带的功效与作用 益肾,纳气,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1、《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2、《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3、《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4、《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5、《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二、脐带的药用价值 【药名】脐带 【别名】坎气(《本草从新》) 【来源】为初生婴儿的脐带。 【功效】补益气血,温肾纳气。 【主治】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胃虚喘咳。 【性味归经】甘,咸,温 【炮制方法】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

叶黄素能长期服用吗 吃叶黄素要注意什么

1.叶黄素与玉米质素,不可与β-胡萝卜素并用: 依药物动力学来看,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在吸收时,是相互竞争的,也就是说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会降低叶黄素的吸收。但维生素A不会影响叶黄素的吸收。 2.叶黄素剂量换算: 如果产品标示每粒含“ LUTEIN 5% 30亳克”,实际所含纯叶黄素的量只有30*5%=1.5毫克,所以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叶黄素产品时,必须“算”清楚。 3.AREDS、AREDS-2配方: 有些产品会标示AREDS配方,“ARDS”=Age 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萝卜叶子的功效

胡萝卜的叶子的功效 1、胡萝卜叶子可以治便秘 胡萝卜叶子中有一些叶绿素、膳食纤维以及叶酸存在,另外还有多种维生素,人们食用胡萝卜叶子以后,会加快胃肠的运动,也能让人体生成的大便软化,减少它们在人体中积存的时间,让大便快速排出体外,从而也就起到了缓解和治疗便秘的作用。 2、胡萝卜叶子可理气止痛 理气止痛也是胡萝卜叶子的重要功效,综可以用于人类的脘腹疼痛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把干燥以后的胡萝卜叶子加三十到六十克,另入适量的清水,慢慢煎制,煎好药液进行过滤,一天饮用一次,连用七天止痛效果出色。 3、胡萝卜叶子可

清炒萝卜叶子怎么做好吃

材料:新鲜优质的萝卜叶,少量的植物油,食用盐以及食用醋。 做法: 1.把萝卜叶彻底的清洗干净,萝卜叶如果洗不干净的话,吃起来会有些涩嘴。 2.洗干净的萝卜叶水分沥干,锅里面放入准备的食用油,烧热以后萝卜叶倒进去翻炒。 3.把准备的盐和醋倒进去,翻炒时尽量用中火时间大概在三四分钟左右即可。 4.炒好以后,立刻把它装入盘中,放温后食用。

吃胡萝卜叶子的好处

1、胡萝卜叶子可以治便秘 胡萝卜叶子中有一些叶绿素、膳食纤维以及叶酸存在,另外还有多种维生素,人们食用胡萝卜叶子以后,会加快胃肠的运动,也能让人体生成的大便软化,减少它们在人体中积存的时间,让大便快速排出体外,从而也就起到了缓解和治疗便秘的作用。 2、胡萝卜叶子可理气止痛 理气止痛也是胡萝卜叶子的重要功效,综可以用于人类的脘腹疼痛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把干燥以后的胡萝卜叶子加三十到六十克,另入适量的清水,慢慢煎制,煎好药液进行过滤,一天饮用一次,连用七天止痛效果出色。 3、胡萝卜叶子可以利水 利水也是胡萝

萝卜叶能吃吗

1、萝卜叶能吃 萝卜的叶子是能吃的,它口感脆嫩,味道略辛,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保健功效特别出色的食材,它对人体的好处,比萝卜一点也不差。 2、萝卜叶能促进消化 促进消化是萝卜叶的重要功效之一,因为萝卜的味子有一种辛辣的气味,人们食用以后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可以加快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也就起到了促进消化的重要作用。 3、萝卜叶能保护眼睛 萝卜叶对人类的眼睛有很大的好处,能预防视力下降,也能缓解眼疲劳。萝卜叶子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钼数量很高,这种物

咽喉疼痛什么茶剂来治疗

1.甘桔茶 主治:咽关红肿疼痛,痰多,舌苔黏,或咳嗽者。 方药:生甘草4克,白桔梗8克。 用法:以开水泡成,最好连渣置于暖杯中,当茶饮之。亦能酌加茶叶。干则再加开水,继续泡服,泡至无色无味为度,亦可用于漱喉。 加减法:若痰滞重者,可加陈萝卜缨,名“甘桔卜缨茶”。若内热重者,可加玄参;若关下痛,咳嗽声嘶,而非喉风者,可加杏仁、杷叶;若气逆痰多,可加陈皮;若咽内肿甚,可加牛蒡子。 2.陈萝卜缨茶 主治:内热不平,痰滞不化,咽关疼痛者。 方药:陈萝卜缨12克。 用法:煎汤代茶服。 附注:此方亦可与甘桔茶合并使用

萝卜叶能吃吗

萝卜叶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萝卜缨子,是在萝卜刚长出来,或者是只长出了叶子的时候,采下来食用,萝卜叶子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人体很有利。萝卜叶子不仅健康,而且很美味,它具有消食理气的作用。 萝卜叶子是可以吃的。萝卜叶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每100克萝卜叶中维生素A含量是140IU,是同量绿菜花400IU的三倍以上;而钙的含量是每300克含有210毫克,是同量菠菜55毫克的4倍;维生素B1比豆鼓多60%;维生素β2则是牛肉的二倍。可以用于清肺热、利肝脏。

萝卜叶要注意什么

1、萝卜叶不能高温烹调 萝卜叶也是一种营养价值特别高的食材,但是它含有的很多营养成分都会在遇到高温以后流失掉,因此平时吃萝卜叶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它与高温接触,生食效果最好。不然食用以后也起到不应有的作用。 2、体虚的人群不能吃萝卜叶 萝卜叶虽好,却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吃的,它带有一定的寒性和滑性,平时那些气血不足或者身体虚弱的人群,在食用萝卜叶以后,会让身体不适的症状加重,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这些人群应该避免食用萝卜叶。 3、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吃萝卜叶 萝卜叶性寒,而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它们能加快肠道蠕动,促

萝卜叶的吃法

1、凉拌萝卜叶 材料:萝卜缨500克,酱油10克,醋10克,盐3克,香油5克,辣椒油5克,味精2克,芝麻酱20克。 做法:萝卜叶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再用盐腌1小时,沥出水分,切成细丝装盘;用酱油、醋、香油、味精、芝麻酱调成的汁浇在萝卜叶上拌匀,再淋点辣椒油即成。 2、盐渍萝卜叶 材料:萝卜叶200克,白糖20克,味精,盐,香麻油适量。 做法:萝卜叶洗净,切成小段,加适量盐,充分拌和,腌渍3分钟,加适量温开水,再加白糖、味精、香麻油搅拌即成。每日2次,当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