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宝宝惊吓发烧推拿方解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宝宝惊吓发烧推拿方解

推三关,分阴阳,清天河水,捞名月,清肺经,清心经,清热除烦;掐总筋,推二扇门,运斗肘,飞经走气,镇惊熄风;运五经,调补气血,内灌脏腑,外通肌腠,以达清热镇惊除烦之功。

小孩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方解

本方疏风解表,治疗一切外感风寒发烧症,开天门,揉太阳,推坎宫,运耳后高骨为治外感发烧的主要推拿手法,配拿风池功在疏风解表;清肺经,揉肺俞则宣通肺气。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巩固疗效。

宝宝惊吓发烧怎么推拿 宝宝惊吓发烧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镇惊。

推拿处方:推三关,清肺经,分阴阳,推二扇门,清心经,清天河水,运五经,掐总筋,运斗肘,捞明月,飞经走气。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宝宝惊吓发烧症证候解析

小儿脏腑娇嫩,脏腑之气软弱,因骤受惊許而致心气耗散,神浮血动,而致发热,心血不充,故心失任物,又伴梦寐虚惊之候。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发烧推拿方解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 减少小儿受惊吓的方法

1.白天尽可能多安抚,多抱抱宝宝。父母的怀抱越温暖,亲密,宝宝的情绪就越稳定。

2.给宝宝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宝宝如果早睡,尽量不要在房间里看电视,不要太大声说话。

3.清楚的知道宝宝喜欢或厌恶什么,不要勉强宝宝接受不喜欢的事物。

4.带宝宝外出,时间不宜过长,而且一定要避免去拥挤嘈杂的公共场所,如果宝宝表现出哭闹,困倦等现象,最好马上回家。

5.给予宝宝合理的膳食,良好的营养不仅能给宝宝带来健康的身体,减少疾病,也意味着给予宝宝智力,社交,心里上的良好发展。

宝宝惊吓发烧怎么推拿 宝宝惊吓发烧临床症状

《推拿广意》云:惊热者,或遇异物而触目許心,或金石之声而骇闻悚惧,是以心既受惊,而气则不顺,身发微热,而梦寐虚惊,面光而汗,脉数烦躁,治当于急惊同法也。其指纹多青紫。

小孩流鼻涕中西推拿治疗方法

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推坎宫100次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功用 开窍、醒神。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中药推拿帮助小孩退烧的方法,希望大家在认真阅读小编的介绍之后,对于中药推拿有所了解,小编提醒您在平时的时候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的情况,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饮食上选择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不要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

相关推荐

宝宝发烧中医巧推拿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小孩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处方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喉痒,苔薄白,脉浮,指纹鲜红。 治则:发汗解表,宣通卫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清肺经,揉肺俞,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

推拿可以缓解儿童惊吓过度

主要选穴 包含心经、肝经、总经、大横纹、小天心、内八卦、囟门等。 具体按摩方法: 1、清心经3分钟(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2、清肝经3分钟(全称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3、分手阴阳3分钟(大横纹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 4、揉小天心2分钟(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5、运内八卦2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 6、摩囟门2分钟(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

惊吓了怎么办按摩 小儿惊吓推拿常用穴位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指尖往指根处直推。 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尖处往指根处直推。 腕横纹即为大横纹。推拿方法为用双手拇指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 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凹陷中。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尖揉按患儿穴位。 囟门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穴前的凹陷中。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轻轻摩擦囟门。

小孩发烧推拿手法及示意图 小孩风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烦热者,血气两盛,脏腑实热,表里俱热,烦躁不安,皮肤壮热是也。如手足心热甚者,无心烦也。 治则:疏风解热,佐以清心除烦,润燥通便。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大肠,掐心经,泻肾水,运八卦,掐总筋,清天河水,二龙戏珠,运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清天河水,疏散风热;泻大肠,以泻阳明腑实之热,而解便秘;掐心经,泻肾水,清心肾之热;掐总筋,运八卦,二龙戏珠,运斗肘,以解热扰胸膈之心烦。 揉运按摩列缺,合谷,风池,大椎诸穴,名“列缺谷池解表方:,以其疏散风热,发汗解表之功,而为风热感冒之治方。

孩子发烧时的推拿手法

当孩子发烧同时出现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虚寒症状时,就需要加上推三关了。三关位置在孩子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父母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从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当然,推三关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对非虚寒病症就要慎用或禁用。发烧手脚也热的就不要做推三关了。 除此之外,退烧推拿还需要及时,发热初期就做效果更好。还需注意的是,退烧不是一蹴而就的,做了小儿推拿,热势降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又会高热,小儿推拿需要反复操作,这样热势才会逐渐褪去,最终彻底退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手法

开天门:从两眉中点,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处,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上而下交替直推,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镇惊安神。 推坎宫: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清脑明目。 揉太阳:用拇指在两眉外端后方凹陷处的太阳穴揉运,揉24-50次,以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 运耳后高骨:以中指按于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揉运24-50次,以解表发汗,镇惊除烦。 拿风池:用拇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提拿颈后枕骨粗隆直下与乳突之间的风池穴50-100次。以发汗解表

小孩发烧推拿手法及示意图 小孩实热发烧推拿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记云:“实热者,头昏颊赤,口内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肚腹结胀。”指纹多红紫。 主则:清热导滞。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五经,推大肠,清肾水,运内八卦,推膀胱,分阴阳,捞明月,退六腑,打马过天河,飞经走气,运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打马过天河,捞明月,飞经走气,分阴阳,乃开腠发汗,清退实热之常法;清肾水,推膀胱,乃清利下焦湿热之法,以解小便赤涩之候;推大肠,清腑热,以解大便秘结之症;泻五经,运斗肘,运内八卦,以解“口内热,肚腹结胀”诸疾。